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洪子诚

  •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

    作者: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概说》由香港青文书屋初版于1997年6月。1999年,应主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书系”的陈思和、王晓明先生之邀,作者将《概说》作了少量修订,并与另外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编为《当代文学概说》,作为“书系”的一种,由广西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7月出版。
  • 1956:百花时代

    作者:洪子诚

    《1956:百花时代》里所要评述的,是发生于1956年的中国的文学现象。这一年及1957年上半年,在文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出现了带有新异色彩的理论主张和创作。这期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创作,曾被人称为“百花文学”。仿照这一称谓,我们可以将所要评述的这个历史时间,称之为“百花时代”。 这个称谓的由来,主要的根据,当然是因为在这一年里,毛泽东提出了并开始实施被称为“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这个方针的提出,有着国际上的和国内的深刻的背景。它的名称,采用了一种描述性、想象性的修辞方式来表达,并与中国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历史情景(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繁荣)相联系。这一比喻性概念,以及它的提出过程中对内涵的不断限定与修正,使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相距甚远,也让具有不同立场的人,在这一口号之中安放各自的期望,寄托各自的想象。总之,这是一个有着多种可能性的“时代”。这个“时代”勾起人们对未来的不同的憧憬。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空间似乎一下子拓展了,变得开阔了起来。历史也许并没有单一的主题,但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应该说是有相当一致的意向。
  • 当代文学的概念

    作者:洪子诚

    《当代文学的概念》内容简介:回答六个问题,关于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当代文学”的概念,当代文学的“一体化”,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作品的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现代文学”,我们为何犹豫不决,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等等。
  • 文学与历史叙述

    作者:洪子诚

    本书是“文艺风云书系”中的一册,“文艺风云书系”是河南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现当代文艺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艺风云人物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艺运动、思潮、流派、社团、期刊、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形式有研究专著、传记、回忆录、访谈录、论文集等;作者或为有关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或为在有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丛书第一批共11种,内容涉及“十七年”左翼文艺思潮、“文革”诗歌、“样板戏”、“新时期”文坛的拨乱反正,以及世纪之交的“主旋律”文学等。
  • 学习对诗说话

    作者:洪子诚

    汉园新诗批评文丛
  • 中国当代新诗史

    作者:洪子诚,刘登翰

    《中国当代新诗史》所评述的,是20世纪50-90年代中国新诗①的状况。对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称之为“当代文学”,以和前此30年(从“五四”前后到40年代末)的“现代文学”相区别。目前,尽管不少文学史研究者对诸如“现代”、“当代”的划分提出质疑,淡化这种时期划分,从整体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新诗的设想,也肯定会成为文学史(新诗史)写作的前景。但是,作为一种“过渡”,也为着更深入彰显“当代”的文学、诗歌问题,把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的文学(新诗)作为相对独立的时期来处理,仍有其合理之处。在。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之交,新诗同整个文学一样,发生了重大转折。“转折”的征象,广泛表现在各个方面;而主要表现则是,40年代新诗多种艺术构成的关系发生重要重组,出现了在诗歌观念和艺术方法上统一规范的强大要求,并由此出现了具有“当代特征”的诗体形态。70年代末“文革”结束之后(当代文学史通常称为“新时期”),诗界出现了反思、重新审视这些观念和规范性要求的潮流,在诗歌写作上出现多种诗歌向度的变革和实验。这种变革、实验的基点和走向,呈现与“当代”前30年诗歌的延伸、悖逆的复杂关系,因而仍与“当代”诗歌已形成的格局发生或隐或明的关联。
  • 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

    作者:洪子诚

    第一章 感伤姿态 第二章 寻根趋向 第三章 忏悔意识 第四章 超越渴望
  • 在北大课堂读诗

    作者:洪子诚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成就斐然,然其在审美意义上的大胆创新,使多数读者在阅读欣赏方面面临一定难度。本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文学史家、诗评家洪子诚教授所开设的当代先锋诗歌解读课的内容选编。它收录了北大 20 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年轻诗人在解读课上的主讲报告与讨论,所讨论的诗篇全系 20 世纪 90 年代最活跃的 10 多位先锋诗人的著名又有一定欣赏难度的作品。讨论涉及到当代中国许多重要的诗学问题,充分展示了当代先锋诗歌的无边魅力。
  • 1956:百花时代

