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汤祯兆

  • 日本中毒

    作者:湯禎兆

    日本不坏,我们不爱。 「日本生病,我们也愿意「you jump, I jump」誓死相随? 抚心自问,我们中了日本毒的事实背后,究竟是钟情于日本中毒后的变异殊相?还是甘为隐匿衣橱暗渡陈仓的隐君子同志?我没有答案。不过正如病向浅中医,中毒自然先要起清病毒底蕴。 日本的文明病,又何止一鳞半爪?日本病变早已由异常化进入日常化的阶段。香港社会的而且确将援助交际及Rorikon化等问题妖魔化了,但少子化及结婚难民至大学失格等问题,其实大家不过掩耳盗铃,故意视而不见罢了。 膜拜日本的香港社会又是否会步其后尘?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来吧,求医不如求己,我们一起来自把经脉吧。 」 ——汤祯兆
  • 俗物图鉴

    作者:汤祯兆

    《俗物图鉴:流行文化里的日本》主要内容包括世纪末的华丽——SMAP瓜分艺能天下、三谷幸喜的魔幻时刻、从品物心情到性别人身——日本广告的思考、由电影到小说——援助交际的疑、腐女子的恋爱观——我的801女友等。
  • 日本进化

    作者:汤祯兆

    本书着眼于民俗感性,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以闲话家常的笔调漫谈日本人间色相,通过对日本“进化”下的种种现象剖析,探讨其中的禁忌与道德。在揭示问题下,也引发日本问题做为国内问题参照的讨论。
  • 情热四国

    作者:汤祯兆

    《情热四国》:四国位于本州之南方,版图上属日本四岛中面积最小的一岛(由香川、德岛、爱媛、高知四县组成),也是海外旅游低度开发的宝藏,拥有纯净多元的自然面貌及丰沛深邃的人文风景。《情热四国》跳脱旅游指南式“大包围”,突破游记式滥情兴叹,结合实用指南主题撰作,诱引爱游人奔向情热国度,穿梭古今,洗涤凡心。看设计,安藤忠雄、草间弥生;看漫画,面包超人、《爱情白皮书》;看文学,大江健三郎、《海边的卡夫卡》;与伊丹十三偶遇,与007一起泡泡汤,养养生。和阿汤一起迷路,抄小路…… 这本书贯彻阿汤一贯的风格,留连景色不忘带给大家背后深刻的社会思考。他的笔触和神经早已渗透出美景,大量的电影、文学、艺术资讯补充于各个章节之间。阿汤眼中艺术的重建,不仅仅是文明与文化的变迁与思想的迸发,更是一场要贴合日常生活的文化财产改造。当自行车遇上大南瓜,会有什么奇遇发生?讨人喜欢的卡通形象——面包超人 ,在阿汤看来,不仅是可爱与善良,更重要的是“生活在物价高企,世上饥荒处处的年代,正以超人更要拥有舍身的心灵,才能配合我们的期许”。
  • 全身文化人

