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人物传记

  • 我的一生

    作者:(意)贾科莫·卡萨诺瓦

    我不愿意向我的爱人推荐这部回忆录,但愿意向我的朋友们推荐。从这部书中散发出一股淫荡的意大利情欲的气味。主人公是一个享乐生活的,强壮的威尼斯人,异常狡狯,周游各国,与许多杰出人物交往,与女人们的接触更为密切。这本书没有一行与我的情感相契合,但读起来没有一行不使我感到快乐。 ——海涅 他(卡萨诺瓦)讲述自己的生平,没有进行道德上的美化,没有讲得富有诗意、甜美动听,没有作哲学上的婉转修饰,而是讲得完全实实在在,完全依照原来的情况:狂热,冒险,衣衫褴褛,无所顾忌,乐趣盎然,言行粗俗,狂妄粗野,生活放荡,但又总是情节紧张,出乎意料。 尽管有众多的作家和思想家,但世界上却再没有创作出比他的生平更为浪漫的长篇小说,也再没有塑造出比他的形象更为惊险奇妙的人物。 ——茨威格:《三位作家·卡萨诺瓦》
  • 狂恋大提琴

    作者:[英] 希拉里·杜普雷,皮尔斯·杜普雷

    五岁即展示过人的禀赋,16岁开始职业生涯,才华与年龄的落差倾倒众生;1973年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遂千别舞台,卒于盛年——这就是英国大提琴演奏家杰奎琳·杜普雷(1945-1987),一个为音乐而生的人。 《狂恋大提琴》是她的姐姐希拉里与弟弟皮尔斯在1997年合著的传记,其中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甚至可以说惊心动魄的舞台背后的故事。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她比烟花寂寞》曾获奥斯卡提名。
  • 达利的骗局

    作者:(比利时)斯坦·劳里森斯

    揭开艺术品天价的黑幕! 专售达利作品十年之久的画商,达利晚年唯一的邻居,独家揭秘:达利晚年雇人制作大量赝品,一生作品75%是伪作,艺术家与艺术商人发家黑幕……彻底颠覆你对艺术品市场的知识与想象! 在这场没有真相的投资战争中,全世界都陷进了达利的骗局! 艺术市场就像一个希望与其欺诈并存的马戏竞技场。劳里森斯为我们描绘了达利的详尽画像,这位翘胡子的“领班”怪异荒谬而又别出心裁,颐指气使而又魅力十足。
  • 马尔克斯的一生

    作者:[英] 杰拉德·马汀,Gerald Ma

    《马尔克斯的一生》内容简介: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1940年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进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担任《观察家报》记者。1955年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担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1960年,任古巴拉丁通讯社记者。 1961至1967年,马尔克斯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之后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欧洲,继续其文学创作。1975年他为抗议智利政变而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担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1982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1999年得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2004年始出版新作《忆我忧伤妓女》。 马尔克斯一生获奖众多,包括1969年《百年孤独》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1972年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1981年获法国政府颁发荣誉军团勋章,1982年登上文学殿堂高峰──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同年也荣膺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 马丁是马尔克斯认定的官方传记作者,在15年的研究期间,他们经常见面、访谈,本书经过马丁17年的努力后终于出版。马丁访问了包括古巴领袖卡斯特罗、西班牙前首相菲利普•冈萨雷斯、数任哥伦比亚总统、作家卡洛斯•福恩特斯、略萨和阿尔瓦罗•穆提斯在内的数位名人。他还访问了马尔克斯的妻子、儿子、母亲、弟弟妹妹、经纪人、译者、大部分好友及工作上的伙伴(包括批评者)。《马尔克斯的一生》传记资料之丰富、水平之高,令其他传记作家自叹弗如。
  • 拿破仑传

    作者:[德] 埃米尔·路德维希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拿破仑传》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 诸神复活

