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蒙学

  • 蒙学便读

    作者:徐梓,王雪梅

    三字经 重订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增广贤文 训蒙增广贤文 名贤集 选集启蒙幼学三字巧对 精选幼学对类读本 性理字训 幼学琼林 小学绀珠 女儿经 闺门女儿经 闺训千字文
  • 龙文鞭影

    作者:校注:张万钧//韩富荣

    《龙文鞭影》是一部重要的国学启蒙读物,以不到五千字的四字韵语,浓缩了一千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典故。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读物,又是一部实用的文史工具书,同时,还可作为讲述历史的良好教材使用。因此,数百年来,风行海内,历久不衰。 我们这个注译本共分三部分,一是原文,二是注释,三是解说。实际上,也就是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部分。
  • 三字经

    作者:(宋)王应麟撰

    历来推崇《三字经》的人,称它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确实,自宋以后《三字经》成为一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以王相注本为例,全书正文共一千一百二十八字,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广博丰富。首先讲教和学的重要性,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些话成了人们多年传诵的格言,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其次讲礼教规范,其中不少话宣扬“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足取的;但“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故事,却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教育儿童也还有其积极的意义,未可全部否定。再次是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这些基本名物,介绍“小学”、“四书”、二八经”和“五子”这些当时年轻学子所必须具备的常识。然后用较长的篇幅讲述历史《三字经》为宋代人所作,其谈历史的部分,原来写到宋朝就完了,自辽金以下,都是明清人续写的。王相注本讲到明末:“迨崇祯,煤山逝。”章太炎重订本讲到清未:“十二世,清祚终。”记住这些整齐押韵的句子,对中国自传说时期的伏羲、神农、黄帝至宋元明清的厉朝名号就记清了。书的最后讲了很多我国历史上发愤求学成才的人物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而且明确指出:“有为者,亦若是。”要不然的话,“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话对勉励儿童奋发向上,做有作为的人,无疑是有启发作用的。
  • 增广贤文·弟子规·朱子家训

    作者:喻岳衡

    《增广贤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的内容既反映了封建伦理观念和人生哲学,也保存了不少源远流长的谚语格言,其中很多话,直到现在还流传众口,影响很大。这些话明白晓畅,易读易记,一经成诵,即终身不忘,其对表少年乃至成年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决不可小看的。在传统蒙学书中,有专门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类,大多采取汇编格言谚语的形式,其内容有些来自典籍,有些则是吸取社会上流行的谚语,其中流传极广、影响很大的《增广贤文》即是其一。《弟子规》也是传统蒙学书的一种。此书原文《训蒙文》,清代康熙时李毓秀所编。全书共分五部分,内容大都录自儒家经典,各部分的标题即取自《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基本上概括了封建时代对儿童伦理道德、为人处世和学习的基本要求,因而问世后即广为传布,一些地方政府还把它列为私塾的必读之书。《朱子家训》双称《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江苏昆山人。
  • 聪训斋语澄怀园语

    作者:

    《聪训斋语,澄怀园语——父子宰相家训》由《聪训斋语》和《澄怀园语》两部分组成。 《聪训斋语,澄怀园语——父子宰相家训》内容如下: 《聪训斋语》是清代名臣、文学家张英撰写的家训。他以官宦仕途、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导子孙如何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蕴意深邃。 《澄怀园语》是清代名臣、史学家张廷玉秉承其父张英《聪训斋语》之旨而撰写的家训。他在服官之余、理政之暇,留心时务,详察当代变革;苦读深思,细究为文为人之道。凡有心得,记之笔端,汇辑成书。旨在告诫子孙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处心积虑之大端”。
  • 幼学琼林

    作者:(明)程登吉

    《幼学琼林》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一样,在中国古代都被列为儿童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原名《幼学须知》,明末程登吉(字允升)编。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人邹圣脉作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从书中内容看,本书实则是对成语典故渊源出处做的简明精当的注解。《幼学琼林》形式上是骈体文,全书都用对偶句子写成,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内容上举凡天文地理、科举职官、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花鸟虫鱼、名物制度乃至处世为人,无不包容,犹如一部小百科全书。相传“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可见此书影响之大。 本书对从该名著中精选出来的部分予以译注,译文力求准确、畅通,免去了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适应快节奏的时代,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幼学琼林

    作者:程登吉

    蒙学之书,又来已久。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章》出自当时最高级知识分子之手,又因为是初学启蒙用书,想必也拥有当时最多的读者《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

