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三峡

  • 江河移民

    作者:晋永权

    《江河移民》主要内容简介:异乡人、了无痕迹、沉默面容、情绪像粉尘一样、班船时光、巫山之夜、云安氤氲、云阳弃、巴东笑颜、秭归不归等。
  • 水位139米

    作者:王以培

    我在新梦中怀旧,我在怀念中祝福, 就连远方的船只,一听我的祝福, 便应声摇晃,而你至今无动于衷。 我的忠心恍恍惚惚, 在你的平常之夜,我已心碎。 细碎的波纹含着月光, 我含着往事,向谁吐露? 江岸的光沉入群山, 晚自习的孩子又开始苦读, 愿星辰潜入他们的课本, 愿世人听懂我的祝福!   眼前的水位是139米,从前不是这样,今后水位仍将上涨。换句话说,眼前的一切转瞬即逝,连同生命本身也正在消亡。 怎么办呢?当我沿江旅行,寻访故人、故园,却发现心灵因怀念祖先而得到慰藉,生命因祝福孩子而有了希望。
  • 沉静的河流

    作者:曾年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巫山 神女;大昌 三峡人家;姊归 茅坪;云阳双江 下岩寺;涪陵 来去不得白鹤梁;扇沱 王爷庙;鱼嘴 志愿军老兵刘顺朝等。
  • 新田白水溪

    作者:

    《新田白水溪》主要内容:望云思亲;与白水溪夜谈;南方彩旗;戴草帽的小男孩;“壁上挂灯”;月黑头,警醒些!白水溪边观察阴晴圆缺等等。我从不知道干渴的城市如此需要你,白水溪为何我总听见白水溪在天边哗哗流动,如新田美玉,被时光击碎!
  • 最后的三峡

    作者:颜长江

    当代生活·收藏历史。 2002年传统意义上的长江三峡只剩下最后一年。2003年6月1日长江水位将比第一期蓄水时水位线为海拔135米再升高五六十米。届时大坝以西上溯约400公里的三峡内外过千座城镇将从此长眠水底,近百万人民迁离家园;至2009年大坝完工之时,水位将达到175米,“高峡出平湖”将得以实现,而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具有丰厚历史人文积淀的三峡沿岸城镇将不复存在。
  • 孔雀的叫喊

    作者:虹影

    《孔雀的叫喊》讲述的是:基因工程科学家柳璀收到丈夫送到北京的一件礼物,觉得奇怪。母亲力劝她去一次三峡。她到大坝总部,发现任要职的丈夫有外遇,一气之下去了峡区的良县。 柳璀在贫民窟找到母亲的老同事陈阿姨和其儿子月明。才明白当年父亲作为专员派到良县,父亲把妓女红莲,与玉通禅师,作为奸宿抓奸,最后判决死刑。枪决时,陈阿姨生下儿子月明,母亲生下柳璀。 陈阿姨相信,是妓女红莲转世为她的儿子月明。 大宴港台融资团后,柳璀与丈夫发生争吵,丈夫揭开了底:文革时,是柳璀母亲的揭发,才导致父亲惨死。她万分迷惑:三峡风景秀美脱俗,人们却折腾出那么多仇恨。半夜她离开丈夫,冲进淹没一切的雨水世界之中。
  • 三峡日志

    作者:颜长江

    《三峡日志》主要内容:当三峡成为全中国摄影家注目的焦点时,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三峡的影像。在这些影像中,颜长江的“三峡”以一种非常化的独特的个人视点,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这是三峡吗?这些影像与我们的习惯发生着冲撞。“我,本生于秭归,即屈子、昭君之故里,长自三斗坪,即今三峡工程建立之处。少小出峡,老大未回。……忽闻黄牛岩下炮声隆,三峡工程已开工,时至今日,清库鼓声动地来,三峡旧筑将拆空(多在一百七十五米淹没线以下),明年人月,水位正式上涨,三峡将为之大变。 我急急启程,与其说是正式邀游,不如说是庄重告别,这最后的三峡,这三峡的最后。 我只能在剧烈晃悠着的三峡之中晃悠,我无法下以朝圣兼之以祭奠的心情,尽力纪录我此刻的真实感受……” 颜长江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 扁舟过三峡

