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守仁

  • 王文成全书(2册)

    作者:王守仁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四库全书荟要》本来就是书中精品,再辅之以现代的印刷技术,这套书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大小图书馆和个人收藏的珍品。
  • 心学之思

    作者:杨国荣

    心学之思 ――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这是我所看到的有关王阳明研究的一部佳作。 作者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 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 思路开阔, 创见颇多, 具有开拓性。 尤其从“存在”的维度上 阐明阳明心学的个体性特征, 进而提出“存在意义”的转换问题, 明确肯定阳明心学将情感、 意志视为主体应有的规定, 这都是同类著作中少见的。 又如从阳明学关于“心体”、 “本体”与“工夫”等方面所表现的 二重性引出其演变分化的历史叙述, 得出阳明形而上学的消解过程 完成于黄宗羲的结论, 亦有前人所未言者。 此书的出版必将 推进阳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蒙培元
  • 传习录校释

    作者:王守仁

    《明清思想经典丛书:传习录校释》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王阳明一生不重著述,尤其不赞成记录师徒对话,因为在他看来:“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徐爱《传习录•序》)而徐爱备录师说,亦自知“固非先生之所欲”。正是抱着十分审慎的态度,《传习录》上卷(即初刻《传习录》)的刻录印行,经过了王阳明本人的审阅。于是,《传习录》上卷便与同年七月刻录的《古本大学》一起成为王阳明生前公开印行的重要著作。
  • 心学大师王阳明大传

    作者:周月亮

    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中,王阳明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士大夫之一,至今仍受到读书人的敬仰。本书,以文学笔调真实叙述了王阳明的一生:其“德行”及“事功”,并以现代理论与方法,阐述了王阳明的“言”即其思想,再现了王阳明的人格魅力。
  • 王守仁评传

    作者:张祥浩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本书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肯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积极作用。作者又对王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王学盛衰的原因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语言通畅易懂,说理深入浅出,所引资料丰富翔实,为作者近年的一部力作。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一、诗书家世 二、少年志趣 三、学海求宗 四、龙场悟道 五、两都讲学 六、巡抚南赣 七、擒获叛藩 八、居越讲学 九、起征思田 十、身后际遇 第二章 王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 二、屡经坎坷的痛苦体悟 三、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王学与孟学 (二)王学与陆学 (三)王学与禅宗 四、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人生论 一、人生真谛 二、不计毁誉 三、为善最乐 四、超俗即俗 五、出处之道 六、生死之道 七、狂者胸次 第四章 修身论 一、存天理去人欲 二、求仁 三、无我 四、修孝 五、立诚 六、去傲 七、改过 八、内圣外王 第五章 立政论 一、民为邦本 二、正君国定 三、为政以德 四、勤政守职 五、因时致治 六、任贤使能 七、民族自治 八、大同理想 第六章 兵略论 一、用兵以安民为本 二、兵以粮饷为先 三、御外必先治内 四、起用民兵 五、便宜行事 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七、行法以振威 八、将才素质 九、用兵谋略 (一)速决速胜 (二)攻敌攻心 (三)使用反间 (四)兵不厌诈 (五)利用形势 第七章 教学论 一、教论 (一)教以明伦 (二)童蒙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学校教育 (五)社会教育 (六)教育方法 二、学论 (一)学为圣人 (二)学以明心 (三)学贵自得 (四)学要专精 (五)学必立志 (六)师友之道 第八章 知行合一论 一、立言宗旨 二、知行本体 三、知行相即 四、知行并进 五、几种批评意见 第九章 致良知论 一、良知说 (一)良知的特征 (二)良知即天理 (三)良知是准则 (四)良知是主宰 (五)良知是至善 (六)良知是睿智 (七)良知即自觉 (八)良知是自信 二、致良知论 (一)致的涵义 (二)惟精与惟一合 (三)下学与上达合一 (四)博文与约礼合 (五)格物与诚意合一 (六)穷理与居敬合一 (七)明善与诚身合一 (八)亲民与明明德合一 (九)事上磨练与不动心合一 (十)道问学与尊德性合一 三、致良知与《大学》古本 四、儒佛之辨 第十章 心本体论 一、心为天地之主 二、心即理 三、心外无物 四、心无动静 五、心有体用 六、“朱子晚年定论”说 第十一章 王门四句教 一、天泉证道 二、四句教首句释义 三、四句教后三句释义 四、四句教的逻辑结构 第十二章 王学的分化衰落和影响 一、王学的分化 (一)浙中王门 (二)江右王门 (三)泰州学派 二、王学的衰落 (一)顾宪成高景逸对王学的批评 (二)张杨园对王学的排击 (三)陆稼书对王学的辩驳 (四)张武承对王学的质疑 (五)诸儒对王学的批判 (六)王学衰落的原因 三、王学在后世的影响 (一)在近代国内的影响 (二)在国外的影响 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 守仁父亲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因常读书于家乡龙泉山,学者称龙山先生。据说王华自小机敏有加,刚学话时,槐里授以诗歌,经耳就能成诵。稍长,读书过目不忘。弱冠,即为故家世族聘为子弟师。当时提学松江张时敏考校余姚士人,以王华和谢迁为首。后浙江方伯祈阳宁良要张时敏为其子推荐塾师,张就把王华推荐了去,宁良延至家,居梅庄别墅。湖湘之士闻风而来,从学者数十人,前后三年才归越。 王氏家族的发达,始于王华。守仁说:“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王华于成化辛丑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与修《宪宗实录》,充经筵官。丙辰,命为孝宗的日讲官,赐金带四品级。据说,王华“讲筵音吐明畅,词多切直,每以勤圣学,戒逸豫,亲仁贤,远邪佞”规劝孝宗。当时内侍李广得到宠幸,王华与讲官数人在文华殿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一节,诸讲官讳而不敢言,独王华诵说朗然,讽谏明切,以至左右闻者皆缩头吐舌。王华以此得到孝宗的赏识。壬戌(1502年)迁翰林院学士,与编《大明会典》、《通鉴纂要》等书。六月,以其政绩,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等官。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刘瑾擅权,守仁时为兵部主事,上疏得罪刘瑾,王华受到牵连,于正德二年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即被勒令致仕。 据记载,王华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凡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人有片善,就称不绝口。有急难来相求的,则极力帮助救济。而对别人的过恶,则直言规劝,不肯护短。又性至孝,对父竹轩公及母岑太夫人,色爱之养,无所不周。岑氏百岁时,王华亦年逾七十,却朝夕如童子侍奉左右,未尝懈怠。岑氏殁,王华以高年犹寝苫蔬食,哀毁逾节。及葬,跣足随号,行数十里,以致染疾,卧床逾年。王华的这些高行,很得社会舆论的好评。王华又能诗善文,主张为文辞达而已,不事雕刻。所著有《龙山稿》、《坦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共46卷。 王华的为人行事,对守仁的教育和影响很大。守仁从小即由王华进行启蒙教育。守仁11岁,王华供职京师,又携他同往,守仁直至17岁归越至洪都迎娶夫人诸氏止,皆生活在王华身边。弘治三年,王华以外艰归越,又命从弟王冕、王阶及妹婿牧,相与守仁讲析经义。正是王华的这种教诲,铸成了守仁的儒者性格。P4-5
  • 阳明学述要

