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北京

  • 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

    作者:华新民

    这是一本融入了作者全部感情的书,笔尖流淌出太多对古都的眷恋,描绘出太多胡同的美。她用整颗心爱着老北京和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北京人,也用尽全力抨击那些破坏胡同及伤害老宅主人的行为。 这是一本会让人唏嘘不已的书,有那么多曾经美丽的胡同和四合院,如今早已成了废墟,早已被高楼淹没不知去向,只留在书中那一张张的照片中;同时留下的还有它们被破坏时的惨象,前后对比,令人震撼不已。 这也是一本普及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书,它颠覆了当今人们对中国城市土地权属的认知,向所有祖宅业主和商品房业主提供了维护其财产权利的依据。
  • 京味儿食足

    作者:崔岱远

    这是继《京味儿》之后,崔岱远又一部介绍北京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的作品。说北京,自然让人首先联想到四合院。《京味儿食足》自然少不了四合院里的吃食、风情,四合院里的香椿芽、槐花、石榴、瓠子,配上天棚、青瓦大鱼缸,中秋的要拜的“月光码儿”,那些个今天住楼房的人再也享受不到的京味儿,真叫人留恋;说京城的吃食,就不能不提到京城的“馆子”,去饭馆餐厅用餐,北京老话儿叫“下馆子”。北京的“八大楼”是鲁菜的馆子,“长安十二春”则是江南风韵,峨眉酒家、四川饭店虽立足京城较晚,经作者描绘,仍让人垂涎。当作者把饮食文化与百姓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京城百姓的生活图景,不禁令读者食指大动之余,另有一番感慨。
  • 老北京的生活

    作者:金受申

  • 北京段子

    作者:萨苏

    《北京段子(升级珍藏版)》主要内容包括:国庆招待会贵宾被劫案、北京街头惊见“裸奔”老外、三天破“碰案”,线索是个青皮、老外找证据有奇招、VIP豪华式抓捕等。
  • 京华忆往

    作者:王世襄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即游艺、饮食、文物、忆往。以作者对旧时京城生活的回忆为主线,真实再现了许多已经消失了的老北京的生活乐趣、老北京人讲究地道的性格特征。书中配有的大量手绘线图、照片图片,将众多业已失传的工艺和旧时的玩意儿再现出来,可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因此,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过去的岁月,了解祖辈的生活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一本有用又有趣的书。
  • 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

    作者:于一爽

    被京城文化圈戏称为以酒成名的于一爽,文风干净利落,有如其酒风,属于愣、直给、二、迷乱、纵向纠结、横向拧巴,然后一烦了,说出一堆直刺人心的大实话。 本书单纯、直接、不掩饰、不做作地记录了她参与的许多酒局和饭局,也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人们相聚、喝大和散场的姿势,拿得起、放得下,读起来很爽。 解玺璋、张弛、大仙作序,高晓松、高群书、杨黎、狗子、冯唐、王小山、杨葵、大仙、张弛等联袂推荐。
  • 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人海记·京都风俗志

    作者:潘荣陛,富察敦崇,查慎行,让廉

    本书由清人潘荣陆所著"帝京岁时纪胜",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查慎行所著"人海记",让廉所著"京都风俗志"合定而成。记述北京旧时风物的书少之又少,是四本记述旧北京面貌的集子可为我们展示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北京乎(上下)

    作者:姜德明

    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一九一九年-一九四九年),ISBN:9787108022240,作者:姜德明编
  • 我在我不在的地方

    作者:颜峻

    本书是一本北京酒吧指南,它将带你走进几乎所有有意思的处所;或者说是一本平面设计的实验图鉴,一本视觉摄影集,它用镜头记录的风情万种足可以让人醉倒游吟。而且,本书更像是一本北京酒吧夜生活的蜕变写真,以闲文与摄影相得益彰的表达方式,集合时尚另类元素,再现了酒吧扎堆儿的三里屯、后海、朝阳公园、798等地区的灯红酒绿中的欢娱与寂寥。
  • 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