    作者:(俄)梅勒什可夫斯基

    这是一本充满了美丽场面的小说,作于四十年前,亦是当时解释“雪翁那图谜”诸作之一,但小说本身也变成一部不朽的作品了。一来因为梅勒什可夫斯基是拿“时代”——即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之际意大利文艺复兴来解释“雪翁那图谜”的。
  • 香奈儿的态度

    作者:[法] 保罗·莫朗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法国人戏称皮雅芙的歌曲、萨冈的小说和香奈儿五号是法国三大重要出口商品。如今皮雅芙的歌曲成为了怀旧的经典,萨冈及其小说亦化为不朽的传奇,只有香奈儿的名字依然站在时尚的前沿,激荡着一代又一代女人们的青春梦想。无怪乎对于很多人来说,香奈儿竟成为了法兰西的代名词。 1971年香奈儿逝世后,关于她的传记作品层出不穷。而保罗·莫朗独辟蹊径,记录了香奈儿众多坦诚的独白。阅读《香奈儿的态度》(L'Allure de Chanel),仿佛是在倾听香奈儿亲自讲述一生的精彩与跌宕。她的孤独、她的事业、她的爱情、她的人生都时时引起我们或歆羡或慨叹或敬畏的复杂情愫。香奈儿的世界仿如群星璀璨的银河。居于时尚与艺术之都巴黎,她所交往的朋友都是那个时代可圈可点的杰出人物:毕加索、科克多、斯特拉文斯基、威斯敏斯特公爵……香奈儿对这些人物的评论也成为这本书的一大特点。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香奈儿的态度》归结为一个名人的传记,它叙述了一段万人瞩目却鲜为人知的人生、体现了一种睿智的思想、更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与神话。 chanel公司现任创意总监karl Lagerfeld绘制了全书的插图,让这部名作更散发出经典和时尚共舞的魅力。
  • 断头女王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断头女王(全译本),ISBN:9787535432131,作者:(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 玛丽·斯图亚特