    作者:汤祯兆

    《全身文化人》是一本奇特的书,我从来没有想过它有机会以简体版面世,在此先要感谢文化工房的袁兆昌及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张罗及支持。 翻开《全身文化人》的目录,大家不难发现它是一本百分百「作者论」的作品──如果你对「汤祯兆」兴趣不大,那彻头彻尾肯定不属你要呷的一杯茶。如果当初没有文化工房的无限信任,它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以如斯面貌「示众」。是的,自选集之名本来就已经很不香港。念书时期所接触的自选集,全属内地及台湾的文学大家撰作,堂堂系列横陈,气势好不吓人。我尝试从读者角度,去思考究竟想看一本怎样的自选集,得出的结论是──肯定是以汇聚作者最出色的文章为终极期盼。也正因为此,我原先打算以「The Best of」的编选逻辑,从而去组织谋篇,即把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共冶一炉汇集成书,作为一个阶段的总结──我一直坚信写作必须先娱己后才能娱人。不过迅即发现构思并不可行,因为基于既有版权上的合约限制,我无法把所有自以为最出色的文章聚合成一书。后来退一步去思量,终于得出另一想法,就是以Reader的概念出发,即以建构成一本「汤祯兆读本」为务──那就是说从《全身文化人》入手,读者应该可以明白到我这二十年来的写作生涯,是怎样走过的。而且我也担心自选集在香港的市场非常有限,于是把未收录成书的文章编修进去的念头也益发愈炽热,终取平衡而成了眼前的成貌。 「创作人」、「足球人」、「文学人」、「电影人」及「香港人」,是我归纳出来的五个身分,用来统涉过去的创作历程。邓小桦劈头便问我为何把文学创作置于卷首?我不假思索便回答:那是写作的根,怎能不立此存照思源为证!曾有内地读者询问,为何在《命名日本》后记中,那么强调中文系出身的影响?我得承认今天看来,以「全身文化人」为名正好代表了出入无门的理想境界(可参看叶辉在书中〈疑似同门〉的诠释)──「无门」,就是无门无派,那确是民间书写的自由自在世界;不过要进入「无门」,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写作历练,而我就是凑巧从文学开始,仅此而已。 是的,那绝非你惯常认识专擅日本文化书写的「汤祯兆」──后者其实可能更接近市场定律建构出来的形象角色。但由于大家容易接触到我的日本文化书写,所以是书便刻意让这一重身分缺席。在《全身文化人》所展示的,其实不难说明每个人都有广阔的兴趣范畴,而且内容表面上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看自然会得出文理互通前世今生的脉络印象。再加上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才有契机可把意念落实转化成书并得以刊行。 内地读者容或对书中内容,例如香港杰出的文学作家谢晓虹、王良和及罗贵祥等不一定熟悉,又或是对一些香港的地景(沙田第一城)乃至热门焦点话题(《四代香港人》的争议)不甚了了,甚至对一些肆意把弄的语言实验(把广府话口语乃至粗言秽语也挪用至文中)心存反感,然而我深信背后的谋篇定势,其实还是中文铸造天下融通。 是的,《全身文化人》是我迄今为止最偏爱的一本书,希望大家可以看出滋味。
  • 命名日本

    作者:湯禎兆

    此書是作者湯禎兆繼《整形日本》後的延續。 全書分三個部分,分別是「女人」、「男人」,和「消費」,每個部分除了相關文章外,更以對談作結,而對談學者包括: 呂大樂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俊雄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陳效能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 此書之為《命名日本》,是湯禎兆透過在九十年代後,各類型字詞在日本出現的原因,並探討字詞所帶出的文化想像,和背後的意義。 人妻、女子鐵道迷、女子高生、主婦、悠長假期、落水狗、化妝狂、巨乳、購物狂、腐女子、老頭、武士道、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貨公司、感淚、郊外、文壇、御宅族、M型社會、AV等等。知道這些字詞的意思,並不單為追趕潮流。這其實是為讀者提供認識日本社會當地語境的新綫索,讓大家考察日本人在過去二十年,如何透過創作新的詞彙與概念去面對社會不安,重新認識自己及他們身處的環境。 從窺看日本的文化現況,預警香港的文化斷層。
  • 全身文化人

