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传播

  • 再度发言

    作者:胡翼青

    本书试图重新发掘传播思想史上一个被忽略了的学派----芝加哥学派。早在施拉姆“钦定”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步入学术殿堂之前,芝加哥学派已经成为20世纪上半叶声名远播的社会学流派,并开展了令人瞩目的传播思想研究。芝加哥学派倾向于将传播作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解释人类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因之形成了颇具启发性的传播研究框架,提出了一批重要的传播学课题,并也因之孕育了当代传播学的许多重要流派。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让芝加哥学派再度发言,不仅有利于反思传播思想史的偏差,更有利于重新审视传播的未来走向。
  • 话语与社会变迁

    作者:[英] 诺曼·费尔克拉夫

    今天,各个学科中的研究正逐渐认识到:语言使用中的变化方式是与广泛的社会文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他们也正在逐渐意识到将语言分析用作为研究社会变化的一种方法的重要性。但是,还不存在一种既适合于理论,又适合于实践的语言分析方法。所以,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力求发展一种通向语言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致力于填补某种空白:它对于语言研究中的变化能够特别有用,而且也能够适合于研究社会的和文化的变化。
  • 重新理解媒介

    作者:醒客(陈世鸿) 著

    《重新理解媒介》清晰地描述了全新商业时代的人际关系和传播逻辑,揭示了新媒体高速更迭的背景下媒介的本质——媒介即是行动。作者将计算机、传播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未来学等学科融会贯通,用理性和缜密的思维将隐藏在日常传播事件和社会现象下的人际关系和新商业模式抽象为可推演的数学模型,在个人生活、传播以及商业应用范畴内均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在极速变化的新商业社会中,《重新理解媒介》将与传统企业与创新企业的产品推广、品牌打造、价值观传播甚至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很强的交互关系,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构建新话语体系和开启全新生活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重建社交关系和群体秩序的生存指南。
  • 人际传播

    作者:[美] 莱斯莉·A. 巴克斯特,唐·O.

    这是一本旨在向传播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介绍人际传播研究主要理论视角的书。所有的章节都由杰出的传播研究者为第一作者,每一章都涵盖了人际传播的不同理论,因此保证了其学术色彩和权威性。 本书将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具体的例子结合起来,从而增加了可读性和理解性。两位主要编(作)者对人际传播理论的内容做了综合分析,以1990-2005年的重要文献和学术成果为主,可以说是一次人际传播理论最新成果的全面展示。本书各部分之间有逻辑递进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关于当代人际传播理论的有机整体。它重点反映近15年来人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但无论是编者的总结部分,还是各个专题名下的作者自身的论述背景,都能够清楚地看到人际传播理论始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以及其间的演变过程。
  • 理解大众文化

    作者:[美] 约翰·费斯克

    这本书从广告、猫王和麦当娜、汽车等日常生活中文化现象的分析入手,勾勒了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理论,包括法兰克福派、民粹派等。
  • 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

