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港台

  • 破晓时分

    作者:朱西甯

    ◎ 作品看点

    ★ 台湾文学家朱西甯短篇小说经典大陆首次出版,彰显人之存在,人之欲念,人之性灵。——从《铁浆》中的北地乡野传奇延展至台湾市镇风情,古希腊式悲剧演变为普通人琐细日常与内心战场,呈现更为现代的深邃风景。破晓时分,天地不仁,欲与悔、罪与孽,纠结消长,彰显人之存在 、人之欲念、人之性灵。“人如何靠着某些古老的信仰,不致使那世界整个虚无垮掉? ”

    ★ 张大春、唐诺、王德威、虹影 致敬:“朱西甯以他一人默默完成了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实验。” ——朱西甯被称为“现代小说艺术的冶金者”“台湾第一位新小说家”。作为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开拓者,他在《破晓时分》中首次展露多向度的现代书写探索,穷究语言而乐之不疲的兴味,以及高度成熟的现代意识。

    ★ “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这是所有文学作品所能承受的最沉重的主题。”同名短篇《破晓时分》改写自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破晓时分,天地幽冥,一场误判生死的官非重演了最原始的代罪仪式。朱西甯以现代手法重写经典悲剧,直指人与荒谬命运之间的纠葛,震慑人心。

    *

    ◎ 内容简介

    听这索链,多少罪!多少孽!和多少冤苦,在一片黑森里摸索而来,在冰霜上滑来。

    《破晓时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十三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人物从《铁浆》中的血气英雄扩展至普通市民,北地乡野传奇与台湾市镇风情相映照,古希腊式悲剧演变为普通人琐细日常与内心战场,呈现更为现代的深邃风景。《春去也》写春日里剿丝师傅的绵绵情思,《白坟》缅怀英雄的陨落,《偷谷贼》悼念正直的衰亡,《也是滋味》写已婚男子的意识流遐想。《福成白铁号》分别以一家四口人的视角,述说牢笼般滞闷的都市日常与生之疲倦。同名短篇《破晓时分》改写自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直指人与荒谬命运之间的纠葛,一幕震慑人心的悲剧,追问“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

    破晓时分,天地不仁,欲与悔、罪与孽,纠结消长,彰显人之存在、人之欲念、人之性灵。在《破晓时分》中,健朗悲壮的北地文风仍存,同时进行丰富面向的现代主义叙事探索,开启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实验。

    *

    ◎ 名人推荐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来到新世纪,才回过头来讨论朱西甯在四五十年前的作品,使我不免有迟到的歉然之感。朱西甯以他一人默默完成了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实验。和任何一位当代台湾小说家相较,朱西甯都有一个独特的标记——他穷究语言而乐之不疲的兴味。

    ——张大春

    朱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写出来这样优秀的作品,可惜我读得太晚。若能早些读到他这几本书,我的《檀香刑》将更加丰富,甚至会是另外一番气象……

    ——莫言

    纯粹从文学的角度讲,我依然认为朱西甯是1949年至今台湾最优秀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多了几层徘徊,不会把恶与善分得那么清楚。他对世界充满了同情,总是会对一般所谓的“恶”多看两眼,给它们一点点的机会。

    ——唐诺

    《破晓时分》之所以让我们震撼,更在于朱西甯对人之所以为人,对人与荒凉也荒谬的命运间的纠结,所作的无情剖析。破晓时分,天地幽冥,一场误判生死的官非重演了最原始的代罪仪式。这个故事最终要追问的,是人在时间的一个模糊焦点上,对生命的有限领悟,以及随之而来的无限惶惑。朱西甯已经显出他是个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文字才是他最后的原乡。

    ——王德威

    这就是他,写过吞吃铁浆而争霸道的民族灵性,写过为生存而助恶的民族弱质,写过横扫中原的战乱腥风。我总认为他是个刚烈汉子,至少是见过太多流血和残酷的硬心人。可是,此刻坐在我身旁,却是睿智、自然,而令我倾服的是他的安宁慈祥: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世上尚存极少数极少数的大慈悲者,是我多少年来都在苦苦寻找的那种人。