    作者:(英)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

  • 白帝城

    作者:王以培

    《长江边的古镇》系列图书是作者花费十多年时间走访长江沿途古镇的记录,作者通过实地采风,将现实采风与历史典故相结合,记录了这些古镇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歌、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古镇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许多第一手历史和人文资料,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适合于阅读兼收藏。 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一本。作者把“白帝城”看作即将或已经“沉入江底的所有城镇”的统称,作者沿着鱼嘴,扇沱、涪陵、珍溪、奉节、巫山、高阳、万洲、故陵、李渡等地采风,记录了三峡两岸的民风民俗、历史传说、山水风光以及移民的现实情景,并以轻灵的笔触,饱蘸深情和依恋,将古镇风貌如画卷般一一在读者面前舒展。作者深入底层直接造访,朝圣白帝城,寻根寻家寻梦,寻找失落的民族历史。
  • 三峡记

    作者:于坚,孙敏,章东磐

    《三峡记》是已经淹没的三峡的最后的身影。由著名诗人于坚,著名田野调查学者孙敏,著名作家章东磐共同执笔完成。三人花费一年时间采访调查三峡,终成此心血之书。 三峡,是需要英雄和诞生英雄的地方。自古以来,所有认识三峡的人,几乎都是从诗人笔下开始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苏东坡等诗人出入三峡,不仅只为了旅游和写诗,他们都是当时的探险家,是能攀岩爬壁、往来峡谷的真英雄,像柳永、吴文英、姜白石这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人,想必是一辈子去不了三峡的。 获华文文学年度诗人奖的于坚,是当今中国诗坛中的翘楚。同样身为诗人的他,以壬午年的三峡亲历为主线,剔脂除肉地融入诗歌和典籍,化为贯穿千百年的文学三峡。 忠勇精神,是三峡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屈原、巴蔓子是英雄,三国的刘关张也是英雄,胡琏、张自忠及许多不知名的将士们,更是名不虚传的抗日英雄,是流着英雄血的三峡,成就了他们的忠勇。 当我们在抗日阵亡将士的墓地遗址上,艰难地辨识国民党第六军军长留下的碑文,悼念游荡在峡江上空的忠魂与英灵,章东磐以他敏锐又深刻的笔触,为这忠勇长河写下涕泪吶喊的铿锵史话。 “沿着大江走一定有路”的通则,在艰险的三峡破了例,这条贯穿中国东西部的唯一通道,自古只能以舟船渡。长期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孙敏,这回深入川江的乡野闾阎,寻找民间话语里的三峡。
  • 三峡记忆

    作者:王以培

    本书采以图文随记的方式,通过一个青年记者的行游视觉为脉络,纪实地反映三峡——截至2003年三峡蓄水至海拔135米;内容涵盖三峡自然与人文,定位于时下畅销的小1/16开本的图文书籍,适合关注自然地理与地域文化的社会读者、中外旅游人士阅读。
  • 出三峡记

    作者:晋永权

    《出三峡记》从2000年8月13日开始,到2004年8月28日结束,为了三峡工程能够顺利实施,中国政府自重庆、湖北三峡库区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11个省市迁出移民近16.6万人。5年间,《出三峡记》作者16次深入三峡腹地,以文字、图像并行的方式,努力探究、接近这一特殊移民事件的真相,力图把这批“非志愿移民”大迁徙过程的状态呈现出来。
  • 白帝城

