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字學

  • 古文字学初阶

    作者:李学勤著

  • 甲骨文字典

    作者:徐中舒 编

    《甲骨文字典》既广泛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徐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该书体例独创,释义精辟,举例恰当,有以下独到之处。   一、兼采各书之长,独创最先进的编纂体例。该书对甲骨文字的解释,分为字形、解字、释义三部分,字形部分收录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解字部分解说甲骨文字的本义及引申假借义,释义部分列举各类有代表性的辞条,以说明所释各字在殷商时期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各种词义。三个部分有机结合,互为表里,使读者能通过该书对甲骨文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字形的收集,先汇集全部甲骨文字,从其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字形,故该书所收字形虽不是太多,却有一以当十之功效。字形的排列,按时代先后分五期依次系于各字头之下。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甲骨文字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各个时期的不同字形、书体风格等,便于全面深入掌握甲骨文字字形,这是此前的任何一部古文字工具书所没有的。字义的解释,博采众家之长,不囿于一说,实事求是,同时又融入了徐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学术成果,综合形、音、义全面考察,创获颇多。   三、该书在甲骨文的考释上充分体现了徐先生科学的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强调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学术问题。如以前的学者未曾充分注意到甲骨文“小”与“少”为一字,因而只释出甲骨文中从“小”的合文,如“小甲”“小乙”“小王”“小臣”等,而对许多从“少”的合文却阙然不释,该书从古文字的基本特点入手,指出“小”和“少”本为一字,突破了字形上的束缚,释出从“少”的“小甲”“小母”等合文。又如甲骨文的“弁”字,系徐先生早年所释,当时限于考古发掘的状况,只从文献和字形变化来进行论证。该书则充分利用殷墟妇好墓新出的考古材料与甲骨文字形相结合,对该字作了更为全面的考释,证明了徐先生早年的结论是正确的,等等。
  •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作者:徐中舒 主编

    出版説明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是一部收録古文字字形的工具書,由著名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漢語大字典》主編徐中舒教授主編。參與本書的編寫人員有徐永年、伍士謙、陳剛、庾國瓊、諶貽祝、李宗貴、李崇智、歐昌俊、冷雪、周旭初、查中林、李玫等先生。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共十四卷,收列古文字字頭約三千個,古文字字形約一萬個。書末附有筆劃檢字表,可供查檢。在編寫上,本書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大體按文字發展的歷史層次分殷代、西周、春秋戰國三欄排列。二、主要選取《説文》小篆爲字頭,並依《説文》的次第排列;《説文》没有的,則寫成楷書並注明出处。三、所收字形絶大多數是從原拓本或原件照片中摹取出來的,少數未見原拓的字,則採用傳世影寫謹嚴可靠的摹本。四、對最初一個形體而有幾種用法,後來演化爲幾個字的,或先只有假借字,後來才出現專字的,參照《金文編》等書成例,採取重見的辦法。五、書中所收字形的斷代,主要根據董作賓和郭沫若二位先生的考證,也參考其他一些專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〇年出版了《漢語古文字字形表》線裝本,共三册。一九八一年,該社將三册合爲一册出版,並增補了批注。後四川辭書出版社又多次重印。此次出版,得到徐亮工先生的大力支持。我們重新排印了書中的注釋文字,並修補、訂正了書中的模糊、錯訛之處。此外,張亞初先生於一九九九年在《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發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訂補》一文,對本書多有補充和訂正之處,我們徵得張亞初先生家屬的同意,將此文附於書後,讀者可以參考。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二〇一〇年九月
  • 文字蒙求

