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新星出版社

  • 时代与心灵(精装全四册)

    作者:熊培云

    熊培云作品集(精装全四册),ISBN:9787513306829,作者:熊培云 著
  • 读库1002

    作者:张立宪 主编

    一套失落民间的相册,引发了摄影界、学术界的无尽话题,也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生动标本。 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连续六十二年的留影,从1907年到1968年,福州的叶景吕先生从二十七岁到八十八岁,每年一张,一张不少,整整六十二张,还有他 1901年单独的照片,及1906年的结婚照、结婚四十年和六十年时和夫人的合影。每张照片下面或上面都有他亲笔所写的拍摄时间、当年的年龄及家庭、国家大事等。从第一张清朝的长发蓄辫到民国的长袍马褂,一直到新中国的列宁装,照片的主人公也从英姿勃发的青年变成了矍铄老者。一张张照片,忠实记录了这位同胞从风华正茂走向人生暮年的完整过程。 一年一照,是人生的仪式。一站一坐,年度交替,是主人公的生活方式。六十几张照片,叶景吕的目光始终淡定从容。他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大起大落,但他对世间的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正是这种内心的充盈和强大,人格的独立和坚定,才造就了表面上一如既往的恬淡与笃定。他的一生,没有奇迹,也从无荒诞,点点滴滴,时时刻刻,让身边人都享受着与他共处的阳光与温情。 “叶先生安息四十年后,我偶遇了他,不惑之年的我,也重新认知了自己和生活。”对这套照片做出详尽考证工作的收藏家仝冰雪说。 肖逢先生的“私人编年史”进入到1998年,以兼并、破产为主要方式的国企改革“攻坚”阶段,在这一年的搏杀尤其惨烈。他所在的钢铁厂也没有逃过这一劫,并上演了一出悲剧:“我去了车站,看见全厂大部分职工和家属以及很多周边居民聚集在铁路两旁。路基下,武警部队陆续开来,本地警方在维持着秩序,一些工人和家属给现场的人们送来开水。停止行驶的列车没有开门,旅客们很平静地看着外面这沉重的一幕。没有人来协调劝解铁路上的人们散去,等到武警部队集结布置完成,指挥的高音喇叭响起,我们最不愿看见的事终于发生了……当天晚些时候,铁路恢复了通行。” 前不久,我参加杨葵老师的新书《过得去》读者见面会。他当年编辑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正版销量将近二百万册。那个年代,中国家长望子成龙之切,让我突然联想到肖逢老师文章中的一段话:“破产后的厂里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孩子们读书普遍用功了。重工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子弟校的教学水平比不上地方,加上厂里劳动密集型的用工机制能完全解决子女的就业,读大学本不是必须的选择。也许是破产和“铁路事件”给所有人都烙下太深刻的伤痛印记,促使孩子也懂事了很多……” 《北京四中》一文,是诗人北岛的个人回忆录。“1965年暑假收到录取通知,我终于考上北京四中。”过后一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四中从此正式停课。“听到这一消息,我跟同学一起在教室欢呼雀跃,但自知动机不纯:那正是我数理化告急的关头——期末考试在即。”经历了两年的荒诞岁月后,他们又被裹入“上山下乡”的洪流,“北京火车站成了我们最后的课堂,新的一课是告别”。 《联大八年》是上下两册旧书,由西南联大的一个学生社团“除夕社”所编,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年出版。六十年前西南联大学生记录下的一百零二位教授,应该是最“原生态”的西南联大研究资料了。 对于研究回顾西南联大来说,这两册小书是珍贵的史料。收藏此书的张家荣老师说出对其的观感: 一是真实的教授。这些教授走着坐着、笑着骂着,支持或反对,学问或者政治,都在学生的面前一一展现,令人感佩。 二是真实的文字。虽是联大教授的小传,但应当是我看过最有趣也是最好的人物小传(所见有限),不是新八股,没有ABC,没有一二三,感性文字,感性人物。里面的人物以细节示人,使人的形象一下子就出来了,与当下介绍人或者名人的方式有很大不同,稍稍对比一下就发现了。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写?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三是真敢写。写这些教授小传的多为学生,有的很言辞很激烈,有的还用不断的反问,有的很冷静,有的很幽默,不但语言风格不同,而且里面人物风格和政治观点也不同(他们居然都能很好地相处)。还让人有点感慨的是,这些“同学”所写的教授,有的还是当权的人士,喜笑怒骂,居然不“害怕”报复。 四是编者的执着。这两种小册子印制恶劣,错字漏字不少,字迹模糊,纸张也很差,看不清楚,为了录下来,我连猜带蒙,费了不少时间,大致也就是目前这个样子了。但是当看完《后记》的时候,就会由衷地佩服编印者,并向他们致敬。 “那部分‘联大精神’失掉,实在太可惜了。”他说。 仓央嘉措活佛的诗如今风行坊间。而在《仓央嘉措圣歌七十首》的译者龙冬先生看来,“从历史背景和他生活信仰中剥离出来的仓央嘉措,已经变成一个‘情圣’ 了。这是对他的误读”,“仓央嘉措同他的作品,是现实、历史、文献、愤怒、沉痛、讽刺、隐喻、批判、孤独、压抑、冤屈、厌世、反抗、沉郁、缅怀、坚韧、信仰、感悟、意念、叛逆、理想、矛盾、宿命、率真、早熟、敏锐、豪放、焦虑、敏感、慈悲、预言。他无所不包,唯独不是一个‘情圣’”。 本辑藏书票为李晨老师绘制《鲁迅与他笔下的人物》。
  •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作者:季羡林,老愚 编

