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技史

  • 轮回

    作者:詹姆斯·伯克,杜尚·彼得里契奇

    作者伯克为我们描绘了50条令人着迷的技术史之旅,每一条旅途由一系列前后衔接的重大事件组成,旅途结尾恰好衔接开头。无论是电磁场的探索、热巧克力的起源,还是DNA指纹,这些短文都阐明了万物变化中那令人惊异的轮回。 例如,在“有(一半)风景的房间”这篇短文里,伯克从他住所外一座被遮住一半的泰晤士河铁路大桥开始陷入沉思,这一沉思触发了一系列联想,从这座铁路大桥的工程师到莫尔斯,再到枪炮发明者科耳特,最后到一位名叫霍尔斯特的长号手。这个人就曾住在那幢遮住了伯克风景的房子里。 伯克的短文妙趣横生,富于教益,每一篇都凸显了看似无关的事件和发明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浪漫的诗歌联系到白兰地的蒸馏工艺:而奎宁水通过莱布尼茨联系到了第一个抵达北极的探险者。这本独一无二的集子肯定会引起历史爱好者、技术爱好者以及其他任何拥有健全的知识好奇心的人的兴趣和喜爱。
  • 天工开物图说

    作者:宋应星

    《天工开物图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图说》对宋应星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注释说明,以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原作;同时,甄选相关图片数百幅作为参照,更利于读者对原书进行延伸阅读。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者: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这部巨著的第六卷第五分册,主要论述中国古代酒的发酵技术与演变、大豆的加工与发酵技术、食品的加工与保存、茶叶的加工与利用、食品与营养缺乏症等,作者还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古代发酵技术和食品科学发展的思考和结论。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五十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
  •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作者:张秀民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概述了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途径作了探讨。我国发明的印刷术,先后传入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琉球、菲律宾,西传至伊朗,并影响了非洲的埃及与欧洲。作者还根据《李朝实录》等资料,说明朝鲜铜、铅活字在世界印刷史上的地位,指出元末大批刻工在日本刻书对日印刷术事业的贡献,并介绍了越南、琉球的古代刻书情况,又论到中国天主教徒在菲律宾开创的印刷事业,这些都弥补了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的不足。
  •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

    作者:[美] 本杰明·艾尔曼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杰明·艾尔曼在对中国学术思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1550至1900年科技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17世纪初,欧洲人在钟表、杠杆和滑轮等重要机械制作上已经领先于中国了,但同时他们也在向中国人学习丝绸和瓷器 的制作技术。基督教传教士对于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疑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是耶稣会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嫁接,还是新教徒影响下欧洲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都为后来晚清改革者和国共两党精英所一致倡导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与许多学者贬抑中西接触之前乃至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艾尔曼从中国人的自然史观和学科分类等角度论证说,中国人对科学从来不乏兴趣,这也正是传教士介绍的欧洲科学能够在明、清朝野得到重视的根本原因。艾尔曼在本书中重新审视了一个被学术界一直视为当然的观点,即科学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失败的,而在欧洲、日本是成功的。为了剥离甲午战争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明、清中国科学失败论的外壳,艾尔曼以惊人的耐心和毅力考察了与中国科学以及中国人科学思维相关的各个领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现代科学的努力。
  • 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

    作者:(美)艾尔曼

    《中国近代科学的文化史》内容简介:这本教科书描述了16世纪中叶(1550年)以来中国的现代科学、医学和技术的文化史。它同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耶稣会士对中华帝国晚期的影响,以及1840年至19世纪末的现代中国早期的新教时期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有一种持续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帝制下的改革家、早期的共和党人、国民党骨干和中国共产党全都把科学和技术看作是最应该优先考虑的事物。然而,我们过去总是低估了科学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实际上,我们对所有20世纪以前的中国自然研究还停留在认识不足的地步。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者:李约瑟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本书是这部巨著的第六卷第一分册,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植物学的萌芽、植物语言学、文献及内容、救荒食用植物的研究以及为人类服务的植物和昆虫等方面的成就和贡献。适于科学史工作者、生物党工作者昨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阅读。
  • 钢铁、蒸汽与资本