    作者:丹尼斯·姆贝

    本书写作的起因可以归到十年之前,当时我是英国谢菲尔德城市理工学院的一名本科生。正是在那里,我首次接触到当代欧洲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几位重要的理论家如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和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等。此外,我的本科专业的兼容性使我得以对文学批评、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大众传播等各个领域正在探讨的主要问题都有所了解。正是在此广阔的背景基础上,我开始对语言、特别是对语言和意义的关系产生了兴趣。 当我在卡本代尔的南依利诺依大学读研究生时,我在这方面的兴趣受到了鼓励,尽管当时的方向还不很明确。在那里,在诸如斯坦·迪兹(Stan Deetz)、理查德·兰尼根(Richard Lanigan)和汤姆·佩斯(Tom Pace)(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他们各自或许会把自己称为“诠释论”、“符号学”和“存在主义’的现象学家)等学者的指导下,我把四年中的许多时间都花在对现象学各种理论的攻读上,试图对语言和意义、体验、现实等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看法,在此期间我收获颇多。我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使我意识到了语言的政治特征以及有可能受到压抑的特征,而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则使我高度意识到与传播研究相连的哲学传统理论。我想,确实可以这样说,本书代表了我个人在这两方面的研究探索的结合。因此,尽管本书从表面看来是关于组织传播的理论的,我更愿把它看做是对传播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及从政治的角度对此关系进行审视而产生的结果进行探讨的一篇论文。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很晚才转到组织研究这一方面来的事实即是一个证明。因此或许我可以说,研究重点向组织文化的转移给了我一个对传播-统治关系进行审视的便利而有用的工具。 第一章介绍的是把组织定义为文化所含的意义这一基本问题。意识形成、意义和符号形式问题都有所涉及,而且我提出,对组织传播和意义形成的关系的研究只有通过把权力和统治问题在概念上进行结合同化才能实现。我提出,组织意义尽管是在主体间形成的,但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作为组织行为深层结构一部分的各种权力旨趣的产物。 第二章发展了上述观点,重点放在旨趣问题和对尤金·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的研究成果的批评分析上。近几年来哈贝马斯越来越为传播学者所熟悉,但是他的观点的复杂和难以理解限制了他的传播理论在我们这一领域的应用。因此我对他的研究项目做了一个带批判性的总体介绍,然后提出他的关于知识构成的旨趣的理论和普遍语用学理论对组织文化中的传播和统治研究可以提供什么信息。实质上,我想指出的是,他的旨趣理论显示了传播怎样能够起到压抑和解放的作用,以及一个适当的组织形成理论必须对传播和上述两个可能性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检验。 第三章讨论权力问题。我对几个权力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将此观点应用于组织形成过程的可能。根据传统的观点,权力被认为是组织形成的合法产物,而不是被视为压抑和统治手段的重复。因此我提出一个权力统治的观点,其含义是权力的行使是通过把某些群体旨趣构建到组织活动中去来进行的。换言之,当由特定的组织旨趣界定组织形成过程时统治即出现了。 组织旨趣赖以构建的手段在第四章进行讨论,同时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我反对把意识形态视为纯粹表意(即只是由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所构成)的看法,我认为它是扎根于社会行为者的日常实践活动中的。我把意识形态视为这样一个过程,在其中社会行为者受到质询(对话),他们对社会世界形成意识的手段得以构成。意识形态的功能是形成一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在这之中矛盾和统治结构被模糊了,统治群体的特别旨趣被视为是普遍的旨趣,并得到积极支持,甚至包括被压迫群体的支持(葛兰西的“霸权”概念)。我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是会显露出来的,并主要通过各种推论行为得到表达,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和批判必须明确揭示统治和含义体系之间关系的联系。 第五章继续上述论题,对含义的一种特别形式——组织叙述——在意识形态上发挥功能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提出,故事讲述的行为本身并不具有内在的意识形态属性,而是叙述的结构本身大大有助于某些意义形成的维持和再现。当这样的意义形成起到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再现同时却排除其他群体的利益时,于是叙述便在意识形态上发挥了功能。接着我对叙述本身的性质作了分析,并且讨论了这一特别的推论行为为什么不是中性的、简单的信息供应者;相反地,故事讲述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对组织现实的再现有重要意义。在把我的理论观点付诸应用时,我举了一个组织故事作例子,用意识形态的功能发挥对此进行分析。尽管对脱离具体情境的一个故事进行分析有相当的局限性,但它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认识,即这样的分析对我们对组织传播和组织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 第六章提出了几个前面几章必然会提出的超理论问题。如果我们发现语言和意义之间是有问题的话,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是什么构成“真理”?顺着罗蒂(Rorty)和伽达默尔(Gadamer)等思想家的思路,我对基要认识论的观点无法苟同,根据这些理论,真理是以语言和现实之间的同晶型性质而判断的。对真理的更有说服力的概念把理论视为不同的话语,每一个都在人类的说话中争取自己的位置。最成功的理论不是依据它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能力而决定的,而是依据对我们提出的挑战的程度范围,即使我们投入自我反思、并进而从推论封闭的状态中求得解放。对意识形态和统治问题的探讨要求我们超越传统实证主义社会理论在理论和权力关系问题上的局限性。 最后,第七章通过对解释问题的讨论和对解释行为的有效性问题的分析,我对自己的观点作了总结。我提出,对无论是小说、电影、故事及其他等等的解释的评价不应该建立在作者的意图、实质的发现或任何其他的基本标准上。一个解释如果探讨的是读者/听众和文本之间存在的分裂现象,那么它的有效性则要强的多。解释行为是一种解构和抵制行为,一个与文本试图强加于人的世界框架斗争的行为。读者/听众和文本之间的这一产生意义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和解释行为一样是政治性的。正是通过解释过程我们使得我们的世界有了意义,也正是通过这同一过程我们的社会世界得以再现。因此,意义和解释,统治和话语,是错综复杂,密切相联的。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数位人士的帮助、支持和理解。它是以我在卡本代尔南依利诺依大学在斯坦·迪兹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写成的。在过去的七年里,斯坦在我的学业和生活中担当了好几个角色——是导师,又是同事,朋友和知己——而且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支持和同情。他的思想的清晰和深度,他的坚实有力的指导是对我的鼓舞的源泉。我对理查德·兰尼根和汤姆·佩斯深表感激,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语言和意义问题上给了我深邃的洞察力。戈登·中川(Gordon Nakagawa)和朱莉·威廉姆斯(Julie Williams)是我的“养父母”,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我的亲密朋友,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了我智慧和情感上的帮助。我要感谢拉特格斯大学传播系各位同事,他们提供的友好气氛激励了本书的写作。最后,我要对克里斯蒂娜·冈萨雷斯(Christi-na Gonzalez)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爱和支持深表谢意。
  • 大众传播理论

