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设计哲学

  • 由内向外看世界

    作者:佐藤大,川上典李子

    > 当今最受追捧的日本新生代设计师首部作品。创业不满5年,即受邀为众多国际大牌设计:LV、可口可乐、星巴克、三宅一生、乐天、碧莎、彪马、伊势丹……获奖无数,更被日本国宝级设计大师三宅一生盛赞并强烈推荐! > 超国际化的设计思维。生于加拿大,毕业于早稻田,活跃于米兰、东京、上海、纽约、伦敦、巴黎……佐藤大以世界为舞台,带来全球化的前卫设计理念! > 酣畅淋漓的设计实战。通过上百张产品图和设计图,诠释“设计就是解决问题”的理念,直观感受天才设计师的思考过程!用案例说话,绝无枯燥理论! 本书通过nendo工作室创始人佐藤大亲身体验的事例,介绍设计与创造的本质。不仅是设计师,普通读者也可以从佐藤大的独特思考中,发现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书分为“思考法”和“行动术”两大部分,用上百个案例,分别诠释10大思考法和4大行动术,每一案例均配有相应的设计图和产品图,解读细致入微,启发性极强。
  • 不守规则创意Book

    作者:[美] Bob Gill

    思想的窠臼是创意最大的杀手。我们在思考点子时,却总陷入过去曾有的经验为影像基础,而无法获得原创的点子。然而该如何分辨游荡于自觉意识,而非先前经验的创慧呢?鲍·吉尔认为唯有跳脱并“重新定义问题”。重新定义问题的真意在于“重新质问自己一个新的问题”:将问题转化、设计化、趣味化、创意化,而获得全新的经验,因为不守规则的创意,来自不守规则的问题。 这本书搜罗了作者著名的146个充满睿智与无限想象的案例,皆是一一针对问题而来的精彩解答。
  • 我们如何居住

    作者:殷智贤

    我们如何居住,ISBN:9787300071169,作者:殷智贤 主编
  • 非物质社会

    作者:马克·第亚尼 编

    本书是一部内容广泛、见解深刻的极有分量的论文集,其作者一批活跃在当代西方文坛上的文化名人、著名设计学家和科学家,有些还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的观点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这些论文题目各不相同,论述的角度也不同,但都对后现代社会及其非物质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的回答了什么是非物质社会的问题;有的论述了设计在这个非物质社会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本质变化、如何影响当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并逐渐取得压倒一切的重要地位问题;有的论述了设计如何向艺术靠拢并逐渐成为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的问题;有的阐述了这一非物质时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应该如何自我设计的问题;有的论述了数字化社会可能的利弊。但轴心问题还是设计。正如Marco Diani开篇伊始指出的:以电脑为中心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在关于技术的本质和后果的大辩论后,设计的作用将会在以后的若干年中戏剧化地增加。随着其重要性的扩大,设计的本质也要改变。为使读者更容易地读懂这本书,本前言将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一番简要阐述。
  • 新艺术哲学

    作者:艺术与设计杂志社 编译

    《新艺术哲学》内容简介:约瑟夫·波依斯是战后欧洲艺术中最重要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他似乎不知疲倦,创作出大量的艺术品和表演作品,并发表了大量的艺术言论,培养了一代艺术家。他使批评家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并宣称彻底改变了艺术家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引起广泛地争论。他的扩展的艺术概念堪称高瞻远瞩,融生态,宗教以及政治,经济等观念为一体,以此对艺术体制进行挑战。他创造的形象振聋发聩,久久徘徊不去。但是,对于他的创新、他的观念所造成的冲击,我们能说什么呢?波依斯之后的艺术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他和美国有什么关系的话,相关的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新艺术哲学》所探讨的问题。《新艺术哲学》作者是一批出色的批评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这些文章通过不同的批评工具和标准,对这位艺术家的生平和诸多创作模式进行了考察。《新艺术哲学》的出版是应时之举,有助于学生和艺术方面的专业人士更加了解这位具有争议但又影响深远的艺术家。
  • 设计几何学

