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80年代

  • 织锦缎

    作者:王嘉馨

    ◎一句话推荐

    “世事幻变,我们仍是彼此的家园。” 写给女性和她们所拥有的生命力。

    --------------------

    ◎编辑推荐

    平凡而灿烂的女性力量

    无论是投身改革开放第一波创业浪潮的“琳达”,还是一生追寻爱与真实的“小何”,抑或是看似虚情实则真心的“阿胖嫂”,她们中的每一个都像是我们身边真实生活过的,勇敢迎接命运波澜的女性,她们经历的欢喜与伤痛一如我们曾经历过的,她们选择拼搏或放手也总会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力量或退一步的解脱。

    逝去时代的脉动与温情

    粢饭糕、葱油面、腌笃鲜、绸缎裙、风凉鞋、黄鱼车、弄堂口、梧桐树、石库门、华亭路,熟悉的一切最终消散成烟,小说又将它们重建起来,让那些已不再拥有的,可以在三个故事的时间里再度被珍惜。

    复杂真实的人生况味

    个人与时代,情感与命运,爱与被爱,无常与有常,得到与失去,丝丝缕缕纵横交错,哪一场人生不是如此呢?如作者所说:这是这是上海的故事,也是所有人的故事;是女人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是过去的故事,也是今天,明天,不尽的故事。

    上海作协副主席杨扬作序推荐,入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

    ◎内容介绍

    《织锦缎》是上海作家王嘉馨的首部小说集,包含两篇短篇小说与一篇中篇小说。

    阿胖嫂、小何、琳达,她们和你我身边那个也许叫不上全名,终身都被人们以姓氏或绰号简称的人一样,是注定不被铭记的小人物,却各有各的命运波澜及时代性格,竭尽所能地书写着各自的生命史诗,一如她们所生长的这片家园。在这样一座由无数寻常人拥挤而成的都市,在看似望不到边的寻常中,有一种微小而倔强的光,细细碎碎,不声不响,映照着平常日子,却持续生长,直到够将人从自身困境中拔起,一股力气挨着另一股,推推搡搡,构架起这座都市奔流不息的辉煌。

    --------------------

    希望我的文字在被阅读的同时,能将已消散成烟的,借助读者的眼睛重新构建起来,好让我们明白看见,行至此地,我们来时何路,好让我们心底知道,世事幻变,我们仍是彼此的家园。

    ——王嘉馨

    这种与当下渐行渐远、返归往昔的叙事风格,伴随着淡淡的忧郁,但逼近读者的叙事脚步却是非常坚实,它一步一步向读者靠近,人物、事件、细节强健有力,没有一丝一毫的含糊。这样的作品和笔力,在上海的年轻女作家中,的确有点异样,不能不让人产生阅读的兴趣。

    ——杨扬(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 新启蒙年代

    作者:向继东 主编

    《新启蒙年代:我的80年代的阅读》内容简介:“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书籍,一下子都成了非法的东西,从书店里失踪了。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成了书的监狱。书禁初开,《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二十世纪文库》、巴金的《随想录》、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钱钟书的《围城》、老鬼的《血色黄昏》、李泽厚的“三论”、拍岸登陆的西方思潮……带来狂喜与惊奇。 憋了十年的阅读能量顿时井喷式地释放且不可遏阻。疲软的神经勃然奋发,饥渴的人们大口饕餮……
  • 80后回忆录

    作者:包包

    《80后回忆录》内容简介:80后整整一代人,会从2010年起集体奔三。不管你是多么地想留住童年,飞逝的时间总是无情的。 三十而立,真是让人热血迸发却有唏嘘感叹。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走过的路吧,80后在一起奔三的路途上就会少了一份孤独。
  •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

    作者:甘阳

    中国在八十年代展开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空前活跃,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敏锐深思的青年学者和思想家。其中以探求西方实证精神和科学态度为目标的思潮,曾一度引起海内外的关注。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拓展和深化,出现了以甘阳为首的一群青年学者,他们代表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开启了中国思想界与西方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本书选编的是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它们从多个侧面折射出八十年代文化反思的各种风貌。从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中,我们仍然依稀可以看到那场热情而不失理性的文化热潮;我们也或将通过它们唤醒我们正在失去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意识。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反叛”主要是通过美术、电影、小说、诗歌、建筑这些最能见出文化情绪和前卫意识的感性文化领域来反映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化状况;下编“彷徨”则力图着重反映出当时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对现当代西方文化的研究和思考。
  • 实录北京

