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岳麓书社

  • 春秋左传校注-古典名著标准读本(上下册)

    作者:陈戍国

    《春秋》是经,《左传》只是传,但是唐人《五经正义》之后,《春秋》三传都上升为经了。这里预先说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本人点校《四书五经》而成白文本的办法,现有了改善。本校注依春秋十二公之次序,以“经某年”、“传某年”为标题,然后以“今注”将《经》文与我们的校注隔开,以“原文”与“今注”将“传”文与我们的校注相区别。因为“经”文都很简短,除了隐公元年(《春秋》第一年)之首为《传》文(所记时事本年之前发生),此下,包括隐公元在内的任何一年《经》文都在同年《传》文之前合部一次推出,不必划分层次,也就不必标在同年《传》文之前合部一次推出,不必划分层次,也不必标出“原文”只用“今注”隔开经文与注释就行了。这样做,既元阮刻本原文无了字增删,又不致混淆《经》《传》,庶几乎于心可安。 好些古代文献,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至于《左氏传》,不少古人说是出于左丘明笔下。对此,我们已经注意到早就有不同的议论,但我们仍然相信上文所述大体上不假。本书古典名著标准读本,岳麓书社出版。
  • 老子·庄子·列子

    作者:老聃,庄周,列御寇

    在道教系统中,《列子》和《老子》、《庄子》并称“道家三经”。《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五千言》,内容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治国兴邦等方方面面;《庄子》是中国古典珍品之一,也是一部奇书,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层知识分子中间,更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列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崇尚虚静无为,顺性体道。
  • 商君书.韩非子

    作者:(战国)商鞅,(战国)韩非子

    商鞅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梁启超把他列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阐述其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的《商君书》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先秦法家的重要典籍。 《韩非子》是战国后期著名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所作,主要阐述法家治国之道。 要而言这,韩非之不,乃治儒、道、法于一炉,而中权则以法为治,故其书亦为研究先秦学术者所必读也。其术治、势治学说虽为常人所非议,然不读其书,则于中国之社会必茫茫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至如商、韩之文章,多长篇大论,笔锋犀利,剖析入微,多有警策妙语。实乃我国古代议论文之典范,读之者亦必有助于为文也。
  • 白话战国策

    作者:何建章

    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宋时已有缺佚,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本书内容相似。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三国志

    作者:陈寿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代表的多种新版本。书中所选图片资料,遵循忠实于历史的原则。
  • 道德经讲解

    作者:老子

    《道德经讲解》是对《道德经》的讲解,《道德经》又称《老子》,通行本全书共八十一章,约五十千言,分上、下(《道经》与《德经》)两篇。着重“言道德之意,是中国古代道家派的主要经典。
  • 左传

    作者:左丘明

    该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8年)止,共255年内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所记载的许多史事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左传》,叙春秋一代二百五十多年史事,虽仅八万多字,可字外有字,内容极为丰富,也可当科技史、军事史读。春秋初期测冬至常错,其后逐渐正确,可见观测的逐渐进步。同时,也知道十九年七闰月,更是一种进步。《左传》常引《军志》,这是古兵书,如定宣公十二年孙叔敖引《军志》“先人有夺人之心”,因主动进攻,使晋军大败。《孙子兵法》十三篇可能是春秋一代兵书的总结。正因为《左传》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所以岳麓书社把它收入《古典名篇普及文库》也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 白话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著、老山译译者:老山

  • 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

    作者:钟叔河 主编

    《走向世界丛书》是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一套湘版图书,它的出版在当时的出版界、文化界以及广大读者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的李一氓说它是“出版界的一巨大业绩”,又说“这确实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对于这套丛书以及它的主编钟叔河所做的工作,钱钟书的评价是:“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 丛书主编钟叔河先生,从1956年起,即着手搜集和研究旅行西方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记述,并于80年代择其尤要者数十种,整理汇编,陆续推出,即为岳麓书社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英译From East To West,Chinese Travellers Before 1911)。《走向世界丛书》专收1840至1911年间中国人到欧美日本通商、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等所留下的日记、笔记和游记,当时出版的第一辑计三十六种,十大巨册。该套丛书所收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亲往西方进行接触和交流的记录。这些记录是近代中国人睁眼展望现代文明的第一次,是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脚印。从此以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的状态才开始慢慢打破,人们才开始渐渐打开眼界,走向世界。而上世纪80 年代,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再一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途,《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 资治通鉴(全四册)

    作者:司马光

    《资治通鉴》(全4册)写成后二年,即元祜元年(1086)十月初四日,在杭州镂板,是书成后的第一次刻板,世称元祜本,或杭州本,这就是《通鉴》祖本。其后,覆刻者不止一家,如果不论其支派,只论其单传,则第一传即为结兴二年(1132)七月初一日绍兴府馀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进呈之本。此本是按元祜本翻刻,世称绍兴重刊本。今祖本已不可得,此绍兴重刊本实已为《通鉴》现存最早版本。
  • 荀子校注

