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乐府

  • 作者:何大草

    武林是一个传说,八十年代也是一个传说,在传说中寻找传说,是为青春。

    《拳》始于一个深藏于心的武林传说和几次热血澎湃的校园比武,懵懂青年就此踏上寻访大师的未知旅程——隐姓埋名的茶馆幺师、天真憨厚的年轻姑娘、神秘莫测的问海禅师,谁才是所向披靡的武林高手?中国武术和西洋拳术孰强孰弱?手上之力与心上之力孰轻孰重?最终,一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比武上演了……《春山》与《拳》,一文一武、一古一今,灌注了作者对青春、友谊、时代、家乡的怀想与回味,对武之奥秘、传统文化、人生选择的思考与领悟,点到为止却又回味无穷。

  • 胡笳十八拍图卷

    作者:蔡琰

  • 乐府诗的历史

    作者:吴德新

    乐府诗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于陌上、坊里的民歌乐府诗的朴拙、苍茫和柔婉.是中华大地乡间风情和市井生活的动人写照,是民间生活的诗化形态。是人心最本分的声色。这样的声色总浮动在那些时代的宫廷宴乐、铜雀诗赋、陌上桑林和坊里杯盏间,至今仍令人心动。   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采集民歌、主管音乐的机关。汉代初设,并开始大规模采集民歌。这些采集的民歌称为乐府诗,也称乐府。之后,历代文人也摹仿乐府诗的曲调进行创作。从汉代开始,乐府诗绵延了近千年,涌现了许多传诵不绝的名篇。   乐府诗分为两汉乐府、魏晋乐府、南北朝乐府、唐代新乐府。两汉乐府是陌上桑林里的民间吟唱;魏晋乐府是文人创作,雅量高致;南朝乐府软媚娇柔;北朝乐府粗犷豪放;唐代新乐府则是大雅之声。   1949年以来,我国大学中文本科生一般熟读乐府诗约1 0首;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约70-80首。本书按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熟读篇目进行精选,并作了适当延展。收录篇目对广大读者已经足够。   本书在描述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情、文人生活情状时,对所选作品进行了详细注释及品评,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将史与诗相互参照,这一新的编排方式相信对读者品味作品大为有益。
  • 全乐府

    作者:彭黎明,彭勃 编

    古乐府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滋育了魏晋南北朝、唐代 及后世诗歌,形成了一种独有格致的歌行体,流传至今。在我国古代诗歌 发展史上,乐府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全乐府(共6册)》编者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广泛辑录先秦两汉至清近 代七千六百多首乐府诗,涉及九百四十多位诗人,历史跨度长,涉猎古籍 多,作品校勘较详,是目前收录乐府诗最多的总集,不仅包容了《乐府诗 集》的全部,而且纵横扩展,从二十四史以及宋、金、元、明、清、近代 诗集中辑录乐府作品,宏观地展示了古代乐府产生、发展的全貌,为学术 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全乐府(共6册)》由彭黎明,彭勃主编。
  • 乐府诗选

    作者:余冠英 选注

    余冠英作品集之一。余冠英遴选汉到南北朝的乐府诗一百多首,并对其讲解,出注,皆与其深厚相关的研究为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乐府诗艺术魅力的经典读本。
  • 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

    作者:钱志熙

    《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内容简介:乐府艺术是一种集聚并融合诗歌、音乐、舞蹈和戏剧萌芽等各种艺术样式的综合性的艺术体系,是从汉武帝时代到魏文帝时代华夏艺坛上盛开的一朵奇葩。《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从汉代社会与乐府艺术的密切联系人手.采用一种大众笔法探讨了音乐史上的雅俗之变与汉代乐府艺术、各类乐府诗的艺术体制、乐府歌辞的娱乐功能和伦理价值、乐府诗的现实内容等,是一本了解汉魏乐府诗的通俗读本。
  • 汉魏六朝乐府诗

    作者:王运熙//王国安

    乐府诗是一种起源于汉代,盛行于汉魏六朝的诗歌。本书对于乐府诗的基本概念,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的分类和特点、乐府诗的发展和编集等,都作了必要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汉魏六朝各代乐府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介绍了乐府诗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 乐府诗选

    作者:

  • 乐府诗述论

    作者:王运熙

    《乐府诗述论》(本社1996年版)是王运熙先生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长期潜心研究汉魏六朝乐府诗的成果汇集。内容涉及探讨乐府诗产生的地域、时代、在当时的作用和对后代的影响,考辨有关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本事,以及乐府诗在送和声、谐音双关语等方面所显示的特点。资料翔实,论述精辟。这次增补,加入近十年来有关论文三篇,对六朝清商曲辞的产生地域、时代与历史地位,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郭茂倩与《乐府诗集》等均有新的探索。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六朝乐府与民歌》、中编《乐府诗论丛》,过去曾分别单行出版;这次重印,大体保存原貌,只在少数地方作了一些修订。下编《乐府诗再论》则是新编起来的。
  •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作者:萧涤非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简介:这是一九四五年二月我题拙作《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的一首旧诗,没有什么诗味,权且用来作个话头。这本小书,原是我研究院毕业论文,属稿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九三一年,脱稿于国民党反动政府与日寇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的一九三三年,诗所谓“十年前”,便是指的这段悲惨的时候:“十年后”,是指我将论文修改出版的一九四三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的第六年,那时我在昆明西南联大,为避日机轰炸,住在城南二十里的跑马山,没有电,没有煤油,真是一如豆。为了一家生活,我有课即兼,不论大专中小,也不计远近高低,全凭两条腿,生命也胡的悬诸奔走的。于今已是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中,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连续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后,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切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呢,也居然活到七十多岁,而且还要继续活下去,继续工作下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还居然能看到本小书的重版发行。所有这些,都是我当时不敢也无从梦想的。 对于先师黄晦闻先生,我是服膺的,也是感激的,但并非单纯地为了他的学问和对个人的私恩。有这样一件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的一天下午,黄先生从城里来上课,他平素从一迟到早退,可这天却突然中途辍讲,宣布下课,掩卷而去。老称生出于爱国的愤激心情,我们能理解,但反应如此强烈却也令人惊讶。第二天我去有看他,他写了两首七绝,题目是《书愤》,其中有“眼中三十年来事,又见虾夷入国门”和“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之句。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先把三十几年前曾经目击的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次侵华战争(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之战)和当前的“九一八”事变联系在一起,而他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和祖国的前途,这就难怪他的心情特别沉重了。“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因此,黄先生在另一首题为《我诗》的七言律诗中,痛斥当时国民党反劝政府为”群贼”:“伤心群贼言经国,敦谓诗能见我悲!”(此诗不见于他的《兼葭楼诗集》,当为当路者所删。)黄先生的这一行事,对我和我的论文写作都很有影响,我说的“未欲一字苟”,并不仅在文字之间。本书虽名为《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其实就是汉魏六朝民间文学史,说得更确切点,也就是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史,因为从数量到质量,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对当代到对后世诗人的积极影响,府民歌,尤其两汉乐府民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在诗歌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遗憾的 是,《汉书》的作者班固没有把这些乐府民歌记录下来,这实在是一个无法弥补的莫大损失。不过,班 固也做了两件好事:一是比较具体全面地记载了当时乐府采诗的范围和数量,计采自全国各地的民歌 凡一百三十八篇 (未标明产地的《杂歌诗九篇》等尚未计在内)。二是对这一百几十篇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和政治功用作了很好的概括和评价,这就是他说的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 薄厚。”(均见《汉书·艺文志》)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乐府诗的传统角度,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缘事而发” 的汉乐府民歌,便不会有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的拟古乐府,也不会出现所谓 “建安风骨”和 “五言腾踊”的局面。数百年后,由杜甫开创的 “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以及由白居易倡导的以 “诗歌合为事而作”为号召的新乐府运动,也都无从产生。唐代是诗的黄金时代,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五、七言绝句之特见繁荣,显然也受到南北朝小乐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门外文谈》)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便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关于本书的写作意图,我在 “引言”中已有所说明,这里需要略作补充的有两点:第一,本书自草创以至出版,十余年间,正当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故篇中于叙及民族矛盾时,往往不免流露出一种传统的狭隘民族观念,然非甚有碍者,亦不加点窜。第二,此书系已出版过的旧著,为了保存原样,不拟多所更张。凡此次增补之材料,一般均用按语加括符以示区别。 本书,抗日战争期间曾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但印数甚少,纸张亦劣。解放后,由于同志们的关怀,每以 “重予付梓”相敦促,并谬有所称引和评介;今承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力支持,修订重排发 行,刘文忠同志并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核校。
  • 古詩十九首

    作者: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精品,曾被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文选》,并为历代称颂。它千古常青的魅力究竟何在?本书重新解读《古诗十九首》,文章赏读与书法欣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 乐府诗选

    作者:

    在《乐府诗选》的编选过程中,我在很多地方都曾参考过余先生的《乐府诗选》,并且始终受到余先生的亲切关怀。最使我痛心的是在《乐府诗选》初稿完成后不久,余先生就永归道山。"泰山其颓,我将安仰?"言念至此,不禁泪下。更使我难过是亡友沈玉成兄,原来准备和我一起来承担这一工作,后来他有其他工作,没有参加,但当《乐府诗选》的部分选目列出后,他曾提出一些意见,对有些篇的解释还发表过他的见解。不幸的是他在最近亦已逝世。谨以此书作为对师友的纪念。 《乐府诗选》为2007年11月第1次印刷。
  • 乐府诗选

    作者:余冠英

    《乐府诗集》是现存成书最早的、流行最广而最完备的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其网罗宏富、编辑精当,成功地展现了历代乐府诗的完整风貌和流变轨迹,在中国诗史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本书撷取了部分作品,并加以注释。 这一本选集所收的只是从汉到南北朝的乐府诗,主要的是入乐的民间作品,而以少数歌谣作为附录。
  •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

    作者:曹旭撰

    《古诗十九首》及汉魏六朝的乐府诗(包括一些民歌民谣)风格质朴,刚健清新,音韵悠扬,手法多变,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之一。不了解这些,就无法知道唐诗辉煌的渊源所自及其风格的继承、手法的运用、典故的背景和语源的出处。这本书共遴选汉魏古诗、乐府诗100首,注释简明扼要,评析视野开阔,广征博引,融古贯今,思维活跃,文字风趣生动,在发掘汉魏古诗、乐府诗的内涵,描述其概貌,揭示其思想艺术特点、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在诗学史上的地位诸方面,追步前贤,作了有相当文史价值的探索。
  • 樂府詩集(全四冊)

    作者:[宋] 郭茂倩 编

    《乐府诗集》汇集了从传说的陶唐氏到唐五代的乐府诗,按照曲调排列,分成100卷。书后附有人名、篇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