    作者:洪子诚

    1956百花时代,ISBN:9787532824847,作者:洪子诚著
  • 第三代诗新编

    作者:洪子诚,程光炜

    本书承继我社出版的《朦胧新诗编》,对二十世纪出现在“朦胧诗潮”后,“九十年代诗歌”前的第三代诗歌运动进行了回顾。 “第三代诗”是一个具有特定指向和内涵的概念,它空前的反叛性使得人们对于它与传统的关系一直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它的称谓乃是一种基于中国新诗史的自我定位,而其诗学观念与艺术探险更是完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人--英雄--个人”的历程。在美学风格上,它的冷静客观、整体呈现及对于语感的强调,也为中国新诗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质素。本书对二十世纪出现在“朦胧诗潮”后,“九十年代诗歌”前的第三代诗歌运动进行了回顾。
  • 当代文学关键词

    作者:洪子诚,孟繁华

  • 中国当代新诗史

    作者:洪子诚,刘登翰

    本书所评述的,是20世纪50-90年代中国新诗的状况:勾勒新诗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诸种因素推动、制约下的整体演化轨迹,描述不同阶段新诗在题材、主题、艺术方法上的变化与特征;考察诗歌潮流、诗歌秩序生成及构造的条件与方式;具体诗人的写作和重要诗歌群体、流派,是本书评述的重点。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的当代诗歌,本书采用分别处理的方式,但在具体论述中,也会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关联。
  • 重返八十年代

    作者:洪子诚 等著,程光炜 编

    “80年代”不仅是个人记忆,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本书选取洪子诚、李陀、程光炜、王尧、李杨等人撰写的14篇研究80年代文学的文章,雕刻集体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肌理,对80年代有一个前沿、多面而深入的展示。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作者:洪子诚

    本书评述了20世纪50-90年代的中国大陆文学,内容包括: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成;当代文学的分期和时期特征;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方式;文学思潮的演化;各时期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类的状况;对当代文学主要作品的评述等。
  •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选

    作者:洪子诚 主编

    本书是为配合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而编选的作品选,初版于2002年。这次修订,整体篇幅做了压缩,篇目也做了若干调整。另外,在编排上,也改为以体裁为划分依据,以方便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处理。 本书选人的作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迄于90年代末。由于篇幅的限制,以短诗、散文、短篇小说为主,也适当选入一些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许多重要的中、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无法容纳,采用“存目”的方式在目录中做了提示。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作品有的选自发表刊物,有的选自作品集。当代作家对其作品常有改动,而当年在语词、标点的使用上也存在与当前的“规范”不相符合之处。本作品选均以篇末标示的入选文本为准,一律不做改动。
  • 问题与方法

    作者:洪子诚

      本书以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的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角度,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生成和建构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本书既有书斋专著严谨而厚实的特点,又保留了课堂即兴发挥的轻松氛围和鲜活的口语风格,不失为一种富有变革与创新意义的著述体例。
  • 问题与方法

    作者:洪子诚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是“三联讲坛”文库的一种,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于2002年8月。书的前面,有出版社撰写的文库出版“缘起”,其中写道:对于孟子而言,“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乐事之一;对于学子来说,游学于高等学府,亲炙名师教泽,亦是人生善缘。 惜乎时下言普及高等教育尚属奢望,大学一时还难望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课堂。有鉴于此,我社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据现场录音整理成书,辑为“三联讲坛”文库,尝试把那些精彩的课堂,转化为纸上的学苑风景,使无缘身临其境的普通读者,也能借助阅读,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和前沿问题。 一学校有一学校之学风,一学者有一学者之个性。“三联讲坛”深望兼容不同风格之学人,并取人文社科诸专业领域,吸纳自成一家之言之成果,希望以此开放格局与多元取向,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致力于学术普及与文化积累。
  • 朦胧诗新编

    作者:程光炜,洪子诚

    本书广泛吸收二十多年来对朦胧诗和朦胧诗运动的研究成果,摒弃历史成见。对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和朦胧诗运动作了认真、客观而必要的整理。 在“文革”结束后的历史转折时代,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它所表现的激情与表达方式,为后来的新诗写作者开启了富有成效的创造空间。至今尽管已有多种选本面世,但它们大多出现在十多年前,很多重要诗人和诗歌由于各种原因都有所遗漏;更由于二十多年来学术研究的进步、诗歌思想的发展,人们对朦胧诗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今天,出于诗歌史研究上的考虑,也是为着对朦胧诗的那些并未失去的价值的重新确认,重新编选这些作品,或者可以成为当代诗歌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阅读文本。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作者:洪子诚

  • 我的阅读史

    作者:洪子诚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多年来阅读经历的回想与叙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等著作的作者,在这本书里,他摆脱了学术体例与框架的约束,穿行于个人经验、情感流脉和时代细节,展示了自身性格和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这种“个人小叙事”是对“文学史大叙事”的补充和阐释,是个人的“精神史”、“生命史”,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更具生命感的文学史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