    作者:钱瑜 摄影,李健鸣 文

    钱瑜先生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在专注于拍摄北京市民在公共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之时,摄影中的人(摄影的,被摄影的,从旁观看摄影的),集中地出现在他的照片里。这些在镜头前后的中国人,成为他的观看对象。尽管当时他的摄影技术并不高超,但他独特的视角与幽默感,使我们看到了被摄影这个现代性仪式所激发并被摄影表现出来的丰富的人性。我们从他的照片发现,摄影成了促使长期被压抑的自我苏醒的一种媒介。从《拍照》这个独特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在与摄影的接触中,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现在回头想想,通过摄影这个活动所展现出来的个性与所确认的自我,肯定会向他们生活中其他方面延伸并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微妙的影响。而这也许就是摄影对于人的意识、对于现代生活所产生的深刻的、然而却又是无形的影响。
  • 八十年代看过来

    作者:陈祖芬

    《八十年代看过来》在当前写改革开放的林林总总的书里,显示出视野广阔,兼具史料性和文学性的独特性的一面。书中有精英人物,有平头百姓,有民风世俗,是描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一幅长卷。
  • 有狼的风景

    作者:近藤直子

    《有狼的风景:读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以另一种文化视野和眼光,以及女性评论家的纤敏的艺术感悟力,读解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既有独到而深刻的思想发现,又能把握作品陷秘的艺术底蕴,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种来自异域的新鲜别致的启发和借鉴。
  • 我们的1980年代

    作者:旷晨,潘良

    八十年代是一个巨变的十年,它是突兀在历史闸口的坐标,它象征着光荣与梦想,抗争与奋斗!“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纪,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历史或进入正在叙述这个世纪的文学史。” 编撰本书,是希望把一个世纪最富有激情的十年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完成一场集体的追忆盛宴。
  • 追寻80年代

    作者:新京报 编

    这是激情流溢的年代,这是理性回归的年代;这是众声喧嚣的年代,这是暗潮涌动的年代;这是启蒙祛魅的年代,这是复兴崛起的年代;这是需要追寻与怀念的年代,这是尚待品啜与反思的年代。   80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坚冰在被打破,思想启蒙气氛活跃,敢为天下先,使命感,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时代的潮流。——于坚   现在回想,80年代好像发了一场天花,到现在还能看出后遗症。——欧阳江河   上世纪80年代的所有探索是真挚的,但都很粗浅,急就章,它填补了“文革”后的真空。——陈丹青   你可以用浪漫来形容80年代,当年的很多想法都太乌托邦,自己还觉得非常有意义,会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实际上并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你还可以用脆弱来形容80年代,那个时候中国人不知道自己有多脆弱,阿城说那个时期的人知识结构都是残缺的、单薄的,虽然有热情但能力并不是很大。——查建英   自“文革”结束以来,对历史进行回顾、反思一直成为当代中国思想生活的重要内容。二十多年来,很多理论争论,很多思想冲突,都是围绕着这些回顾和反思进行的,一直没有停过。90年代以后,社会风气骤变,物质主义像一股暴虐的台风席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风过后,物非人非。但是对历史做回顾、反思的习惯似乎并没有断掉,就像有一根坚韧的绳索,让许许多多喜欢思想的人都紧紧抓着它,彼此呼应,鱼贯前行。这样一想,我就越觉得读者手里这本《追寻80年代》是很值得一读的书,如果它还有什么缺点,有不尽人意之处,以后再改进就是了。——李陀
  • 我们的80年代

    作者:李青

    《我们的80年代》讲述了一段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满晓星和24岁的段玉刚相识,他们在同一个工厂工作三年的时间里,满晓星收获了甜酸苦辣,当她惆怅地告别工厂时,她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段玉刚。但是三年来,秦光明为了通过满晓星父亲调进市机关,精心营造了他和满晓星的一场风花雪月事。天真清纯的满晓星一直把这个工厂里唯一肯去买诗集的男人当成兄长,当她拒绝接受这个“爱情事实”时,便背上了“第三者”的罪名,而她和段玉刚的感情,只能寄托在他们一起种下的小树上。 不同的生活背景同样的青春年华,让两个人在经历波折后慢慢长大,两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最终破除万难走到一起。 《我们的80年代》适用于:对八十年代拥有怀旧情结和好奇心的读者。
  • 八〇年代

