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东亚

  • 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

    作者:汪高鑫

    追本溯源,综览中、日、朝古代交往史实。知古鉴今,构建东亚和平友好新格局!本书以古代东亚中、日、朝三国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于目前东亚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具有很大的启迪价值。今日东亚迫切需要对历史上与临国的相互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开创一个和平、友好与发展的新东亚。   中、日、朝三国同处东亚地区,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了相互往来。古代中朝之间的交往,从中国商周之际的箕子入朝鲜算起,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而中日之间,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吴越一带的中国先民就可能有从海上来到日本列岛的,徐福东渡的传说即是先秦秦汉之际中国人渡海移民到日本的一个缩影,而汉光武帝赐金印于倭王,则是两国政权有确切往来的开始。从中国的汉魏至明清,古代中、日、朝三国之间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在东亚三国的努力和相互交往的作用下,古代东亚地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属国与自主之间

    作者:冈本隆司 (Takashi Okamot

    本书是关注近代东亚历史状态的一本专著。作者立足于对立的东西世界秩序状态,将叙述时期限定为19世纪中叶至甲午战争,以清韩宗属关系为主轴,凸现当时东亚的焦点问题——朝鲜“属国自主”,并将其放入多国间之交涉的背景当中,去捕捉近代东亚构造的变迁过程。作者运用了多种语言史料,从多角度观察了近代清韩宗属关系,试图从客观上恢复近代清韩宗属关系的真实历史面貌,继而揭示出近代东亚的真实历史状态。 “自主”一词对朝鲜半岛的人们来说可谓意味深长。朝鲜半岛统一的重要原则即为“自主”的再继续。作者以“属国自主”为话题,再现近代的东亚秩序状态,无疑对目前东亚局势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本书荣获第二十七回三得利学艺奖。作者冈本隆司,男,1965年生,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被日本史学界称为鬼才,已先后出版三部专著,一直力图再现近代东亚的真实历史面貌。
  • 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

    作者:石守謙,廖肇亨

    「東亞」作為一個地理區塊的概念,固然與歐洲勢力之試圖掌控世界版圖有關, 但在那之前,中國、日本、韓國所在的區域中,確實也存在過一些文化共相。 這些共相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並為不同地區之人士所共享, 甚至在他們之間促生出某種「同體感」。 這種具有高度共享性的意象,其存在的情況可以見到若干不同的類型, 從理念層次的超越現世之理想世界想像, 到具體典範人物、景觀之形象,甚至訴諸物質性形式存在的用器用物、消費貨品之樣貌。 觀察與分析此「文化意象」的重點不在於它們在中、日、韓各地之是否出現, 或者誰先誰後的問題,而是在透過各種管道往來後,其所經歷的形塑過程。 本論文集所收的論文,試圖追求另一種能超越單一由學術、政治、宗教、經濟角度切入之既有模式, 以一種能不受其限制,而又足以適時將之統合在內的關照格局, 來重新反省「東亞」之作為整體的可行性。
  • 东亚儒学九论

    作者:陈来

    中国学者往往缺少对“东亚”清晰的、有分辨的意识。 我们当意识到,“理学”不仅是中国的思想,也是韩国的思想,亦是日本的思想,韩国以及日本的新儒学都曾在理学思想上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应当把这些贡献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把理学体系所有逻辑环节和思想发展的可能性尽可能地揭示出来,也可以把理学和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种特色呈现出来。
  • 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

    作者:朱云影

    日韩越三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完全在中国文化的笼罩之下,不仅使用汉文,采用中国的典章制度,其学术思想和宗教风俗,莫不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最早提出“中国文化圈”的概念,这是中外学者过去未曾从事过的研究工作,若有之,也仅限于中国文化对某一国交流或影响而已。 本书根据中日韩越各国的原始文献,条分缕析,广征博引,综合系统地研究,具体而清晰地呈现出“中国文化圈”在东亚地区的全貌。 《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一书,实为研究“中国文化圈”的开山之作:资料极其丰博,网罗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绝大多数原始汉文文献——这些史料价值无法估量,堪称一部研究“中国文化圈”的学术指南和资料索引;论域相当广阔,涵盖中国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学术、思想、政治、产业、风俗、宗教方面的深远影响,这种全面、客观、综合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无人出于其右。
  • 东亚的笔谈研究