    本书是《季羡林妙语录》的增订版,撷选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隽语,谈佛论道,感师怀友,品人生说世相,辨善恶明得失……全书凝聚了季羡林先生最真挚的情感,最透彻的智慧,条条语录如涓涓细流,滋润人心,发人深省。
  • 观察名单

    作者:杰夫里·迪弗

    前战争犯罪调查员哈罗德•米德尔顿得到了一份未面世的肖邦乐谱手稿,从而被卷入了一场激烈的生死争夺战。乐谱里隐藏的秘密,或许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从波兰到美国,米德尔顿一路奔逃,躲避特工、杀手组织和神秘幕后人物所设下的陷阱,寻找手稿中的真相。 数年后,米德尔顿再次出山,协助警方阻止一起国际恐怖组织策划的暗杀,竟发现案件的背后是引发大国交战与核危机的阴谋。被反复提起的代号“铜镯”究竟指的是什么?世界的未来又将如何?
  • 读库1203

    作者:

    “你如果无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残酷的真相告诉世界。” 《一辈子的战争》记述的是一场离我们时间最近的战争中的人与事。1985年,李玉谦二十三岁,是一名战地记者。这一年,中越边境防御作战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 1985年11月25日晚,云南老山主峰脚下的磨刀石,他与战士们一起喝了出征酒,然后,用他的摄像机记录下那次战斗。 二十七年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那场酒,那群人,那次战斗,那场战争,李玉谦有意回避。他从不看战争片、战争小说,从不跟七连的人联系。他希望忘了那一切。 《未亡人和她的三城记》是云从龙先生整理的一个不知名的普通人的日记。如他所述: 庚寅年十二月十三(2011年1月16日),一位朋友与我闲聊,说起他新近收藏了一本日记,其中记叙了一个寻常家庭一年多的日常起居。出身社会学科班的我,立即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问他可否将日记本借我观瞻,他欣然允许,第二天便从家中带来了。那是一本三十二开淡黄色塑料封面的笔记本,看上去几乎全新,只是放得久了,略略散发出一点纸张的霉味。展开扉页,上面用毛笔写了一句赠词:“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落款为“采选科工委赠,一九六七年元月”。凭借这一点,我初步判断这是一本有些年头的笔记本,其本身的历史至少有半个世纪了。时隔这么久,尚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实在难得。最为要紧的是,它是一本私人日记。窃喜之余,我立即翻开内容去看,想不到的是,日记并不是写于1967年,而是写于1991年,也就是说,这是一本用五十年前的笔记本在二十年前写下的日记。 朋友见我爱不释手,生怕我有夺人所爱的非分之想,连忙要收拾回去。我请他通融一下,借我将所有内容复印下来,原本一定会还给他。我用三天复印了所有的日记内容,自行装订成册,同时将原物奉还给主人。此后,只要得来闲暇,我都会翻翻这本写于二十年前的日记,仔细揣度日记主人当时的生活点滴和音容笑貌。 在我看来,这本日记所记载的内容虽然都是些日常起居,生活琐事,但比之现已出版的诸多名人日记来说,又有别样的价值。研究抑或观察一个社会的变迁,除了关注当时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心理脉络,更重要的是要摄取民间乃至市井百姓的心理切片。可惜的是,前者大都通过各种途径或多或少保留了下来,而市井百姓对于世相人文的态度,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整体性淹没。我手上这本日记,正好能让我们看到二十年前一位普通公民对于生活和世事的种种态度。体会她的喜怒哀乐,也是在体会1990年代整个社会的喜怒哀乐。 《巴黎画派中的黄皮肤》介绍日本画家藤田嗣治的生涯与艺术。 他留学法国,成为巴黎的宠儿。当日本一方面加快法西斯化步伐,一方面对中国大陆的渗透和侵略开始升级时,他回国,前卫艺术家成为“彩管报国”的代表人物。在军部所谓“画家当以画笔为战时做贡献”的号召已成既定国策的情况下,艺术界的“报国体制”瓜熟蒂落,甚嚣尘上的“彩管报国”口号,作为赤裸裸的战争意识形态被固化,嗣治开始创作战争画,获军国主义高度评价。 对战争画,他有自己的一套诠释: 绘画可直接有用于国家,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抚慰国民的绘画与使国民强健的绘画,二者是有很大差异的。世间仍有人在说战争画不是艺术,或者持别样的看法。在战争画领域,做出出色的艺术品并非不可能,而这恰恰需要我等去努力创作。日本画中的战斗画素被认为是极难的技艺,可事实上正由日本画家的同仁们在努力进行到底。一定能出现卓越的日本画的战争画,我对此无比期待。 日本战败,1946年5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拉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罪犯公审的序幕。战犯追究不仅局限于军、政两届,迅速波及舆论和美术界,锁定并制裁战争协力者的声浪开始升级。舆论界展开了关于“美术家节操”的论战,一部分战时受到压制的画家及日共系的普罗艺术家走到前台,口诛笔伐,声讨“画坛战犯”。 最终,当局做出了藤田嗣治不属于战争责任者的判断——一千零六十七名战犯名单中,无一名画家。在战犯嫌疑问题上,嗣治终于平安“软着陆”。他就此永别日本,客居法国,皈依宗教。 临终的时日,画家田渊安一特意从巴黎赶到医院,开口问了他那个在内心盘桓已久的问题:为什么要画战争画? 画家并未正面回答“为什么”,嗣治断断续续地说:“战争确实是相当悲惨的事。你看一看那些画就会明白,那里面没画过一个将校。送死的士兵最可怜,我画的只有士兵。” 2010年2月8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施崴青小城在夜色中已沉寂多时,三十八岁的电台女主持人克劳迪娅终在寓所等到心上人的到访。在他们长达十一年的感情生活里,有过甜蜜与和美的时刻,也有过争吵与波折。这晚的共度时光似乎并不愉快,凌晨时分,男方拂袖而去,女方流泪报警,称遭到了男友的性侵。她述明:“当晚双方发生争吵,缘由在于她再次提及对方隐瞒的风流韵事。男方揪住她的头发,用一把切番茄的厨刀抵住她的颈项命她闭嘴,随即将她扔在床上实施了强奸。” 爱在顷刻间崩塌,诉讼战争旋即到来。 《德国的世纪诉讼》介绍的就是这一案件。风云变幻、迷雾重重、观者如潮、议论纷涌……两年间,围绕着卡赫曼涉嫌强奸案,德国媒体进行了长篇累牍的追踪报道,德国各级法院也不得不一再对此发表意见,范围不仅涵盖刑事诉讼领域,而且也拓至人格权保障、司法公开与媒体自由等议题。 行使“第四权力”的媒体对刑事诉讼报道的最低界限何在,成为信息社会下值得关注的问题。
  • 读库1004