    作者:尹麗川,沈昌文,等三十位

    a.經過三年策劃,匯集兩岸三地作者與攝影師心血,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本書大部分的作者長期生活在北京,所書寫的是他們實際的生活體驗,不同於多數旅遊書的走馬看花,且作者均為北京文藝界知名人士。 b.這不僅是一本旅遊書,而且是北京的靈魂之書。書中固然有景點與熱門吃喝玩樂場所的介紹,但它同時也掌握北京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變化,在變與不變裡,既有對胡同、四合院、老北京生活方式迅速消失的哀哀之情,也抓住北京幾百年來從未改變的自在寬容的城市氛圍。從古到今,北京吸納五湖四海的人來到這裡,而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縫隙來休養生息。 C. 本書共分八個單元,分別是:化石、天地、人、轉變、新、爽、飄、縫隙 而這八個單元可以簡化成三個我們最想和讀者描述的北京特色。 1.北京是歷史的沉積岩,它充滿了時間化石與人的故事,這是一個有著豐饒過去的地方。 2.北京現在正在新舊擠壓的轉變中,在2008年奧運之前,它的轉變會更快速。因此我們也捕抓北京現在變化的樣貌,並且想像它成為建築師競技場的未來。 3.北京城市氛圍的特色是自在、寬大、從容,就如同縫隙一般,能讓各地的人在這裡找到安身之地,我們試圖描繪那些在北京飄著的人,他們的理想,以及他們汲取養分的所在。 (http://www.locuspublishing.com/product.asp?book=1111CA100)
  • 老盖仙谈民俗

    作者:夏元瑜

    “老盖仙”夏元瑜于老北京生活近半世纪,对民国风俗浸润颇深,点点滴滴,由《老盖仙谈民俗》呈现,皆沾染一种淡淡美感:吉祥画、聚宝盆、吸大烟、传饭统、老爷升堂、小民聚赌、丧礼、鬼节、扶乩的、要账的……种种可爱与无奈,无不折射出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特性。民间生活习俗,自有一种鸢飞鱼跃的生气,历经现实动乱仍得传承,为百姓生息提供一方绿荫,这也是民俗一再让“老盖仙”牵挂的原因。 --------------------- 目录 掌故新说 土包子考 / 王八蛋考 / 盖仙考 / 拍马屁的来源考 / 长生不老的秘术 / 不腐的尸体 / 北平扶乩的趣闻 北平的财神种种 / 刘海戏金蟾 / 吉祥画儿 / 老爷升堂 / 砍人头…… 讲古论今 吞云吐雾福寿膏 / 人类伟大的发明——赌 / 五彩缤纷刺人皮 / 童发十五式 / 穿皮草的学问 / 看了八百年的历书 / 汉唐百戏 / 告别式 / 简化身后事 / 想当初…… 弘扬饭统 饿人谈吃 / 六十万年传饭统 / 进补说人参 / 千年干海鲜 / 三道古名肴 / 皇上的伙食 / 满汉全席 / 汉魏烹调 / 食其肉不知其味——品尝一百十八道牛羊肉记 / 三千年前的食谱 / 酸梅汤和信远斋…… 奇风异俗 春节闲话 / 财神会议 / 访五月花神 / 七夕离恨天 / 千古大情人 / 鬼节•鬼话•鬼画 / 阴历七月的鬼魅 / 庆中秋,嫦娥降世 / 闲话重阳 / 灶王爷升天 / 八戒禅师来的电话…… 附录 从自己胸中流出 梁实秋
  • 刘伯温与哪吒城

    作者:陈学霖

    传说北京建城之前,是苦海幽州孽龙的地盘,燕王想在这里建城,就请刘伯温和姚广孝分别做出规划。结果,两人不约而同地画出了一座“八臂哪吒城”。故事尽管是虚构,但为什么会把哪吒与规划京城扯上关系?这个传说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历史根据?本书追索故事的来龙去脉,以浅白的文字呈现学术考证,不仅为历史与民俗研究开辟蹊径,也为大众读者提供一部奇趣的通俗历史读物。附录的民间故事及珍贵图片,皆为研究北京城的重要参考资料,生动翔实,妙趣横生。
  •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作者:陈平原

    本书收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关于北京和北大的历史、文化随笔计35题,依主题分为三辑:“关于城”从历史记忆、旅游资源、文学想象等多种角度进入北京的春夏秋冬、前世今生;“关于人”讲述自己旅食京华的心路历程;“关于书”则是游走北京书肆冷摊访书淘书的经验,以书架起城与人的结缘。 作者虽然是岭南人,但却是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并且坐言起行,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现代都市与现代文学”等专题课,指导有关北京研究的博士及硕士论文,主编“北京读本”,为台湾《联合文学》杂志主持“北京专号”,编印《北京研究书目》,并于2003年10主持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试图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 我爱北京三里屯