    作者:王勇

    本论文集是“东亚笔谈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众多学者发表的有关笔谈的研究成果。从遣隋使时代到清末,笔谈一直作为“汉字交流圈”中独特的存在被人们所使用,但至今鲜有人深入研究。本论文集的出版,在一定层面上扩大了人们对笔谈历史的认识,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想象异域

    作者:葛兆光

    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国史料中难得看到的。作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在燕行文献中,“中国”对于李朝朝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异国”,“大清”对于朝鲜文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游览胜地。“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又已经“华夷变态”,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他们在复杂心态下,近距离观看中国,记录下他们感到不寻常的种种现象,又在想象异域悲情的情感驱使下,李代桃僵地为大明王朝招魂,处处搜寻大清帝国的种种怪现状。这似乎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世东亚以及中国,重看东亚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族群与疆域等等问题。
  • 东亚史

    作者:罗兹·墨菲

    《东亚史(插图第4版)》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东亚地区的共同基础与地区差异为开章,以占全书一半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西方人到达亚洲之前的的东亚历史,其中中国古代历史因其保留了大量文字记载与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巨大而广泛的影响而占据了主要篇幅。第二部分记述了西方人到达亚洲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东亚各国历史,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东亚各国面对后来居上的西方以及后来的帝国主义所持的不同态度。第三部分以中日战争为主线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东亚。最后一部分对二战之后的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主要地区的发展作了详细介绍。在整体上四部分又紧密相关,前后贯通,使东亚地区的历史以完整、鲜活之姿展现于我们眼前。
  •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作者:中日韩三国共同编写委员会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以中日韩三国为叙述对象,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以三国普通读者为阅读对象,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中日韩三国在近代走过的历程,对于三国历史,尤其是中韩与日本之间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介绍。本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撰写。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不仅在历史上关系密切,而且近代以来三国几乎面临西方列强环逼的相同境遇,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步入列强行列,且对中韩肆行侵略,三国关系进入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由三国有正义感的学者共同撰写三国近代发展历史,在中日韩三国均为首次,这对于加强三国学者的交流与联系,在三国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共同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与积极的作用。第二,以三国普通读者为对象,在以往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浅显流畅的语言,概要地梳理了三国在近代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侵略中、韩的事实,以史为鉴,开拓三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第三,既全面系统, 不烦,又注意详细得当,把握要点。本书既把握一些关键的历史事实,针对日本右翼教科书歪曲历史,掩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史实,进行了充分的揭露,以令人信服的材料,详实地介绍了近代历史上日本对中、韩侵略的暴行;同时,又不拘泥于一些所谓的细节,如右翼教科书为歪曲日本军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实,强调所谓“第一枪”问题,本书则在介绍了卢沟桥事变前后日本军国主义的种种侵略行径后,强调指出,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军国主义有计划制造的事端,有没有这第一枪,都改变不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略中国的事实,进一步说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卢沟桥本身就是侵略中国的行径;第四,本书在写作方式及内容编排上力图改变我们以往的历史读本存在的某些教条式说教、形式呆板,严肃有余而活泼不够,不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不足。依在写作方式上,既要求有学术的基础,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同时要求文字要浅显易懂,有一定的可读性。配合文字的叙述,随文附加相关图片,既增加直观的材料,又可引发读者的兴趣。总之,本书力图以新颖、活泼、生动的形式,将正确的历史知识传播给读者。
  • 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

    作者:孙歌

    本书围绕着作者近几年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展开:怎样看待历史与政治?东亚作为一个思考的范畴,它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但是在形成自身知识传统的问题上,作者感觉到把东亚作为一个知识范畴而不是仅仅作为地理想象空间,有它的合理性和不可取代的价值。正是东亚知识分子的逼问,使得一个往往被中国知识分子忽略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什么要谈东亚和为什么不谈东亚,同样是一个历史问题,也同样是一个没有理论想象力就无法把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