    作者:张立宪

    《读库(1004)》包括:中芭往事、父亲的一生、京东奇案、考工记、鲁兵和他的朋友们、“毛毛虫童书馆”选页、左派、英伦两生花、官妓、数字生产力等内容。
  • 读库1306

    作者:张立宪

    《读库1306》一共包含六篇文章,《二十年前,<我爱我家>》,《下乡养儿(下)》,《伪造的天分》,《俺家人》,《一个画店的1921》以及《我和你》。 二十年前,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拍。郑猛记述了这部剧筹拍和拍摄过程中台前幕后的故事,大致按播出顺序的脉络挑选剧集回顾了大家记忆中的那些情景。二十年过去了,再回看《我爱我家》,当年的副导演林丛最大的感受是剧本过硬,演员搭得扎实,剧组里的工作人员有着无法复制的热情,对新东西勇于尝试,摸索着向前走。 《读库1304》里的《下乡养儿(上)》曾引起读者们的热议,这次奉上《下乡养儿(下)》。天天一家继续在乡下生活,也认识了新朋友,学包饺子,做饭,种菜,养狗养兔养羊。几个月过去了,天天问,我们可不可以在这里住久一点? 《伪造的天分》是周翠老师所写德国司法案例系列的最后一篇。艺术行业的伪造,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德国战后史上最大的艺术欺诈案,在庭审时法庭、检方与辩方三方迅速达成刑事协商,被告做出全面的自白,开放服刑,检方停止所有的调查工作。这桩“世纪艺术欺诈案”涉及的人物叫沃尔夫冈•贝特拉奇,他的画作如同繁星般散落在艺术殿堂的角角落落,他自己说,看到这些作品悬挂在博物馆里,多多少少感觉有点儿怪异。每当这时,他都会避开它们,不想靠得太近,担心它们会对他讲话。 2012年,在筹备“义成永年画艺术文献展——实物、技艺与口述”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义成永”画店杨永兴所立的应分家产目录。这本目录作于1921年,内容不仅包括了杨永兴应分房产、地产、家具、农具等信息,还涉及大量义成永画店收藏画版的名目,其中部分画版和年画作品实物流传至今。《一个画店的1921》就是对《1921年义成永画店杨永兴立应分家产目录》的初步考察。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也曾想过“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我和你》讲的是帕特,一位作家,也是一个拉拉文艺圈里的女王,她的作品,她的生活。“我和另一个我。你和另一个你。他们为什么总是用‘孤独’来形容我呢?”
  • 读库1202

    作者:张立宪

    《读库(1202)》一共十篇文章。《小九》一文讲述一个人、一个家在当时的真实故事。“暮年的钮爷执意要到达海峡的对岸,为七个亲人的死,为自己的三十三年刑牢得到一个说法。”《家师逸事(续)》是《读库0606》中《家师逸事》的续篇,作者张梅继续介绍老师的日常生活。张家荣的《广告记忆》回顾了1949年至1966年间我们生活中的广告图片。“它们是物质的,而不是浮着的精神食粮。它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巨大的政治屏幕背面,小心地存在着,一如当时的人们不太关注或者无力关注的生活。”邱岳峰已经离开我们三十二年,但很多人依然能够一下子听辨出他独特的嗓音:“你注意到有一个经常替那种穿着巴尔干羊皮坎肩的小酒店老板一类人物配音的叫邱岳峰的配音演员吗?”《魔旦》是蔡小容对严歌苓的继续解读,另一篇《白蛇》刊登在《读库1201》中。最后一篇是《辰年记忆》,“见证·影像志”栏目梳理了从1952年开始的五个龙年,展现了一副中国民生画卷。《读库(1202)》由张立宪编著。
  • 读库1201

