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林庚

  • 林庚楚辞研究两种

    作者:林庚

    林庚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楚辞学专家,他毕生与楚辞结缘,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福建长汀的厦门大学从事文学史教学,到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问世《天问论笺》并带教楚辞研究的博士生,楚辞可以说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他也将自己大半生的岁月,浸润在了屈原和他的作品的世界中。这期间,除去与文学史研究有关的内容(《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简史》著作中的楚辞部分),他的楚辞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两部代表性著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天问论笺》。
  • 西游记漫话

    作者:林庚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 林庚诗文集

    作者:林庚

    林庚诗文集出版说明出版说明 林庚先生,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生于北京。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两年后,因感于“艺术却是超越性的,艺术的感受刹那而永恒,能于一瞬见终古,于微小显大千,能使我们超越有限直面无限的宇宙”,转入中文系。在校期间即开始诗歌创作,活跃于诗坛。1933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并为闻一多先生的国文课批改学生作业,又任郑振铎先生主编的《文学季刊》的编委。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到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1941年晋升教授。1947年回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直至荣休。林庚先生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新诗创作和关于新诗格律的理论探讨,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他在中国文学史、楚辞、唐诗及古典小说等领域的研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尤其是在唐诗与楚辞方面,提出了许多新颖而有前瞻性的创见,至今仍启迪着唐代文学与楚辞的研究。林先生的著作有的出版较早,已经难以寻求;有的版次不一,颇有异同,不便使用;还有的存在一些排校方面的缺误。为方便读者,本社决定将能够搜寻到的林先生的全部著作汇为一编,定名《林庚诗文集》,隆重推出。此次编集,计收林庚先生所著诗文集十六种(《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一书因主要内容已见他书,不再单独作为一种收入,未见他书者另收入《集外集》中;《林庚诗选》亦以同样原因,未予收录),又辑散见于各类报刊上的诗文及访谈录为《集外集》,共十七种,依次略分成为九卷。性质相近的专书,注意置于同卷,以便研读。新辑诗文的编排顺序,则按照写作与发表时间先后为准。所收十六种著作,每种均设“题注”一篇,或点明原作主旨,或简介成书过程,或著录版本的演化,或交代整理的情况等,都由责任编辑统一撰写。经林先生同意,我们收录了由彭庆生、方铭两位教授撰写的《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作为附录,以求向读者提供有关林先生及其创作与学术成就的一点参考资料。《林庚诗文集》具体卷次如下:第一卷,《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第二卷,《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第三卷,《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国文学简史》第五卷,《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第六卷,《〈天问〉论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七卷,《唐诗综论》、《林庚推荐唐诗》第八卷,《中国文学简史》(上卷)、《诗人李白》、《〈西游记〉漫话》第九卷,《集外集》、《附录》在整理过程中,大致掌握以下几个原则:一、 所收著作,凡多次印行者注意选用较好的底本,即相对出版晚近、内容较为完备的本子,或经过作者修订的新本。著作原属繁体者,一律改为简体,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点符号用法》的规范,施以新的标点符号。二、 所收著作,尽量保持原貌,只对个别异体字及标点,进行技术性规范处理,各书之间也不作硬性统一。对林先生曾在原书上作过的批注,整理时注意加以利用;原书中的排版错误,一经查实,径直改正,不出校记。三、 所收著作,力求较多保存原印本所附有关资料,举凡“序言”、“说明”、“附录”、“后记”等,都概不作删动,以备参用。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有幸得到了林庚先生的亲自指点,从版本的取舍、版式的确定直至个别文字的修改,先生都一一把关。在此谨向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林先生学术博大精深,而我们水平有限,编辑出版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漏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卷说明本卷收《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和《冬眠曲及其他》四本诗集。《夜》是作者的第一本新诗集,收录了1931年至1933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43首,闻一多作封面,俞平伯作序。1933年9月自费出版,开明书店代售。今据原版排印。《春野与窗》是作者的第二本诗集,收录自由体新诗57首,作者未婚妻王希庆画封面。1934年10月由北平文学评论社出版。今据北平文学评论社1934年版排印。《北平情歌》收录作者新格律诗58首,1936年2月22日由北平风雨诗社出版。今据北平风雨社1936年版排印。《冬眠曲及其他》收录新格律诗32首,1936年11月由北平风雨诗社出版,岂明(周作人)题签,废名作序。今据北平风雨社1936年版排印。这四本诗集中的部分作品,后选入作者自编的《问路集》和《林庚诗选》,并有所修订。
  • 中国文学简史

