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广州

  • 广州历史地理

    作者:曾昭璇

  • 广州旧事

    作者:叶曙明

  • 西关小姐

    作者:谭白薇

    不同于广州其他地方的女性,西关小姐出于传统又突破传统。清中叶,广州一口通商的繁盛,造就了大批富甲一方的商贾,也造就了学贯中西的西关小姐。由于有了与男子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最早接受欧风美的熏陶和洗礼,她们以群体的形象集中体现时代和潮流的方向,代表着广州女性解放的先声,代表着广州二十世纪上半叶最风雅和繁华的生活。 传统的西关接纳了不少先进的外来文化,并增添了其开放性、兼容性的特色。在中西文化的融汇中,在浓郁的西关民俗风情中,烘焙出一代又一代贤良淑德、内秀外美、求索进取的西关小姐,并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成为西关文化中亮丽的一族、美丽高雅的女性形象代表。而西关小姐亦从对特定的女孩的专称演变为特指的历史文化名词,成为西关文化的精美品牌。 本书既是对过去历史的纪念,亦是对这一历史阶段西关小姐文化现象的一种探索。
  • 广州这个地方

    作者:徐晖

    《广州这个地方:对一座城市的思考与情感》从不渲染广州是一个怎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一个和谐的开放的大都市是不需要渲染的,倒是把它视为一个“地方”:一个多么古老、多么有来历,因而多么有意思的地方。在对这地方的娓娓而谈的描述中,城市的性格与魅力也就逐一呈现了。 如果一条街道,它有助于市民邻里关系的形成,环境上又舒适安全,便利于大众步行及参与互动,而且,它还具有新老建筑混合的充满城市生活气息的多样性,以及作为地域或文化的某种类型的典范,那么,这条街道就堪称伟大。 在广州,我们可以期待这样一条伟大的街道吗?
  • 现代性·地方性

    作者:彭长歆

    《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主要内容包括:近代早期西洋建筑文化的传播;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的建设;岭南近代建筑师与执业状况;西洋化与殖民主义建筑语境的形成等。向现代社会与国家的彼岸过渡,建立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性的转型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现代国家制度的建设,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必须同步进行。 《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全面细致梳理了岭南地区建筑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视野广阔,考证详实,论说细密,是目前有关这一主题最为全面和深入的著作。这一研究阐明了该地区城市和建筑相对独立于中国其他地区特殊的现代化过程,为中国区域建筑史研究提供了示范。《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还丰富并加深了目前学界有关中国城市和建筑在外来影响下发生近代转型的起时、起点和起因的讨论。而其涵盖业主、工匠、建筑师、建筑物、建筑教育、建筑制度、城市结构和形态的综合视角对于城市和建筑史的研究也堪为借鉴。
  • 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

    作者:江滢河

    明清时期西洋美术在中国的传播,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其历史过程始于16世纪西方殖民者的航海东来,既有通过天主教东传的宗教渠道而来的天主教艺术品,也有通过中西贸易的商业渠道而来的世俗美术品。由于与中国传统绘画面貌迥异,这些西洋美术品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反应。就整体而言,由于艺术旨趣完全不同,明清时期传统中国绘画所受洋画技法的影响并不大,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依旧决定着中国画的面貌。 本书主要从清代岭南洋画遗存、清代岭南诗的洋画观和清代广州外销画三个方面,探讨清代洋画与广州口岸的关系。这些历史内容,既充分反映中西美术的差异和交流,又体现出广州鲜明的口岸特色,有助于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广州口岸的历史地位。
  • 羊城古钞

    作者:

  •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广州篇

    作者: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汪坦,日本亚细亚近代

  • 广州历史地图精粹

    作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档案局,广州市

  • 广州城内

    作者:伊凡

    《广州城内:法国公使随员1840年代广州见闻录》主要内容:广州是西方人在中国“唯一有感觉的城市”,不少西方商人和游客曾在广州写下游记、杂记。如美国人亨特所著的《广州“番鬼”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为了解鸦片战争前广州口岸的情况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该书由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翻译出版后,广受研究中西关系史的学者的重视。
  • 老广州

