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代中国

  •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作者:[美]李怀印

    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本书聚焦地缘政治、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三个关键因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

    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荐。大学问出品。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图书亮点】

    1.中国近现代史知名学者李怀印新著,“超级教授”黄宗智主编的“大学问•实践社会科学系列”005号图书;

    2.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荐,《亚洲研究学刊》《二十世纪中国》重点评介;

    3.新见迭出。本书对影响现代中国形成的地缘政治、族群关系、传统治理等问题的研究,对东亚传统秩序、现代主权国家理论的剖析,对欧洲中心论及革命和现代化叙事方式的反思,均有独到的见解;

    4.研究方法新。采用“宏观历史”的研究路径,以综合的视角努力挣脱宏大历史叙事的空疏化与日常历史叙事的碎片化之泥潭,将诸多微观研究升华为宏观考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解析结构;

    5.视野宏大。本书从全球史视野出发,将近世中国的国家转型置于世界近代史的视角下加以认识和照察,立足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理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现代主权国家形成的独特性;

    6.时间跨度长。对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做了全面论述,打破了国内外中国史学界所习惯的古代与近代、近代与现代之间的分期藩篱,把延续数个世纪的中国国家转型历史作为一个既有不同环节又前后贯通的完整过程;

    7.强烈的现实关怀。站在新千年的全球地缘政治的高度,重新探求对今日中国历史认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思考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和转型等深层问题;

    8.史料丰富。充分利用大量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书中论点皆有扎实的文献史料和数据图表作为支撑。

    【名家推荐】

    本书从全球史视野,立足于对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理解,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现代主权国家形成的独特性:中国是唯一一个建立在昔日王朝(帝国)基础之上并且成功转型的现代国家,而其转型时间之长,过程之复杂艰巨,同样世所仅见。而理解此点,是理解当代中国之关键。本书对于地缘政治、族群关系、传统治理等诸多问题之研究,对东亚传统秩序、现代主权国家理论之剖析,对欧洲中心论及革命和现代化叙事方式之反思,皆新见迭出,为近年少见之佳作。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作者致力超越以往的革命和现代化主导叙事,去重新勾勒中国向现代主权国家转型的历史;其次在于作者将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这三个要素形成分析架构,以此解释这个转型过程的发生。这三个要素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近年来多学科学者对包括边疆民族研究在内的区域及跨区域研究、明清财政史研究和政治文化意义上的认同研究取得长足推进,故而使诸多微观研究得以升华为本书这样的宏观考量。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探讨“现代中国的形成”,不只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也为一般读者所关注。李怀印教授的这部新著,不同于以往的所谓宏大历史叙事以及“碎片化”的细微考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解析结构。这种全新的解析结构虽然遵循宏观历史的研究路径,但呈现四大特色:一是紧紧围绕现代国家形成的要素——疆域(领土、边疆)、人口(族群)、政府(国家治理能力)、主权展开论述;二是重点选取地缘战略、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等关键变项进行精细而恰当的探讨,并追究诸类项之间的关系和交互影响;三是打破社会形态界限,将近三百年的中国国家——社会转型作为一个继承、变革、贯通的完整过程;四是将近世中国的国家——社会转型置于世界全史的视域下加以认识和照察。作者所论,非同类著作所可比肩。

    ——陈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怀印教授深耕中国长时段的历史实际,将宏观历史视野与中观地缘政治、财政及政治认同机制分析完美结合,摒弃宏大历史叙事的空疏化与日常历史叙事的碎片化,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可以既大且强又充满发展的韧性与惯性,为什么可以超越“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演进范式。本书充满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敏锐而果断地回应了挑激现代中国国家合法性的种种论述。

    ——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何以能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政党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既大且强”的格局?在“宏大叙事”早已祛魅、史学研究日益“碎片化”之今日,李怀印教授大胆揭橥“宏观历史”(macrohistory)的大旗,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大要素,对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进行重新诠释,讲述了中国由族群国家而疆域国家而主权国家,并最终形成高度集权与统一的现代国家的故事,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上述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书视野宽广,内容闳富,体大思精,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李里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

    李怀印的新著全面阐述了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国家建造过程。作者充分利用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将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置于财政-军事视角和大历史的架构下,对制约国家形成过程的地缘格局、财政构造和政治认同等因素条分缕析,指出清朝国家独具特色的形成路径对理解现代中国疆域和族群构成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全书引人入胜,不仅有力论证了地缘格局、财政构成和认同塑造在现代中国的国家转型中的关键作用,而且在研究路径上与“中国中心论”遥相呼应,立足中国自身的经验,以理解中国的历史轨迹。作者令人信服地论证,要正确理解现代中国的国家形成过程,必须摆脱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存在的因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所造成的种种偏颇和臆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中国的独特路径。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学刊》)