    作者:[英]罗杰·奥斯本(Roger Osbo

    本书讲述了工业革命期间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故事,以及那些高瞻远瞩并将理想付诸实践的人——他们的灵感的来源、他们的竞争与对抗、他们的阴谋诡计、他们受到的死亡威胁以及坚持不懈。阿克莱特、瓦特、特雷维西克、韦奇伍德等人跻身巨人行列过程中的成就与教训统统跃然纸上。作者权威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工业革命为何发生,怎样发生,展示了前工业时代的英国作为非常富裕的社会,其财富如何广泛地散布于所有的人口,以及每个城镇、村庄和家庭的手工业当中。可支配的收入、对工业品的广泛需求和一代经过严格训练的工匠结合起来,创造出促使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唯一条件。工业革命也是现代人类社会中极富争议的最重要的一段插曲。本书不仅凸显了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也展现了在那个激动的年代,最让人心潮澎湃的壮举。
  • 发明的历史

    作者:特雷弗·威廉斯

    本书是著名的科技史专家特雷弗•威廉斯的科普力作。全书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从石斧到硅片的人类发明史。同时,作者还希望表达: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社会同样从技术发展中受益。技术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强大的互动关系。 “这本书精彩地呈现了人类科技与发明的进程。”——《科学图书与影视》杂志 想了解关于科技发明的一切吗?翻开这本书把。《发明的历史》带你着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从最原始的工具与武器,一直到通信、基因、工程、建筑、医学、交通、农业、航空等各个领域的最前沿进展。 这是一本发明家的百科全书,一本网罗科技的知识宝典。让你头晕目眩,却手不释卷! 最新修订版增加:最前沿的电脑与信息科技,包括数码摄影、数码电视、卫星传导,以及建筑、隧道、桥梁工程学的进展、基因研究,如转基因食品等。
  • 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

    作者:沃尔夫(英),周昌忠

    《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是英国著名科学史家亚·沃尔夫撰写的科学史名著。书中全面、精炼地介绍了科学技术在十八世纪里取得的巨大进展;扼要地介绍了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社会、人文科学在十八世纪的发展。
  •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下册)

    作者:【英】亚·沃尔夫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套装上下册)》(作者亚•沃尔夫 )可以说是关于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以时间为序,概括地总结了那个时代世界上发生的自然科学与人类思想相结合的典范,正是这种有效的结合推动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套装上下册)》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囊括历史、科学、哲学等方面,是帮助我们深入研究那个时代的一本百科全书。
  •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作者:(美) 托比·胡弗,Toby E. Hu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2版)》考察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仅诞生在西方,而科学史上曾经遥遥领先的东方世界却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作者在法律史和欧洲12、13世纪的文化革命中找到了科学的精神气质之所以萌生在西方的重要线索,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西方产生了独一无二的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2版)》为“李约瑟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作者从西方人的视角对中国的科学与文明、思维方式、法律、教育和考试体系、科学与社会组织等进行了考察,既饶有趣味,又发人深省。 认真地阅读《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第2版)》,会促使人们思考:是什么奠定了当今世界秩序的基础?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缺少什么?中国需要从西方学习什么?现代科学的中心会有可能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吗?
  • 糖史(全二册)

    作者:季羡林

    糖史(全二册),ISBN:9787539254845,作者:季羡林 编著
  • 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作者: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

    本书是一本从全球观点审视不同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科学史著作。作者以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上一直并行发展这以观点为主线,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上,深入探讨了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代中国、印度、中东和美洲的人民在不同的自然与历史环境下,沿着各自的轨迹“毫不相干”地发展各自的科学与技术的历程。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欧洲人经过中世纪“黑暗时期”的积累之后,先后经过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洗礼,最终一跃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背景和原因。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很强的可读性。
  • 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者:李约瑟

    本书是通过对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进行大量具体的分析和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 国富国穷

    作者:[美] 戴维·S. 兰德斯

    《国富国穷》批判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将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因素揉合在一起,多层面地分析了财富创造、国家兴衰更替的根本原因,提出人类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
  • 科学的历程