    作者:金伯利·伊拉姆

    他们都有各种自然比例规律,这些规律为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甚至全部作品,提供了基本出发点。金伯利·伊拉姆揭示了这些具有启迪作用的自然系统中数学与美的神秘关系。她带我们进入了神奇的几何领域——黄金分割、完美的比例和斐波纳契数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数学。自此,从扬·奇科尔德的海报到巴塞罗那椅到大众公司新款甲壳虫汽车,通过这些作品,伊拉姆向我们展示了设计背后是多么的对称、有序和视觉平衡。 《设计几何学》用它的细节简图,不仅解释了测量科学怎样提供信息,甚至创造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创造美。
  •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

    作者:金容淑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针对设计中的色彩心理进行控索和讲述,阐述了色彩的基本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中的作用及色彩的形象,生动地说明了7种光谱色与白、黑、灰等颜色所表达的情感特征及象征意义。色彩不只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更是传播情感的途径。 书中展示了海报、招牌、店铺陈列、广告设计、家居设计、服装设计和包状设计等设计案例,把理论融入到设计中,使读者掌握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要点。《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适合从事各领域设计工作的读者参考。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第2版)
  •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作者:[美] Susan Weinschenk

    《设计师要懂心理学》出自国际知名的设计心理学博士Susan M. Weinschenk之手,内容实用,示例清晰,以创造美观实用的设计为宗旨,讨论了设计师必须了解的100个心理学问题,每个问题都配以权威经典的示例,并给出即学即用的设计建议,篇幅简短,让你轻松理解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动机,拓展视野,创新思维,为你的设计打造全新用户体验。 最丰富的认知常识:从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动机等方面出发,直接剖析认知心理,全面深入了解用户。 最有趣的设计指南:精美的图片,生动的示例,基于认知原理给出密切相关的设计小贴士,让枯燥的设计心理学变得趣味横生、易学易用。 最严谨的设计手册,本书以科学研究和作者30多年的设计经验为基础,观点均引证自国外正规专著和论文,以最权威的心理学知识,为你的设计加分!让设计有理有据,不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 本书适合平面、网页、交互、移动应用等各类设计人员阅读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人如何观察 人如何阅读 人如何记忆 人如何思考 人的动机来源 人是社会性动物 人如何感知 人会犯错 人如何决策
  • 设计的精神·续

    作者:香港设计中心,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编

    《设计的精神(续)》主要内容:很久以来,设计被认为是商业的工具,没错,但也不全对。设计既是一种跨领域的科学,更是跨领域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年邀请来自全球的设计与商业精英分享经验和知识,本身也在帮助读者构建设计的思维。浮躁的年的年代随着经济泡沫的消退而慢慢退场,理性与忠踏实的风格悄然回归。这里的每一位设计大师都讲述了他们对人与社会的理解和探索的故事,表达出他们对生活和调序的激情,阅读他们的文字不仅是对设计精髓的探索,也是提炼自身思维的过程。 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念。设计的各种领域在21世纪越来越交汇融合,设计的思想与精神却贯穿着这些纷繁的领域。讲故事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一中充满乐趣的方式,因为有乐趣,也使故事中的观念和精神更容易被大空接受和传承。于是我们选择了《设计的精神(续)》里来自这些设计师演讲中的故事片段,并记录了编者与他们的对话,以期听故事的人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念,领悟设计的精神。
  • 在你身边,为你设计

    作者:腾讯公司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

    设计属于所有人,也意在为所有人使用,这既是设计的价值,也是设计的责任。本书内容包括: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用户研究、体验设计、设计流程和工具,以及团队成长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分享。
  • 设计师的自我修养