    在诸多历史学家中间,李怀印的近著代表了一种分析架构上的突破。作者在丰富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国家如何动员财力支撑战争、巩固政权。通过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的比较,此书彰显了民国早期自下而上的国家形成过程。作者对军阀时期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财政基础的颇具洞见的分析,则让人相信,有关国家建造的历史社会学理论确可应用于二十世纪的中国。而作者对南京政权和共产党革命的分析则揭示了国家走向统一和集中的不同路径。

    ——Twentieth Century China(《二十世纪中国》)

  • Modern China

    作者:Jonathan Fenby

    No country on earth has suffered a more bitter history in modern times than China.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was viewed as doomed to extinction. Its imperial rulers, heading an anachronistic regime, were brought low by enormous revolts, shifting social power patterns, republican revolutionaries, Western incursions to "split the Chinese melon" and a disastrous defeat by Japan. The presence of predatory foreigners has often been blamed for China's troubles, but the much greater cause came from within China itself.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empire was succeeded by warlordism on a massive scale, internal divisions, incompetent rule, savage fighting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sts, and a fourteen-year invasion from Japan. Four years of civil war after 1945 led to the Maoist era, with its purges and repression; the disastrous Great Leap Forward; a famine that killed tens of million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t from this long trauma, China has emerged amazingly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s an economic powerhouse set to play a major global political role, its future posing one of the great ques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 it grapples with enormous internal challenges. Understanding how that transformation came about and what China constitutes today means understanding its epic journey since 1850 and recognizing how the past influences the present. Jonathan Fenby tells this turbulent story with brilliance and insight, spanning a unique historical panorama, with an extraordinary cast of characters and a succession of huge events. As Confucius said, To see the future, one must grasp the past.
  • 中国通

    作者:提姆・克里索德,张桦

    一个英国人,一个投资家。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他在中国损失过4.18亿美元,他在中国亲历着一段历史,他在中国遭遇过最大的成功和失败。他依然留在中国,他深深理解另。这样一个人,叫做——中国通。 中国,对冒险家来说无比诱人,有闯劲的西方生意人无法抵挡这种诱惑:红旗飘飘、十亿辆自行车、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处女地。来过中国后,他们更认定了一种隐秘的希望,成为当代的“中国通”,成为对这个古老国家了如指掌的马可波罗,带着忽必烈汗的谕旨在中国巡行;或者像早年来到中国的工厂主,懒洋洋靠在上海的大烟铺里,想象着每个中国人衣服上多用一寸自己就能发财。基辛格或许有点像中国通,因为他曾和周恩来一起设计对付俄国;埃德加·斯诺或许也像,因为他曾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至于那些眼红“十三亿人口市场”而跑来的西方生意人,有谁不渴望成为真正的“中国通”,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征服中国的“老外”?到头来究竟如何?从《中国通》中你或许能发现答案。
  • 野百合花

    作者:王实味 等著,沈默 编

    本书收入50年来历次运动中收到错误批判的主要作家的散文作品。包括丑角杂谈(萧军)、不死的青春(胡风)、伟大的空话(邓拓)等近百篇。
  • 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

    作者:姜进

    《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是关于研究“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的专著,具体包括了: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的特点、民国初年上海的灵学研究——以“上海灵学会”为例、大众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清末民初的成都城市改良、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电影统制——以宫传部的电影制作为中心等方面的内容。
  • 拓荒与呐喊

    作者:刘道玉

    《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是中国著名教育家、武大前校长刘道玉的人生历程。作者从自己幼年求学时期写起,一直写到自己青年时期留学苏联和“反修能手”的岁月以及文革期间的各种非人遭遇,特别是详细描述了自己中年时期主政武大八年实行教改以及巅峰时期突遭免职的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高教的“中国特色”以及至今求解“钱学森之问”没有下文的症结所在。此外,《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还对自己“生不愿封万户侯”的信条以及耄耋之年安度晚年的人生感悟都做了系统阐述。观点鲜明,文字隽永,很值得当下的我们阅读和思考……
  •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

    作者:颜海平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是对现代中国重要女作家所做的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它描述了这些女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生活旅程,从而考察了中国跨文化女性主义的政治与诗学,这种女性主义超越了资产阶级女性主义自我的界限。 与最近那些关注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及其性别效应的话语形成的文学研究不同,颜海平探讨了中国女作家在何种程度上,以显然受到限制而根本上又是革命的方式,重新创造了她们的生活,连同她们的写作。 这本书运用这些女作家卷帙浩繁的作品和戏剧性的生活,阐明了中国女性在文学和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为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历史和遗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对性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以及表演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本书会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