    作者: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插图本)》作者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曾三次撰写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简史(插图本)》为其集大成之作。作者意图通过对文学史上创造性精神的发掘与总结,来揭示文学创作的奥秘,被朱自清称为(用诗人的锐眼看中国文学史……他写的是史,同时也是文学;既是著作也是创作)。
  • 《西游记》漫话

    作者:林庚

    《大家小书: 《西游记》漫话》是诗人、文史专家林庚先生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西游记》是以童话的方式反映市民社会的英雄理想。作品围绕孙悟空的形象出发,展开了对《西游记》背后更深的内涵,驳斥了关于孙悟空性格与农民起义相对等这一论点,提出孙悟空更多地源于市井文化,《西游记》中描绘的神魔世 界,和世俗市民社会息息相关。
  • 中国文学简史

    作者:林庚

    《简史》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主潮的把握,对于文学主潮更迭的观察与描述,对文学的创造性的认识,对文学创作奥秘的探索,对古代诗歌体裁形式史与文学语言发展史的深入研究等等,都与林先生“心在创作”的研究文学史的趣向有直接关系。而这正是构成本书独特学术品格的基础。 ——张鸣《为中国文学史“写心”——读林庚先生著<中国文学简史>(新版)》
  • 林庚文选

    作者:林庚

    林庚先生是著名现代诗人、在古典文学研究界独树一帜的专家。《林庚文选》精选其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代表性论文16篇,反映了作者在楚辞研究、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以及现代诗歌格律探索等方面的精辟见解和卓著成就。
  • 唐诗综论

    作者:林庚

    《唐诗综论》是林先生数十年唐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有关唐诗研究文章的结集。文章分三组:唐诗高潮、唐诗远音和谈诗稿。后两组文章所谈诗篇和诗人,唐之前溯源《诗经》及屈原,唐之后涉及宋代词赋和苏轼,以此经之纬之,纵横交错,从而更凸显唐诗的立体形象。
  • 西游记漫话

    作者:林庚

    《西游记漫话》内容简介:“万叠银山寒浪起”,经济大潮的奔涌不能不对学术研究有所冲击,然倘无学术之进取,则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将难以发展鼓励学术研究,推进学术进步,虽似逆水行舟却是我们不可推卸责任。为此,我社自1990年起开始编辑出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 本丛书不强调策划、不刻意编排,虽不成体系而又自成体系。丛收作者不分老中青,不问知名度;入选著作长可百万言,短可数万字,举凡在另文学发展史某一时期、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研究上有所创获而能成一家之言,并经专家评定认为合格者,即可列入本丛书。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编好这套丛书,把真正的学术精品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也希望和到学术界的理解和支持。
  • 中国文学史

    作者:林庚

    《中国文学史》是林庚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时撰写的,1941年,前三编《启蒙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油印出版。1946年,第四编《黑夜时代》撰成,1947年5月全书出版,朱自清先生为之作序。作者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因而能以诗人的眼光来考察、研究中国文学史,以诗一般的语言写就此书,使之成为二十世纪最有个性色彩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之一。
  • 诗人李白

    作者:林庚

  • 中国文学简史

    作者:林庚

    这部《中国文学简史》是以“心在创作”为研究出发点,以“文学本位”为思考角度,以揭示文学的创造性奥秘为研究依归,真正为文学史“写心”的力作。因此它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其中精彩纷呈的具体论述,更在于总体上所达到的极记境界和从中体现的高明的文学史观。
  • 西游记漫话

    作者:林庚

    大家小书是一套非常大气的小书,大家一指作者为大家手笔;一指为写给大家阅读。小书是指开本小巧,篇幅短小,《西游记漫话》则是本很好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