    作者:张立宪

    《读库1201》包括了《故事》、《不丹之路》、《开会啦》、《心•桥》、《白蛇严歌苓》、《画不完的<神曲>》、《“生下来就为揪住整座图书馆不放”》、《兽性大发》和《凄怆因缘》。 《故事》一文,事实上是根据吴念真老师2011年8月在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四地的讲座内容整理。如他所说:“我为自己设定的角色,不是一个作家、艺术家,什么家都不是。因为艺术家要有一种‘格’在那边,或者是一种态度,或者创造一种新的视野。我觉得我达不到,我就甘心做一个读者好了。写作也好,做什么事也好,我只是想做一个沟通者。”而这些看起来是小事,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成大事,变成愿意跟人家共享的事。 吴念真老师提到了台湾的八十年代:“那时候大家都在想改变。杨德昌家的白板,最高纪录上面同时出现二三十个题材。我怀念济南路六十九号,我怀念有榻榻米的房间,我怀念那块白板。那个时代就是这样,大家都在动,试图改变什么东西。不管跌跌撞撞、莽莽撞撞,都是一个新的东西,现在看来,那些莽莽撞撞的东西最后都变成了一个新的萌芽……现在回想起来,何其有幸有这样一个年代,何其有幸有这样一群二三十岁的人。” 《不丹之路》记述了不丹王室第五世国王的婚礼,更记述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之路。 1998年,第四任国王一手推动了不丹的民主化进程,“自废君权”,还政于民。他宣布国王不再兼任政府首脑,将行政权移交给大臣委员会;2005年3月,不丹首部宪法草案开始起草,宣告不丹将建立起两院制议会,而只要三分之二国会议员通过,就可以弹劾国王。2006年12月14日,五十岁的吉格梅·森格·旺楚克向全国宣布,他即将传位给王储,而不丹将于2008年举行历史上的首次全国民主选举,产生第一个民选政府。这意味着不丹将正式告别延续了一个世纪的世袭君主制,成为议会民主制国家。选举后,国王将继续担任国家最高元首,而新政府则负责执政。 国王的态度是如此坚定,他了解不丹百姓对选举制度十分陌生,大量人口居住在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不高。为了确保选举顺利进行,竞选两党“人民民主党”和“不丹爱国进步党”分别使用骏马和仙鹤作为标志,并提前举行了数次模拟投票活动;正式投票当天,交通部门特地安排车辆接送山区的选民;国王父子更是身先士卒,多次进行全国巡游,宣传民主制度,呼吁不丹民众积极投票。王室的态度打动了百姓,虽然他们对选举并不感到高兴,但出于对国王的崇敬和信任,还是给予了积极响应和认真对待。据统计,投票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九。 《不丹之路》一文作者王心阳老师经过努力,得到了一个觐见并采访多杰·旺姆·旺楚克王太后的机会。王太后告诉她,一直以来,国王陛下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好处的。虽然民主制度并不完美,但比起君主制来,仍是治理国家的更好形式,因为对于百姓来说,每五年他们便有机会选择下届政府。国王相信,人民自主选择的领导人,要好过一个一出生就拥有统治权的人。 在造访不丹的过程中,王心阳老师已深刻地感受到,第四世国王所创造的“不丹模式”和“国民幸福总值”理念给整个不丹带来的福祉。这一终极价值观引导着不丹前进的方向,一方面,积极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也致力保持不丹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态自然环境。国王是如此了解自己肩负的重任,希望为人民带来长久的幸福。这便是他“自弃君权”的强大动力——“我可以努力做个爱民的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长远的幸福,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开会啦》是《读库1106》中《学开会》一文的续篇,继“民主是需要学习的”之后,兴农合作社开始尝试民主的可能性。 寇延丁老师记下了杨云标的一番话:“民主议事规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种文化,就是程序正义,这又是我们的乡亲们认知之外的一种东西,我们一直生活在人治的天空里,很少考虑到程序、规则的问题。任何东西都有它自己的土壤,议事规则有议事规则的土壤,我们有我们的。为什么大家就是区分不了主持人和领导人?就像鲁迅先生说‘没有了皇帝,这日子怎么过啊’,在很多乡亲的脑子里,可以说是没有了领导,我们这个事怎么干啊。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我们能让大家知道,主持人只是一个程序的掌控者而不是一个权利的分配者,不是一个权利的维护者,他只是遵照这样制度办事给大家服务,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样一种理念跟父老乡亲的生活观念是有冲突的,培训能有今天的这样一个效果,我自己是非常的满意,因为我不指望能用三天的课冲击他两千年的积淀。这一次,乡亲们对规则从完全陌生、不理解到慢慢认识到规则是怎么回事,并且许多人都认为这个规则是有用的,主动地表示回到自己社区里会把规则用起来。他们的表现让我非常感动、非常自豪。通过这一次实践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神曲》诞生七百年来,画坛的大师巨匠们不断为之创作插图,历经几个世纪而热情不衰。 《神曲》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它又充满强烈的现实感,似乎在讲述发生在每位阅读者身边的事情。因此,许多画家在创作中便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注入插图中,事实上,每个时代的画家都是在借《神曲》表现自己的心声。 《画不完的〈神曲〉》则辑录了这些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插图。以《神曲》里的故事、描写的场景、人物为题材创作的插图蔚为大观,把这些作品汇集起来,堪称一部世界绘画史。 2012年六幅藏书票均由木刻家杨以磊创作。他现居美国,画中所取却是非常中国的素材。