    作者:钱穆

    《阳明学述要》原名《王守仁》,初版于1930年。宋明六百年理学,宋代是创始,明代是结束。而王阳明之学尤为明代理学的重镇,理学在他手里达到了顶峰。钱穆先生把王阳明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以精炼的笔法,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贡献了独特的“良知”理论。 钱先生讲王学,尤提醒读者“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以求得王学之“真着精神处”。
  • 阳明先生集要

    作者:[明]王守仁原著,[明]施邦曜辑评,王晓

    本书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有关论著的精选集,按类编排,分为理学、经济、文章三编,文字内容的体裁包括书信、奏疏、诗作等,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明代理学的第一手资料。书中有大量眉批和尾批,又是了解阳明思想及阳明后学的宝贵资料,系首次整理刊布。 上下册
  • 王文成公全书(全四册)

    作者:[明]王守仁 著

    本书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和政治家王守仁(即王阳明)著作的结集。此次整理,是以《四部丛刊》影印之明隆庆谢氏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他本。 全书38卷,具体包括: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为文录五卷,皆杂文;次为别录十卷,乃奏疏公移之类。次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次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 本书是研究王阳明哲学思想和事功史迹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料。
  • 王阳明全集(全二册)

    作者:(明)王守仁 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

    《王陽明全集(上下)》,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6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为底本标点,现编为41卷。
  • 一生伏首拜阳明

    作者:鹤阑珊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家; 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师出无门,却独具谋略、娴于兵法,创造出诸多军事奇迹,一生从无败绩; 他是一位诗文英杰,文思似天风浩荡,文心如川流奔涌,深林幽谷、天心月圆,都曾见证过他潇洒的仪态与隽永的文辞; 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 …… 本书是第一本关于王阳明的“心学”大传,旨在让读者了解王阳明传奇人生,并领略其“心学”之精妙。“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从而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 随书附赠王阳明心学解读别册《但用此心》。
  • 传奇王阳明

    作者:董平

    《传奇王阳明》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同名讲座整理而成。王阳明精通儒、佛、道学说,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发展“心学”,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是继朱熹之后中国最重要、最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还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皇室内部出现军事叛乱之时,他力挽狂澜,拯救了明王朝的历史命运,《明史》评价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他的思想被众多后人传习,张居正、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孙中山、陶行知等名人都是他的追随者;他的思想还传播到海外,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日本当代政商两界还视其为精神偶像。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艰辛坎坷,满地荆棘。黑暗的现实政治,成了他心体光明的炼狱,苦难的生活道路,成了他心灵世界不断提升的阶梯,这些最终成就了他成为“古今完人”“真三不朽”“明第一流人物”,实现了中国古代的最高人格理想。 作者、主讲人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董平教授认为,历史人物与事件之所以永远有它的魅力,正在于历史的意义总是具有当代性。他力图带领读者,从王阳明不凡的生活和不世的伟业之中,领略他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思想,感悟他坦荡的胸襟与光明峻伟的人格,以使我们自己生命境界的提升获得某种有益的精神启迪。
  • 传习录

    作者:[明] 王阳明撰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