    作者:王筠

  • 古文字诂林 第一册

    作者:李圃

    由华东师范大学承担编纂任务的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古文字诂林》,自1991年立项以来,经过十四个寒暑的不懈努力,终于修成正果。 这部汇集了一万多个字头,一千多万考释文字、煌煌十二册的巨著,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搜罗最齐备的古文字汇释类工具书。它将历代学 者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荟萃于一编,这在中国学术史上是第一次;它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甲骨文、金文等八大类古文字的排版印刷,这在中国出版史上也是第一次;它根据秦汉篆书厘定了近万个篆书古隶定字样,为研究篆书演变至后世楷书架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这在中国字样史上又是第一次。 它的编纂出版填补了我国汉语文字学学科建设的一个空白。文字学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我国文字学发端甚早,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对小篆文字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以后历代文字学家陆续对新发现的古文字进行整理和考释。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大批甲骨文、钟鼎文及其他古文字资料陆续出土,学者专家们的搜集、整理、著录和考释,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直至20世纪未,这些累积了近两千年的研究成果始终没有经过古文字整体意义上的全面梳理。华东师大《古文字诂林》编纂室的20多位专家学者们,在主编李圃的带领下,编纂组的学者们跑遍全国10多个城市收集了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专家学者研究古文字的专著、论文、杂志、手稿三千多种,按照字头将甲骨文、金文、古陶文、货币文、简牍文、帛书、玺印文和石刻文等八大类古文字字形和相关的考释资料进行综合整理。 10多年来,20多位编委和近70位硕士生、博士生、访问学者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一支虎虎有生气的文字学研究队伍茁壮成长起来,当年的硕士生、博士生,如今有一半以上成了教授、博导。华东师大汉语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点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该校设立的“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也成为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编李圃自豪地说,《古文字诂林》从立项到全书出版,不仅完成了一个项目,还培养了一支队伍。
  • 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作者:李零

    《上博楚简三篇样读记》主要内容包括有:自序;第一部分:上博楚简校读记;第二部分:相关论文;附录作者校订后释文等。
  • 中国文字学

    作者:陈梦家

    《中国文字学》是陈梦家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的《中国文字学》课程的讲义,手稿未曾发表。虽说是六十多年前的旧讲义,有些见解已然过时,在陈氏后来自己的著作中也已经修正,但陈氏在其中所提出的某些观点到现在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再者,本讲义中陈梦家先生也架构起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学体系,这也体现了陈氏学问的特点,对研究陈梦家本人实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中国文字学》也具有学术史上的重要参考意义。1937年秋至1944年秋间,陈梦家先生在昆明西南系大任教,讲授中国文字学。1939年夏,陈先生将授课讲义编订成册,名文字学甲编,共分七章,其中第七章古文字材料只写了“甲骨文”一节,为未完稿。至1943年,陈先生作中国文字文学两章,自称为“重订本”,其内容与1939年本略有重复。1944年秋,经费正清先生和金岳霖先生介绍,陈先生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其讲义为英文打印稿,名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AL AEOGRAPHY(译成中文为“中国古文献学概要”)。
  • 说文解字今释(上下)

    作者:汤可敬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为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撰著。《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首立了部首排列法,开创后世字典编排、查检之先河;它保存了上古*富的文字资料,是我们今人研究甲骨文、金文不可缺少的階梯,是研究小篆體的直接样本;它闡发了前人的六书说,並首先连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體构造,释義以形为主,因形说義,说義以明本義为主,旁及引申義舆假借義,通过以形索義、因聲求源的義训和聲训两种方法,训古语,释方言,明典章,因而这部字典,又是人们系统認旘、掌握上古语音、词匯和读通先秦两汉古籍的重要工具书。它的出现,不仅使文字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对音韵学、训诂学、词匯学的萌芽或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经历两千年悠悠岁月,至今仍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人翻检、捧读、背诵、臨摹和鑽研究。本文是说文解字今释。
  • 唐兰先生金文论集

    作者:唐兰

    《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 古文字论集

    作者:裘锡圭

  • 说文通训定声

    作者: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凡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同从一声符孳衍的字都联缀在一起,秩然有序。每字之下,先释《说文》本训,引群书古注为证,即所谓说文;次陈述字的引伸义和因文字假借而产生的假借义,即所谓通训;最后举出上古韵文中的用韵来证明古音,凡同韵相押叫做古韵,邻韵相押叫做转音,阐明字音,即所谓定声。这3部分的主要部分是通训,对研究词义的发展和转变大有帮助。
  • 《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