    ——虹影

    朱先生的短篇不论题材如何,其实都可以看到相当自觉而精巧的形式实验,不论是限制观点的运用、意识流、时间配置还是语言腔调上的自觉转换,成绩当相当可观。包括了《铁浆》《狼》《破晓时分》中的大部分作品,而不仅是《冶金者》。

    ——黄锦树

    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这是所有文学作品所能承受的最沉重的主题。

    ——英国汉学家白芝

    对我而言最重要、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就是朱西甯先生的作品。我可以确定地说朱西甯是我认识的六〇年代里最好的纯文学作家。

    ——舞鹤

  • 三樓書記室的暗號

    作者:太永浩

    撼動北韓政權,使兩韓會談幾近破局的超級大書

    度揭開近30年北韓權力結構的演變祕辛,直擊金氏家族統治內幕

    ★ 席捲韓國書店暢銷榜,銷售破二十萬冊

    ★ BBC、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半島電視台專訪,國際媒體追蹤注目

    三樓書記室,輔佐北韓最高領導人的神祕單位。而由於太多事荒唐不堪,來自三樓書記室的指示,均以暗號形式發布,以防情資洩漏……

    二○一五年三月,我接到一通來電,「太同志,外務省四樓面對廣場的辦公室,有位女員工的父親有事拜託你。收到電子郵件時,想一想你的名字和出國必備文件。」

    我一一拼圖。首先,「外務省四樓面對廣場」,是黨委員會。而「女員工的父親」,則是三樓書記室的重要成員。因此這個「拜託」,正是從三樓書記室下達的,金正恩的指示。而要打開郵件中附件,得以「名字」和「出國必備文件」做為密碼。我輸入名字拼音和護照號碼,順利開啟了。文件中交代我回信。寄出時,必須再次設定密碼。來回數次後,那位女員工的父親親自來電,並指定了更複雜的密碼。

    一連串隱密又複雜的過程後,我收到的指示是,「預購六張艾瑞克·克萊普頓演唱會門票,要是最好的座位」

    就這樣,金正恩的祕書室——也就是三樓書記室——和我展開了聯繫……

    ——摘自《三樓書記室的暗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樓書記室的暗號》作者太永浩外交生涯歷經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代領導者,集結多年所見所聞,道出北韓問題專家也無從知曉的諸多內情。

    → 國家經濟崩潰的時期,金日成為何執著於發展核武的大夢?

    → 國內為飢荒問題所苦,高官幹部出國沒有尋求奧援,一心只為了採購丹麥啤酒?

    → 北韓高舉社會主義旗幟,卻執著世襲體制,從封建社會退化為奴隸社會?

    → 金正恩執政初期形象溫和親切,因何凶殘肅清家族成員、前朝高官?

    → 當前北韓對外宣稱同意棄核,竟是重演多年前的外交騙局?

    → 菁英階層的動搖,又如何預言著金正恩政權的未來?

    → 「三樓書記室」扮演著何種角色、掌握著何種權力,以鞏固金氏王朝政權?

    全書詳實記載了作者任職於政府機關的第一手觀察,一幕幕事件現場,讀來如同歷史紀錄片般,令人意想不到、大呼過癮。

  • 滨线女儿

    作者:王聪威

    滨线,从海底冒出的一方土地,它曾是高雄最富裕的港市,吸引怀揣各色梦想的来客。然而,时光蜿蜒流动,抵不住繁华褪色……

    女孩阿玉,在半夜醒来,后悔偷吃了弟仔的西洋奶粉;

    欧妈桑说,本地的唱片行女儿不做了,要去市里开店;

    姨婆,也曾是千金小姐,现在成了独守大院的刻薄 老人;

    马公婆,她的日本情人再也没有回来。

    这是写给母亲家乡的一页,致以飘逝远去的海港风华。

    ===

    ★ 《联合文学》杂志主编王聪威小说代表作。

    ★ 荣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被《文讯》选为21世纪七零后台湾作家二十本耀眼小说之一,台湾“新乡土文学”代表作,被誉为“高雄书写至今最成熟的长篇小说”。