    作者:湯禎兆

    整形自己 自選脾氣暢銷作家湯禎兆 最迷幻的十三萬字 小思老師期待的湯禎兆作品 梁文道曾強調的湯禎兆才子形象 全身曝光 文化工房出品:【文化行者】系列02 正果是如何修成的 湯禎兆多年活躍於日本「話題寫作」總銷量以萬計,有說這是修成正果;正果培育之禁室歷程,又有幾人知曉。到底阿湯如何我自求我道,成功擺脫文人酸楚形象,保持書寫的身心健康?《全身文化人》將提供五條「大搜查線」,瞄準作者歷年寫作經脈與穴位,破讀更多阿湯內在面貌。 全身呈獻 任點唔嬲 房慧真 《單向街》作者 台灣新晉女作家 在慈雲山的阿湯,是屋村的暗黑網絡……千迴百轉,曲折迂迴的秘道,也許你會在下一個轉角撞見不得家門而入的「白粉道人」,也許給嘍囉「笠」去一袋橙,也許遇上什麼淫魔變態佬,那些外來的凝視者喜繪聲繪影,附會以八卦的屋村奇譚,無妨於成群的孩子。 家 明 香港著名影評人 盡管在印象中,湯禎兆的影評偶有句子太長或佶屈聱牙的問題,但若你聽過他才思敏捷的演說便會明白,這也許是他腦筋太快的雙面刃。久而久之,阿湯的評論文字也成了一種獨步的風格,滲雜了不同方法學,馳騁在電影、足球及日本文化等不同領域,跨越了中港台的界線。作為同時代的香港影評人,這也是我值得好好借鑒而努力向前的。 梁世榮 社會學教授 《我們的足球場》作者之一 「阿湯」寫日本,入虎穴、取虎子,故事一籮籮。但寫起貫串自身成長的足球,偏偏理論一籮籮,感嘆一籮籮。 葉 輝 《書到用時》作者 香港書獎2007入選作家 這「任意門」,正是我攀附阿湯為「疑似同門」的緣起,所謂「同門」,也許可以理解為「同屬無門」的縮寫,此所以「京童」就「京童」吧。 鄧小樺 《字花》編輯 香港電台「思潮作動」主持人  湯禎兆今日以其小時營生所勾出的,文學輪廓即是:某些所確曾擁有過的能力、志趣、情感、記憶,種種殘餘,不見容於殺機處處的商業社會、大眾媒體,所唯一可去之處,便是文學。 全身建構 Reader先行我嘗試從讀者角度,去思考究竟想看一本怎樣的自選集,得出的結論是──肯定是以匯聚作者最出色的文章為終極期盼。也正因為此,我原先打算以「The Beat of」的編選邏輯,從而去組織謀篇,然而很快便陷入窘局,因為基於既有版權上的合約限制,我無法把所有自以為最出色的文章聚合成一書。後來退一步去思量,終於得出另一想法,就是以Reader的概念出發,即以建構成一「湯禎兆讀本」為務──那就是說從《全身文化人》入手,讀者應該可以明白到我這二十年來的寫作生涯,是怎樣走過的。(2008.05.15 作者文匯報專欄「路地觀察」) -。-。-。-。-。-。-。-。-。-。-。-。-。 序:今天想起的二、三事  湯禎兆 1 就香港的主流價值,我大體上不同意的時候較多。這確是實情,對一位長期浸染於人文精神領域的寫作熱愛者而言,面對香港單向且事事以物質主義為先的態度,又委實難以有如魚得水的切身感受。只不過在芸芸一眾主流價值中,我傾向較為認同專業主義,可是肯定的角度又與通俗的應用方法稍有出入,看來還是需要再加以說明一下。 香港社會一向非常肯定專業主義,由沙士時期醫護人員捨身忘我的犧牲精神,乃至律師不畏政治強權敢於依循法律觀點去緊守信念等等,都是我們由衷讚頌且全力擁抱的美好價值。可是我們都明白凡事都有兩面,僵化的專業主義態度,同樣會變成為了悍衛專業工種的利益,因而透過建構以及詮釋不同美其名的專業守則,從而保障圈子延伸出來的階級穩定性。更令人憂心的是,因為香港經過數十年來上下一心對專業工種的盲目崇拜,專業形象已不僅牢不可破,甚至擴展成為社會地位的迷思。我們隨時可見一位杏林國手,忽然可以主宰全港學生的生死;含著金鑰匙出世的商貿界翹楚,亦可搖身一變成為本土語文政策的指路明燈。簡言之,香港對專業主義的肯定,我認為同樣受功利主導的態度制肘──社會從來對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的專業價值陽奉陰違,不少人心底裏仍嗤之以鼻,所以才會不斷有專業精英跨界出來大言不慚誑言說三道四。 由衷而言,那是一種憑知識去追求更大權力的想法──專業主義固然由專業知識建構出來,但專業知識不是普世工具,而且愈是信奉專業主義的人,應該更加謙卑,明白到專業範疇的局限,遑論去奢言攫取不相稱的權力。 2 全身文化人的意念,一直與個人對專業主義的思考藕斷絲連。我在九十年代初出道,那時候文化界只要你有拼勁及上進心,差不多甚麼文稿都會有機會撰寫。年青人面對眼前浩瀚的可能性,固然會無比興奮,但當全情投入其中,便會陸續發現個人的局限──對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香港人,正好是刺激反省的契機。 07年自從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面世,香港文化界刮起一股代際議題的討論,由對立矛盾到溝通共融不一而足。