    作者:张觉 校注

    《荀子校注》讲述荀子倡性恶论,故特别强调后天之学,所谓“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待砻厉然后利”,故其论学甚详,《劝学》、《修身》、《不苟》等篇,每多修身进学之警策。要而言之,荀子之学,出于孔子氏而深广于孔,其中心虽以礼义为治,然其思想之博大,乃集各家思想之大成,决非“儒家”所可包容。其足以取资者,亦非上述所可详尽,读者读之,自可得之也。
  • 吕氏春秋.淮南子

    作者:吕不韦,刘安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是由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分别组织宾客所写的著作。全书思想杂采百家而庞然无统。但使今人感兴趣的是这两部书积累丰富的古代历史文化资料:大量的神话传说,旧史佚闻,前人遗语,古代的科学知识,以及早已湮灭的家派学说。这两部书的文章,述事简洁,说理晓畅;《淮南子》尤其写的词翰美富,色彩缤纷。《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汉时即有注本,今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订本的底本前者采用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于后者采用刘问典的《淮南鸿烈集解》。本书之标点、分段,《吕氏春秋》沿用陈氏本;《淮南子》则由杨坚先生参考前人圈点进行标点及分段。本书纳入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系列。
  • 国语战国策/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作者:李维琦

    《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史学作品,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现代一般认为是战国初期的著作。该书记载了从西周穆王征讨犬戎直到三家分晋长达500年左右的历史,充分地展现了那时各诸侯国之间,以及诸侯国内部的冲突和斗争。  《战国策》,是由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统一240年间,12大诸侯国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
  • 陶庵梦忆

    作者:张岱

    《陶庵梦忆》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西湖梦寻》五卷,追记往日西湖之胜,以寄亡明遗老故国哀思。其中虽有袭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旧文处,但张岱在记录西湖胜景上自具慧眼,远远超过了《西湖游览志》。作者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在七十二则记事中,有不少有关寺院兴废之事,可以给研究佛教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从散文创作看,张岱处在晚明时期,深受“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影响。但又能兼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在《琅嬛诗集自序》中说:“余少喜文长,遂学文长诗。因中郎喜文长,而并学喜文长之中郎诗。文长、中郎以前无学也。后喜钟、谭诗,复欲学钟、谭诗,而鹿鹿无暇。……予乃始知自悔,举向所为似文长者悉烧之,而涤胃刮肠,非钟、谭则一字不敢置笔。刻苦十年,乃向所为学钟、谭者又复不似。”公安三袁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又主张“幽情单绪,孤行静寄”,即作品要有含蓄幽深之美,要有作家的个性精神。张岱在创作中融合了这两派的长处,所以成为晚明散文方面最为突出的人物。他的散文清新秀丽,情趣盎然,精雕细琢而无斧凿之痕,具有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像《陶庵梦忆》中的一百余篇小品文,短的只有百余字,长的五六百字,生动活泼,各具特色,《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西湖香市》、《柳敬亭说书》、《烟雨楼》等篇,都已是脍炙人口的绝妙文章。
  • 搜神记.世说新语

    作者:干宝/刘义庆

    《搜神记世说新语》: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准确概括六朝小说,其内容为“搜奇记逸”,在表现上则处于“粗陈梗概”的阶段。所谓“搜奇记逸”,就是搜集奇闻、记载逸事。《搜神记》属于前者,《世说新语》则是后者的代表。没有六朝小说,也不可能有唐传奇。
  • 容斋随笔

    作者:(南宋)洪迈

    《容斋随笔》为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衷、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向来为治国者所珍爱。 书中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称道。此书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决不亚于任何一部史书,其中的政治历史、人物佚事、文章典籍,甚至各朝各代的制度无所不包,堪称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 洪迈(1123-1202),南宋著名文学家,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博治通儒。撰著除《容斋随笔》外,还有志怪小集《夷坚志》,并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
  • 说岳全传

    作者:钱彩

    《说岳全传》全称《清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题“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共二十卷八十回,成书约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于乾隆年间曾被查禁。岳飞是永生在中国老百性心中的民族英雄,《说岳飞全传》充分表达了老百姓的愿望。在小说中,岳飞精忠报国,正气凛然,武艺高强,精通韬略;岳家军的将领,则多为出身民间的绿林好汉,他们对腐朽的朝廷不满,但在民族存亡的关头,都能挺身而出,血酒沙场。作为对立面的,则是软弱的朝廷、无义的昏君和专权枉法、卖国求荣的奸臣。岳飞在战场上是常胜将军,但在忠奸斗争中,却因为忠君思想,终于落得个屈死风波亭上的悲剧结局。
  • 红楼梦脂汇本(上下册)

    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的《红楼梦脂汇本(上下)》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脂汇本(上下)》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

    《儒林外史》的批判矛头主要是针对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作品塑了一群热中科兴、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形象,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在当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它的语言是准确、生动、洗练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讽刺手法高超绝妙,艺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鲁迅先生认为《儒林外史》的出现, “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字敏杆 ,安徽全椒人。他看透了当时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通过写作《儒林外史》,对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有力批判,显示出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 古文观止

    作者:

    本书共分十二卷,收录了《古文观止》中周至明代的古文百余篇,除了原文外,还附有白话译文详尽的注释及文章的内容概要。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融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对古汉语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