  • 读库1206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1206》一共包含七篇文章。舒泥老师一直在做游牧文化方面的选题,希望让人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这种文化,她曾在《读库1001》上发表过《寻找游牧文明》,之后继续深入内蒙古草原和大兴安岭地区,走访牧民,探究游牧民族,特别是使鹿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状况。本辑读库中,刊发了她最新 的田野采访成果《苍狼大地与白鹿家园》,文中说,同一种文化,用不同的目光看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在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790号出租楼里住着一群民工,他们多数人有着十年以上的打工经历、“走穿了中国南北”,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活,成为城市开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员。但他们的土地房产、户籍妻儿又大都在原籍老家,使其难以彻底脱离故土成为一个纯粹的城市人。这种交错两栖的尴尬身份和日渐壮大的零工队伍,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矛盾。《四平方》的作者欧阳星凯将镜头对准了他们,试图记录他们个体的生存状态。 从财经记者王安搜集的《三十九句话》中可以看出些许新中国从1949年建国后近三十年的经济政策的变迁痕迹以及对后期的影响。 《破案后》一文中的案件,指的是一桩发生在德国的骇人听闻的儿童绑架案,家属在案犯嫌疑人盖夫根的抵赖和谎言中度过了漫长的四天,最终得知被绑架的儿童遇害。案件发生十年以来,盖夫根发动了一场又一场战斗。 1949年那次的大迁徙,有将近一百五十万的外省人从东北关外、黄河两岸、长江南北、滇桂边陲、苏浙两广,在饥馑恐怖或枪林弹雨中,来到台湾。在本省人的眼中,外省人的群居地通通都叫眷村。《外省人》的作者廖信忠说,这里永远没有电视剧、舞台剧里描写的那么美好。 《“真是个天赐!”》是作者徐辰对托尔金一生的回顾,包括他对语言学的痴迷,他的那些朋友们以及他的家庭,特别是他写作出版《霍比特人》、《精灵宝钻》、《魔戒之王》等故事的前因后果,而托尔金本人在《致出版商米尔顿的长信》中全面地阐释了他写作整个神话体系的初衷、过程、故事前后的演变以及五十年代初时《精灵宝钻》原稿群的故事线,还对《魔戒之王》的故事梗概做了简要的归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读库1204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1204》共包含十篇文章。《人穷智不短》展现的是宋冬在2005年和2011年分别做的两个展览:《物尽其用》和《穷人的智慧》。前一个展览所用的是宋冬母亲存了一辈子舍不得扔的旧物,共有一万多件,是一个母亲的实物日记,也是母亲那一代人的生活哲学。两个展览反映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处境。宋冬说,各国穷人的智慧、穷人的美学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是共同人性,而不是专属中国的“国民性”。诗人王小妮在2011年继续她的“上课记”,记录这些九零后的“孩纸们”在学校和离开学校后的的生活学习状况。《庚子年的民族英雄》讲的是1900年,即清末庚子事变前后的人和事。“对这个国祚延续已近三百年的老大帝国来说,只有死亡,才能给它的子民带来重获自由与富强的机会。”1991年,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缅甸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女士,以表彰其通过非暴力斗争方式争取民主和人权。由于她遭到软禁而未能亲自前来领奖。二十一年以后,2012年6月16日,昂山素季终于来到挪威首都奥斯陆,发表了诺贝尔和平奖领奖演说。她说她为之奋斗的真正奖项,是一个自由、安全和公正的社会。在《抗战最后两年》里,傅惟慈先生回忆了自己当年在贵州浙大永兴分校继续学业后又参加青年军的往事。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岁月,给许多年轻人制造出横冲直闯的机会,让他们过一段“迷茫莽撞”的日子。
