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以培

  • 水位139米

    作者:王以培

    我在新梦中怀旧,我在怀念中祝福, 就连远方的船只,一听我的祝福, 便应声摇晃,而你至今无动于衷。 我的忠心恍恍惚惚, 在你的平常之夜,我已心碎。 细碎的波纹含着月光, 我含着往事,向谁吐露? 江岸的光沉入群山, 晚自习的孩子又开始苦读, 愿星辰潜入他们的课本, 愿世人听懂我的祝福!   眼前的水位是139米,从前不是这样,今后水位仍将上涨。换句话说,眼前的一切转瞬即逝,连同生命本身也正在消亡。 怎么办呢?当我沿江旅行,寻访故人、故园,却发现心灵因怀念祖先而得到慰藉,生命因祝福孩子而有了希望。
  • 基督与解脱

    作者:王以培

  • 新田白水溪

    作者:

    《新田白水溪》主要内容:望云思亲;与白水溪夜谈;南方彩旗;戴草帽的小男孩;“壁上挂灯”;月黑头,警醒些!白水溪边观察阴晴圆缺等等。我从不知道干渴的城市如此需要你,白水溪为何我总听见白水溪在天边哗哗流动,如新田美玉,被时光击碎!
  • 寺庙里的语言

    作者:王以培

  • 游吟

    作者:王以培

  • 江有汜

    作者:王以培

    《长江边的古镇》系列图书是作者花费十多年时间走访长江沿途古镇的记录,作者通过实地采风,将现实采风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记录了这些古镇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歌、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古镇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许多第一手历史和人文资料,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适合于阅读兼收藏。 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二本,包括《水位139》和《新田白水溪》两个部分。前者记录三峡地区水位涨到139米时,长江两岸在这一特定时刻的风貌;后者是一首荡气回肠的长诗,犹如屈原行吟泽畔,作者也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悟。作者以诗人独有的人文情怀,以及文化记录者的使命感,将沿江旅行、寻访故园的种种旧景新迹、历史感怀,如画卷般一一呈现,让读者感受江水缓缓流过巫山、奉节、新田等老街古镇,秋风独立巫山等地码头时,心灵因怀念而得到的充实慰藉,以及生命因尊重而孕育的无限希望。
  • 白帝城

    作者:王以培

    《长江边的古镇》系列图书是作者花费十多年时间走访长江沿途古镇的记录,作者通过实地采风,将现实采风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记录了这些古镇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歌、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古镇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许多第一手历史和人文资料,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适合于阅读兼收藏。 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一本。作者把“白帝城”看作即将或已经“沉入江底的所有城镇”的统称,作者沿着鱼嘴,扇沱、涪陵、珍溪、奉节、巫山、高阳、万洲、故陵、李渡等地采风,记录了三峡两岸的民风民俗、历史传说、山水风光以及移民的现实情景,并以轻灵的笔触,饱蘸深情和依恋,将古镇风貌如画卷般一一在读者面前舒展。作者深入底层直接造访,朝圣白帝城,寻根寻家寻梦,寻找失落的民族历史。
  • 灰狗

    作者:王以培

  • 新田白水溪

    作者:王以培

    位于重庆万州上游有一座新田古镇,那里流淌着一条白水溪,生活着溪水般的人们,包括文天祥的后代。然而为了三峡工程,他们都必须迁徙,离开自己那如诗如画的家园。本书是为新田的朋友和所有的三峡移民而作,真挚的感情、再现的图片、重现的风景……读来让你能身临其境、感悟真情。
  • 三峡记忆

    作者:王以培

    本书采以图文随记的方式,通过一个青年记者的行游视觉为脉络,纪实地反映三峡——截至2003年三峡蓄水至海拔135米;内容涵盖三峡自然与人文,定位于时下畅销的小1/16开本的图文书籍,适合关注自然地理与地域文化的社会读者、中外旅游人士阅读。
  • 白帝城