    作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老广州》原名《羊城寻旧》,内容包括街市景观、名胜古迹、经济掠影、教育概况、社会生活和民生习俗六个部分,以图文对照方式,介绍旧时广州的社会文化风貌。《老广州》自2004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各大书店常销书。
  • 18-19世纪羊城风物

    作者:刘明倩,刘志伟 主编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以下简称“维院”),座落在伦敦西南的南肯盛顿区,占地79,373平方米。她的成立,与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有密切关系。当时大不列颠国国强民富,英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伯特亲王酷爱艺术,他在伦敦海德公园以大幅玻璃和铁枝盖了一幢临时展览厅,邀请全球各国将他们优良的产品送展。博览会在5月开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他们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或社会地位,不约而同地在展柜间流连忘返。到10月博览会闭幕时,参观人数已超过600万。入场费的收益,扣除一切开支后还有可观的盈余。大会主办人决定用那笔钱建一所博物馆。经过6年的筹划和建设,“南肯盛顿博物院”于1857年落成启用,1862-1897年间又扩建了数次,1899年改名为“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到今天已有146年历史。其藏品之丰富,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 1860年,维院购入第一批中国外销画。“外销画”是1949年后美术史家开始使用的名词。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间,虽然中国画工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卖给洋人的,但买家则没有将中国画分为“外销”或“内销”的习惯。欧洲人买中国画,是因为他们对这遥远的国家充满好奇。在摄影术未发明以前,图画是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事物的最佳媒介。事实上,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他们贸易的地方购买一些富有当地色彩的图画,不以中国为限,维院珍藏中就有不少印度水彩画和日本版画。中国外销画的历史不超过200年,到今天能自成一格,成为美术史家和历史家研究的对象,得归功于广州的一群优秀画工。他们技术精湛、头脑灵活,善于迎合顾客口味。中国外销画不独题材广泛,而且价格便宜,因而得以大量输往欧美各地。当年广州画工为“榲两餐”而绘制的图画,其中部分进了博物馆,成为今日研究晚清风貌的重要资料,这应是画工们万万料想不到的。
  • 广州往事

    作者:叶曙明

    《广州往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专题化的结构,及灵动拢美、知性怀旧的笔调,通过对“广州往事”的追忆与捕捉,引领读者对广州进行一次有意味的“记忆之旅”让读者充分品味一场关于广州的深度人文历史的盛宴。
  • 旧粤百态

    作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编

    《旧粤百态》内容简介: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是清政府全面推行“新政”的时期,也是反清民主革命积极开展的时期,《旧粤百态》选取这一时期广州出版的《时事画报》和《赏奇画报》中有关广东内容的250余张“新闻画”,分作“官场做派”、“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大众文化”、“新旧交汇”、“民间习俗”、“江湖沉滓”和“工商广告”8个部分,这些新闻画描绘了清政府覆亡前夕中国社会的变局,展现了20世纪最初几年广东地区大致的社会风貌。广东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地,广东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每得风气之先,又是近代维新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清末的广东堪称中国社会一个敏感的缩影,因此,这一时期的广东社会图景折射了中国社会整体的种种实情。 《时事画报》和《赏奇画报》是广东出版最早的一批石印画报,其中的“时事新闻画”每张都有说明文字,绝大多数为三百字左右的小文章,有标题,有叙述,有评论,其中小部分为粤方言,这些说明文字或直抒胸臆,或旁敲侧击,语言睿智机警、诙谐辛辣。这些文字和图片相得益彰,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广东社会种种风貌,举凡官场之腐败、治安之恶劣、江湖之丑恶,以及纷繁的民生问题、复杂的民间习俗,以及身处社会变革期不同人或进取或守成、或兴奋或失落的种种心态。这些图片、文字涉及的内容虽嫌零碎,却堪称晚清广东社会的万花筒。
  • 影像-《羊城后视镜》②

    作者:

    《羊城后视镜2》重点在于,呈现自清末到“文革”前的广州历史中一批鲜为人知的人和事。突出“以民为本”,相当部分涉及广州普通民众的生活:街头巷尾的盲妹演唱、广州早期拍电影的曲折、陶陶居茶楼的爆炸案、四护士集体自杀案、越秀山庆祝会压死人的事件……这在以往的广州文史类的书中极其少见,许多史料首次披露。此外,还涉及一批在广州近现代史上有名的人物,如陈济棠、胡汉民、孙立人、阎锡山、程天固、南海十三郎、江孔殷,还有老市长朱光、粤剧名角靓荣、粤剧作家徐若呆、盲棋高手潘炮,以及作家巴金、“女皇”江青等等在广州所发生的故事。记录广州城的自来水、电车等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海珠桥兴建成功和爆炸后修复的经过,新一军墓园被毁灭等等。这些史料,大部分是首次整理或披露,在羊城晚报《羊城沧桑》专版刊登后,引起广州读者强列关注。此外,还涉及一批在广州近现代史上有名的人物,如陈济棠、胡汉民、孙立人、阎锡山、程天固、南海十三郎、江孔殷,还有老市长朱光、粤剧名角靓荣、粤剧作家徐若呆、盲棋高手潘炮,以及作家巴金、“女皇”江青等等在广州所发生的故事。记录广州城的自来水、电车等从无到有的漫长过程,海珠桥兴建成功和爆炸后修复的经过,新一军墓园被毁灭等等。
  • 广州“番鬼”录

    作者:(美)威廉•C•亨特

  • 羊城寻旧

    作者: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一本漫画游广州

    作者:黄涛

    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漫画,绝对对你的视力有保护作用,因为你不用再到图书馆里查那些长篇大论的资料(尽管可能你从来没有而且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的时间、精心和兴趣)。
    在这里面有精通百科喜欢搞笑的导游,但绝对不用担心小费和黑心的商店。
    你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市井风土,听到老屋檐下古老的传说,却不必去穿街走巷然后面对小巷里瞪着警惕双眼的老头。
    你更不需要挤火车赶飞机。你要做的只是找张躺椅,旁边放上一大包薯片,赶紧开始这趣味横生的中国名城之旅吧。
    《一本漫画游广州》用漫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全面介绍广州的历史文化,其漫画笔法清新流畅,基调积极向上,文字幽默风趣,将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熔于一炉。在这个“读图”的时代,该书导入了“漫画游广州、轻松读历史”的理念,在促进阅读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羊城后视镜

    作者:

    《羊城后视镜》主要内容:四时不断卖花声,十月绯桃照眼明。浪说扬州风景好,春光不及五羊城。清末这段竹枝词言犹未尽。其实,广州的“春光”更在于二千多年传承中留下来的文化传统、生活斑影、仁人志士。这本《羊城后视镜》,恰恰就给你勾勒几笔历史的近景——闹市中的茶楼,小街里的凉茶铺,树阴下的烧鹅屋,马路旁的炭画室,还有婚俗、发式、天光墟、仪仗店等,哪样不散发出浓浓的南国气息?同饮一江水,同沐一天风的人,在南粤大地建起的广裕祠、石室圣心堂、大钟楼、爱群大厦、中山纪念堂、北京路群体建筑、体育馆,厚重的大墙内一段段深沉的历史典故,颇费踌躇;石湾陶瓷、南海渔歌、广东音乐、南派电影,一件件极品蕴涵着各擅胜长的趣闻逸事,紧扣人心;而中国的名流商衍鎏、商承祚、马思聪、吕文成、刘传,以及现在的钱万里、刘泽棉、卢珏、王琛等等,都是在历史舞台上巧思如泉的先辈,他们的奋进足迹,激励来者。作为广州的年轻一代,对此虽未必熟悉,但都会感到一见如故吧? 资料翔实,语言牛动,《羊城后视镜》许多事例是作者多方实地采访而获得的,你想更真切地了解羊城,翻开第一页吧,读完保准你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
  • 俗话广州

    作者:曾应枫

    你想知道广州是怎样建成的?想探究广州为什么得开风气之先的历史?想了解岭南建筑到底是什么?想清楚这个区、那条街怎么来的?那些名胜古迹蕴藏着什么故事?广州人是怎样过节的?它的民情风俗是怎么回事?粤语方言到底有哪些特点?还有,那些令人垂涎的粤菜与关点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闻名遐迩的民间工艺“三雕一彩一绣”…… 曾应枫编著的《俗话广州》拟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告诉你想知道的方方面面,《俗话广州》让你在阅读的喜欢与谐趣中领略广州林林总总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