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字学

  • 古文字类编

    作者:高明

  • 古文字学初阶

    作者:李学勤著

  • 甲骨文字典

    作者:徐中舒 编

    《甲骨文字典》既广泛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徐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该书体例独创,释义精辟,举例恰当,有以下独到之处。   一、兼采各书之长,独创最先进的编纂体例。该书对甲骨文字的解释,分为字形、解字、释义三部分,字形部分收录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解字部分解说甲骨文字的本义及引申假借义,释义部分列举各类有代表性的辞条,以说明所释各字在殷商时期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各种词义。三个部分有机结合,互为表里,使读者能通过该书对甲骨文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字形的收集,先汇集全部甲骨文字,从其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字形,故该书所收字形虽不是太多,却有一以当十之功效。字形的排列,按时代先后分五期依次系于各字头之下。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甲骨文字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各个时期的不同字形、书体风格等,便于全面深入掌握甲骨文字字形,这是此前的任何一部古文字工具书所没有的。字义的解释,博采众家之长,不囿于一说,实事求是,同时又融入了徐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学术成果,综合形、音、义全面考察,创获颇多。   三、该书在甲骨文的考释上充分体现了徐先生科学的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强调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学术问题。如以前的学者未曾充分注意到甲骨文“小”与“少”为一字,因而只释出甲骨文中从“小”的合文,如“小甲”“小乙”“小王”“小臣”等,而对许多从“少”的合文却阙然不释,该书从古文字的基本特点入手,指出“小”和“少”本为一字,突破了字形上的束缚,释出从“少”的“小甲”“小母”等合文。又如甲骨文的“弁”字,系徐先生早年所释,当时限于考古发掘的状况,只从文献和字形变化来进行论证。该书则充分利用殷墟妇好墓新出的考古材料与甲骨文字形相结合,对该字作了更为全面的考释,证明了徐先生早年的结论是正确的,等等。
  •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作者:徐中舒 主编

    出版説明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是一部收録古文字字形的工具書,由著名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漢語大字典》主編徐中舒教授主編。參與本書的編寫人員有徐永年、伍士謙、陳剛、庾國瓊、諶貽祝、李宗貴、李崇智、歐昌俊、冷雪、周旭初、查中林、李玫等先生。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共十四卷,收列古文字字頭約三千個,古文字字形約一萬個。書末附有筆劃檢字表,可供查檢。在編寫上,本書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大體按文字發展的歷史層次分殷代、西周、春秋戰國三欄排列。二、主要選取《説文》小篆爲字頭,並依《説文》的次第排列;《説文》没有的,則寫成楷書並注明出处。三、所收字形絶大多數是從原拓本或原件照片中摹取出來的,少數未見原拓的字,則採用傳世影寫謹嚴可靠的摹本。四、對最初一個形體而有幾種用法,後來演化爲幾個字的,或先只有假借字,後來才出現專字的,參照《金文編》等書成例,採取重見的辦法。五、書中所收字形的斷代,主要根據董作賓和郭沫若二位先生的考證,也參考其他一些專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〇年出版了《漢語古文字字形表》線裝本,共三册。一九八一年,該社將三册合爲一册出版,並增補了批注。後四川辭書出版社又多次重印。此次出版,得到徐亮工先生的大力支持。我們重新排印了書中的注釋文字,並修補、訂正了書中的模糊、錯訛之處。此外,張亞初先生於一九九九年在《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發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訂補》一文,對本書多有補充和訂正之處,我們徵得張亞初先生家屬的同意,將此文附於書後,讀者可以參考。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二〇一〇年九月
  • 甲骨文字释林

    作者:于省吾

    《甲骨文字释林(繁体竖排版)》主要讲述了:于省吾先生治学严谨周密,在中国古文字、古器物研究和古籍整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甲骨文、金文考释方面,贡献极大;同时,运用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及出土文物数据,对先秦典籍进行校订和诠释,为研究古代典籍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新证派”的代表人物。 于省吾先生生前出版了十三部专著,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为满足学术界研究的需要,承蒙先生家人慨允,将先生的著作无偿授权我局以著作集的形式整体推出。在此,谨向先生的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吉林大学图书馆为我局提供了部分底本,谨致谢忱。 自一九三二年《双剑誃吉金文选》的出版至一九八二年《泽螺居诗经新证泽螺居楚辞新证》的出版,前后历时五十年。考虑到原各书形式不同,体例有别,标点各异,本次结集出版,均据初版本制版,以存原貌。近百篇学术论文,则将汇编成《泽螺居学术论文集》,后续出版。
  • 简明中国文字学

    作者:许进雄 编撰

    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文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讲述了文字学实际涉及到的一些要素,力争将古文字考释的“金钥匙”传授给读者,揭示了中国古文字蕴含的文化内涵,附录了古文字根,披露了一些新资料,是一本既具普及性又有提高的好书。
  • 古文字类编(增订本)

    作者:高明,涂白奎

    随着近些年地下出土的大量古文字资料的不断涌现,新识字渐增多,因此对1980年出版的《古文字类编》进行增订修缮已成当务之急。此次增订本依原本分为单体、合体和未识徽号文字三部分,其中第一编单体文字内容最多,所取单字皆按照甲骨、金文、其它文字,說文等四栏。 序 凡例 第一編 古文字 第二編 合文 第三編 未識徽號文字 引書目錄 引器目錄 檢字表 後記
  • 中国文字学概要 文字形义学