    ★ 台湾一代渔港的二十年盛衰起落,土地与人的聚散与情思。

    ★ 滨线市井的“山河岁月图”,荡气回肠的“芙蓉女儿诔”。

    ===

    饥饿、匮乏、惊恐、迷失…… 这无法抹除的语言,是王聪威为“滨线女儿”们书写的战后人物志——她们的情感与形象、她们的隐忍或爆发,汇成这部有关命运和创伤的历史寓言。

    ——金宇澄

    聪威是那种即使瞎编编也能写出好看故事的人,但《滨线女儿》无疑是他写得最用心的作品。

    ——路内

    本书写滨线女儿的故事,妈妈的故事。哈玛星曾经的辉煌与沉重,民间视野下的历史记忆跃然纸上。贴近自然的写实,间杂现代叙事手法,将琐碎的民间生活转化为传奇故事。回望、溯源父母辈亲身经历的大院生活、人性的复杂、人生的悲凉,把破碎的历史拼成完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荡气回肠处却是一个告别的手势。以滨线女儿为主角,以阿玉为视点人物,在男性中心的传统社会里,女性的处境和命运明显带着时代烙印和地域特点,阿玉、大姊、姨婆、疯千金,良家女子的悲苦人生、风尘女子的爱欲沉浮,一切都真实、真切得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传统与现代的交替、穷人与富人的交锋、男人与女人的交集,都完整呈现在故事生动细致的叙事里。

    ——梁燕丽

    这是王聪威为哈玛星写下的芙蓉女儿诔,也是他为故土雕刻的山河岁月图。市井硝烟里有英雄有狗熊,泥石岁月里有笑声有悲声,这本烽火人物卷因而也跃出了地方志的范畴,成为历史神话学,成为时代符号学。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在每一个令人万念俱灰的时刻,王聪威都会扶读者一把。

    ——毛尖

    在历史的节点处被建立起来的陆地几乎是为了虚构而存在的。为了不要迷失在时间的迷雾中,也为了找到陆地的闸口,请一定放慢阅读的速度。因为洪流来临时,每一个脆弱的美丽的名词,都被滨线女儿们一再捕捞、编织和守护,收于此书中。

    ——周嘉宁

    王聪威透过细腻而灵活的笔触,以女性视角刻画出一幅昔日高雄鼓山港边哈玛星的庶民风景,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坚实又动人的基础,故全书从街头巷弄商店风土,到人物面貌对话行止,皆仿佛是跃出纸面,历历在目。王聪威也以温婉节制的笔法,描写处在战争阴影之下,这群小人物内心深处的压抑、失落、崩溃与疯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连缀而成为一首耐人咀嚼、回味再三的抒情诗歌。

    ——郝誉翔

  • 我在MIT燃燒物理魂

    作者:华尔达·卢文,沃伦·高斯坦

    華爾達 盧文(Walter Lewin),當代頂尖的天文物理學家,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逾三十年,發表科學論文超過450篇。但花去他最多心力的,卻是開設在大學部的三門基礎物理課。 「我一直嘗試將物理活生生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幫他們用不同的角度看這世界……這也是本書的用意:幫你開啟雙眼,讓你看到物理是以多麼特別的方式支配著這世界,也讓你見識到物理本身令人讚嘆的優雅與美麗!」 他把自己的身體當成實驗器材,而上課,則經常像魔術表演或玩命的特技,「畢竟,科學需要有人做點犧牲。」這是他的口頭禪。 例如在教室裡變出一片藍天及一朵白雲;教你在自家做出一道彩虹,並且把它握在手上;或者在課堂上對著兩個油漆罐開槍,結果裝滿水的那罐炸了開來,九分滿的卻沒有,目的是跟學生證明,水是無法壓縮的,但是空氣可以;甚至將自己充電到三十萬伏特,讓頭髮全都豎立起來,然後告訴學生:高電壓本身並不會致命,關鍵是穿過你身體的電流有多少…… 「物理是對的!」他大叫。
  • 性史2006 : 16篇真實性告白

