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明史

  • 商贸与文明

    作者:张笑宇

    2021年亚洲图书奖得主最新作品,“文明三部曲”第二部

    刘瑜×罗振宇 作序

    原高盛全球合伙人徐子望领衔推荐

    ★ 一部全新的现代世界诞生史:是商贸秩序催生了现代民主,而非现代民主决 定了商贸秩序

    突破既往“政治发展史就是民主进步史”解释框架,以“正增长秩序”为核心概念,重新解释现代世界的诞生。

    王图霸业,千古英雄,都不过是暴力 游戏的反复;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端赖商贸带来“正增长秩序”。

    ★ 本书道出了一个“不体面的真理”:现代社会诞生的基础,是有钱。这其中,商贸制度中蕴含的“正增长秩序”,则是根本。

    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暴力,现代社会的精髓则是约束暴力。约束暴力的基础,则是有钱。

    3000年前,有一批投身挣钱的商业民族认为,交易比打仗好,金钱比暴力好,增长比归零好,因此他们发展出了约束暴力的制度。现代社会的源头,其实在这里。

    “零增长秩序”与“正增长秩序”是透视世界文明史的一对核心范畴。正增长秩序从最初的几个孤岛开始,在斗争中不断捍卫自己,也曾遭受过倒退与挫折,但它依然一缕尚存,如黑夜中的烛火,不灭不熄,重新发展壮大,最终在 17 世纪赢得胜利,并彻底地改造了我们所有人的世界观,真正开启了新时代。

    ★ 纵贯三千年,看商人如何继绝学,开太平

    以商贸集团与暴力集团的相爱相杀为主线,叙述一段捍卫“正增长秩序”的伟大历史,从而勾勒出现代文明中基础原则的奠基过程。

    从腓尼基人出现到迦太基崛起,

    从罗马的崩溃到威尼斯的繁荣,

    从汉萨同盟到粟特商人;

    从热那亚商人远赴伊比利亚半岛,到荷兰商人对抗西班牙帝国,再到威廉三世渡海使得荷兰商贸秩序与英国国家力量结盟;

    ……

    ★ 历史还未终结,重新想象产业革命后的未来世界

    正增长秩序催生了产业革命,但正增长秩序本身也被产业革命彻底改变。

    传统时代的“正增长社会”和“零增长社会”都有着很强的暴力逻辑。当“正增长社会”催生的思维方式与产业革命的巨大威力结合在一起,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巨大的不平等,国家间战争的极端化,自动化夺取工作机会,人口危机,金融霸权,这些正在阻碍“正增长秩序”的存在和发展。

    曾经我们奉为圭臬的解释框架失效,面对产业时代的全新课题,我们需要全新的理论框架和观察视角,在当下捍卫正增长社会。

    ★ 各方赞誉

    以碎片化的方式去分析某些历史事件并不难,难的是把无数历史事件和人物整合起来,把“历史故事”整合成“理论故事”。张笑宇做到了。他不但讲出了一个理论故事,而且把这个故事讲得非常有原创性和说服力。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越是重要问题,就越应该有一个简单的观察视角。正如在本书中,仅“正增长秩序”这一概念就带来了惊人的解释力。

    ——罗振宇(得到APP创始人)

    张笑宇展现了杰出的思考和叙事才能,这些生动有力的文字当能引发进一步的讨论,从而深入地审视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精神,不仅思考现代文明的由来,也思考它将向何处去。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正增长秩序是一条跨越时空的制胜逻辑;商业与权力之间则存在着充满血泪的治理误区。

    ——徐子望(原高盛全球合伙人、新沪商联合会轮值主席)

    张笑宇有难得的大视野、大格局,想象力和书写力在同代人之中当属出类拔萃。他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正增长社会与零增长社会的二元模式,重新解释以商贸为轴心的现代世界诞生史。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商贸与文明》诠释了人类现代社会的真正起源——一个“不体面的真理”:钱。

    ——王人博(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

    张笑宇创造了“零增长秩序”和“正增长秩序”这一对范畴,来描述农耕文明和商贸文明,并且以这一对范畴透视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史,指出现代社会的本质是确立了正增长秩序。这一对范畴,命名力强,透视度深。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教授)

    一部堪称雄伟之作。本书的核心主题是贸易与“现代文明诞生”的关系。结论是,贸易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古老样式,始终是促成人类走向现代的根本要素之一。换句话说,贸易秩序是衡量一个文明成色的关键性尺度。这一创见,将给作者带来荣誉。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办人)