    作者:柳红

    1980年代,有一个特殊群体,它的主要人物是经济学家或经济工作者。从空间而言,他们的舞台多在北京三里河、月坛北小街、皇城根9号院一带;从人物跨度而言,上下三代。第一代,是像薛暮桥、孙冶方、马洪、蒋一苇等这一代,既是革命者,又是学者;既是马克思主义者,又不是教条主义者。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中国需要改革,当历史机会到来时,全身心投入,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第二代,是1949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学者,诸如刘国光、董辅礽、孙尚清、吴敬琏、厉以宁、赵人伟等,他们年富力强,承担起历史使命,先是用正统理论阐释改革,把政策和理论联系在一起;继而补修现代经济学,呼唤市场取向改革。第三代,曾经是老三届,当过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又赶上上大学、读研究生,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学以致用之心,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直接切入到改革的核心问题,有创见,有合作精神,他们中间的不少人相继脱颖而出;从贡献而言,他们承上启下,将发自中国社会底层农民、工人、老百姓的自发的改革意愿和呐喊转化成执政党的文件政策,转化成学术理论。他们为让人们接受在今天看来的常识付出了极大的心智。没有这个特殊群体的努力,没有他们的桥梁作用,背负着巨大历史包袱的中国改革怎么能够起航? ◎ 作者的话 1980年代是一切从头开始、英雄不问来路的时代,是思想启蒙的时代,是求贤若渴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畅想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精神饱满的时代,是经济学家没有和商人结合的时代,是穿军大衣、骑自行车、吃食堂、住陋室的时代,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一起创造历史的时代。 经济学家作为一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和学者,常常以个人,或主导一种思潮来参与和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这种群体性的、大规模的、全方位的参与和影响,实在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虽然时间并不久远,虽然很多当事人健在,但是,历史被有意无意地遮蔽、遗忘、误解了。我总是想,把那些被埋没的,发掘出来;把那些走向模糊的,清晰起来;把那些被歪曲的,纠正过来。 重温1980年代。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还是我们的故事。
  • 我的故乡在1980

    作者:老猫

    沈浩波、张小波、贺鹏飞、黄隽青 中国民营书业四大佬联袂推荐 一本书带你重返80年代的俗世温暖 京味儿80年代让60后过瘾、70后羡慕、80后失落、90后含恨 最给力的80年代,最不淡定的怀念 没有这本书,我们该怎么纪念80年代? --------------------------------------------------------------------------------------- 中国民营书业四大佬联袂推荐 磨铁图书总裁 沈浩波 我生于1976年,是年毛主席去世,整个80年代都是我的成长背景。 那时候我还小,看人打架、喝酒,听人吹牛,那年月的人都有血性,打人是真打,喝酒是真喝。80年代的江湖气,都那么让人怀念,如今再也找不到了,我们也已非故人。 鹏飞一力总裁 贺鹏飞 80年代我还是少年,生活在内蒙古,酷爱放马、下象棋。86年时修铁路,在化肥厂推炭,87年到北京,卖过冰棍、报纸,当过装卸工,做过厨师,光做厨师就做了10年。 那年头生活无比简单,幸福却蒸蒸日上,泪水和汗水都干净如花露! 凤凰联动总裁 张小波 当我们活在诗性当中时,往往不知道它是诗性的;当我们活在当下,也常常不会获取抽象的历史感。20世纪80年代是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所幸我们活过。 但是它的诗性,甚至需要我们很多年后才能发见,才被追索。 博集天卷董事长 黄隽青 40岁之后,有很多次怀念起80年代。那年月人心尚古,物质生活刚刚起步,理想情怀还浓墨未淡,既温情又激情,吃吃喝喝也写写画画,是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故乡。 老猫写的虽是80年代的吃喝玩乐,但你读出来的却是久远的俗世温暖。 -------------------------------------------------------------------------------------------- 这是著名作家、京城媒体人老猫的80年代回忆录。 从小人书、文化衫到K歌、饭局,再到坐火车、谈恋爱、看电影,老猫用亲身生活经历,编织起80年代一代人的山河城池,温情不掩激情,理想捎带物质,带我们体味昨日之种种趣味和风华,怀念远去的精神故乡。 老猫笔下虽是吃喝玩乐旧事,但你读出来的却是久远的俗世温暖。
  • ELLE风尚