    作者:吴国盛

    这本书把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描述,又把人类文明的产生作为宇宙演化的一部分来阐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文明在宇宙发展中的位置,从而加深读者对自然科学史的了解。 《科学的历程》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为主线,同时讲述了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书中对埃及、苏美尔、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做了简明清晰的描述,继而用较大的篇幅详尽地描述了希腊文明,描述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在古希腊的蓬勃发展。 书中描述了人类的宇宙观如何从毕达哥拉斯的“中心火”模型,演化到地心说,再演化到日心说的发展。还详细地描述了我们中国人了解不多的、古代西方的一朵灿烂的文明之花―――亚历山大科学院的成就。这座诞生于公元前200多年(相当于我国秦汉时期)的学术中心拥有动物园、植物园、演讲厅和藏书70多万卷的图书馆。国王还为科研工作者设立了科研基金。在那里工作的欧几里德创立了几何学,在那里成长起来的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这所科学院最令人惊讶的成就是造出了蒸汽机。后来,亚历山大科学院毁于兵火,稍微复兴后又遭到宗教迷信势力的多次打击,最终消失在封建社会的黑暗之中。 这本科学史还描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经阿拉伯人和蒙古人传入西方,又如何为文艺复兴和科学的重新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书中描述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宗教迷信势力对他们的打击和迫害。书中还描述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科学发展的巨大影响。 正是在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现代的科学协会和科学院,促进了力学、热学、化学和电磁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改进和推广使用。这其中包含许多鲜为人知的悲喜剧故事。 《科学的历程》描述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描述了原子弹的制造、卫星火箭和登月飞行。 此书不仅包括物理学的发展史,也包括化学、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是一本较全面的科学史著作。 通常科学史的著作比较枯燥,不讲述科学发现的生动细节。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在讲述严肃的历史发展的同时,没有扔掉科学发展的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得该书有更大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阅读这本书,有助于年轻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有助于他们了解科学进步的曲折艰难,以及宗教迷信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阻碍,有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
  •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作者:罗伯特·金·默顿

    《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十七世纪的英格兰是世界科学与工业之都,当时在那里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转折性事件。作者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对当时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了精辟的定性定量分析,涉及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职业兴趣;清教伦理、文化价值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动力,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学文学及技术等许多问题。作者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勾勒出了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轮廓,提出了它的基本命题。
  • 技术史(Ⅰ-Ⅶ)

    作者:查尔斯·辛格,E.