  • 读库1103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1103》内容主要包括《大旅行》 、 《"发展中国家"时代》、《武斗》、《给儿子的一封信》、《爸爸爱喜禾》、《青春期》、《嘉孺子而哀妇人》、《皮克斯“寻蛋”之旅(下)》、《国际歌》和《魏惠王的野望》。 “在持续几个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普通百姓不被鼓励走出‘中央王国’的疆限。但最近的一次春节假期——农历兔年从2月3日开始——本地报章却充斥着国际游的广告。这让人感觉仿佛所有人都想离开中国,于是,我决定加入他们。” 《纽约客》杂志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就这样加入了一个欧洲旅行团:“‘经典欧洲’,一种很时髦的大巴游,十天内横贯五个国家。行前就要付款,机票、酒店、餐食、保险和杂费等人民币换算后相当于两千二百美元。另外,旅行团的每个中国成员都被要求提供相当于七千六百美元——这比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还要多——的担保,以确保没有人会在班机回国前失踪。我是这个团的第三十八位、也是最后一名团员,次日拂晓我们就要出发。” 与同团中国游客的所见所闻,所言所感,成了他的这篇《大旅行》:“我们这个旅游团通过亲身经历,遭遇了一个比欧洲更加欧洲的世界,是《茜茜公主》里从来没有提到过的不洁和枯燥。然而,在贝卢斯科尼的谐剧和有关中国效率的丰盛福音布道的背后,我的同车团友也抓住了深刻洞察的未经删节的闪光点。在他们的第一次出国游中,有很多是他们从未看到过的:一个惹是生非的自由媒体,一个由政治争吵构筑的社会安全网,但一英里又一英里,他们静静地发现了看到这些事物的方法。” 萨苏老师的《“发展中国家”时代》一文,介绍的是那个战后高速发展期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日本。文中附有大量当年的历史照片,让我们似曾相识——那些场景似乎不是发生在日本,而是在中国。 一名女子从窗口纵跃而下,大裙子飞旋如同喇叭花。这张照片刊登在日本历史照片集《一亿人的昭和史》上,描述的是战后东京大都市化时期,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女性进入社会工作,东京地铁乘用人员达到了运力的五倍。这种非人力可以形容的拥挤之下,经常有女白领无力挤到车门,只好如照片上那样跳窗而出。 和中国很相似,日本也曾经用三十多年时间实现了战后经济腾飞的“奇迹”。然而,如果审视这个奇迹的背后。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日本社会同样经历了变革需求与人承受能力的激烈冲突。而作为这种冲突的副产品,便是各种超越道德底线的犯罪和极端行为。 1955年,日本爆发森永毒奶粉事件,利欲熏心的厂商使用了含有剧毒成分的添加剂,造成一百余名幼儿死亡,一万多人中毒。 1956年,水俣病事件爆发,不良企业无序排放污染,造成当地大批人员中毒,与此案相关的诉讼,至今仍在进行。 日本因为甲醇假酒曾造成数万人死亡或致残。 日本的激进派学生曾在东京建立“神田解放区”与警察对抗,将当地打成一片瓦砾。 日本的医院血库曾几乎完全被“血头”控制,卖血造成的传染疾病给患者雪上加霜,直到给美国驻日大使输血输出了肝炎,才为社会所重视。 …… 每一起案件背后,都让我们看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自己的影子,也深切感受到人在社会大发展中的挣扎与无奈。而参考日本在大发展时期的经历,会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常常可以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中找到痕迹,他们依靠时间和法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我们也不无启发。 “文革”中的武斗,是整个浩劫中最惨烈的段落。如今硝烟散去四十多年,在武斗重灾区四川(包括原属四川的重庆),除了重庆的红卫兵公墓等极少数遗迹,留给后人能引起记忆的实物,在公众视野所及之处已经不多。出版物中,关于武斗,总括的说法多,比较客观具体的事件记述、原因分析和统计数字,特别是当事人的证言,可以作为史志资料的,相对于那个全民参与、延续十年之久的运动,实在不能算多。在我看到的一些正式出版的地方史志中,对于“文革”和“文革”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的记述都非常笼统简略,很多事件和人物干脆被省略。所以,武斗导致的死亡伤残人数、财产损失数额等,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得到一个成体系的基本准确的统计数据了。 “我不是‘文革’武斗方面的专门研究者,我写的是四川的两个地方武斗过程中的个人见闻。”作者肖逢在《武斗》一文中说。他在网络上看到的当事人或知情者写的有关武斗的文章,多数是基本真实可信的,但是后面的跟帖中,有些却难免地流于口水仗或娱乐化了。“文革”的武斗,一点不好玩,不是有些年轻人想象的“有型”、“拉风”,那是真枪实弹要人性命的。不管当时有多么崇高正当的理由,拿着武器对着活人互相开枪开炮,甚至是对无辜百姓的杀戮,都是对那场号称“史无前例”的“革命”的绝对否定。没有置身当年场景的人,是很难体会到那时候普通人的困惑、恐惧和绝望。 一位父亲,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本来打算你十八岁的时候给你写的……这封信提前了十六年。提前十六年写的好处是:有十六年的时间来修改、更正、增补;坏处是:十六年里都得不到回信。” “吾儿,我都能想到你收到这封信的反应——你撕开信封,扯出信纸,然后再撕成一条一条的,放进嘴里咽下去。你这么做,我认为原因有三:一,信的内容让你生气了;二,你不识字;三,你是自闭症,撕纸就是你的一个特征……” “那天,你被诊断为自闭症,你才两岁零六天。”父亲写道,“当医生说出‘自闭症’三个字,我知道胡作非为的日子过去了。” 然后,他开始记录儿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青春期》是荆方继《我是六零后》之后创作的新绘本,描述的是1978-1988年间,懵懵懂懂中开始度过青春期的日子。那段岁月,也是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经历的青春期。
  • 文字侦探