    作者:杨树达

    杨树达(1885-1956),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杨树达平生沉?学术,勤余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厚的学术遗产,作者编写了这本《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本书是杨树达在文字学方面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作者自称“(两书)经营前后十余年,煞费心思”。两书博采前人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果而集大成之,清理象形与指事的界限,进一步细分汉字结构的类型,揭示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是文字学研究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著作。
  • 古文字学

    作者:姜亮夫

    以甲骨释词为主,将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分列排列,从字词形体异同,考察研究其源流演变。
  • 说文解字导读

    作者:张舜徽

    《国学大学堂·说文解字导读》主要内容:一个人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阅读中国古代书籍,首先便要认识中国古代文字,才有下手处。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介绍、说明中国古代文字的基础书籍,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那些有志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的读者好好地阅读,并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它毕竟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著作,在今天看来,算是很古老的书了。读它之前,对于应该弄清楚哪些基本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它的体例怎样,内容怎样,都得有些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初学在这些方面取得必要的基本知识,现在简明扼要地分五部分进行说明。
  • 文字蒙求

    作者:王筠

  • 中国文字学

    作者:唐兰

    《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性专著,是作者继《古文字字导论》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文字学的重要著作。……读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收获最大的也许还不是上面所论及的文字学理论对建立现代中国文字学的诸多贡献,而在于他不盲从、不佞古,一切从材料出发,实事求是、惟真理是求的精神。
  • 古文字学

    作者:黄德宽

  • 说文解字约注 1册-4册

    作者:张舜徽

    《张舜徽集(繁体版)(套装共4册)》包括:《张舜徽集(繁体版)(1册)》、《张舜徽集(繁体版)(2册)》、《张舜徽集(繁体版)(3册)》和《张舜徽集(繁体版)(4册)》.内容简介: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留下大量论着。他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干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以,理苇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着》;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书,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彰显先生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国学大师,更是华中师范大学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学者。
  • 中国文字学

    作者:陈梦家

    本書是陳夢家在西南聯大任教時的文字學講義。書中系統考察古文字的演變,推闡條例,富有創見地提出“新三書説”;指出傳統六書説只是某一時期文字結構的歸納,有許多不周密處;從書寫的方法、材料、工具、手續等因素推尋字體演變的原因;對王國維的一些古文字觀點也多有辯駁,從而構建了作者自己的文字學體系,是一本簡浄清通的文字學理論著作。 此次修订,在陳先生零散手稿中,檢得《説文五百四十部首統系》數紙,對《説文》部首以形義類歸,條理秩然,惟闕“死、亏、亯、久、弟、儿、广、仄、夫”九部,爰爲整理,附録於後。另將陳先生夫人趙蘿蕤女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周永珍女士的兩篇懷念文章作爲附録,略呈先生生平、治學途徑及學術成就,供讀者參考。 另有陈先生珍贵照片及《中国文字学》手稿书影作为插页。
  • 精校本许慎与说文解字

    作者:姚孝遂

    《精校本许慎与说文解字》主要内容:东汉许慎为我国学术史上著名的经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他博通经典,有“五经無雙许叔重”之稱,可见学人封其崇敬之情。写作宗旨如其自序所云,意在纠正时人主要是今文家根據隸书形體穿鑿字義、進而附会義理之弊,力求準確解释字形之来源,正確领会文献之内容,正如北齐颜之推所云:“学者不读《说文》,则冥冥之中,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其为后世绳与有如此者。许氏连用六书理论,系统解释字开、字義,并在分析形聲、假借以及注明音读时旁涉字音,丛而文字、聲韵、训诂等方面均有所继承,并多有創獲。
  • 黄侃手批说文解字

    作者:黄侃

    黄侃(一八八六——一九三五),原名乔馨,后更名流,字秀刚,晚自团量守居士,湖北蔪春人。黄侃先生表年时期积极投身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民国后见军阀窃据,内忧外患,无奈淡出政治,从一九一四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昌高师、中华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一九三五年逝世、   黄侃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和小学大师,对《说文解字》素有研究,功力极深。这部手批本原是他手头常备、朝夕批读的一部稿本,书中写满了黄氏的批语和四十余种校读符号,凡声母跺音、形音并异而实为一字、群经中古文而不见于《说文》者,均一一注明。此书不仅为研究《说文解字》之重要参考书籍,更是探求黄侃学术思想、学术成就及治学方法之典型材料。
  • 中国文字学

    作者:陈梦家

    《中国文字学》是陈梦家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的《中国文字学》课程的讲义,手稿未曾发表。虽说是六十多年前的旧讲义,有些见解已然过时,在陈氏后来自己的著作中也已经修正,但陈氏在其中所提出的某些观点到现在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再者,本讲义中陈梦家先生也架构起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学体系,这也体现了陈氏学问的特点,对研究陈梦家本人实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中国文字学》也具有学术史上的重要参考意义。1937年秋至1944年秋间,陈梦家先生在昆明西南系大任教,讲授中国文字学。1939年夏,陈先生将授课讲义编订成册,名文字学甲编,共分七章,其中第七章古文字材料只写了“甲骨文”一节,为未完稿。至1943年,陈先生作中国文字文学两章,自称为“重订本”,其内容与1939年本略有重复。1944年秋,经费正清先生和金岳霖先生介绍,陈先生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其讲义为英文打印稿,名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AL AEOGRAPHY(译成中文为“中国古文献学概要”)。
  • 说文解字

    作者:许慎

    《说文解字(注音版)》由东汉许慎所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按照六书理论分析字形、说解字意的字典。《说文解字(注音版)》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解字(注音版)》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说文解字》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说文解字(注音版)》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 书于竹帛

    作者:钱存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