    作者:王以培

    《白帝城:诗人的朝圣》描述了三峡两岸的民风民俗、历史传说、山水风光以及移民的现实情景,以一种惆怅、依恋的情怀,去朝圣白帝城,寻根寻家寻梦,寻找失落的民族历史。同时还记叙了移民生活的贫困和所遭遇的苦难,他们的哀怨和诉说。作者深入底层,直接造访,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书。 《白帝城》的作者王以培是一位外国文学老师,他经常向学生谈起他在长江边上的旅行见闻。一次,他在讲圣经、希腊神话时谈到“原初的语言”时,从一个随身带着的、类似旅行包的袋子里掏出两块顽石,拿到手中,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教室中,并以欣赏的口吻说:“这是我从长江边上带回来的,这就是‘原初的声音’。”完全是诗人的风格,只有怀着诗人之浪漫的人才会有的言语和举动。 这也是《白帝城》的文字给人的感受。书的封面上,三峡的山、水、天之间印着一行小字:“诗人的朝圣”,诗人心中的那个圣地便是白帝城。而此“白帝城”却非“朝辞白帝彩云间”之“白帝”,而是即将或已经“沉入江底的所有城镇”的统称。鱼嘴,扇沱、涪陵、珍溪、奉节、巫山、高阳、万洲、故陵、李渡,作者春夏秋冬四访长江边上淹没区许多小城小镇,并把这些小地方的风貌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是带着诗人兼考古者的身份去游历这些具有浓厚长江文化、巴蜀文化风韵却即将消失的小镇的,因而他的笔触细腻灵动又悲天悯人,文字间饱含深情却又充满纪实之趣味。这些小镇被他看作是圣地,因此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了许多颇具人文关怀的考察,一些本土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学形式被忠实地记录下来: “棒打李,李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落地,风起蜂飞。”这是他在一家小店里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古人讲的四川。 像这样被搜集来的原汁原味的文字在全书中比比皆是。在他看来,“这些正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而有幸记录这一切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灵魂和生命,同时也丰富、充实了日渐苍白的现代汉语。” 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旅途接触到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当地居民:小学教师、盲眼艺人、老银匠、旅店老板、山城“棒棒”、危房居民、土家族妇女、还有小孩子——每个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一种文化遗产,一种长江古老文化的延续,因此他对每个人却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十分感动。他这样说道:“他们的言语是那样的生动,他们的品格是那样高尚,他们的经历和命运汇成了长江边的一幅历史画卷。” 有趣的是,作者虽然在描述长江边游历的故事,但涉笔处常常会出现西方文学的蛛丝马迹。在我看来这些时而出现的西方文学因素是体悟过程中的真情流露,看起来不仅清新自然,又别有一番风韵。他还靠一些旅行照片记录所见,其景观人物虽然朴实无华,但与文字向佐却是增添了可读性。
  • 大钟亭

    作者:王以培

    ·引子· 《大钟亭》或《我的中世纪》是一个病人家属送我的礼物,按他的话说,是为了“感谢救 命之恩”可为什么送给我呢?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工作中碰巧照顾他的父母。现在他 的父母已经出院,他也离开南京,留下这份厚重的礼物给我—— 翻开这本红色封面的笔记本,我不禁砰然心动,他将我们短暂的经历都记录下来,他的 心意尽在其中。至于一点“隐私”,我想,在这个隐私泛滥的时代,实在算不了什么。因此,喜欢窥视隐私的读者,就此可以合上这本书。 而我之所以将这本笔记公开发表,因为它唤醒了我,唤醒了一个童年世界,一座古城的幽 梦——一个远行归来的寻梦者,他告诉我:“这里曾经是另一座城市,生活着另一群人… …”忘掉他们,是我们最大的不幸。 细读其中潦草的文字,我终于发现它们不仅仅属于我,我不能独享这份礼物。把它献出来 ,请作者宽恕。 为了让它更像一本书,我删除了其中的日期,并加上了书名。  一名护士  1999.10.
  • 河广

    作者:王以培

    《长江边的古镇之四:河广》是《长江边的古镇》系列,本系列图书是作者花费十多年走访长江沿途古镇的记录,已出四册。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将现实采风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记录了古镇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歌、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古镇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许多第一手历史和人文资料,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适合于阅读兼收藏。 《长江边的古镇之四:河广》为该系列的第四册。作者从长江古镇归来后,回想十几年寻访,仍旧魂牵梦萦,于是再次踏上旅途,抒写重逢故园、重遇故人的所见所感。此书为王以培2012年的最新著述,将更鲜活的现实融入文化思索,兼之以沉着洗练的笔触,十多年的旅思沉淀,文笔流畅,寄托忧思,颇具文学价值,且具警醒意义。
  • 白帝城

    作者:王以培

    《白帝城》足本,成報出版社
  • 烟村

    作者:王以培

    从前有一位风水先生,因看见真地而瞎了眼睛——他发现故园烟村,隐藏着“九朵莲花三枝藕”…… 从前有一个诗人,为发地家谱中的一页血书,来到这里,发现真地即真谛…… 从前有一座故园,如千年古玉,随时光流转,沉入江底;但“时间”含着两个太阳,用心将她冉冉托起—— 于是,故人归来,沉船出水…… 这不是奇迹,是今人对故人故园的思念,对先辈朱空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