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關於電影音樂

  • 必要的靜默

    作者:羅展鳳

    簡介info: 作為華語世界第一本有關外國電影音樂的「作者論」著作,本書作者親身跟世界各地頂尖級電影音樂家作會面或訪談,包括Ennio Morricone、Zbigniew Preisner、Eleni Karaindrou、Michael Nyman、Philip Glass、George Fenton、Carl Davis、Terence Blanchard、In The Nursery、久石讓、大友良英及導演Béla Tarr,紀錄他們背後獨特的電影音樂創作理念,為讀者探索電影音樂背後這條魔幻鑰匙。
  • 感動,如此創造

    作者:久石讓

    中文世界第一本,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的音樂自傳! 這是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的紙上音樂札記! 這也是久石讓與所有創意人分享他的音樂夢之書,完整地集結了作曲家的生活智慧與創意美學實踐,字字珠璣,是創意者的絕對首選! 只有像久石讓有如此豐富多元的音樂創作經驗,才能把話說得如此簡短而精準,一針見血。不管是想要深入了解久石讓音樂的樂迷,或從事藝術創作工作的創意者,或者是想要進一步在生活和工作上發揮創意的一般讀者,久石讓的《感動如此創造: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的音樂夢》肯定會帶來很大啟發。 一提起北野武和宮崎駿的電影配樂,有誰不知道久石讓的動人音樂?就像《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奏鳴曲》、《勇敢第一名》、《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四海兄弟》、《玩偶》、《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魔法公主》、《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裡的音樂,觀眾永遠難忘那感動肺腑,深深烙印在內心的美妙音樂旋律。國際著名作曲家久石讓一出手,他的電影配樂必定引起全球觀眾的囑目。 是的,這就是久石讓的音樂魅力,他創作的音樂感動全世界。這種感動力甚至扣緊聽者的心弦,聞之無不激動流淚。電影完畢後,音樂依然停留在觀眾的心坎上。因為我們不會忘記,這股震撼人心的強烈感動!縱橫於中、日、韓、香港四地,久石讓不愧為「音樂大師第一人」!因此,久石讓的音樂作品,不禁讓人產生好奇,為何他能保持源源不絕的創意? 這本書,就是作曲家久石讓現身說法,第一次談論他身為作曲家與音樂創作的關係、如何捕捉創意,讓讀者通過文字更貼近他的想法和理念,看看這位專業音樂大師如何從生活細節裡得到靈感,發揮創意,進一步在琴鍵和五線譜上,實踐他的「感性」。 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奏鳴曲》、《勇敢第一名》、《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四海兄弟》、《玩偶》,宮崎駿的《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魔法公主》、《神隱少女》、《霍爾的移動城堡》等電影每一首知名配樂誕生的背景,也盡在本書呈現。 因為這種感動,既是創意,也是創造,來自於本身的信心。原來,感動可以如此創造! 久石讓開章明義便將創造的態度分為兩種。 一種是以自己所思所想為主體,循著自身的價值觀與信念,追求滿足自我個人之物,藝術家即是此道中人。 另一種則是把自身界定為公司的一分子來進行創造,心心念念是需要與供給,而置身於定睛凝視找出世人當下所求為何的境地中,並自然的以商業基楚為考量,世上大多數稱為職業者可以說都是如此。 身為音樂家的久石讓則將自己現在的態度界定為後者,並由此出發闡述自己如何創造出感動人心的電影配樂。 第一、二章最直接而實際的條列許多客觀重點,給與從事創造的職業人士很大的幫助。他以自身為例告訴讀者,作曲需要理論的思考與感性的火花,而成為理論思考的基礎者正是自身的知識與經驗等的累積,所謂的感性事實上有95%便是由此而來。 有了這樣堅實的基礎,也才有可能總是達到一定的水準,而無關乎心情好不好地如期完成工作提出成果。也從解析感性的本質出發,作者更簡單清楚解說如何培養感受力、直覺力,並跳脫事物的既定框架,以拓寬廣度磨練知性,從而提升創意與創造力。 第三、四章則是久石讓以自身從事電影配樂的實際經驗,現身說法創作的過程,舉凡他與導演的認識與合作互動、角色配樂的發想、創作的步驟、電影作品中音樂與影像的整體平衡考量、電影與音樂所反映導演與作曲家的內在世界甚至是國情,乃至他對自我音樂曲風的轉變、新的挑戰與自我期許,點點滴滴,都能讓讀者對他有更親近的認識。 最後兩章則帶著他對傳統文化傳承以及人文的深層關懷,並從他在韓國得獎前後所感受到的亞洲氣流,泛談中日韓與台灣各地的電影工業及著作權意識等問題。全書論述簡潔且易懂易讀。 久石讓精采語錄: 所謂的一流,即每一次都能夠發揮高水準的能力。 作曲家如同馬拉松選手一樣,若要跑完長距離的賽程,就不能亂了步調。 關於創作這件事,重點在於感性。 身為一名創作者,抱持的態度是能不斷提出新構想,並且靠自己進行創作。 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邏輯的思考,以及乍然閃現的靈感。 符合邏輯的思考,依據腦中所累積的知識、經驗等等。曾經學過什麼、體驗過什麼,才能逐漸構成創作的血肉,這些都存在於邏輯思考的根本之中。 誕生而出的作品要勝過人腦思考出的「好」,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順利掌握住那道閃現的靈感,做出來的曲子必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