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藝術設計私生活

  • 怎样成为一名设计师

    作者:阿德里安.肖纳西

    《怎样成为一名设计师》内容简介:头脑独立的设计师需要自己发现合理建议,也需要当代设计师面对的道德与实践问题的指南。《怎样成为一个设计师》提供了包括找工作、作自由设计师、创建公司、寻找和维持客户、竞标和作出优秀作品的指南,在众多有关设计和设计师的图书中,至今还没有一本写怎样作一名艺术设计师的书。《怎样成为一名设计师》还包括对在美国和英国工作的著名设计师的访谈,他们有内维尔·布兰蒂、鲁迪·范德兰、约翰·沃里克、亚历山太·格尔曼等。 《怎样成为一名设计师》是为那些想作出有意义的作品又不想失去灵魂的设计师写作的激发灵感又实用的用户指南。 书中还包含80幅插图。
  • AGI

    作者:AGI Members

    AGI - New Voice Editor+Design: Jianping He Staff: Hongbiao Zhao, Tim Fessner Measures: 21 x 15 Place and date: Berlin, 2006 Publisher: Hesign Publishing Berlin, Germany ISBN: 3-9810544-5-8 Description: featuring the AGI New members 2004/2005 with their work and reports about AGI Congress in Beijing (2004) and Berlin (2005). Photo by Phillip Birau (Berlin) 2007
  • 设计大师の对话

    作者:佐山一郎

    这是一本普通的访谈录,而是凝聚着当代日本设计大师们发自肺腑心声的箴言集。本书汇编出了一组包罗万象的时代创意阵容,并且进行访谈的二十五个人物绝对不可缺一。就随着本书亲临大师的工作现场,体验世纪的设计创意吧!
  • 色彩心理探析

    作者:小林重顺

    《色彩心理探析》为那些有志于从事色彩学习的人士以及色彩专业人士提供专业指导,使他们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色彩形象体系,从而掌握相关方法。不仅仅是色彩,通过形象还能将形态、材质以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感有机联系起来,同时还能够加深人们对生活方式、生活价值观以及所向往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形象坐标从“事例、体系、模式”的角度,对有关技术进行定量、定性处理。除了《色彩心理探析》中介绍的领域之外,在汽车、家电、数码相机。手机、时装、美容、家居、住宅外观装饰、楼字建筑、工厂、发电厂、桥梁、城市景观等领域也得以广泛应用。通过形象决定造型,通过形象进行商品概念的设定,通过形象来捕捉人们的嗜好,这种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必将在推进色彩设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王受之讲述建筑的故事

    作者:王受之

    写在前面|王受之: 其实,我这辈子都在讲设计的故事,只不过以前老在讲台上讲,很少通过书的方式和大家讲。现在就想和大家通过这本薄薄的书来讲故事。如果大家每天读一两页,也就是每天听我讲一个故事,说不定一年下来,也知道好多新的事情呢。每天读书一两页.要花多少时间呢?读得快的人大约就是四五分钟的样子,读得比较仔细、比较慢的人最多也不过10分钟,如果能够在565天都坚持这个习惯,那一年就扎久实实地读?一本书,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总有些所得的。我自己现在还能记得住的大部分重要的故事和常识,都是在16岁到30岁之间读的,当时有点囫囵吞枣.没有人指导,乱读。其实,一个17岁的毛孩子当时哪里能够理解吉朋的《罗马的兴衰》,或阿拉贡的《共产党S》,即便当时比较流行的玛雅可夫斯基的构成主义诗也并不懂得如何欣赏,尤其量能够记住拜伦、济慈,布朗特、霍桑、高尔斯华绥的一些皮毛。但不管懂不懂,只是喜欢读,经年累月,即使在农村插队、在工厂做工,无论多累,还能坚持每天看上个把小时。当时并没有什么计划(其实,也轮不到我能有什么计划,除了毛选,新华书店卖的书可真不多),到得了手的书都读。没有想到,那些零零星星读的东西,居然有些就入了脑,现在还有印象。与美国同事聊天的时候,大凡涉及这些方面,还能够应答。当年不经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了有关苏联、东欧的文化知识,使我在这些方面的常识上要比不少同事了解得还多一些。谈到肖斯塔科维奇、贝拉巴托克的音乐时,可以说出个道道,在谈肖洛霍夫、昆德拉的时候,也不至于太白痴。就是在我自己写作的时候,也能够比较容易把经典著作的一些精华提炼出来运用,每到这种时候,我真是感谢自己当年那股读书的劲头,也相信积少成多、每日读书的作用。年轻的时候,我的确有股牛劲儿,决心要读好多好多的书,做个有文化的人,自己定下指标,要按时完成。我在1963年考上当时叫做武汉师范学院附中的高中部,现在改名为湖北大学附中了。以我自己的感受,读大学附中有两个独特的好处,一是每年都有一些大学毕业生来当老师,年龄比我们这些高中生大不了多少。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兴奋点,对我们来说,的确是鼓励和刺激;第二就是大学图书馆常常将那些藏书册数比较多的书拿些到附中图书馆来,因此我们学校的图书就比一般中学图书馆来得丰富,特别是文史哲方面的书。
  • 頂尖設計師的自我經營學

