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燃烧的绿树

  • 燃烧的绿树(上下)

    作者:大江健三郎

    《燃烧的绿树》是大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我读到了日友寄赠的原著,开卷就把我带入了一个覆盖着悠悠绿韵的四国森林山谷中,静听着主人公"我"讲述一个在迷人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最新故事:一个所谓新兴的宗教"森林之会""救世主",追求所谓"灵魂"的力量,欺骗信众,有病不治疗、不吃药,由救世主用手掌和手指发出一种力量,给信徒患者治疗癌症、心脏病,甚至让狂热的信徒阉割自己,体验"变性",或者与家庭决裂,对子女的教育要多坏有多坏,如此等等,可是当他们的邪教行为败露,受到社会批判,有的信徒也成为幡然悔悟的批判者,主人公"我"也在思考生存状态下关于自己灵魂课题,呼唤自己心灵的觉醒,最后获得了自由。小说表现了被邪教破坏了的灵魂下,信徒们"承担、背负和拯救"的心态。 "燃烧的绿树"是一种暗喻,作品中出现这样一幅图像:一半是青翠的绿树,一半是燃烧的绿树。它是这个邪教的标志,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作家最后通过主人公"我"道出:"在四国山谷的森林里,出生在这个山谷里的人们临死的时候,灵魂将从森林树木的根部升上天空……森林具有使人归来的力量。这就是场地的力量……K构想出外流--生、归来--死的'生死场'的假设地形……" 在写《燃烧的绿树》的时候,东京发生了邪教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的杀人事件,大江已经敏锐地意识到邪教对社会、文化和人的精神带来的种种危害。事实上也是如此,不仅日本有奥姆真理教、中国有"法轮功",在美国、在欧洲、在亚洲、在非洲都有这类邪教组织,危害社会、危害大众。 面对这一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文化现象,作家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潜心学习哲学,对这个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最后在文学上加以表现,完成了新作《燃烧的绿树》和《空翻》。他在《燃烧的绿树》这部小说里不仅写到新兴宗教淡化宗教意识问题,而且揭示了"宗教空白"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人所面临的种种社会文化问题,思索日本人的信仰危机意识,对日本人的灵魂和精神进行拷问,探求在自己的乡土中寻回灵魂的所在,以及日本文明的延续。 正如大江健三郎所说:"这五年间,相继发表的《燃烧的绿树》、《空翻》等长篇小说,其实都是我对日本人的灵魂和精神等问题进行思索的产物。比如,日本出现奥姆真理教这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邪教,就说明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有关灵魂和精神的问题。我只不过是在文学上将其反映出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