    作者:大辣編輯部∕著

    華文世界最情色的徵文活動 跨越禁忌、性別、世代、地域的情慾書寫 性,是自然的事,這尤其是自然的妙事;性史,是可以公開談論的事,這尤其要輕鬆愉快地來談。八十年前,北大教授張競生徵集十二篇青春男女的性經驗,完成《性史1926》,不僅為當時的保守社會投下一枚震撼彈,更讓讀這本書的人魂靈兒飛上了半天;八十年後的今天,性事不再隱諱,全民談性誰曰不宜,大辣出版因此舉辦「性史2006徵文活動」,全民性史寫作運動正式開啟。 〈本書為限制級,未滿18歲請勿閱讀以及購買〉 本書收錄十六篇跨越禁忌、性別、世代的作品,性愛描寫題材多元有趣,從性啟蒙、奇特性經驗到各種特殊性癖好,有異性戀、同性戀和雙性戀,從七年級生到八十歲的老太太皆有。要將深埋於內心底層的一段段美的醜的甜的苦的身體記憶,再度反芻掘出,確實需要相當的勇氣! 成英姝說,第一名〈軍中樂園秘史〉使用的口語文字將各色妓女的描述、軍中樂園裡的生活作息、作者與妓女們的互動細節掌握得恰到好處,是可以滿足讀者的文章。楊澤說,第二名的〈女馬〉將青春期少女寫成一匹匹,已準備好出發上路的小母馬,馬鞍——奶罩既是甜蜜的負荷,也是自然與文明、先天動物性與後天人工性的混合表徵。許佑生認為,第三名的〈被攝/射體的美麗與哀愁〉將男性從性愛的傳統角色——觀看者,巧妙轉換為被看者,在由主動變成被動的落差過程中,檢視自身情慾的流動,頗富巧思。而其他十三篇佳作真誠且赤裸的性告白,不但詮釋了性愛的不同樣貌,更流露出對身體、對情感、對時光的眷戀與省思,也使讀者從中檢視自己的情慾光譜。
  • 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

    作者:皮翠拉.瑞沃莉博士(Pietra Riv

  • 屁眼文化

    作者:約翰•高登醫師(Dr. Jean Gor

    「因為屁眼,我們存在」-屁眼,絕非僅用來排泄。 在崇尚絕對貞潔的十七世紀,追求神聖的體內淨化成為一種時尚。「洗腸療法」與「放血療法」成為治病的萬靈藥。任何東西都可以經由屁眼灌入,包括海水、橄欖油、蜂蜜、各種動物內臟或植物的磨碎物……,藉此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延伸到現代,發展出了各種「排毒療法」:節食、藥膳、水療、慢跑、素食、排毒餐…… 本書從醫學、文化、社會、文學、藝術等各個角度,揭開人體後窗的神秘,讚揚「屁眼」的無私貢獻。同時蒐羅超過近百幀珍藏於世界各國美術館、私人典藏、百年教堂的名畫,從米開朗基羅、哥雅、中國的春宮圖、日本的浮世繪等藝術創作到經典屁眼名著,完整呈現屁眼的絕世風華。 本書內容多元,你無需從頭按部就班閱讀。放任自己的需求與想望,隨興漫遊其中吧! 名人推薦 「屁眼」這個隱藏在兩個屁股半球之間的秘密出口,也像它的鄰居──陰道、陰莖一般,支撐著帶有性慾色彩的幻想世界,渴望被欣賞、被愛撫、被進入……。從路易十四的肛門到瑪麗蓮夢露疑似用淨腸劑自殺,從哈伯雷天馬行空的「尿布包」,到歐塔夫米柏的酷刑。「屁眼」禁忌所帶來的愉悅,深深地激發了無數作家、畫家創作的靈感,讓屁眼超越所有的器官,榮登藝術的殿堂。 【醫學的屁眼】吃東西、排放糞便及排尿,都是新生兒最先感受到快樂的感覺,也是最初性慾的表現。──佛洛依德 【文學的屁眼】慾望一直都存在,我們之所以欣賞英俊男孩,正在於想要與他發生肉慾關係……──亞里斯多德 我感覺在疼痛、甚至是羞恥中,夾雜著一種感性,這隻鞭打的手,讓我產生慾望多過於恐懼。──盧梭 【文化的屁眼】便秘依據患者的社會文化背景分為六大類型-文化型、壓力型、神經質型、憂鬱多疑型、沮喪型、偶發型。 【藝術的屁眼】豐滿迷人的屁股擺在沙發上,活像餐盤中的火腿。屁股明顯彎成弓狀,兩隻大腿分開,就像國王的點心。──布榭的〈棕髮女奴〉 本書賣點 蒐羅超過近百幀珍藏於世界各國美術館、私人典藏、百年教堂的名畫,從米開朗基羅、哥雅、中國的春宮圖、日本的浮世繪等藝術創作。 本書從醫學、文化、社會、文學、藝術等各個角度,揭開人體後窗的神秘。 如果你對醫學有興趣,從首部曲開始讀,如果你對歷史有興趣,請從四部曲開始讀,如果你對窺探情色有興趣,跳過一切,直接翻到三部曲吧!
  • 簡明性愛辭典