不過看到鄧小樺提出「共生力量」,來作為對呂大樂嬰兒潮思維的回應,我認為有需要補充一點看法。呂大樂對第三、四代人提出忠告,建議後來者尋找前人的空白領域,加以自立門戶闡述己見,而鄧小樺則以「共生力量」修正──她想強調走前人之所未行之路,某程度仍是一種競爭角力性的思維邏輯;為了避開嬰兒潮思維的桎梏約制,於是反過來強調新世代人追求的是代際融和及對話,而非傳統上非黑即白的對抗性詮釋,因為抗衡關係只會加劇分化,對本土文化發展肯定有損無益。 我明白她的苦心,因「四代香港人」而生的代際怨氣的而且確清晰可感。只不過我認為「共生力量」只屬美好的願景,到落實的層次仍需要講求互相補足──我會把呂大樂的思維理解為一種對追求質素的肯定。共生也好,單打獨鬥也好,我們反叛的不是存在的形式,而是實存的質素高下。我對專業精英的微末要求,不過是──請用質素而非職權來說服我!回到剛才談及年青時對機會無盡在眼前的興奮,自己迅即發覺那是天大的陷阱──甚麼文章都能寫,那即是對專業主義的最大侮辱!正因為此,無論共生是多麼美好的期盼,前提仍在於共生的任何嘗試,都要有一定的質素支撐,否則便會陷入五十步笑百步的窠臼。 無論是融和或是反叛,那都不過屬一種態度的表達方式,正如有人激進有人沈潛,那肯定不屬問題的關鍵所在──我認為對跨世代共生的終極願景,就是一起對質素有永不停步的探求;在這意義上,回顧整理以及強化做好自己,其實就是共生根源所在,也是對專業精神的貫徹實踐。 3 「全身文化人」之名生於零三年一次讀書會(見附錄),五年來的變化,連自己也無暇追認。我保留了讀書會的構思方式,拜託了幾位好友賜文鞭策,他人之眼恰好襄助戳破鏡中幻象,也因為你們而令到是書得以成為不一樣的選集。特別要感謝袁兆昌,要說共生力量以及專業精神,一切都可以從他身上看到。我從來都是幸運的人,由是更加對身邊一切無盡感激。 -。-。-。-。-。-。-。-。-。-。-。-。-。 全書目錄 序言 目錄 |全身文化人 湯禎兆   今天想起的二、三事 |創作人| 鄧小樺  文學作為影子 |足球人| 梁世榮  啄木小記 |文學人| 葉 輝  疑似同門 |電影人| 家 明  讀湯禎兆的影評有感 |香港人| 房慧真  生活在他方 內文目錄|創作人| 某天,又一個大學生自殺了 ── 給林奕華 《倩女幽魂》的人與鬼 不長進者的兵器與罩門 生病志願 我和久美子 大雄與靜怡 愛的教育 天下無雙 |足球人| 食波餅的日子 ── Soccer and its schooling / deschooling metaphor(由學校到球場 / 關於新華的一場舊戲 / 閃電神話 / 千人大球場 / 傅柯與球場 / 波褲圖鑑 / 球場上人生交叉點 / 林尚義的離魂大法 / Pragmatic 的誤會 / 無證球迷的屈辱結局) 殺入小西灣 「隱蔽球迷」的思考 「讀者反應批評」下的球迷世界 關於525的文本分析─以利物浦對AC米蘭的歐冠盃決賽為例2400 作為喜劇的車路士 |文學人| SO black ── 關於謝曉虹的電影語法札記 《魚咒》的「合體」與瘋癲 黃碧雲.香港 閱讀桑塔,學習桑塔 所以美好的愛情埋伏 唯有我永遠面對目前 |電影人| 漂流之男──金基德的慾海念力 夢裏不知人間世──由小津到卡薩維蒂 《冷血字傳》的寫作本質探索 奇斯洛夫斯基的日常政治風景 「青春商場」中的殘酷物語 楊德昌的餐桌兩性角力戰 |香港人|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Tsz Wan Shan? (紀實與虛構 / 流行自作業 / 走出地圖冊 / 私人俱樂部 / Yoo!白粉道人,駛乜驚呀! / 屋邨的暗黑網絡 / 保護文物時間 / 廁所驚魂 / 影像風格的誕生 / 球愛的少年 / 自己的房間 / 結束的開始) 香港「八卦」系統 vista 版 我想跟大佬,而非做大佬 十年商場兩茫茫──一城小店,無處話淒涼 Of Gazing at Mall 假如我想做一個記憶夾心人 -。-。-。-。-。-。-。-。-。-。-。-。-。 出版社簡介 文化工房Culture plus(點出版有限公司旗下成員)地址 新蒲崗五芳街23~25號緯綸工業大廈10樓C8室 電話 3188 1277 傳真 3011 3182 電郵 admin@clickpresshk.com 成立宗旨書,是知識的容器。我們會以專業、資深編輯的工藝心思優化容器素質,讓知識呈現於精緻纖巧的紙張上。我們將不斷改良行銷概念,以認真、務實的推廣手法,尋找知識的新主人,務求準確地把容器送到讀者手中。出版特色方便攜帶:優質紙張,不過重;友善尺寸,親近口袋。 體貼眼睛:精巧設計,不誇飾;米黃書紙,保護視力。
  • 講演日本映畫