    作者:Catharine Fishel

    跨領域設計師、學者一致推薦 王俊隆 Roc/療傷圖釘膠囊設計者,產品設計師 丑宛茹/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副教授 李俊明/設計與生活風格作家 林怡芬/知名插畫家 林銘煌/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工業設計組教授 周育如/水越設計總監 胡佑宗/ndd design創意總監 聶永真/知名平面美術設計者 蕭青陽/入圍葛萊美獎唱片設計 首度披露設計師的後台人生。設計師如何解決問題而達到今天的成就?設計師是個當紅的行業,我們知道設計師光鮮亮麗的一面、他們秀異的作品、他們完美的理念,但他們如何去調適生涯中的挫折?如何面對現實? 本書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設計師將告訴你: 該怎麼平衡理想與商業?如何經營獨立工作室? 沒有案子時,怎麼撐下去? 當天災人禍毀滅了你辛苦建立的事業,如何東山再起? 為了確保品質,你如何敢於不收新客戶? 身為工作室的主管,如何與同為設計師的員工相處? 獨立工作室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尤其是身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母親時。 該怎麼平衡理想與商業?如何經營獨立工作室? 設計系學生除了要有展示作品的舞台,還需有進入設計職涯的引導。這是台灣書市正缺乏的書種。「設計」已經成為一股風潮,許多工作室紛紛創立,各類別的新秀設計師已經逐漸進入職場,然而,他們如何走下去?如何保持創意與毅力去經營自己的設計事業? 書談的是設計師的成功,還有設計師成功背後的後台人生。 作者說的好,她所羅列的不只是設計師的名號,或是他們的名校背景,而是要成功必須經歷什麼: 但是當我開始跟這些藝術家談話時,在很多案例中發現,「困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都在生命中面臨戲劇性的轉折,每個人都在掙扎下一步該怎麼作。很多人失去工作,有些人遇過洪水,我是說真的洪水。困境包括胸口疼痛、疲勞、破產、淚水、關係破裂,這一切全都是為了設計。他們仍然一直成長。…… 然而,本書所訪問的藝術家不只應當為他們的堅持不懈而受到敬佩。他們展現了另一種勇氣,願意和你我分享故事,使我們的情緒一如他們的得到淨化。他們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個做事並不完美的人,而不是如同一幅從遠方描繪的漂亮風景畫, 這不容易。 友好的伙伴能幫助設計師找出專業與精神上的支持,並且要求保持同等的競爭力,來維持優秀創意。成功的背後會是什麼?本書的訪問不僅是詢問「如何成為設計帥」,還要詢問「如何勇敢的當一名平面設計師」。本書將披露成功設計師的生活、個人未來的願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設計生涯中保有成就,同時又能創意不絕。 這樣的訪問將促使已經小有成就的設計師重新審視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所謂的「專業」又是什麼。 學習設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基因?是不是存在著natural born designer?事實上,成為設計師,除了夢想、堅持與勇氣之外,更要有行銷的創意與智慧,加上經營的視野與承諾。當面臨種種突如其來的考驗:現實環境、經濟因素、企業限制、心理掙扎……等等,能否依然處變不驚地展現優質的設計力?本書以一連串的經驗案例,沒有教條或公式,娓娓道出設計師的故事。至於「如何」?值得讀者各自參考、細讀玩味,進而發展出屬於個人、朝向目標的行進方式。 --丑宛茹/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帶給設計師心理建設的書。雖然它涉及設計公司的經營理念、管理及經驗,但它比較像是設計師的心靈補貼,有益於設計師的心靈建設、成長。 我喜歡裡面的一些啟示,例如: 傾聽自己的聲音,什麼能讓你真正快樂,什麼又只是達成目標而已。 設計師的迷網,不在作品好壞,而在要享受什麼樂趣。 想要抵達你所想要到達的地方,一半靠計畫,一半靠機運。 大多數的設計師,工作時常常面臨的窘境是懷疑、是害怕。尤其被人質疑久了,在很多人不信任自己的膽識時,或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直覺,懷疑自己的創意,懷疑自己的決定,動搖信心。當然設計的主觀性和成果的不確定性是造成害怕的主因,害怕選了一種愚蠢的字型,害怕設計作品被羞辱,害怕沒錢支付薪水,害怕破產,擔心在所有銀行家或企管顧問朋友面前失去藝術家的身分等等。這時該如何處之呢?相信你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林銘煌/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最近在台灣當一個設計師好像還算挺風光的,我最怕年輕人誤解的恰恰就是這件事。設計這行其實遠不如設計作品那般光彩亮麗。設計是一連串在質疑與否定中不迷失方向、不喪失自信的歷練,是用勇氣與毅力拼搏出來的。沒有經過「經營」這一關的磨練,設計師永遠無法在現實當中站穩腳步,而邁向成熟。 這本書中一個個生動又真實的故事,清晰完整地再現了設計師的現實與心路歷程,感人至深,是讓設計人省思自身創作歷程的絕佳觸媒。 --胡佑宗/ndd design 創意總監
  •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作者:佐藤可士和,Kashiwa Sato