    作者:左佐

    一本关于字体/标志/常识/理论/讲谈/思考/经验/技巧的书籍
  • 设计原本

    作者:Frederick P. Brooks,

    无论是软件开发、工程还是建筑,有效的设计都是工作的核心。《设计原本:计算机科学巨匠Frederick P. Brooks的思考》将对设计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进行有效和优雅设计的方法。 本书包含了多个行业设计者的特别领悟。Frederick P. Brooks, Jr.精确发现了所有设计项目中内在的不变因素,揭示 了进行优秀设计的过程和模式。通过与几十位优秀设计者的对话,以及他自己在几个设计领域的经验,作者指出,大胆的设计决定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作者追踪了设计过程的演进,探讨了协作和分布式设计,阐明了哪些条件造就了真正卓越的设计者。他探讨了设计过程的具体细节,包括多种预算约束条件、美学考虑、设计经验主义及工具。同时,他将这些讨论与现实中的案例结合起来,这些案例从房屋建造到IBM的Operating System/360。成功的关键因素贯穿全书,每个设计者、设计项目经理和设计研究者都应该知道。
  • 王受之讲述产品的故事

    作者:王受之

    精彩摘要: 大凡讲到意大利设计,人们脸上都会流露出一抹轻松的微笑来。如果看到巴托里设计公司(Bartoli Desing)的作品.那微笑就会更加灿烂了。我在学院开的一门课是”娱乐设计概论”。课堂上有学生问道:“日本动漫画和美国动漫画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美国的动漫画是大军团,大公司合作的结果,目标是利润巨大的市场:而日本的动漫画是很个人化 的创作。因此更加具有创作上的个人色彩,更加具有强烈的个体风格,也更加具有市场的弹性。”我说。我想这一说法。也可以应用在美国产品设计与意大利产品设计之间的区别上。意大利设计公司都不大。往往是三两个人的组合,他们设计的作品也往往没有采用美国那种大规模企业生产的方式,而有点作坊生产的意思,批量不大.但是却讲究设计细节。巴托里的设计,走的是一条很雅致的风格路线。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的有机形式,但是色彩就丰富得多了。而且在有机形式的使用上,也更加具有娱乐色彩,更加有趣。北欧的有机现代主义,往往比较严肃,不苟言笑,而意大利的设计,却是神采飞扬,充满欢乐的。比如这个公司设计的“塔克塔门把手”(Tacta door handler,for Colombo Design)、叫“云”的可以堆砌的塑料椅子(CIoud armchar Segis 1999).不但流畅优雅.并且价格并不高。把价格低廉的塑料产品通过设计而赋予高贵的感觉,是意大利设计的突出能力。说他们“化腐朽为神奇”自然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通过设计将普通的物件变成走俏的商品.则真是他们的独门功夫了。巴托里说:我们喜欢设计一些友善的、不唐突的作品,放在那里总是能够让你找到感觉,(we like to design friendly,non-obtrusive products,which you feel might always have been where you place them)。话讲得很孚实,其实要做到可不容易。巴托里设计公司是由卡罗·巴托里(Carlo Barto)在1963年建立的意大利设计公司,基本上是个家族公司。意大利好多公司,包括时装企业范思哲、普拉达等等.都是家族企业,意大利人在这方面有点像中国人。巴托里公司的设计领域很广,以家具和家庭用品为中心,也扩大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多个方面。他们的设计获得过很多重要的奖项,卡罗本人曾经获得米兰设计三年展的最高奖项——金罗盘奖(Compasso d’Oro),该奖在设计界就好像是奥斯卡奖在电影界的地位,显示了巴托里设计的实力。
  • 极少主义

    作者:董豫赣

    《极少主义(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 一部自传

    作者:[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本书是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自传,以“家族”、“入行”、“事业”、“自由”、“形式”五卷,展现了赖特传奇的一生:童年的美好、懵懂与自然的启蒙;初入社会的青涩与憧憬;事业起步的欣喜与磨练;以及他自立门户、与流俗决裂的卓越不群。 在赖特优美流畅的文字与奇巧清新的哲思中,我们可以窥见一名建筑大师的成长历程,以及整个建筑界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美国社会以及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 思维的形状