    作者:[奥] 斯蒂芬·茨威格

    任何一件文献,尽管它的悠久历史经过周密的考证,尽管它是货真价实的归档材料,却保证不了它的可靠性和叙事人的公允。同一件事,在同时几位史家的记载中,却有南辕北辙的出入。此种情形在玛丽·斯图亚特一例中似乎尤为彰明较著。在这里,每有谴责,必有辩解;每有一个“是”,必有一个“不”同它颉颃,两者各有文件为证。 真理和谎言共生,事实和虚构并存,难解难分,以致实际上每种观点都可以做到言之成理。如果你想证明玛丽·斯图亚特预闻了谋杀亲夫,有几十份证词可以供你使用。如果你想支持对立面,证词也不成问题。她的任何一幅肖像,都有现成的颜料。传流至今的材料既是如此芜杂,倘若再掺入政治偏见或者民族主义,那就更成了彻底的蓄意歪曲。人处在争论生存还是毁灭的两个阵营、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之间,都抗拒不了诱惑,非得参加这一边或者那一边,确认此是而彼非,或诋毁此而赞美彼。这是人的天性。倘若像这桩公案,列位著作家多半各有归属,分别属于交锋的各方、各派宗教信仰或各种世界观,那么,他们的片面性是势所必然。总之,新教的著述者把一切罪过都诿之于玛丽·斯图亚特,而天主教徒却归罪于伊丽莎白;英格兰人除了少数例外,都把玛丽描绘成杀人犯,而苏格兰人则把她说成是受害者,一身清白,横遭卑鄙的诽谤。关于“首饰箱信件”,争论更多。一些人赌咒罚誓说它真,另一些人指天誓日说它假。一句话,在这件事上,连鸡虫得失的事情都带有派性的色彩。所以,一个既非英格兰人又非苏格兰人的作家,超然于这种血缘关系和利害关系,或许能够比较客观而无成见地评说一番;一个有热烈的兴趣而无派性偏见的艺术家,或许更能够理解这出悲剧。 即便这样一个人,如果他断言他所知道的玛丽·斯图亚特生平种种行状都是不容置疑的真情,那也是过于大胆,叫人不能原谅。其实,他唯一能把握的,只是某种最大限度的可能性,甚而至于他以他的全部智力和良知认为客观的观点,也难免带着几分主观性。史料成了一本糊涂帐,他只能从糊涂帐中去探究真相。当时诸人的叙述如此看牴牾扞格,故而他对于这桩公案,在每一细枝末节上都不得不在控方证人和辩方证人之间进行选择。不管他的选择是多么小心谨慎,在某些情况下,最最老实的做法莫如在他的裁断后面打上个问号,承认玛丽·斯图亚特这一或那一事迹至今茫无头绪,无可钩稽,大概永无大白于天下的一日。 因此,作者向诸位奉献这部试作时,抱定宗旨决不采录刑讯及其它威吓和暴力手段逼供而得的证词:实事求是的人决不会指望和依靠屈打成招的口供,把它当作可信的材料。间谍和使臣(这两者在当年几乎是同义词)的报告同样如此,经过极其过细的选择才偶见于本书;本书作者 对每一份报告都采取存疑的态度。倘若本书作者认为那些十四行诗以及大部分的“首饰箱信件”真实可靠,那是他把种种情状再三斟酌后得出的结论,并且参照了内在性格方面的因素。凡是文献中有两种相反说法的,本书作者对每种说法都要追溯它的来源和政治动机;如果必须选择其 中之一,总是酌量这种或那种行为在心理上是否符合整个性格。这是本书作者的根本准则。因为玛丽·斯图亚特的性格本身并不是个谜。它的矛盾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发展上,内在的本质却是完整的,从头至尾都是鲜明的。玛丽·斯图亚特属于那种给人印象极深、能迸发出强烈的喜怒哀乐而又为时极短的情感的少数女性,属于那种光辉灿烂而昙花一现的女性,不是那种逐渐凋谢而是仿佛只在一种激情的熔炉中一次燃尽的女性。 二十三岁以前,她的感情始终像水波不兴的溪流;而往后,从二十五岁开始,她的感情也并未汹涌澎湃。唯有那短短的两年,风暴骤起——原本平淡无奇的命运成了一出古典悲剧,一出伟大而又气势磅礴的悲剧,类似《奥瑞斯忒亚》①。唯有那两年,玛丽·斯图亚特作为一个真正的悲剧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两年的狂飙使她超越了自己,在不可遏制的冲动中破坏了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因此而永垂不朽。她的激情扼杀了她心中一切人性的东西;而她的名字之所以至今仍活在诗歌和争论中,却又只能归功于她的激情。 内心生活异常浓缩,全部都是绝无仅有的瞬间爆发,这决定了玛丽·斯图亚特各种传记的形式和节奏。艺术家的任务是再现这条直上直下的曲线,并且表现出它的独此一家的个性。所以,她一生的前二十三年以及被囚禁近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在本书中所占的篇幅,与她悲惨的激情喷 薄而出的两年时间相等。作者如此剪裁,但愿诸位不以为恣肆。人的一生中,内心时间和外部时间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吻合。对于心灵,唯有感受的充实方能作为计时的尺度:人的感受不像冷冰冰的日历,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从内心计算逝去的时光。在感情的陶醉中,怡然地挣脱了束缚,受到命运的福佑,人能够在一瞬间淋漓尽致地领略人生;尔后,弃绝了激情,又沦入一片空白,苦挨着永无尽头的岁月,伴着憧憧幻影,陷入荒漠般的空虚。正因为如此,往日的生活中只有那些紧张激动的瞬间才留下了痕迹;正因为如此,生活唯有浓缩成瞬间,唯有通过瞬间,才能够真 实地描叙出来。一个人,唯有烯发出精神力量,于己于人才算真正活着;他的心灵唯有燃烧至白热,才能成为看得见的形象。
  • 此地无人生还