    作者:湯禎兆

  • 香港電影血與骨

    作者:湯禎兆

    被香港知名文化人林奕華封為「草根影評人」的湯禎兆,從港產片(粵語片)與現實對照的啟悟,化為社會解讀式影評,成就了湯禎兆的「草根影評美學」。本書包括四十多篇短評,搭配香港生活場景的影像,兩相對照下,建構出香港電影與香港文化彼此呼應的閱讀趣味。對港產片擁護者及關心華語電影的觀眾來說,是深化理解與另類閱聽思考的示範解說。
  • 香港电影夜与雾

    作者:汤祯兆

    本书抓住香港電影最坚实的落脚点,理清种种来龙去脉,作者综合考察香港电影之当下,以过去港产片与现实对照的启悟,化为今日社会解读式的影评,深入解读单片、明星、导演/作者,更综合阐述元素、类型、现象/潮流,搭配香港之场景影像,作为对香港电影深化理解与另类阅听之示范解说,建构香港电影与文化间交相呼应的阅读生趣。 只要看看阿汤写王祖蓝现象,给刘德华的一个机会,又追击《我的机械人女友》再重温《追击八月十五》,谈《我是一个演员——周星驰的文化解读》;由《金瓶梅》说及《大内密探零零性性》,《叶问2》天台上的隐喻,《戏王之王》的师傅教戏;将《月满轩尼诗》中张学友饰的阿来,视为《旺角卡门》乌蝇和《男人四十》林耀国的深情延续;《前度》感情交替给性格留烙印的婉转寄意,以及其中情侣吵架的电影学问;摆明请师父重振雄风的《打擂台》;誉为“安乐椅式怀旧”的《岁月神偷》成为流行文化与香港价值的代言尖兵。 再回看方育平三部曲为代表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葛优身上的男星阴性情意结;通过想像舒淇来讨好自己;张国荣阴影价值之所在;麦兜与熊宝弟弟背后的隐喻与潮流意旨;港台青春片的比照与纯爱根源;而彭浩翔之《志明与春娇》最懂得捕捉时代氛围与商业噱头;许鞍华冷静影像之背后,《天水围的日与夜》暗藏两代之间的沟通密码,以及《得闲炒饭》张兆辉的幽默能量;王家卫的赏味期限及其他;解构虚实交错《夺命金》;由“共感”到“共犯”看《剑雨》到《武侠》;看《东风破》讲述属于东华三院的香港历史……这些在跟着本书的追寻都能获得启示,阿汤真正立足香港本土文化,对香港电影特质及其微妙心理的剖析可谓一针见血,真切到位,此为市面泛泛而谈的同类论著难望及项背的香港电影之最佳读物! —————————————————————————————————— 在港产片身份日渐模糊,重获本土观众欢心举步维艰的今日,阿汤依然对香港电影不离不弃,笔耕不辍。其涉猎范围之广、评论视野之宽,更非一般港片评论所能望其项背。若要完善建立香港电影的本土论述,我们需要更多的汤祯兆。 —— 香港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 李焯桃 一本具有独立精神的香港电影通鉴,时而辛辣时而爱惜,在回顾与展望间,作者对不同年代的电影作品提出了清醒而具个人触觉的观点。 —— 香港导演 郭子健
  • 香港电影血与骨