    我作为常务主编,与查尔斯・辛格(Chales Singer)、DJ.霍姆亚德(E. J. Holmyard)和A-R-霍尔(A. R. Hall)一起与这部著作发生关系,至今已有35年了。这部著作是按照英国一家领先的化学公司―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ICI)――赞助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其最初构思为5卷本,旨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囊括从人类文明发端至19世纪末的整个技术史。继而,作为唯一的主编,我负责 1978年出版的涵盖1900-1950年的后续两卷本的工作。牛津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著作的出版者,把这两卷本看作它成立50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最后,包括整部著作的综合索引的最后一卷第皿卷于1984年问世。可见,这部《技术史》占据了我的大部分工作生涯。就我而言,对我在过去岁月里观察到的一些变化进行反思也许并无不妥。 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对于这部厚重之作头5卷的支持,是具有卓识远见的赞助的一例。作为一家国际性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公司,它的活动是过去许多代人的成就促成的。它开始有些意外地意识到,一旦产生了需求,居然没有一本能供学者们在进行更专业的工作之前作为首选参考书的综合技术史。这部《技术史》恰如其分地用事实填补了这个空白,以至于除去一例之外,没有一部堪与其媲美的替代性著作出版过,这个例外就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不朽之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它向西方和东方学者同样揭示了新的世界。虽然这部书的第一卷在1954年问世,却仍然未完成,不过已经胜利在望了。极其遗憾的是,原来的5卷《技术史》完成之前,很少有这类发人深思的著作可以援用。也许我们将会在21世纪看到东西方的贡献都整合在其中的一部全球视野的技术史。然而必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不单单是学术上的,欲使此类计划得以成功,管理人员的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这部及其他著作的主编,我始终明白在多大的程度上应归于作者们,正是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创作一个个章节。但是,像音乐家一样,他们的努力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和谐的音乐,完全是建立在他们齐心协力的基础上的。 《技术史》这部著作分两批问世的原因曾招致人们的评论。当1950年着手筹划这部书时,在时间上,世纪的更替似乎剔罗辑上的终点。早年的经验主义为牛顿(Newton)的物理学、拉瓦锡(Lavosier)和道尔顿(Dalton)的新化学及工业革命所遵循。但是,19世纪后半叶不断有新的现象被发现(尤其在电学领域内),这种本质上机械的经典观点是不合时宜的。20世纪伊始,人们看到相对论的出现,随后不久是量子力学的创立。那时,人们发觉这不仅说明了难以与早期的研究相调和的态度变化,而且还要求向普通的读者引进难以掌握的艰深的理论概念。然而到1970年,局面有了一些改观。1945年原子弹戏剧性的突然出现,促使公众注意到原子物理中产生的理论和实用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并且新一代的读者已然成长起来,他们所受的教育至少对于这些新的发展给予了关注。因此,把《技术史》从1900年推进到1950年是与时俱进的。意味深长的是,在保持实质上同等研究水平的条件下,这半个世纪需要两整卷的篇幅,而至1900年的技术史则有5卷就够了。自1950年以来,技术演进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预期补充的两卷将把《技术史》延伸至今。可以想见,不仅对于当时存在的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而且在微电子和计算机、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空间探索和研究、核动力、机器人等新领域,人们都必定会发现新的天地。 尽管这部《技术史》迄今未遇到竞争对手,它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成功的,即作为更细致的研究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份易于了解的文献来源,从而在技术史方面激起了人们的兴趣。有趣的是,这些研究已经显示出地域上的区分。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大部分地方,在技术上注重的是1922年建立的纽科门学会传统―所谓的具体细节进路。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但却是与技术创新直接相关的。然而在美国,近30年来,人们认为社会、政治和经济这些因素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毫无疑问,其部分原因是许多美国的科技史学家有着大学文科的背景和少许的工艺知识。然而,说得更严重些,在美国,20世纪的技术被广泛地看作美国的技术的同义语,却把世界其余地方的贡献大大抹煞了。值得高兴的是近一二年内有证据表明,年轻一代的美国技术史学家正在质疑这种内省的、狭隘的态度,而提倡一种更开明的研究方法。 这部《技术史》长期以来一直是标准的参考书,无疑反映了这样的事实:英语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广泛接受的语言。此外,它的流传因为日文版、意大利文版的出现而增加了。我与T"K-德里(T. K. Derry)在1960年出版的《技术史》头5卷节本《技术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echnology),已经用这些文字和西班牙文、荷兰文面世。很荣幸,中国的科技史学家们现在认为应当把这部《技术史》译成他们自己的文字。我十分清楚这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我感谢所有为此勇于合作的人。我衷心地希望,这部书在他们这个有着几千年不断的技术创新史的国家中所激发起的研究,将是无可匹敌的。
  • 双轨

    作者:詹姆斯·伯克

    《双轨》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系列看似无关的故事,这些故事考察了现代生活诸多方面的意外起源。在《双轨》的25篇短文(也可视为25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发生在过去的某个重要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在未来怎样常常再次交会起来。 每一章以一个事件开篇——例如1804年美国攻打的黎波里,那导致了两段互有分歧的结果。在穿越时间和空间、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探寻每条轨迹之后,伯克向我们展示了这两条轨迹怎样最终出人意料地在现代世界交会在一起。 《双轨》精细考量了塑造未来的各种各样的方式:爱情、战争、意外事件、天才,或者发现。例如,“从《费加罗的婚礼》到隐形战斗机”一章,伯克的“双轨”始于该剧作者(莫扎特)和一名法国间谍——莫扎特就是盗用了此人的剧本构思。然后两条轨迹开始游走于其他事件:共济会会员、独立战争、库克船长、水母、简·奥斯汀和磁带。最后,两条“费加罗”轨迹交会,为海湾战争隐形战斗机的隆重推出创造了条件。 《双轨》非常通俗易懂,文笔异常流畅,为我们展现了关于过去和未来的一些妙趣横生、极富启发性的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