    作者:流沙河

    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说:解说文字好比侦探破案,进程曲曲折折,必须从典籍里翻查主证,又须从词语里找到旁证,还须从百科知识里觅得印证,更须有胆有识,推倒权威的旧说,自创切实的新解。在本书里,他不仅解出每个汉字的写法、意思,还解出这个字的创造过程,历史演变,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积累的典故、掌故,凡是和这个文字有关的,流沙河先生都能信手拈来。这就是这本书的特点。同时,这本书比《流沙河认字》更加通俗易懂。
  • 读库1102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读库1102》内容包括:《物之物语》、《戈麦之死》、《暗自揣度》、《阅卷》、《我的高考》、《外科之花的艰难绽放》、《在书中,我老了》、《末世风月》和《卯年记忆》。 种种不起眼的居家小物件,年深月久仿佛就成了精。木然漠然呆着,不学狗摇尾巴猫跳主怀,你不理它它不会理你。与你相忘于咫尺,相忘于终日累年。猫狗有它们自己的历史,小物件却负载着你的历史。冷不防一瞥瞥见它,一念念及它,一用用到它,它就会拉回逝去的时间,唤醒远去的亲人,重演依稀的旧事,俨然成了一段历史的发言人。 以贵州安顺民谚“一样生,百样活”起头,戴明贤先生的《物之物语》写的是“物”,成的却是数十位亲人师友的人生轨迹,而且尚存者已然寥寥,不禁生出“此身虽在堪惊”之感。 “惜物,惜人,惜光阴,惜旧情,惜缘分,惜传统”,同名书籍如今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那个笼罩着政治风雨的年月中,书中人物以各自的耐力与韧性维系存在,无助而有尊严,缄默而有定见”。 1991年9月24日,有北大“校园诗人”之称、毕业后任《中国文学》编辑的戈麦,自沉于北京西郊圆明园附近的万泉河,时年二十四岁。 消息传开,中国当代诗坛再感震惊,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这段时期内,一批青年诗人相继自杀身亡,或殉情,或殉诗,或是另有其他什么原因。在这一批自杀的诗人中,戈麦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彻底的一位。离世前,他毁弃全部手稿,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且征兆全无。因此他的自杀辞世,在诗歌圈子内外,让人们震惊之余,惋惜,感叹。 有论者认为:“戈麦的死已经使我不再仅仅从孤立的个体生命的消殒这一狭窄的角度来考虑诗人之死的问题了。与死去的诗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都有责任深思这一现象。”这就是引起文坛内外关注的“海子-戈麦现象”。 王岳川在《戈麦——圆明园的冷然毁诗与静穆地投水》一文中有些悲观地指出: 人们不再读诗而仅热衷于成为诗人之死的看客。当十几位小诗人在全国各地相继自杀时,我吃惊地发现,人们已不再对“诗人自杀”感兴趣,人们不读诗也不在乎诗人的死。诗人成为多余人,诗成为多余品。或许可以说,当诗失去思言道之本真时,诗人自杀了,诗也自杀了。 不过,多数诗歌及文学圈人士并不同意王岳川所说的“诗人自杀,诗也自杀了”这种偏激的立场,也不认为,在二十一世纪之初的中国,“诗人成为多余人,诗成为多余品”。更多的人分析探讨“海子-戈麦现象”,是借此现象探讨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诗人群体(尤其是年轻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生存处境,以及在这种状态处境下,对诗歌、对文学理想以及人生信仰、生命价值的坚持、固守、奋进、抗争,以及由此对中国诗歌创作的走向和未来产生的影响。 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一开头就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又说,一个人,“自杀的行动是在内心中默默酝酿着的,犹如酝酿一部伟大的作品。” 海子和戈麦显然都是加缪这种哲学思想的实践者,只不过选用的方式与时间的先后不同而已。 《暗自揣度》向我们展示的是金日成时代的朝鲜绘画。 作者张家荣先生写道:“若干年前,我看到一本关于朝鲜的画册,里面有不少绘画作品,当时心中一怔,挑动了关于过去的某些情结,自然就将这些画与我们的那个时代联系起来。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朝鲜的美术作品资料,并像大多数人一样,进行种种的揣度。说实话,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为揣度而生的,但对朝鲜,我们的理解要复杂得多。还有,因为不了解,所以揣度,所以猜测。”
  • 读库1304

    作者:张立宪 主编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六篇文章,《下乡养儿(上)》,《九爷》,《战乱年月》,《<雨果>DNA》,《汉家陵阙》以及《漫邮记:戏曲之美》。 《下乡养儿(上)》讲的是一对夫妇为了帮八岁的女儿天天克服上学恐惧,在朋友的帮助下举家搬到农村,希望更广阔的天地能让天天渐渐勇敢,回到学校。一个来月的乡下生活确实让天天有了不小的变化。 《读库1202》里曾有一篇《小九》,这篇《九爷》继续讲述了主人公九爷从监狱出来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几次往返台湾的经历。 《战乱年月》的作者姜淑梅老太太在《读库1303》发表过《穷时候》,这次她回忆了他们一家人和几位亲戚邻居在“战乱年月”的遭遇。 电影《雨果》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写给电影的情书,片中那个坏掉的机器人就像尘封的废弃老胶片,需要修复者用爱心钥匙重新开启,发条的转动就是胶片放映机的转动,钢笔的涂鸦也仿若电影魔术般,让后人领略其魅力并发现历史背后的故事,而代表时间的钟表才是传统胶片最大的敌人。小雨果在影迷老爸身上继承了“修复”的手艺,同时也传达出斯科塞斯对电影修复事业的执著。影片最大的意义在于梦想的修复,同时承载着对老胶片转制成新数字3D影像的时代进步。《<雨果>DNA》梳理了这部电影中的那些老片基因。 中国古代建筑史有个悲剧性事实,由于以木材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加之长期缺乏保护古建筑的意识,甚至经常性的人为破坏,中国古代建筑的保留状况与西方相去甚远。当初业已成熟与辉煌的汉代建筑,如今却没有任何一座木构建筑留存下来。所幸数量巨大的汉代各类墓葬建筑成为了填补建筑历史空白的最珍贵资料。《汉家陵阙》试图对汉代建筑进行讨论,将主题放在汉代帝王陵墓上,着重描绘了汉武帝的茂陵,并特别详述了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墓。为方便对照,文章还对秦始皇陵以及汉代一些诸侯王、贵族墓葬进行了逐一审视,希望通过它们各自特殊的建筑形制和卓绝的艺术造诣,来努力想象和拼凑出尚未发掘的汉武帝茂陵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 上次的《漫邮记》系列是《读库1106》里的“园林之美”,这次作者谭夏阳介绍了有关戏曲的邮票。从京剧脸谱到京剧行当,从京剧到昆曲、粤剧,从戏曲名伶到剧作家,在方寸小舞台上展现戏曲之美。
  • 读库1001

    作者:张立宪 主编

    老课本 邓康延 寻找游牧文明 舒 泥 我和我的作者们 杨 葵 深入东王府 诸荣会 人要从梦中醒来看自己的梦 李树波 布鲁克林大桥之外 八 爪 摩尔小姐 蓝 桦 寅年记忆 影像志
  • 读库1200

    作者:张立宪

    《读库1200》是自《读库1100》至《读库1106》的目录索引和内容简介,供大家检索之用,也可了解一些稿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我们2011年组织的讲座精华纪要。对于那些第一次听说《读库》的朋友来说,也算是一个了解这套丛书的窗口。
  • 读库1006