    作者:汤祯兆

    香港电影文化学者汤祯兆,自我定位为“草根影评人”。他综合考察香港(电影)历史与当下社会现实,结合文化理论,对新世纪港片做出精辟入微、独树一帜的阐述;从过去港产片与现实对照的启悟,化为今日社会解读式的影评,搭配香港的场景与影像,两相对照之下,建构出香港电影与香港文化彼此呼应的阅读趣味,更是对香港电影深化理解与另类阅听的示范解说。 本书不但深入解读单片、明星、导演/作者,更综合阐述元素、类型与现象/潮流,最重要的是别具慧眼地指出香港电影最具决定性的文化要素,就是暗渡陈仓、正言侧说、虚实交错——努力回避黑白分明的判断陈述,正面去看是容许广阔的诠释空间,反面而言也可架起保护网,让他者难以批评导演的意涵企图。作者真正立足于香港本土文化,对香港电影特质及其微妙心理的剖析可谓一针见血、真切到位。这是市面上泛泛而谈的同类论著难望项背的。
  • 乱步东洋

    作者:汤祯兆

    《乱步东洋:日本文化寻踏记》是汤祯兆第六本探讨日本文化的专著,今次他把一向关注的流行文化研究,拓宽至旅游文化的思考上,为我们展示旅游作为休闲文化再审视下的新论述角度。书中同时保留探讨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由影象、文字到社会观察﹚分目,作为一种“书面旅游”来与旅游文化的论述,制造出互为表里的共鸣效果。
  • 命名日本

    作者:汤祯兆

    《命名日本》是作者继《AV现场》和《整形日本》再上层楼之作。作者用“容易命名的女人”、“男人名字就是苦”、“消费男女的文化原象”把书分为三个部分,同时,对应三个部分又分别安插了三场对谈:和陈效能谈女人,和吴俊雄谈男人,和吕大乐直接谈命名。 人妻、女子铁道迷、女子高生、主妇、悠长假期、落水狗、化妆狂、巨乳、购物狂、腐女子、老头、武士道、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货公司、感泪、郊外、文坛、御宅族、M型社会、AV等等。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并不单为追赶潮流。这其实是为读者提供认识日本社会当地语境的新线索,让大家考察日本人在过去二十年,如何透过创作新的词汇与概念去面对社会不安,重新认识自己及他们身处的环境。 从窥看日本的文化现况,预警香港的文化断层。
  • 日本映画惊奇

    作者:汤祯兆

    日本电影达人汤祯兆以民间学者的低空姿态以及高远的视野,结集了他十余年来的研究精华,呈现了日本电影的壮丽画卷。 汤祯兆自述:“我对技术性的匠意一向不太感兴趣——那是工具,对人性的敏锐深入思考才令人迷醉……”在此思想统摄之下,阿汤博采大家之长,深入探索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以民间学者的低空姿态达至高远的视野,带来重新发现日本电影的惊喜。 本书见证了汤祯兆漫长的日本映画观影岁月,当中既有他对日本映画的执迷(这于亦是影迷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幸福),亦有积累多年的知识与洞察。书中内容丰富,涉及的导演与作品在当代日本都是举足轻重与深具影响力(当中还包括不少影人影事)。既横览电影以及日本当时历史与流行文化情态,电影工业生态之转向;亦纵观个别导演之从影流变及至有关代与代之间日本导演的相互影响。深厚的背景知识与主题选材分析,建构了一本如此斑斓丰富的日本映画文集。
  • 整形日本

    作者:汤祯兆

    御宅族、蛰居族、暴走族、单身寄生族等当前日本至潮的新生族群,今日不难发现总有一两个在你我身边,悄悄登陆。 从“萌”之趣都到移民城市,从老龄社会到下流社会,纷繁迷幻的社会万象后面是清晰的文化观察。《整形日本》在发掘东洋人潮型的同时,一路上追踪他们每日出没的至圣朝拜地,标志出另一番文化写实风景。
  • 日本中毒

    作者:汤祯兆

    日本不坏,我们不爱。 日本生病,膜拜日本的我们也愿意誓死相随吗?从少子化的苍凉、结婚难民、以至独活终老安乐死;由依存女、集团自杀至无差别杀人……有谁敢说日本文明病毒仍未抵达中国落地生根?我们对日本流行文化中毒已深,但又是否意识到日本的文明病毒,早已蔓延到中国社会各层面? 日本不仅是用来向往的消费对象,它更加是我们身陷社会文明病的最佳预警。所谓病向浅中医,中毒自然先要起清病毒底蕴。趁着这些文明病毒还未蔓延到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赶快以书“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