    作者:Em & Lo/著

    什麼是beer goggles?什麼又是mercy fuck?本辭典將外國電視影集裡常出現的關鍵字一網打盡,可謂實用與娛樂兼具的工具書。其特色為: 1. 收錄字彙新穎豐富,讓你識字能力大增 舉凡從網路交友、夜店釣人、約會、談情說愛,到上床、轟趴、SM等性愛與戀愛這條路上可能遇到的種種狀況,從A到Z精選關鍵詞彙近400字,並搭配美國知名插畫家Arthur Mount仿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假正經插圖,讓本書更為精彩。 2. 說文解字活潑犀利,讓你看得心有戚戚 除了詞條的解說,作者更從幽默狠毒的角度切入。例如,她們將「Google」解釋為:1.得知舊情人近況的好工具,他可能正面臨婚姻危機,或者他頭的已經禿了。2.讓你不敢輕易把自拍裸照、寫的詩或對現任男/女朋友的不爽PO上網的主要顧慮。而「Arm Candy」是指:約會乏善可陳卻又棄之可惜的對象,善良到讓你不好意思上她(或他),於是只能挽著對方在一般婚宴酒會開幕等場合亮相,絕不會帶回家過夜。 本辭典包含各種性傾向、性癖好、性關係……帶你玩賞其中含意及文化趣味。特別適合努力用功的莘莘學子,或是在愛慾中闖蕩的性男性女們研讀。
  • 迷藥

    作者:邁克.米勒

    一部巫與奇的精神史。生動鮮活的敘述,聞所未聞的迷藥史,大量刻畫精美、註解詳細、別具一格的圖片為您提供猶如瀏覽博物館的視覺享受。這些長期以來被故意忽略、扭曲的圖片和文字,雖然它們被神話和傳說大肆渲染,平添了許多神祕性,但本書全面披露了幻覺的歷史,並運用科學和藝術審美原理加以詮釋,使本書具備了不可比擬的魅力。 墨西哥人則將熱帶雨林中生長的蘭花取名為陰蘭,有「太陽之母的陰部」的意思。當地的原住民男性會說:「我的妻子身上有陰蘭的香味,讓我全身發熱。」 而墨西哥的女性則將陰蘭的果實當作迷藥中的極品,她們相信陰蘭在身體中消化後,精髓便會竄遍全身,從皮膚發出香味,直達愛侶的鼻內。
  • 辛波斯卡

    作者:Wislawa Szymborska

  • 我們不懂電影

    作者:毛尖

    看過《富春山居圖》,看過《不二神探》,看過《小時代》,回家,默默給張藝謀陳凱歌上了一炷香。我錯了,以前老覺得他們玩三無產品搞得一地爛片,現在想想,他們做的至少還叫影片,今天在電影院放映的東西,是什麼? 這一年,很多電影真的讓我看不懂,所以,這一年來寫的影評,就用其中一篇《我們不懂電影》給此書作了書名。
  • 茶餐時光