    作者:[美] 杰里·霍普金斯,丹尼·萨格曼

    20世纪最酷的摇滚偶像,最非凡的天才,《暴风骑士》《等待太阳》《点燃我的火》等摇滚名曲令一代代青年迷醉,他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墓地的墓碑雕像,已成为流行文化的朝圣之所。他叫吉姆·莫里森,他的乐队名为“大门”,他死于27岁。《此地无人生还》这本书描述了这个生活在边缘与地狱的人的生涯。 书中介绍了吉姆·莫里森的生平,深入探索了这位传奇的艺术家对音乐与诗歌的求索:博览群书而动荡叛逆的青少年时期,组建“大门”乐队的传奇经历,《点亮我的火焰》和《结局》等名曲的创作,摇滚史上著名的纽罕文事件与迈阿密丑闻的来龙去脉,以及成名后的酗酒、沉湎与自毁,乃至逃往巴黎之后的神秘死亡。同时这本书也是对美国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充满热情与混乱的社会图景的生动展示。
  • 我是马拉拉

    作者:【巴基斯坦】马拉拉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由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获得。其自传《我是马拉拉》中文独家版权由凤凰阿歇特获得,并即将于近期问世!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10日下午5点,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由年仅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获得,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马拉拉为 争取女孩受教育权与塔利班对抗,在恐怖分子枪击下幸存。她的自传《我是马拉拉》中文版将于近期推出。 《我是马拉拉》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当巴基斯坦反政府游击组织塔利班控制了史瓦特这个小村庄时,一个女孩挺身而出。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拒绝沉默,并为她具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奋战。2012年15岁的她,在从学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枪支直接射击头部,生命一度垂危。不过,马拉拉却奇迹似的生还、康复,本书讲述了这个不平凡的历程。
  • 天使在人间

    作者:[美] 肖恩·赫本·费雷

    在好莱坞的世界里,没有哪个明星能比奥黛丽·赫本更闪亮。她迷人,她优雅,她脆弱,她善良,她的完美形象照亮了整个电影界。在银幕上,在舞台上,她是GIGI,她是PRINCESS ANNE,她是HOLLY GOLIGHTLY,但是在儿子肖恩的心中,她只是“妈妈”。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明星传记,尽管这里面有肖恩提供的很多关于赫本的剧照。但是让这本传记真正具有价值的是肖恩讲述的故事:赫本在荷兰战火中的生活,赫本在好莱坞光圈外的生活,赫本在得了癌症后的生活。这不是一个优秀摄影师就能完成的书,但却是一个普通的儿子能做的。
  • 奥斯卡·王尔德传

    作者:[美] 理查德·艾尔曼

    关于王尔德的一切都是不同寻常的。在这位十九世纪最令人眼花缭乱,最迷人,也是最离谱的文人身上,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理查德•艾尔曼找到了自己最引人瞩目的主角。这部书籍让人们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书中充满真实的风格和对话,其评论性阐述含义微妙,让传主的肖像就此获得耀眼的生命力。 立足于丰富的史实,其中很多资料还是初次问世,又依靠在《莎乐美》、《道林•格雷的画像》、《不可儿戏》和其他作品中发现的传主新面目——艾尔曼揭示了一个更甚于传统形象的王尔德,更伟大也更感人,这个王尔德不但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化身,甚至在今天,他也能以那种撩人的才智挑战我们的假设。这部书籍是传记作家之艺术的巅峰,通过它,以其独特且完整的形象,王尔德又回到了我们当中。
  • 英伦之谜