    作者:戴维斯

    本书是最新的大众传播学教材,吸纳了国际传播学界最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比以前的版本更加重视前沿问题,比如媒介角色研究、传播的全球化、受众接受问题、媒介行为的评价等。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媒介理论放在大众传播理论的中心位置。它按照历史的线索对大众传播理论进行了权威的介绍,描述了大众传播理论两大主要流派——经验学派和文化批判学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这两种学术传统是如何支持媒介文化运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性陈述,同时提出了一种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新的媒介传播理论。   本书的作者是两位很出色的美国传播学教授。巴兰(Stanley J.Baran)在广播电视和电影研究方面获过很多奖项。戴维斯(Dennis K.Davis)博士是媒体研究的教授,多次获美国的传播学教学奖。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和思维逻辑独到、内容表述上简单洁明晰、体例也很新颖,每一章都提供相关的“重要人物及其著作”介绍。   本书适合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大众传播学课程的核心教材或参考书,对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也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案头书。我们推出这套原版教材就是希望学习者能够原汗原味地去理解和把握西方传播学的精髓和妙处。 强力推荐: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 传播的偏向

    作者:哈罗德・伊尼斯

    《传播的偏向》集结了一些略文经修订的旧文。集结的目的是便于读者翻检,同时也便于以更加详尽的形式支持我在《帝国与传播》中提出的主题。《传播的偏向》试图回答一篇心理学文章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法和书面法的对立。在《挑剔的批评》一章中,他解释说:“我偏向于口头传统,尤其是希腊文明中反映出来的口头传统。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把握其神韵。”
  • 媒介形态变化

    作者:(美)罗杰.菲德勒

    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ISBN:9787508020921,作者:(美)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著;明安香译
  • 英国新闻史

    作者:詹姆斯·卡瑞(James Curran)

    第一部分 报业史 第一章 政治神话般的自由报业史 第二章 报业摆脱监管的斗争 第三章 改革的丑恶一面 第四章 报纸的产业化 第五章 报业的大亨时代 第六章 公共管制下的报业 第七章 全球化时代的报业 第二部分 广播电视史 第八章 瑞思与政治中立 第九章 广播与闪电战 第十章 社会革命 第十一章 BBC的衰落 第十二章 阶级 品味和利润 第十三章 观众是如何被“制造”的》 第十四章 录像机、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第十五章 广播事业的急转突变 第三部分 新媒体的兴起 第十六章 科学家、资本家和计算机宪章主义者 第十七章 网络社会学 第十八章 英国的新媒体 第四部分 媒介理论 第十九章 全球未来、信息社会和广播电视 第二十章 大众媒体社会学 第二十一章 报业自由的自由主义理论 第二十二章 广播电视与公共服务理论 第五部分 媒体政策 第二十三章 媒体政策的矛盾 第二十四章 媒体政策的中心议题
  • 电视的真相

    作者:(英)古德温/等

    《电视的真相》一书不仅剖析了英国和美国电视的历史沿革,电视与政府、电视与文化和种族的关系以及电视的未来,也描述了电视对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和人们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时对电视系列剧、连续剧、肥皂剧、情景喜剧和戏剧纪实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和符号学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媒体与民主

    作者:约翰·基恩

        作者首次提出并探讨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共和民主以及出版自由的现代理想源于哪里?二十世纪新型国家审查以及跨国媒体的出现、电子媒体的增长是否毁坏了这些现代理想?新的数字技术、卫星广播和电子传媒是有助于还是阻碍了这些理想的实现?到二十世纪末,公民通过媒体进行自由、平等沟通的理想是否可以实现?在出版与电子期刊世界,这些问题曾长期被忽视,约翰?基恩把它们重
  • 传播的观念

    作者:陈卫星

    传播学理论的力作
  • 有效传播

    作者: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熊婷婷

    《有效传播》(第7版)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它推动人们更加了解传播的过程,并提高自己的传播技巧。关于面试技巧、对于如何发表公众场合下的演讲,甚至关于办公室着装,你都能从中找到有益的建议。
  • 冷酷的新闻纸