    作者:王以培

    《白帝城:诗人的朝圣》描述了三峡两岸的民风民俗、历史传说、山水风光以及移民的现实情景,以一种惆怅、依恋的情怀,去朝圣白帝城,寻根寻家寻梦,寻找失落的民族历史。同时还记叙了移民生活的贫困和所遭遇的苦难,他们的哀怨和诉说。作者深入底层,直接造访,是一部极其珍贵的书。 《白帝城》的作者王以培是一位外国文学老师,他经常向学生谈起他在长江边上的旅行见闻。一次,他在讲圣经、希腊神话时谈到“原初的语言”时,从一个随身带着的、类似旅行包的袋子里掏出两块顽石,拿到手中,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教室中,并以欣赏的口吻说:“这是我从长江边上带回来的,这就是‘原初的声音’。”完全是诗人的风格,只有怀着诗人之浪漫的人才会有的言语和举动。 这也是《白帝城》的文字给人的感受。书的封面上,三峡的山、水、天之间印着一行小字:“诗人的朝圣”,诗人心中的那个圣地便是白帝城。而此“白帝城”却非“朝辞白帝彩云间”之“白帝”,而是即将或已经“沉入江底的所有城镇”的统称。鱼嘴,扇沱、涪陵、珍溪、奉节、巫山、高阳、万洲、故陵、李渡,作者春夏秋冬四访长江边上淹没区许多小城小镇,并把这些小地方的风貌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是带着诗人兼考古者的身份去游历这些具有浓厚长江文化、巴蜀文化风韵却即将消失的小镇的,因而他的笔触细腻灵动又悲天悯人,文字间饱含深情却又充满纪实之趣味。这些小镇被他看作是圣地,因此也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了许多颇具人文关怀的考察,一些本土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学形式被忠实地记录下来: “棒打李,李沉底,李沉鲤浮; 风吹蜂,蜂落地,风起蜂飞。”这是他在一家小店里听到一个年轻人说古人讲的四川。 像这样被搜集来的原汁原味的文字在全书中比比皆是。在他看来,“这些正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而有幸记录这一切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灵魂和生命,同时也丰富、充实了日渐苍白的现代汉语。” 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旅途接触到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当地居民:小学教师、盲眼艺人、老银匠、旅店老板、山城“棒棒”、危房居民、土家族妇女、还有小孩子——每个人在他眼中都成了一种文化遗产,一种长江古老文化的延续,因此他对每个人却虔诚谦虚的态度令人十分感动。他这样说道:“他们的言语是那样的生动,他们的品格是那样高尚,他们的经历和命运汇成了长江边的一幅历史画卷。” 有趣的是,作者虽然在描述长江边游历的故事,但涉笔处常常会出现西方文学的蛛丝马迹。在我看来这些时而出现的西方文学因素是体悟过程中的真情流露,看起来不仅清新自然,又别有一番风韵。他还靠一些旅行照片记录所见,其景观人物虽然朴实无华,但与文字向佐却是增添了可读性。
  • 长河孤旅

    作者:赵诚

    《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黄万里,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水利专家,出身名门,其父黄炎培是同盟会会员,是民国时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黄万里毕业于唐山交大桥梁工程专业,有感于父亲的那句“中国历史以来,从来没有农民对不起统治者,只有统治者对不起农民”,遂决意“以拯农为己志”并赴美国改学水利,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爱荷华大学、伊利诺大学专攻水利,获硕士,博士学位。黄万里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科学办事,回国后曾在西南、西北、东北从事水利建设。1953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他曾多次在三门峡和三峡建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虽均未被采纳,并被长期剥夺了科学研究的权利,但他提出的很多见解现在证明是有价值并具有前瞻性的。《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全新修订版)》记述了黄万里沧桑磨难而又极富个性魅力的一生,笔触之下,是其敢说真话、坚持科学、坚守良知、骨体不媚的高贵人格。黄万里的品德与智识、勇气与坚持,永远被后人称道。
  • 烟村

    作者:王以培

    从前有一位风水先生,因看见真地而瞎了眼睛——他发现故园烟村,隐藏着“九朵莲花三枝藕”…… 从前有一个诗人,为发地家谱中的一页血书,来到这里,发现真地即真谛…… 从前有一座故园,如千年古玉,随时光流转,沉入江底;但“时间”含着两个太阳,用心将她冉冉托起—— 于是,故人归来,沉船出水…… 这不是奇迹,是今人对故人故园的思念,对先辈朱空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