    作者:li yi an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千》,作者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即保留了蒙学读物的优点,又简洁流畅,易于记诵。
  • 龙文鞭影

    作者:

    《龙文鞭影》是以介绍人物掌故和历史知识为主的韵语书,自清代中叶以后广泛流行。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诸子、古人诗文集和古代寓言、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酉阳杂俎》、《辍耕录》、《鹤林玉露》等书中广泛吸取资料,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德行、儒林、文艺、方术、怪异等诸多方面,全书共收集典故两千余则,可称之为典故大全。《龙文鞭影》正文和注释文字简明扼要,正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 声律启蒙

    作者:喻岳衡

    《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不仅是一本蒙学书,有位诗人曾经说过,他读这《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低吟缓诵之际,但觉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认为这真是一本奇书。确实,一本小书能够风行全国,历久不衰,现在还拥有众多的读者,自有其“奇”之所在,是值得我们从文化史、教育史的角度加以研究探讨的。当然,这《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有很多属于封建主义的东西,同时为适应当时吟诗作对讲究用典的需要,堆砌了很多典故,相当多的对文缺乏新鲜活泼之气,这是时代使然,虽不可苛求,却必须鉴别。 《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后附有《佳联欣赏》与《启蒙巧对》,前者为《新版传统蒙学丛书·声律启蒙》注者徐哲兮先生所集。其特点是按韵归类,便于读者通过欣赏佳联,熟悉音韵。后者原题为《启蒙三字巧对》,据称为“状元阁主人汇辑”,作者是“李光明庄”,即清代道光十八年顺天府进士李庄。这是当时训练学生作对文的范本。由于句子比较浅近,可供学习借鉴。附于书末的《俗语对句》,为清人汤诰所集,是当时杭州人的谚语,为浙江人所首肯。原书较多,这是经过后人选录的,也可供借鉴欣赏,或资谈助。
  • 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作者:(清)车万育//李渔|主编:邓启铜|校注

    《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内容简介:从古至今,《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因其“音韵铿锵,辞藻华丽,妙不可言”,因而风行全国,拥有众多读者。 《声律启蒙》的作者车万育,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据称他“在谏垣二十馀年,发积弊,拒请谒,当路严惮之”,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字笠鸿、谪凡,号笠翁,为清康熙时人。精词曲,是有名的戏曲家。著有《闲情偶寄》、《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合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诗文集《笠翁一家言》等,今人合编为《李渔全集》。 两书不仅话语简单、声调和谐、节奏响亮,而且按韵分编,内容广泛,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此外,两书还融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许多习见的典故和俗语。蒙童熟读之后,即能领会平仄对仗,学做对联和诗词,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理想效果。
  • 幼学琼林

    作者:(明)程登吉/原本,(清)邹圣脉/增补

  • 百家姓 三字经 千字文 弟子规 增广贤文

    作者:刘海清

    《中华国粹经典文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中华国粹经典文库:三字经》是我国久为流传的启蒙读物之一,千百年来成为蒙童开始识字和接受初步科学文化知识的教科书。从《中华国粹经典文库:三字经》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性;《中华国粹经典文库:千字文》内容相当丰富。它将预先选定的固定文字,连缀成篇。句式严整,巧妙地转换用韵,容易记诵,实属难能可贵。而且构思精妙,文采斐然,把趣味性和知识性较好地结合起来了。《中华国粹经典文库:增广贤文》是由儒家经典和各人著述中名言佳句以及民间谚语格言杂糅而成,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道德礼仪、处世之道、生活哲理、治家训子等各方面,思想深刻,富有哲理,文字明白易晓,琅琅上口,便于记诵。
  • 三字经·千字文

    作者:喻岳衡

    对每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学校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培养他学习的兴趣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典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三字经》《千字文》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浅近易懂,流畅自然,琅琅上口,易读易记,一经成诵,往往终生难忘,在传统诗歌蒙学读本中独占鳌头。
  •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作者:李逸安 译注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蒙学系列著作的代表,《三字经》用简明易记的三三一句押韵短文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经久不忘,奠定后世蒙学读物的基调。其内容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史、社会、人生的百科全书。而且像《三字经》这样用生动的口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各个方面,传播“人之初,性本善”等积极人生理念,同时具有指导道德修养和学习次第顺序的功能,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完整明确的人生信念,被认为是古代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百家姓》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认祖归宗追根溯源,为人人必读,家家必备的常用书籍。《百家姓》广泛引证相关历史资料,对500多个姓氏起源作了简明准确的注释,能使读者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繁衍至今的持久生命力。《千字文》是一千四百多年前,南朝萧梁才子周兴嗣编撰的一篇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弟子规》是清人李毓秀编纂的一部集中于儿童道德训示的蒙学教材,出世后风行海内,至今不衰。 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次译注作者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四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即保留了蒙学读物的优点,又简洁流畅,易于记诵,是同类读物中的优秀之作。
  • 声韵启蒙