    我在本書所闡述的整理術,並非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種「如何享受舒適生活」的根本方法論。所以,從辦公桌四周的空間,乃至於工作上的問題、人際關係等各種情況皆能適用。──佐藤可士和 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帶動銷售的設計魔術師,也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創意鬼才,不論麒麟極生啤酒、國立新美術館或是Uniqlo等等,皆以嶄新的創意抓住眾人目光。事實上,這般精準呈現的極致美學,都是透過「整理」而完成的。 書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設計案為例,將「超級整理術」分為三大階段,從有形到無形分別是:空間整理、資訊整理以及思考整理。從隨身物品、辦公環境開始,透過對於空間整理的習慣,養成對於思考整理的敏銳,只要按部就班,時時刻刻磨練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緒清晰、提高判斷能力、開啟靈感之門,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精緻度! 好的設計,從「整理」開始! 佐藤可士和的設計靈感來源:整理。 唯有整理自己與對方的想法,才能夠掌握本質、面對課題、找出方法, 最終產生感動人心的設計! 思考整理案例1:麒麟極生發泡酒 【POINT】 透過不斷對客戶進行問診、聆聽→→徹底整理對方面對的課題和想傳達的內容→→找出最適當的表現方式。 【SOLUTION】 *當時一般人對發泡酒的印象,多半是「廉價」、「質劣」的負面觀感,客戶想試圖打破這種現狀。 *於是必須先思考如何扭轉負面印象,並換個角度,找出積極的觀點:發泡酒並非風味不足,而是「清爽不膩的口感」;並非廉價版啤酒,而是「可以輕鬆享受的現代飲料」。 *再直接將這種正面形象視覺化──使用極度簡約的冷調風格,包裝直接使用鋁罐的底色,以藍色的單色印刷方式,印上代表麒麟的聖獸和商品名稱「極生」,將包裝設計當成視覺識別標誌,主打平面媒體。 思考整理案例2:本田休旅車「STEP WGN」 【POINT】 唯有確實掌握商品本質,有效表現→→才能製作長留人心的作品。 重點不在於自我表現,而是如何將訊息傳達給他人。 【SOLUTION】 *在那個時代,「全家共度週末」給人的感覺並不正面,總之絕對稱不上帥氣。 *選擇冷靜思考,誠懇面對這輛汽車所具備的核心價值──全家出遊其實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把焦點放在跟孩子一同出遊的樂趣,徹底強調這個優點,標語是「跟孩子一同出遊吧」。 *縮小車子的照片,畫面以兒童塗鴉般的識別標誌和動物圖畫占滿,是一個猶如躍入繪本世界的宣傳廣告。 思考整理案例3:SMAP的CD銷售活動 【POINT】 如果不回歸事物的源頭,就永遠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SOLUTION】 *預算有限,如果想要平均地執行電視廣告、雜誌、特殊活動等零星企劃,反而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 *最大的目的並非活動或廣告,而是「吸引眾人目光」即可。 *將停放在澀谷路邊的汽車罩上特製防塵套,並向路人發送貼紙,請他們貼在衣服上,讓整個澀谷區成為一個媒體,掀起震撼,電視和報紙無不爭相報導。 思考整理案例4:明治學院大學 【POINT】 藝術指導的工作絕非捏造虛假形象,而是從對象本質導出靈感,只要改變立場與觀點,缺點也能變優點。 【SOLUTION】 *明治學院大學比起早稻田或慶應這類名校,社會認知度低、欠缺獨特魅力。 *先搜集資訊,找出該校的「應有面貌」。除了訪問校長之外,更在校園大量聆聽學生的聲音。 *將立場從負面轉為正面,目標驟然清晰浮現。如此導出的遠景就是「謹慎,但擁有充滿奉獻精神的堅強」。 *為了一眼傳達出這種感覺,我設計了一款純黃底色,搭配大寫字母M和G的識別標誌。
  •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作者:[日] 原研哉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最权威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独家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ESIGN[建筑师的通心粉展]、HAPTIC——五感的觉醒、SENSEWARE[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斯沃琪集团尼古拉斯·G.哈耶克中心的标识系统]、白、无印良品[历年视觉推广方案]、从亚洲的顶端看世界[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标识设计竞赛]、EXFORMATION[四万十川、度假地]、设计到底是什么?[人类史起源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