    作者:(法)弗朗索瓦・博多

    半个多世纪以来,ELLE是紧随时尚的报道者,更是潮流的领导者;数代时尚界的专业人士将她奉为参考丛书的权威。作为女性周刊的ELLE杂志还善于捕捉时代精神:《ELLE风尚》丛书共5本,配以大量图片,每本对应一个年代,完整地勾勒出20世纪后半段的时尚概貌,真切地再现出当时的潮流,同时回顾了风云变幻年代的世界大事记。 尽管人们总说80年代是最贪婪的年代,时尚专家们却把80年代视为珍宝般大声赞颂!翻开这本忠实纪录10年时尚的流行日记,我们就能理解这个充满个人主义和大胆创意的年代何以如此重要。象征女性权利抬头的套装、性别颠倒的奇装异服、抽象图案的印刷布料和前卫鲜艳色系,日本时尚界的势力入侵、涂鸦文化、个人标志还有街头穿着等嘻哈文化的诞生,甚至是高反差、庞克风、摇滚歌手的紧身皮裤与大垫肩,这么多至今仍被转述模仿的精采创意并非偶然,他们全都来自于同一地点,80年代。 因此一向掌握时尚脉动的ELLE,怎能让时尚迷错过20世纪最重要的风尚话题?那段从纽约和巴黎大放异彩的过去就算来不及参与,那份出自于音乐和艺术的狂放热情就算已成过去,身处于新世纪的我们也可以经由这本时尚纪录渗透过去,汉语以及完美彩色图片的无障碍沟通方式,让你重新品尝那段经典历史的过瘾心情!
  • 独生子女宣言

    作者:陈丹燕

    空前绝后的一代人讲述自己的真实故事。我们,即将成为或者正在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一代人,我们了解吗?
  • 五人诗选

    作者:杨炼,顾城,舒婷,江河,北岛

  • 重返八十年代

    作者:洪子诚 等著,程光炜 编

    “80年代”不仅是个人记忆,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对象。本书选取洪子诚、李陀、程光炜、王尧、李杨等人撰写的14篇研究80年代文学的文章,雕刻集体历史与个人记忆的肌理,对80年代有一个前沿、多面而深入的展示。
  • 幽默的中国人

    作者:马克·萨尔兹曼,Mark Salzman

    小说英文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870011/ 电影版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01177/
  • 退场的鬼魂

    作者:[美]菲利普·罗斯

    《退场的鬼魂》是菲利普·罗斯的内森·祖克曼文学探险系列9本书中的最后一本。在这本书中年逾七十的内森·祖克曼回到了他11年前离开的城市纽约。11年中,祖克曼独自一人隐居在新英格兰山区,除了写作,不看报、不听新闻、不与人交流,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为了治疗前列腺癌手术后遗症,重回繁华社会的祖克曼沿着纽约的街道行走,却像一名幽灵一样似乎根本不存在于世。衰老、退化、羞耻、厌恶,性欲、政治、丑闻,文学、Gossip、窥淫欲,《退场的鬼魂》可以有很多层次的解读,罗斯的语言尖利如刺,冷峻中带着调侃的幽默,有种硬汉式的气质。
  • 请你原谅我

    作者:徐兵,孙强

    《请你原谅我》内容简介:1977年,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年轻人原本平静的生活顷刻在欢欣鼓舞间被打破,兴奋、观望、迷茫、寻找,饱尝欣喜,空留遗憾,铸成过错,执着追寻…… 在不断变迁发展的80年代,这群年轻人历经情感挫折、事业颠簸,甚至死亡的洗礼,渐渐走向成熟,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 徐天、吴晴、陆广沪、费兵、梅果纷纷登场,展现了他们平常却又纠结的生活。知青徐天和工厂女工吴晴相爱决定结婚,原本幸福的两个人却因为徐天假造政审资料被取消高考成绩和女孩梅果的出现而遗憾的分手。吴晴和深爱着她的陆广沪一起去医学院上大学。被徐天帮助的女孩梅果因未能参加高考而精神受到刺激,费兵精心的照顾着,却也无法替代徐天的位置。直到有天徐天发现,徐晴和陆广沪的小孩是自己的孩子……
  • 9:61分

    作者: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