    作者:张立宪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全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读库(2010共6册)》包括《读库1001》、《读库1002》、《读库1003》、《读库1004》、《读库1005》和《读库1006》。
  • 看戏节目单

    作者:杭程

    《看戏节目单》为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的国内外经典戏剧的回顾总结,从上千份节目单中精选近百场戏,每篇文章配有看戏时的戏票或海报,是一本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私人戏剧读本。因作者为戏剧圈内人,对戏剧界的掌故和前因后果了解颇丰,因此他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票据图文并茂地、语言诙谐生动地展现二十年来的中国戏剧沧桑史,行文间透露着十足的京城文化底蕴。
  • 读库1105

    作者:张立宪 主编

    在中国,有一种人,他们很难形容自己的故乡,也很难准确地将自己与某座城市产生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他们来自于一个城市不是城市、乡村不是乡村的所在。他们曾拥有自己的学校,自己的银行,自己的礼堂,自己的社会,似乎除了火葬场之外,应有尽有。 他们所存在的地方通常都有一个代号,或者是385信箱,或者是406信箱。他们的周围通常都是山,以及广袤的农村。他们在蛮荒之地拉小提琴,在不为人所知的地带唱俄语歌曲,并将视线牢牢地锁定在大山之外,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是肩负崇高使命而来到这里。 他们是来自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线人。四百万知识分子、技术骨干,以及随后衍生出的数千万三线后代,他们在崇山峻岭之间构筑了至少两代人的生活。长期以来,他们沉默不语,世界便不为人所知。 从1964年开始,在其后五年时间里,先后有包括核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兵器工业、电子工业、船舶工业、综合科研和实验基地在内的三百八十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从沿海地区迁往三线。包括能源、电子、光学、机械等行业的二百多个新建项目,从1965年开始在三线地区同时动工兴建。第一批支援三线的科技人员、技术工人、管理干部,从沿海地区工业城市赶赴内地,成为这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远离中心城市的荒山野岭之中,第一次出现了人的踪迹,在荒僻、冷寂、亘古无人的所在,一个又一个三线企业在那里安营扎寨。 自1965年起,全国四百万知识分子与技术骨干开始不断接到调令以及谈话。 他们的一生,从此改变。 他们都是有名有姓的活生生的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围绕着“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三个被称为“公社大楼”的样板工程在北京破土动工。 关于公社大楼,作家史铁生在散文《九层大楼》里这样回忆当年老师在课堂上的描绘:“总之,那楼里就是一个社会,一个理想社会的缩影或者样板,那儿的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可以说他们差不多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 如今在广渠门内大街边显得落寞的安化楼,正是三座公社大楼之一,它曾经承载过意气风发的“首都和全国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生活的期盼。 半个世纪过去了。另外两座公社大楼,北官厅大楼与福绥境大楼,一个已拆迁,一个已面临拆迁。安化楼也正在慢慢老去,它的墙皮已经斑驳,老式的木框窗户上净是碎裂的玻璃,走廊天花板下拉满了电力电信明线。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就将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过去的小学》和《儿童房里的启蒙运动》,写的都是小学和启蒙教育,一个是一百年前的中国,一个是将近二百年前的德国。在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教育的艰难起步和灿烂童年。同时收录有德国最大的三家博物馆——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收藏的儿童启蒙读物原件内容。 李娟,汉族,1979年7月生于新疆阿勒泰地区一个叫做“车排子”的地方。这里之所以叫“车排子”,是因为在那一片近乎荒漠的戈壁中,一块车排子是方圆多少里之内最有人类气息的物体。李娟父母在新疆长大,属建设兵团的第二代,原籍四川乐至。后因变故,李娟从小随母亲和外婆长大,母亲靠在牧区卖杂货抚养她成长,后来又开了裁缝店。李娟体弱且个小,但是性格极其倔强能干,自尊心也极强,从小就是家里的好帮手。一个汉族家庭常年追逐哈萨克牧民转场,一起漂泊迁移,清贫辛苦难以想象。但这对于有着感受天赋的李娟来说,却是看到这个不为人知的世界的最好角度。虽然她并未上过大学,常年在深山也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和阅读,却在大自然中孕育了天籁一般的文字。她最先在网络上发布这些文章,慢慢获得关注,陆续出版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以及马上要出版的《荒原的主人》、《羊道》。她的才华被很多读者誉为“精灵的吟唱”。许多人通过她的文字,对新疆阿勒泰这块地方产生强烈兴趣,他们希望去看看李娟和她所写的这片土地。但是,李娟并不太希望受到打扰,她依然过着之前的生活,极少接受采访。她的原话是:“不见网友。不见读者。不签名。交流限于网络,请保护我的安静,多谢。” 桑格格也是这样一名好奇的读者,她与李娟同年出生,同是四川女孩,曾用四川方言出版自传体小说《小时候》。李娟阅读过这本书,喜爱,她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些她对于遥远家乡四川的记忆,也对桑格格这个人产生好奇。相互好奇下,她们相约新疆相会,于是有了这篇两个人近距离接触的文章。 桑格格并没有告诉李娟,她其实患抑郁症一年多了。李娟看见的这个能吃能睡的家伙之前一直都厌食和失眠。桑格格和李娟在一起的半个月,她长了十一斤肉,回到北京之后也没有再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她觉得她是见过新疆金秋和无边大漠的人,和以前不一样了。有时候哪怕天是灰的,但是毕竟太阳晒过,温暖不会那么快消失。 本辑读库中同时收录了柴静老师对李娟文字的解读。三个女性的笔下,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