    作者:覃里雯

    覃里雯杂文集。如果你在这本书中发现了隐藏的激情,它是您自身激情的反射;假如您在这本书中受到了嘲讽,它是您对自身的嘲讽。我希望这本貌似尖刻的书能够在某些时刻唤起美感,某些时刻唤起同情,因为我认为这二者是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本书文字精美,读来酣畅淋漓,其观点明确,引人深思。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专业教科书里,你还可以看到那条著名的谚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书上说,这是糜烂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观念,是值得批判的。现在这样的批判已经很少听到了。不可否认,对如今全球的新闻业来说,“美化”是情愿不情愿的共同追求,几乎也是惟一的选择。除了宿敌伊斯兰教国家的宣传、和当初因为冷战而留在某些特定国家新闻业中的意识形态痕迹外,CNN的报道已成为各国新闻教科书,普利策获奖作品也已成为各国新闻业的圭臬。
  • 批判的传播理论

    作者:苏·卡利·詹森

    《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着重关注在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中,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媒体中的形成及合法化的机制,分析了国际社会的传播资源和话语权,以专题形式探究了国际新闻、橄榄球运动、人工智能、科学、信息、新世界秩序等领域中彰显的社会性别不平等。 《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代表了当今国际传播学界的顶尖水准。作为受过极好德国古典哲学训练的思想者,作为一名女性主义研究者,詹森的睿智和洞见,她的质疑和批判,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立场,都使《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洋溢着浓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也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治学和做人的范本。
  • 网众传播

    作者:何威

    本书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以弥补“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在分析数字媒体环境中种种新兴传播现象时的不足。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 网众传播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新范式,体现在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化和权力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本书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典型网众传播案例的分析,力图展现信息传播新范式的冰山一角。 同时,网众传播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新范式。本书围绕网众传播展开了广泛探讨,包括网众传播的语境、行为主体、媒介,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信息流动、群体行为和权力博弈。由此考察媒介(数字媒体)、人(网络化用户)与社会(中国社会)三者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冲突与机 遇并存的世界。 ------------------------ 封底推荐语: 本书是近年在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锐力作。在“网络社会”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何威博士高屋建瓴,富于创建地阐明了“网众传播”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由“大众传播”和“网众传播”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与传播格局,从而为当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书不但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并且在主体与结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把握上游刃有余,体现了难得的辩证取向。本书在传播研究概念化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 本书是一部有创见、高水平的新媒体著作,有关分析与论述不仅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而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贡献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作者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有幸见证其成长历程,又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心血之作,不禁为之感到快慰而欣然!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网众”是何威提出的一个新的集群概念。“网众”概念得自传播学研究,是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再到积极的“网络化用户”,经逐步修正而得出的。“网众”是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身兼网络信息接受者与网络内容生产者等多重身份,是创造网络新世界的积极群体。“网众传播”研究是对网络社会新的传播群体和传播方式的概括和提炼。《网众传播》一书立意深远,视野宏阔,对网众群体及其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生态和结构化特征做了全面的扫描与深入的分析,案例丰富,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书基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趋势的深刻了解,对这一趋势下催生的网众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进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众为主体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的新视角,而且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形态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的能量交换的特点及规律提供了新思考。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旧媒体的融合影响着权力和信息如何跨越社会、地理与技术而分发。何威提出“网众”概念,强调人与人的联结,为观察数字化网络时代公共文化如何变化展现了 一个有趣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Web 2.0与社会性媒体的传播内涵的探讨,重新激发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有关网络的民主化内核的讨论。何威有关网众博弈多元模式的分析,给这一讨论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妙的叙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传播学教程

    作者: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第2版)》旨在建构传播学核心理论,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其他学科读者的广泛好评。这次再版,作者在原有的框架基础上,结合近十多年的发展做了进一步充实和修改。此次修改加重了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论述,对网络时代传播格局的变化做了进一步分析,充实了个人信息处理的过程与模式的论述,增加了信息日寸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介绍了日趋成熟的“框架”理论及“第三人效果”理论等。作者期冀,《传播学教程(第2版)》的再版,能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学科广大学子提供新的帮助。
  • 新媒体事件研究

    作者:邱林川,陈韬文

    《新媒体事件研究》的研究包括了传播内容、话语权、媒体系统内部互动等一些反映出社会变迁新趋势的各种问题。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了解传播过程与社会变迁的深层次特征,揭示新现象背后的新趋势、新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