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战后

  • 战争留下了什么

    作者:鹤见俊辅,上野千鹤子,小熊英二

    该书是日本战后一代著名思想家鹤见俊辅和日本思想史重要学者上野千鹤子及小熊英二的对谈集。内容涉及鹤见俊辅乃至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线索和问题,深受日本思想界欢迎。
  • 日本战后史

    作者:中村政则

    《日本战后史》欲以“贯战史和1960年体制论”为基础叙述战后史,故不采用“1955年体制论”这一通说,而将第一期的下限定为1960年。我的基本想法是:19世纪60年代,是战后基本框架的定位时期,也是眺望其前后时代的展望台。而19世纪90年代,则是这个基本构造开始崩溃的一个分水岭。第三、第四个时期的划分方法与“通说”基本相同,但对该时期的解释,我将强调贯战史的观点。另外,《日本战后史》的时代划分,各个时期大致相隔15年。过去,“一代人(onegeneration)=30年”的时代认识占支配地位,但在现代这样变化激烈的时代,应当视为“一代人=10~15年”,即现代社会的一切,都以一倍或一倍以上的速度在变化着。
  • 战后日本大众文化

    作者:[日] 鹈饲正树,[日] 永井良和,[日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无不是在纵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横向的现实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日本更是融合东西方文明而受益匪浅的成功范例。从吸纳先进的制度典章到时尚的衣食住行,日本历来被冠以“改良”“现实”以及“拿来主义”等标签。战后的日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同时保留了诸如茶道这样被称为日本文化活化石的文化形式,可谓传统之源不息、现实之流纵横。 本书以1945年为起点,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以文化研究的手法,通过生动的事例揭示了日本社会“人与物”变革的内外在要素,阐释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和一般民众的生活理念,是一本了解近邻日本,体会现实中的日本人的既有学术意义又不乏趣味性的大众读物,值得一读。
  • 拥抱战败

    作者:(美)约翰·W·道尔

    对日本人而言,直到1952年美国占领期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结束,而战争年代、战败以及被占领时期,给亲历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作者试图通过还原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声音获取一种认知,即在一个毁灭的世界里重新开始,到底意味着什么。无论日本这个国家后来变得多么富裕,多年来这些残留的记忆,已经成为他们思考国家历史与个人价值观的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