    作者:[英] 劳拉·汤普森,Laura Tho

    2007年,女作家劳拉·汤普森出版了迄今最全面的克里斯蒂的传记,通过搜集其留下的日记、书信以及亲朋好友的追述乃至当时的相关报道,勾勒出这位传奇女作家的一生经历,其中重点“攻克”的是她自传中刻意回避的内容。本书材料翔实,文笔生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推论和想象,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试图展示克里斯蒂“既是个作家,又是个女人”的那一面。
  • 那天,约翰·列侬走了

    作者:[美] 凯斯·格林伯格

    他一心呼吁和平,抨击暴力,“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的声音传遍全球。宿命的是,象征战争和暴力的子弹,夺取了他的生命;那一天,是1980年12月8日。 世人喟叹:一天浓缩了一生……1980年12月8日,传奇落幕,时代终结! 然而,他的影 响从未消失,人们对他的追忆不曾停止: 太空里,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2000年,他的塑像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街头树立,菲德尔·卡斯特罗亲自揭幕…… 约翰·列侬遇刺事件,因其文化象征性与社会意义,早已超越国界与年代,成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反思性的注脚。 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了列侬遇刺当天各位当事人的活动,如电影画面般穿插闪回地讲述了他们的生平往事。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和深度分析,展示了这起悲剧的因与果。 让我们通过这本书,铭记约翰·列侬和他的时代,像他那样,用微笑和爱迎接未来。
  • 兰波传

    作者:让-吕克·斯坦梅茨

    兰波短暂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作为少年叛逆者,他流浪巴黎,甘愿和乞丐混迹一起 ;作为“脚底生风”的漂泊者,他一次又一次地逃离那“极为愚昧”的故乡,到外面去呼吸“自由”的空气。他声称自己是“通灵者”,而人们给他贴上“小流氓”、“同性恋者”的标签。本书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兰波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描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迷恋;他向传统习俗宣战,并与之决裂;他追求自由的美梦一再破灭,进而放弃文学,热衷于到东方去旅行,去追寻新的“彩图”。这位“脚底生风”的漂泊者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作者以兰波的书信为依据,讲述了兰波短暂传奇的一生。
  • 维特根斯坦传

    作者:[英] 瑞·蒙克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语言哲学的奠基人。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描绘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传奇的一生,堪称一流的思想传记。
  • 忏悔录

    作者:卢梭

    本书是作者晚年处于悲惨地时的悲愤自省、呕心沥血之作。整个自传是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卢梭通过举世无双的自我忏悔,把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行为举目都淋淳尽致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并引导我们深入那一时代去认识、思考关于人和社会的许多奥秘和深层次问题。   《忏悔录》其实记录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过与失,而是每一个人都具有性格的两面性。《性悔录》是一本为凡人创作的《忏悔录》——当代自负清高、自命不凡时,看看《忏悔录》,它会让你为自己的缺点和渺小而羞愧不己;当你自卑而无所适从时,看看《忏悔录》它会让你挖出自己的“闪光”人性,从而为自己的优点和美德庆幸不已。   作者在《忏悔录》中所描写和分析的内心世界已经是比较真实的了。然而,人们对世间万物都会自身的看法,对卢梭这么一个有争议的人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作为资产阶及革命的精神导师,他的思想和哲学当然不容忽视。他倡导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反对宗教信条与封建道德法规的束缚,在《忏悔录》中宣扬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人生态度,把自由、平等视为人的自然本性。因此这部自传同时也是一部个性解放的宣言书。这种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即18世纪无疑有着非常革命的意义,它启迪着人们摧毁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推动历史的前进。
  • 纳博科夫传(上下册)