    作者:銘予

    簡介:新聞紙的紋理,盛載復刻的城市外緣記憶,就是銘予首本小說x新詩集《茶餐時光》,陳湘記出版。「茶餐廳」不單指香港特色的食店,更代表著香港本土的歷史和語言文化。這種深怕香港本土特色消逝的憂慮,貫穿著他的詩歌和小說,處處流露出對自身成長之地的緬懷和珍惜。「茶餐廳」有著某種混雜性,而銘予的詩歌和小說也有這一種特色,但卻雜而不亂。他的作品反復出現富有香港特色的意象,互涉於各篇文章,如維他奶、電車、大埔街市、北角景色等,這些集體回憶輕易引起香港讀者的共鳴、異地讀者的嚮往,相信用文字記下的感情和風味是其他媒體無法取替的。 這篇小說《一次下午茶》,語調很特別,滲透著一種無奈和躁動的感覺,言說一種年輕人對環境改變的不安。-麥樹堅 《月台》總編輯 銘予的幽默感,炮製出輕鬆的茶餐。流行的冷嘲熱諷是時候被新一代的詩人用幽默化戾,還我們應有的港式風味。-許嘉樂 《尋》總編輯 這種深怕香港本土特色消逝的憂慮,貫穿著他的詩歌和小說,處處流露出他對自身成長之地的緬懷和珍惜。-黃國軒 火苗讀書會 這些回憶,你我也曾遇過。一起感動,一起讀詩。-秋強 《80s Renaissance》編輯 我常想像,小說中每一個角色以銘予的聲音在對話,句子聯結成網,扭成作者心目中理想國的形態。-詩哲 紙淵文社 《茶餐時光》將於旺角序言書室率先有售,茶餐價38元。 序言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字樓(銀行中心Body Shop對面)
  •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作者:E. Goffman

    高夫曼用戲劇概念解釋生活,用戲劇的比喻作為自己理論的架構,其高明之處在於他可以將一個可能是模糊的社會學分析,轉化成鮮活的戲劇學描述,將男男女女們維持自我形象的複雜面做了完整且透澈的解析。這個精細的微觀研究,大大地擴展了社會心理學的視野。
  • 成為「日本人」

    作者:荊子馨(Leo T. S. Ching)

    台灣認同問題直到現在仍是甚囂塵上、眾說紛紜、深受政治權力操作的議題。本書精闢分析了殖民地台灣如何在民族主義中國、帝國主義日本,以及殖民地台灣這三角地帶之中,尋找台灣人民族自我認同的出路。藉由作者對台灣殖民時期的民族主義政治與後殖民時期的認同政治的精采分析,提供紛擾不休的統獨問題一個有力的參照點。 1895年,日本贏得中日甲午戰爭,台灣成為其第一個海外殖民地。接下來的五十年間,日本的殖民統治徹底破壞並改變了台灣社會整體的社經和政治紋理。在《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一書中,荊子馨檢視了自1920年代初期到1945年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台灣的這段期間,在「同化」與「皇民化」這兩種日本殖民論述的主導下,台灣的政治與文化認同歷經了怎樣的建構與轉變。 本書分析在同化與皇民化的文化實踐下,台灣人如何和日本殖民主義抗爭、妥協與合作。書中紀錄了殖民認同形構的歷史,描述出台灣的殖民認同如何從一種集體的和異質性的政治範圍,轉變成一種個人的內在掙扎,掙扎是否該成為「日本人」。 作者以不同以往的切入點,成功地接連了歷史與文學的研究,藉由對日本殖民論述的激進逼問,重新思考了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歷史,如何形塑了台灣人的民族自我認同。超越了殖民論述研究慣有的民族疆界,指出台灣人的認同是在民族主義中國、帝國主義日本以及殖民地台灣這個三角地帶與關係中產生的。他對台灣殖民時期的民族主義政治與後殖民時期的認同政治的精采分析,同時改變了我們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 作者簡介: 荊子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專攻日本文學及日本文化研究,目前為美國杜克大學亞非語文學系副教授及系主任。 譯者簡介: 鄭力軒,目前為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本書目次: 導論:那些曾經是「日本人」的人們 第一章 殖民台灣:日本殖民主義、去殖民化、殖民研究的政治學 第二章 糾結的對立:殖民地台灣的認屬關係、認同身份與政治運動 第三章 同化與皇民化之間:從殖民計畫到帝國臣民 第四章 從叛變者到志願兵:霧社事件以及對原住民的野蠻與文明再現 第五章 「在濁流中」:《亞細亞的孤兒》中的三重意識與殖民歷史學
  • 穿越仇恨的黑暗

    作者:北岛

    跨入21世纪,无论文学写作的拓展,还是读者市场的需要,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都依然呈现着广阔的阅读前景,对其作进一步的触摸探视,做更为深入、全面的选择介绍,对于促进华人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要求,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质,建设精神文明,都不无积极的意义。...
  • 告别式从明天开始