    作者:万献初

    《〈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内容简介: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系统地整理了经秦代书同文而规范过的小篆字系,其字义训释来自群经故训及博采通人,系统地贮存了经先秦经典验证过的古文献词义体系,其构形本义显示的主要是上古的社会生活形态。因此,系统研究《说文》字系的形音义,能够发掘出不见于其它史料的历史文化信息,揭示深藏于汉字构形体系中的上古初民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奥秘。 《〈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的研究,从传统文字学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从不同以往的视角来审视《说文》字系,用全新的方法来剖析汉字的深层内涵,试图为汉字学理论“寻找坚实的历史、文化根基”。主要选取《说文》有关生产生活部类的字为对象,按部类系连成相对封闭的子字系,作贯通的穷尽式的定量定性考察,以系统的构字本义分析(“笔意”分析)为主,参考甲骨、金文字形,广证以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资料,揭示各子字系所包含的构形心理、特性和规律,探索叠置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 《〈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分八章重点考察了《说文》字系中所含的上古先民“捕获、狩猎、畜牧、农耕、饮食、器皿、衣着、居住、商贸”等方面的生产生活内容,同时借助系统中的定位来推证所涉及的个体汉字的确解,然后观察哪些字在何时成为死字僻字,哪些字流传至今成为通用字,并探询其成因与规律。所得成果,既有益于历史文化研究,也有益语言文字研究的深化。
  • 商周古文字读本

    作者:刘翔,等

    《商周古文字读本》内容简介:古文字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本身尚处于不断地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待做。关于古文字学科教学体系的建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古文字学要讲的内容确实很多、但是其中不无轻重缓急之分;偿若面面俱到、则教学难以从容、效果也难以保证。而古文字学无论其涉及面多宽多广、它首先是属于语言文字学的范畴的。这是因为并非任何传世的或出土的古代器物、都是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古文字学的对象、总是那些具有古文字材料的器物、甚至包括一部分原器物已经佚失而只有古文字搨本或摹本留传的材料。同时、任何传世或出土的古文字材料、都是当时语言的书面记录、都首先有一个如何释读的问题。如果文字尚且不能基本释读、语义不能明了、那么从其他角度例如器物、史实、思想、艺术等方面所进行的考证与研究、就难免不受影响、有的甚至无从进行。语言文字之学、我国传统称为“小学”。它被看作是治学的基础、历来受到重视。同样、要想入门于古文字学、释读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说是一项最基本的功夫。
  • 世界文字发展史

    作者:周有光

    《世界文字发展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文字学概要(修订本)

    作者: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文字学理论方面的一部专著。本书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字资料及考古发现,全面讨论了有关汉字的性质,汉字的形成、发展、演变,汉字结构类型,文字假借,文字分化与合并,字和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整理和简化等问题,分析深入论证严谨、见解深刻而多有创意,对汉字学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本书出版以后影响深远,书中内容不但广为国内学者征引,而且全书已经翻译成英、日、韩多种文字,是国内外学者、学生了解、研究汉字的必读书。本书1991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届国家图书奖,2011年获得首届“思勉原创奖”。 《文字学概要》此次出版的修订本,以裘锡圭先生1993年的修订稿为依据,修正了一些初版的错误和表述不妥的地方,在不少地方增加了“校按”对需要补充和说明的地方进行交代。全书重新电脑排版,更换了部分图版,阅读效果较初版大有改善。为了便于查找书中例字,修订本还在书后编制了索引。为了表示对朱德熙先生的怀念和敬意,裘锡圭先生还在书前附上了朱先生在去世前不久从美国寄来的对《文字学概要》提出修改意见的一封信,供读者参考。
  • 中国文字学

    作者:唐兰

    本书从语言学以及世界各区域文字的宏观视野,阐述中国文字学的范围及新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汉字演化的原因与过程,对文字的变革,新文字的产生等也作了系统的阐释。
  • 古文字学初阶

    作者:李学勤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该书向您展示的是中国古文字的灿烂文化。
  •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

    作者:邹晓丽

    《基础汉字形义释源(修订本)》是一本极具文献价值、学术价值的工具书,也是一本构思优长、雅俗共赏的古文字学读本。其内容有:以人体为内容的部首、以器用为内容的部首、以动物为内容的部首等。
  • 古文字学简论

    作者:林沄

    学习古文字,入门的途径和方法很重要,作者着眼于此,在书中讲授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考释古文字的途径、字形历史演变的规律,并兼及古音和字义。
  • 常用字解

    作者:白川静

    《常用字解》用别样视角讲述194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日本汉字研究第一人、比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的文字学大家——白川静力作《字统》普及本全新汉字诠释系统——“白川学”的普及性著作批判和修正《说文解字》字形训诂,对于中国及日本的古代文化,多有生动见解。 《常用字解》正如白川静先生在《字统》引言中明确指出的,他的字书不是一般的字典,而是“字源的字书”、“语言史的字书”、“汉字文化的研究书”,即通过对殷周时代文化历史的把握,观察甲骨文、金文的构造,发现汉字字源的来龙去脉,重现汉字婴幼儿时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