    作者:布赖恩·博伊德

    《纳博科夫传》——三十年来最权威的纳博科夫传记! 本书从纳博科夫的家族历史与完美童年写起,到纳博科夫一家踏上美利坚国土前一刻结束,在时间段上与纳氏唯一一部自传回忆录《说吧,记忆》刚好重合。在这部享誉世界的纳博科夫评传中,纳氏虚实相间欲与还休的记忆不曾说出的,博伊德替他说了下去;纳博科夫的读者们不曾读懂的,博伊德替他们读了出来。纳博科夫毕生创作中所有精心埋藏的典雅谜题,向读者发出的狡黠挑战,都被博伊德一一破解——也许,他正是纳博科夫所召唤的那个最优秀的读者。 作为纳博科夫最权威的研究者和传记作者,博伊德以一个学者的深邃,一个理想读者的洞察力,一个讲故事好手的天资,勾勒纳博科夫生平跌宕,专注于刻写其“生命纹理”,更在对其作品的详尽解读与“解密”上做足功夫,是一部纳博科夫爱好者与研究者们无法绕行的“纳氏宝典”。 博伊德重拾纳博科夫抖落的回忆线头,甄别,辨伪,组合,串连,翻转,复原了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克里米亚、柏林、巴黎的生活场景,并带领读者一路蜿蜒而行,穿梭于其生活与创作之间。博伊德致力于纳博科夫谜一般的个性及其对其创作的影响,揭示出纳博科夫对人类意识的哲学思考,描述其哲学观的发展轨迹,并就这些观念之于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加以阐发,辅以大量精致透辟、独具慧眼的文本细读,提炼出纳氏其文其人所独有的诗学特征:独立与花样。他指出,作为一名作家、昆虫学家与博物学家,纳博科夫唤醒了我们对细节、整体与和谐的注意,他提醒我们,只要不以想当然的眼光看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庸常的生活洪流中潜藏着的艺术品质,从而深入一个更加丰饶的世界;在感受作家无穷的创造力的同时,看到世界那无限的创造的神奇。我们是时间与个体意识的囚徒,然而,在艺术或科学中,在记忆、想象、意志与良知之下,人类心灵可以自由驰骋,穿越自我的禁锢与时间的铁栅。 源于热爱与懂得,博伊德的评传与纳博科夫的行文风格一脉相承,其结构之完美,论述之精妙,解读之细腻,引征之繁复,行文之诗意,蕴涵之丰盈,无处不流溢出大家气魄,至今无出其右者。
  • 博尔赫斯大传

    作者:埃德温·威廉森,Edwin Willia

    本书是完全涵盖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整个一生和全部作品的第一部传记。作者深入研究此前不为人知或难以获取的资料,展示了博尔赫斯作为人的一面:他对阿根廷的眷恋,他政治主张的演变,他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他内心的矛盾、欲望和执念,而正是这一切,塑造了他这个人和他的作品。这部权 威传记,终于揭开了博尔赫斯身上的诸多谜团。埃德温·威廉森对博尔赫斯的描绘引人入胜,令人心碎,将彻底颠覆这位当代大师已经在世人心中形成的固有形象。 二十世纪的西班牙语文学中,除了博尔赫斯,还有谁能写出如迷宫那般复杂的作品?而他的人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在这部精彩的传记中,威廉森将博尔赫斯置于阿根廷历史及其人全部作品的背景下,编织出这位文学大师的一生。对于他,人们熟知的身份是叙述形式的反叛者和保守政治的攻击者,但威廉森指出,尽管写作风格极端而智性,但博尔赫斯生活在平常人的遗憾之中,并带着这些遗憾离开人世。 博尔赫斯的父母属于阿根廷的反对派,他的祖父辈是这个国家颇受尊敬的将军。在威廉森的笔下,青年时期的博尔赫斯软弱避世,无法抵御外在的欺侮,也无法解决内心的矛盾。剑经常出现在他布满鲜血的家族史里,最终,博尔赫斯以笔作剑,以此来保护自己。晚年,因为对自己早期随笔不满意,他搜罗自己所有的书,予以焚毁。 威廉森在事实和观点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镇定地创造出这部并未矫饰的作品。在他的心理分析之下,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和自我放逐的博尔赫斯都异常迷人。这部书就像一出戏剧,描绘出一个异人令人心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