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何炳棣

  • 有關《孫子》《老子》的三篇考證

    作者:何炳棣

    本書第一篇論文宣讀於2001年近代史研究所主辦的蕭公權紀念講座,所得結論是通過文字、專詞、語義、稱謂、制度、思想內涵,以及命題和反命題之先後順序等多維考證得出來的。附印於後兩文,一者考證孫子成書之早,一者考證老子成書之晚。三篇論文,為重新思考先秦思想史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作者:何炳棣,范毅軍 何漢威 整理

    何炳棣先生退休二十年研究之大成──《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 何炳棣先生初治近代英國農經史,再入明清人口財政史, 最後總結上古中國農業文明起源; 自19世紀始,上溯至西元前五千年終, 在中國史學界遍尋不出第二人。 本書為思想制度史專著,何炳棣先生畢生「久久不跳進思想史」,因為他認為「如果自青年即專攻思想史,一生對史料的類型及範疇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了解,以致長期的研究寫作都空懸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之上而不能著地。」 由此可見何炳棣先生治學,一向用「紮硬寨、打死仗」的方法,正面「攻堅」歷史學界的重大議題。其「攻堅」利器就是「考據」,以考據為功的思想史,不同於「當代大多數思想史家所關心的,往往僅是對古人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甚或「出脫」及「美化」,置兩千年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深層意識的「阻力」於不顧。 哲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敘述─時代─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何炳棣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窮究中國明清至上古農經制度,告誡後學「不畫龍身,龍睛從何點起?」龍身指的是政經社會制度;龍睛則是文哲思想體系。何炳棣先生在退休二十年間,「一往直前,義無反顧」,「踏進先秦思想、制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積四十年畫「龍身」的經驗,點五千年中華文哲思想的「龍睛」,本書可說是何炳棣先生畢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
  • 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

    作者:[美]何炳棣

  • 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

    作者:何炳棣

    中國歷史很多課題之中,最基本而又最困難的一個,莫過於中國文化的起源。在中國文化起源這個異常廣泛的課題之中,中國農業的起源是一個重要的專門課題。 中國農業起源於黃土區域。為比較深刻瞭解中國農業的起源,治史者必須對黃土區域的古自然環境有正確的認識。本刊上編將近代中國科學界對黃土多方面研究的結果,作一極簡單的摘要,以充本刊中編和下編的必要科學背景知識。
  • 明清社會史論

    作者:何炳棣,徐泓譯

    《明清社會史論》已被譽為明清史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何炳棣最重要的經典鉅著! 二十世紀五、六〇年代,何炳棣致力於明、清兩朝帝制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階層間的上下流動,《明清社會史論》即是他探索明、清五百多年間中國社會組成及階層流動的歷史鉅作。 作者何炳棣是第一位大量運用近百種明清兩代的進士登科錄,進士三代履歷,進士同年齒錄和晚清若干舉人和特種貢生的三代履歷等鮮為人注意的科舉史料的學者。這批量化的統計資料構成了《明清社會史論》的經線,有系統地呈現明清兩代間,初階、中階和高階舉業所造成的社會流動。何炳棣分析了進士及舉貢共約四萬個案例,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為布衣出身的比例很高,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因此他認為明清時期中國具有高度的社會流動性,遠遠超過英國十八世紀的情形。 另一方面,何炳棣在《明清社會史論》一書裡運用大量的史料,如政府律令、方志、傳記、家譜、社會小說和觀察當代社會與家庭事務的著作等,構成了本書研究的緯線。《明清社會史論》探討了個人與家庭的地位轉移、社會流動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會概念與迷思。除了從明清科舉觀察社會流動外,何炳棣也討論了清代晚期所廣泛施行的捐納制度,如何使富與貴緊密結合,且影響力量趨強;造成平民向上流動機會大減。同時,何炳棣在書中不但處理向上流動,也討論向下流動及其導因,《明清社會史論》亦有專章討論士農工商、軍民匠灶的橫向水平流動,並論及社會流動的地域差異。 《明清社會史論》討論明清社會流動,根據的樣本數量極多,被譽為討論科舉與社會流動最全面的一部經典鉅著。
  • 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第6卷)(精)

    作者:(法)拉贝,(法)毕奇

    《哲学下午小点心》(中译名《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这套仅仅为八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写的丛书,却谈论了几乎所有重大的人生主题。 《启蒙书》不是“地道”的人生励志丛书,因为它并不为你树立任何的人生目标。它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道理,让你懂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命,什么是人,从而发现和保护一个真实的你。 本书为该系列第六卷。
  • 讀史閱世六十年

    作者:何炳棣

    何炳棣是中國早年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到美國留學的青年學子。去國之時,正值國內戰亂相尋、國際政治經濟進入曠古未有之變局。他在北美洲教學研究半個多世紀,是見證二戰後西方中國學(China studies)勃興的第一代中國年青學人,又是被西方中國學界公認為中堅人物之一。由於西方中國的研究範疇和觀點遠較傳統西方漢學?廣、富現實意義,它至今已成為近現代中國學術史不可或缺的部份。本書是何炳棣親撰之回憶錄,內中並附有私人信札和學術評估密件,詳述過去六十多年“讀史閱世”的心得體會,反映出早輩留學海外的青年知識分子探求學問、開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學思歷程,也是近現代教育史、學術史輝煌的一頁,實有傳世意義,是一部啟人深思的著作。 作者簡介 何炳棣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湯遜講座教授、美國加州大學Irvine分校傑出訪問教授。著作:《中國會館史論》、《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黃土與中國農業起源》、《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等。
  •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何炳棣

    中国明清以来6个世纪人口的发展一直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学者及思考中国人口与历史、中央地方政权体制运作、人口与土地诸问题的读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何炳棣先生关于上述问题的精彩论术无疑使本书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在何氏之前,从未有一位学者通过追溯人口术语的制度内涵的演变来现解分析已有的人口数据,并对移民、地区经济开发。农作物改善、赋税制度、土地使用权、自然灾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做出透彻细致的分析。该书在学术研究上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庸置颖的,而其中对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视解仍可启发当代人对中国发展的思考。
  •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作者:何炳棣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先生的回忆录,其中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期前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有传世意义。本书简体字版原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现因何炳棣先生全部著作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推出精装纪念版。
  • 读史阅世六十年

    作者:何炳棣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的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60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何炳棣半个多世纪的亲见亲闻,弥足珍贵。阅读这本书,不仅可吸收他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何炳棣艰忍自强的性格和天生异禀的记忆力——特别有关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和校风——重新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