    作者:汪巧玲

    《声韵启蒙: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以其内容丰富而平实、语言典雅而活泼而独具特色。其中的内容编排按照平水韵平声的顺序,分别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对仗精工,语言流畅,易于上口,是一部广受欢迎的读物,兼实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尤其是其中涉及到我国古代大量的文化知识,从诗词赋到哲学、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典籍,使人们握此一篇,在得到诗词技巧训练的同时,更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作者:[清]刘树屏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四卷(八册),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为卷四,也是最后一卷,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当时,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成为全国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从晚清到民国,这种隐性线索还存在着,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一路灿烂光华、自强不息。及至当代,此书却寂寂无闻。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虽为工匠所制,但却意外地创造了一座高峰,体现了民间书法艺术与绘图艺术的完美结合。书中所绘图画多为《点石斋画报》风格,人物、花鸟、建筑、器物,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至今仍为收藏家视若拱璧。在版式上,该书也打破了线装书的通常格式,大胆采用“六宫格”,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处在线装书从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这一切,皆在书中留下了特殊的记号,如:卷一中印有五十一幅世界和中国地图的插绘。又如:对于电的解释,就很有意思:“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电速三倍于光,每秒约行五十七万英里。动植及金类多有含之者。今所用,则人造之电也”,讲到了人可以发电。由电的概念扩大到雷:“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雷声必在电后者,光行较速于声。如施放火炮,先见火后闻声也。避雷之法,勿近铁器,勿着湿衣,勿倚高墙,勿开窗户。屋高设防雷杆,可以引电入地”,为小学生提供了有用的防雷知识。 对潮汐现象,教科书作了长篇解释,引用了当时的最新发现:“潮汐之理,昔人但谓地与日月相吸而成,惟地球背日月面成潮之理,终难明确。数年前美国天文学家,谓地球对日月面与背日月面所成之潮,不仅关日月吸力,更由向心离心二力而生。对日月面之水,向心力大于离心力,故水也对日月凸出而成潮。背日月面之水,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故水也背日月凸出而成潮。对面既有潮,背面复有潮,故地绕本轴一周潮必两至。”此时,科学术语“向心力”、“离心力”见诸语端。 亦有论者称这套课本“是文明史的重要标志之一”。八册内列“检字、类字、字课图说”等内容。字课图说分成简说与详说,简说为十岁以下的学生而说,详说为十一岁以上的学生而说;注音、释义各有侧重;以常用字为主,生僻者不载;字义分详简二类,识字之序分浅深二级,先浅后深。 可见,此书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是以此书作为童年的启蒙教材。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本影印版取自私人珍藏原典,八册集全、品相颇佳。扉页书“光绪岁次辛丑孟冬月,澄衷蒙学堂四次石印”,可知是初版石印,相较于其后出现的扩印、盗印、杂版更显难得。此次再版,“尊原典,奉原样”。原汁原味,不做任何更改,使此书的风貌、气息、温度能够全然重现。
  •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弟子规

    作者:王应麟

    本书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五本书涵盖了我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精华要义。时代在发展,事实证明,思想上恪守着一份传统的现代人更能成为社会的栋梁,这也是我们辑录本书的目的。   《三字经》是我国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童蒙读物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百家姓》也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蒙学读本,著者佚名。它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韵文,虽乏文理,但编排巧妙,读来顺口,便于记诵,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童蒙读物,是一部简约生动的小百科全书。《千家诗》大多是唐宋两代著名诗人的佳作,儿童自幼习之,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多彩,激发其读诗的兴趣。《弟子规》的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全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对儿童言语行为提出要求,教以怎样待人处世,其核心思恕是孝悌仁爱。
  • 千字文

    作者:(南梁)周兴嗣

    一、千字文释义 二、续千字文 三、再续千字文 四、别本千字文 五、叙古千文
  •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作者:成都古籍书店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