    作者:城市中国杂志社+下划线工作室,SOHO小

    目录>>>>> 三里屯前史 十年三里屯 被记忆点亮的三里屯 视觉日记,男孩女孩 三里屯的起承转合 三里屯闲话 我,三里屯,故事 视觉日记,阿猫阿狗 谁的欲望都市? 我们是如此堕落 没有前戏的城市 午夜怨曲 欲望恒久远意淫永流传 欲望自动化或完美的罪行 冷与热 人人头上一朵花 我是北京PRRTY动物 走吧 视觉日记杂七杂八 That`sBeijing这就是北京 地产伉丽的事业和人生 潘石屹 张欣:北京小资的教父教母 复合的北京 潘石屹:经验主义者的双手合十 北京:漂浮的都市 谁的城市? 北京城的沧桑与魔咒 拆、拆、拆、拆、拆、拆! 潘石屹 在进退中抉择 在三里屯创造出新的自然 三里屯SOHO:邻性的复活 三里屯·商家论道 北京、上海、台北、香港—与陈冠中对话:关于城市的八个Re 三里屯缺什么 再造三里屯 三里屯My FaIr ady SOHO中国强力打造三里屯变身香港铜锣湾 太古地产明星项目大牌云集三里屯Viage
  • 燕园史话

    作者:侯仁之

    《燕园史话(汉英双语本)》主要内容:喜逢北京大学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在诸方大力支持下,我社将侯仁之先生《燕园史话》旧作重新增订,略述北大校园重大变化之点滴。所记皆校内旧日园林沿革,有古有今,以满足对北大校园变迁感兴趣读者之需,并附英文翻译,有助于国际友人的参考。
  • 百年往事

    作者:都梁

    《百年往事》讲述的是北京琉璃厂百年老店荣宝斋的兴衰史:几经战乱,该店由一家普通的小店成长为全国官吏、学者心中的“文化朝圣地”。刘佩琦在剧中扮演荣宝斋掌柜。与都梁之前的军事题材作品《亮剑》和《我是太阳》不同,《百年往事》则对准了“宅门”里的故事。曾经在《大宅门》中扮演白三爷的刘佩琦表示,《百年往事》确实和《大宅门》有相似之处,荣宝斋本身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其中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我扮演的人物在剧中是一个关键人物,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荣宝斋。”
  • 北京往事