    作者:(美)刘宇昆

    本书完整收录了刘宇昆整个短篇创作生涯中的众多佳作,包括2002年最早创作的《纱蝉》、2014年的最新短篇《解枷神灵》;更有在未来作家竞赛比赛时的即兴作品《涅槃》,获得“雨果奖”“星云奖”提名的《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及同麦克•雷斯尼尔合作的《拟态植物》。 这十一篇异彩纷呈的杰作,从遥远的历史真相到眼前的信息过滤,从外星人的思维之谜到机器人的道德困惑,从为人父母的情感之路到奇点时刻的真正降临,为读者呈现了极为广阔的科幻创作视野。
  •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作者: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一书,主要汇集1965年至1992年於世界游历中思考的轨迹与心路历程的反省,藉由旅游,造就了建筑师的深度与成长,一如科比意藉旅行中的速写记录其感动与创作灵感来源,安藤亦从世界各大小通路、街道、城市中透过身体实地经验空间的过程,感受建筑的每一向度,并於体验中与思绪中自省,藉自省检视过程作品的适切性。 在建筑的世界中,除了可看见构筑的实体外,就是创造层面的重点亦即对本质的探索与呈现,而本质又与空间所欲展现之空间精神共荣共存。 安藤的理念亦即在此,对「本性」的要求与莱特东方观点相似外,「本性」最重要的还是材料在还原後的单纯化,并认为唯有舍弃与质简所造就愈纯静的空间,才能愈呈现事物的深度,亦才能震憾直至人的心灵,及一种人类至高情操的反映。这亦是其执着於简朴的混凝土形象世界之意念与理想。我认为这重点亦是建筑空间於看不见的层次中建筑生命力与完美的呈现。 这是一本述说旅行的见闻录,同时也记载了安藤先生年轻时自我追寻的心路历程。安藤忠雄通过旅行邂逅了真正的建筑,而在体会建筑时从中见到了人生最大的梦想。希望这本安藤的经典旅行札记能使大陆的建筑同好与朋友们对安藤、对建筑、对旅行甚至对于人生的梦,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感触。 目录: Preface 前言/野性的证明 1.Hue 顺化/亚细亚的水、人类的味道 2.Paris 巴黎/建筑之光的追求 3.Barcelona 巴塞罗那/风土对人的孕育 4.Milan&Boston 米兰&波士顿/迈向形态的极限 5.Hague 海牙/谓之二十世纪的这个时代 6.Barcelona 2 巴塞罗那2 /持续奔驰的野性 7.Paris 2 巴黎2 /作为宣传政治意图的都市 8.NewYork 纽约/迈向摩天楼、恶魔的引导 9.Paris 3 巴黎3 /生生流转、水的漫游 10.NewYork 2 纽约2 /倾听黑暗的呐喊 11.Seville&Granada 塞维利亚&格拉纳达/拮抗之地 12.Ahmedabad 艾哈迈达巴德/深层之中的永恒 13.Rome 罗马/旅行的精神 14.Architecture Guide l 建筑指南l/即将完工的建筑 14.Architecture Guide 2 建筑指南2/迈向废墟的建筑 15.Kyoto 京都/都市复苏术 16.Berlin 柏林/墙壁所包围的城市 17.Athens 雅典/纯粹理性的宇宙 18.Los Angeles 洛杉矶/过程建筑 19.Cappadoela 卡帕多西亚/迈向表现之途美沃斯堡的恶意 20.Tokyo 东京/虚与实的狭缝之间 21.Basel 巴塞尔/静与动的对决 22.Gibraltar 直布罗陀/位于大地的尽头 23.Vienna 维也纳/曲线的诱惑 24.Vellice 威尼斯/在水面上的徘徊 25.Istanlbul 伊斯坦布尔/现代建筑的墓碑 26.Russia 俄罗斯/红色安魂曲、永远的前卫 27.Marseilles 马赛/极致的木与石 28.Kastlmir 克什米尔/依然见不到的乐园 Postscrint 译后记/旅行,还在持续 Biograptw 简历/安藤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