    作者:张家瑜

    岁月里种种情事与记忆,我们常常未及处理,任凭累积。 却不知唯有一一告别,才能重新开始。 张家瑜极小心地打开了她行囊中收藏住的热情与忠诚,一个字一个字的,……终于天女散花似的,以一个女作家的完全样貌,把它们以文字的初始形态,图像为证地出版了出来。——罗大佑 本该教人撕心裂肺的经历,在张家瑜的笔下惊人名副其实地成了“旁观他人的痛苦”。如此冷静,恍如看了一辈子的表演。——梁文道 张家瑜最新散文集《告别式从明天开始》不同于《我开始轻视语言》的优雅轻盈,以“与过去道别”为主题,更显深沉易感。或回忆少年往事,或追思旅途经历,或书写生命中至亲至爱之人的离去,喜爱的导演、作家和演员过世,张家瑜一一向我们展现与这些人事物告别的心路历程、所失所得,一如生死 有时、相爱有时、离开有时,一如一次用文字进行的漫长告别式,让我们在告别之后得着安慰,并继续活着。 世界在急速前行,但总有人不断回望。而告别式,陆续有来。 宛如一个规矩端正的姿态,跟某人某事某回忆,说再见。 将所有剥落褪离的一如那倒退着的风景、声色香味,一一收拢,借之寄之,以证明我之存在,与他们之存在。 然后默默转了身,挥了手。
  • 不用讀完一本書

    作者:Bayard, Pierre

    ◎聯合推薦 資深媒體評論者/蔡詩萍 美國康州大學外文系駐校助理教授/紀大偉 你曾經因為沒讀過某本書而覺得不好意思? 沒讀過書不能討論書?沒讀完書不能算讀書? 書,不必都讀過,不必讀到完,一樣能懂,更能侃侃而談! 引爆英美法社會話題,打破讀書的社會禁忌 本書作者皮耶‧巴亞德身為文學教授,他常常面臨要談論或評價一本他沒有讀過的書的情況。但他總是能侃侃而談,難道他不會臉紅嗎?巴亞德教授透表示,在一個無限出版的年代中,一個真正有教養與涵養的人,並不需要讀完每本書,只要能了解這些書在我們文化中的地位。 巴亞德教授舉知名小說家安伯托‧艾可、蒙田(他甚至不記得自己寫過什麼書)、王爾德等人為例,說明許多「沒讀過」的情況--也許是讀過但忘記,也許是你聽都沒聽過的的書,也許是其他人在討論的書,也許是你粗略讀過但說不出所以然的書。這本書會改變任何曾經因為沒讀過哪本書、不知道哪本書的意義、沒有吸收書中精華而覺得有罪惡感的讀者。書中並討論到,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時間在談論一本我們沒讀過或讀過的書,以及如何談論。
  • 梁羽生散文

    作者:梁羽生

    梁羽生先生一生有三十五部武侠小说传世,更有五十年散文如繁星无数。本书辑选关于诗词楹联、古今书话、读史小识、戏闻杂谈、旅游记趣、棋坛闲话等方面的散文,当然关于他武侠姻缘自然也不会遗漏。这本书,是梁先生生前编定的最后一部文集。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手拈来,便见其文史哲美诸方面之功力;信笔写去,便有广博蕴藉、风趣幽默之兴味。 “烟锁池塘柳”被称为绝对,它的根在哪里?打油诗是从何而来?中国象棋七大高手的棋风该如何总结?“‘万岁’从来多短命”,历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许多我们平时想都不曾想的事情,到了梁先生笔下,不仅让人长见识,更让人思考其弦外之音。
  • 孤琴

    作者:巫宁坤

  • 今朝風日好

    作者:董橋

    「今朝風日好, 或恐有人來」, 這是生活的期望, 也是生活的美好。董橋的散文, 終於變成我們香港人的自豪, 也成為我們習慣享用的精神糧食, 我們樂於讀一篇美好的文字, 如濟慈的開篇的千古詩句 ”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ever”。美的事物確然常常給我帶來歡愉;美的事物一旦歸我擁有,那份歡愉確然更是無盡的歡愉了。 所以我們盡力把書做好, 皮面, 燙金, 精裝, 不只是因為迷戀裝幀之美, 更是因為 ”At a time when the Internet is so powerful, making books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正因為網絡無遠弗屆, 圖象繽紛刺激, 文字才更顯示真正的迷人魅力。閱讀一本書是一次美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