    作者:周大伟

    这本书收集了作者周大伟近两年来的随笔作品,它们是作者这些年里日积月累的思考记录。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包括对那些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可以帮助人们在传统文明和现代世界秩序的缝隙中,看到中国自身法律在价值、制度以及技术层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毛泽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接见的第一批外宾是谁?尼克松对北京的访问如何打乱了一个普通的家庭的生活?王明居然担任过新中国的第一任“立法大臣”?王朔在当兵时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桩桩往事,由周大伟给你娓娓道来。相信,总有一些往事能把你打动。 1976:朱莉娅·尼克松的北京往事 走近中国:美国总统的奥德赛 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 谁是佟柔? 乐观与悲观之间:陈凯歌、黄健中遭遇法门 1945~1950:新中国建国前后担任过“立法大臣”的王明 经济法:一道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 1985~1987:《技术合同法》制定中的悬念种种 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中的司法原则和判例——来自美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 从海滨公园里私家别墅想到的法律问题 我的战友王朔: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学院、医院和法院:现代圣殿中的未竟之业 周君大伟,一个挺普通的名字,后来大概是为了在外国生活的方便,他又取了个谐音的英文名字——David(大卫),也挺普通的。不过,两个普通的名字能够自然地合为一体,这偶然中也就体现出几许特别。或许,这种特别就应该使他的名字颠倒——从“大伟”变成“伟大”?我想,现在还难下定论。不过,他在这本随笔集中确实谈及了一些堪称“伟大”的人物,而该书的书名也着实勾起我心底的一些“北京往事”。 大伟君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同窗。那时的中国人民大学还没有法学院,只有法律系,研究生教育也远远不如现在的规模。我们那一届硕士研究生只有22人,而且几乎90%都是男生。在这班同学中,大伟君似乎从很多角度来看都属于“中间分子”。首先,他的年龄居中。我们班里有些学生已过而立之年且已为人父母,一入学就被同窗尊为“老”;有些学生则二十出头,刚开始涉足恋爱生活,自然被同窗称为“小”;大伟君既不适于称“老”也不适于称“小”,只能称“大”,因此倒保留了自身的名号。其次,他的身材居中。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他算不上人高马大,但也算不得身材矮小,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类。再次,他的口才居中。我们班里有几位口才极佳语速极快的“侃爷”,也有几位不善言辞十分内秀的书生。大伟君平时的言语不是很多,语速也不是很快,但是决非沉默寡言之人,而且言谈中往往会流露出几分狡黠的幽默。他看上去有些文质彬彬,但骨子里并不是特別有书生气的人。最后,他的运动习性居中。由于研究生各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以体育活动便成为联系大家生活的重要纽带。我们班很有几位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包括本人,足球篮球排球样样“精通”,但是也有笃信“君子动口不动手”之原则而从不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大伟君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偶尔也会在排球场或足球场上看到他的身影。总之,在我的印象中,他不是一个极端或偏激的人,而是一个可上可下能左能右的人。至于学业方面,虽然我们的研究领域不同,但是我感觉他很有才华很有思想,而且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日后定能成为大有造诣的学者。 当时,我们班的男生都住在人大校园东南角的“东风楼”二层的东头。那是一个属于我们班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在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里,这条走廊都是非常安静的。除上课与运动之外,多数同学会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看书,少数同学习惯在宿舍里自习。但是每到晚上11点钟的时候,走廊里便逐渐活跃起来。外出学习的人相继归来,留守自习的人也纷纷出屋。大家或举着一杯清茶,或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方便面,站在走廊里谈论着各种严肃或不严肃、专业或不专业的话题。有人给这项活动起了个十分雅致的名称一“午夜走廊沙龙”,尽管大家的穿着都很不雅——多数人只穿背心裤衩,有人甚至光着脊梁。“沙龙”结束之后,有的人便上床睡觉了,有的人还会利用夜深人静之际再苦读一段时间。 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特别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节走廊的西端挂上窗帘,再把各自房间里的书桌搬出来摆成一条长案,形成一个狭长的“餐厅”。然后用大家凑起来的“闲钱”买些菜食和装在暖水瓶中的散装啤酒,聚会共餐。当然,那三位稀罕的女生也是座上嘉宾。席间,我们会找出各种名目进行饮酒对抗赛或擂台赛,如“南北大战”(以走廊为界)、“三刑战两法”(刑法刑诉刑侦对抗法理和宪法)、“人大还是法大”(人大毕业的学生挑战法大毕业的学生)等,经常会战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记得有一次过年,时任法律系主任的高铭暄教授还亲临我们的“酒宴”,坐在走廊里接受大家的敬酒并送给我们一些诚挚的教诲。顺便说一句,大伟君的酒量在我们班也属于中等水平。 毕业那年,因为法律系需要教师,所以我们班的绝大多数都留校任教了。虽然这些年“走失”了将近一半,但是留守至今的仍然不少,如法理的朱力宇和张曙光、宪法的胡锦光、刑法的黄京平、经济法的王欣新、诉讼法的陈卫东和刘刚,当然还有我。大伟君当时也留校了,但是没有留在法律系,而是留在法学所,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后来,我们相继去了美国。不过,我在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就回国继续教书,而大伟君则留在了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一直没有见到他,只听说他在美国经商,而且已经相当“发达”。我的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因为我觉得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不应该离开法律人的队伍,不应该放弃法学专业。再后来,他又回到了北京,准确地说是把主要的工作时间和空间定位在北京,于是我们又有了见面的机会,大多是在老同学聚会的餐桌旁。 大约是在2004年的冬天,由于我在为山东人民出版社主编《法学家茶座》,就约他在闲暇时写一些法学的杂文或随笔。我本以为他会忙于商务而无此闲情逸致,但是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他给《法学家茶座》写的第一篇文章——《从海滨公园里私家别墅想到的法律问题》,发表在2005年7月出版的第8辑《法学家茶座》上。从那以后,我便不断地收到他写的文章,并相继发表在《法学家茶座》上。我渐渐发现,大伟君在步人商界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在心底保留丁关于法律的思考,而且有心地积累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法律人——至少是半个! 为此,我诚挚地向读者推荐大伟君的这本既有情趣也有思想的随笔集。在这里,我也套用他的战友王朔的一句名言——在这本书里,一半是商界的海水,一半是法学的火焰!那么,最后究竟是海水熄灭了火焰还是火焰烧干了海水?请读者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何家弘 于北京世纪城痴醒斋
  • 北京逛街地图

    作者:北京逛街地图编辑部

    书中收录了25条逛街路线,169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包括(商业街,古迹,美食街,淘宝之所,时尚地带)
  • 北京颐和园

    作者:贾珺

    《北京颐和园》全书在大历史兴衰的语境之下,阐释了北京颐和园的前世今生,有着厚重的人文浓度,又不失恣意挥洒的表达。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前身清漪园的建造过程与历史背景、整体山水构架、建筑布局与庭园的风光,以及造园的意境手法。其中乾隆年间的盛世风华,洋溢在字里行间,甚至于乾隆对于西湖胜景的偏爱,对海外仙山的向往,以及对造园的出尔反尔,都被亦庄亦谐地笔调,细致地摹写下来,兴致盎然。然而笔锋陡转,历史兴衰,清漪园的奢华胜景,顷刻间在兵焚战火中化为齑粉,令人心生民族的慨叹。 下篇包括颐和园重建过程与历史背景,以及颐和园的帝后生活空间,及至现今的名胜景区。自从家国危难之际,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建了颐和园以后,颐和园便背负了过于沉重的意义,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再不复单纯的自然与艺术之美,砖石土木亦散发着历史的人文味道。 整本书犹如一场颐和园的时光之旅,皇家建造的故事,诗词歌赋下的赞叹,帝后的生活方式,甚至于每个局部景观的典故,亦是细致着墨,娓娓道来。精致的版面设计,典雅的文字,细细品味,唇齿留香。 作者在中国古典园林史领域浸淫多年,又曾赴国外做访问学者,对于古建筑的文化传承,投入感情甚深,因此著述本书,实乃心血之作。
  • 天上人间

    作者:徐则臣

    一群外来者为了理想和生活,从四面八方闯入当下的北京。他们年轻或者不年轻,一例具有深入生活前线的勇气和毅力,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自己与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机遇与前途遍地的淘金之所的隐秘的联系,在物质生活上有所收获,在精神理想上有所寄托;但事实并不能如预期所料,京城米贵,居之不易,而他们从事的又是与这个开放的法制城市格格不入的行当,制造假证,他们是一群伪证制造者。他们饱受法律和正义的追逐,要躲着阳光在街角和阴影里出没。当他们侧着身子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艰难地行走,突然抬头看天,他们将何去何从…… 《天上人间》是首部将这些城市边缘人纳入当代文学视野的长篇小说,真实地呈现了伪证制造者们在北京的希望与绝望、确信与疑难、卑微与正大、阳光与阴影,小说描绘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也是一部在“新北京”的背景下,着力探讨城市与人的关系的小说,它与我们的时代息息相关…… ----------------------------------------- 北大当然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青年作家,比如徐则臣,他在当下的青年作家中独树一帜,他对北京的书写,眼光独到且有自己的发现。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 徐则臣的小说,自觉地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在对时代生活的沉着、敏锐和耐心的观察中,把握和表现人们复杂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疑难。他的“北京”系列作品,对巨大变革中一个开放性和流动性社会的景观、结构和内在精神作了十分深入的表达,引起了广泛注意。 ——李敬泽(《人民文学》主编) 好的小说无外乎两种:伟大的虚构或真实到骨头里去。20多岁时我愿意读前者,20多年后我更愿意读后者。这本书属于后者,说的都是那些活得不容易的外地人。除了闭上眼睛睡觉见不到这些人,睁开眼满眼都是。其实我们都是其中一个。很多拍纪录片的人穷尽心机想拍到这些故事,可是做不到。那就读这本《天上人间》吧。 ——吴文光(中国纪录片之父,《流浪北京》制作人) 身份焦虑,同一性危机,偏狭可怕的力量,无意义的时间洪流……徐则臣展览的其实正是你、我、他本人,正是我们的日常中国。 ——樊国宾(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新北京”,新北京这个词汇已经在口耳相传,媒体与政府也不断地重复这个词汇,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或者著名人士把这个词汇概念化,没有确实的定义,什么是新北京?本部小说首次将这个概念明朗化,提出,“新北京”就是由流动人口组成的北京。在流动人口的滋长中,不断地走向世界大都市的行列。 同时,作者徐则臣也是首次表达这个概念的作家,以小说的形式把“新北京”这个概念清晰化,形象化,提出了“一群人的生活,一座城的命运”。在书写北京的文学作品中,只有老舍与王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创出自己关于北京的概念,而徐则臣在其之后,提出“流动的北京”这个口号。总结地说:老舍的北京是地域性的;王朔的北京是开放型的;徐则臣的北京是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