    这是一部挑战成见、富有雄心,具有“大历史”写作风格的著作。张笑宇从千年历史的尘埃中发掘被今人遗忘或错失的经验智慧,揭示商贸制度蕴含的正增长秩序逻辑,并由此重构现代文明的故事。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

    这本以“超级事实”开讲的书,会成为我今年的“超级读物”。多理解一点他所谓的“超级事实”,我或许会少犯一些“低级错误”。

    ——胡洪侠(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晶报》总编辑)

    做学问的乐趣是洞见和通透,前者决定了深度,后者意味着开阔。读张笑宇的《商贸与文明》,处处可见作者摆脱过往陈见的努力,同时又在众多故事和解读中,与他一起享受知识所带来的愉悦。中国的一代中青年学者正试图用自己的框架重构对文明的叙述,这种自信是前所未见的。

    ——吴晓波(知名财经作家)

    一个懂经济的学者写历史,出人意料地好看。作者将经济、历史、地理、政治融贯在一起,打开了重新看历史、看世界的门窗。我们曾经熟悉的“文明”关乎文字、关乎文化、关乎技术、关乎国家。在新的视角下,文明关乎“商贸”:允许并支持个人自由创造财富的社会,才是现代的、文明的社会。

    ——王跃春(原《新京报》总编辑)

    人类的政治秩序建构,有两大动力机制,一是战争,一是贸易。血脉偾张的战争因其强烈的戏剧性,更容易在历史叙事中被人注意到,也往往掩盖了润物细无声的贸易过程。然而,如果不理解贸易过程,则无法理解远超战争之上的人类文明史。《商贸与文明》提出的理解文明的这一重要视角,是所有想要理解人类的历史与秩序的思考者,都要认真面对的。

    ——施展(外交学院政治学教授)

    张笑宇的《商贸与文明》一如《技术与文明》,博学、犀利、富有洞察力,它不只是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更是深刻的政治学迷途指津。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教授)

    如果说张笑宇的前作《技术与文明》尝试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以唐诗而论,推进文明的是李白,还是李白手中的纸笔?比例各占多少?那么新作《商贸与文明》则回答了另一个与之类似的问题:李白何以能四处游历,放心做诗?这和他出身商人家庭有什么关系?商贸和文明又是什么关系?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于你所熟知的旧叙事,既有洞见,又有深趣,令人耳目一新。

    ——六神磊磊(知名自媒体人)

  • 能量与文明

    作者:[加] 瓦茨拉夫·斯米尔 / Vaclav Smil

    比尔•盖茨2017年度书单图书

    高效利用能量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引擎

    华语世界首次引进,加拿大历史学家、科学家瓦茨拉夫•斯米尔能量研究重磅之作

    从远古采集社会到化石能源时代,全景展现能量利用与文明进化互相交织的历史

    以能量为标尺,对人类社会的进化进行的一次有文化的、精确的分析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开篇语振聋发聩,奠定了本书讨论的基调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无所不包”的大书,既大气磅礴,宏观地回溯了采集社会到油气时代,人类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搜寻食物,到创造出足以更改地球面貌的毁灭性武器的壮阔历程,又细致入微,从都江堰的具体建设与规划思路到阿兹特克浮园的天才设计,从冬宫广场上美丽的亚历山大石柱的竖立过程到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电流之争。……有趣的小故事,缀满了这部注定不易阅读的著作。不论是想要从能量的角度一窥人类文明史,还是希望看到一本另类的“百科全书”,抑或因对人类的化石能源使用现状感到忧虑而希望找到出路,你都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答案。

    ◎ 内容简介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要想达成任何目标,能量都必不可少。大到改变板块构造的力量,小到微小雨滴的累积侵蚀,能量无处不在。通过将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为植物质的光合作用,生命得以形成。人类文明的存续更是依赖于各种能量——从化石燃料的采掘到光能发电。本书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量的利用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作了全面解读,范围上至远古采集社会,近至当今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

    作为唯一能够系统地利用体外能量的物种,人类利用能量来开发智力、制作种类丰富的器具——从最简单的工具,到现代最先进的内燃机和核反应堆。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对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战争与武器、信息与通讯、经济、政治、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斯米尔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全景式的视角。本书基于斯米尔1994年的《世界历史中的能量》,并作了大量增补和修订。在本书中,斯米尔组织了大量的新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二十年中人们在能量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 专业推荐

    《能量与文明》一书的作者从人类发展进程对能量的依赖谈起,诠释了能量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作用,提出了一方面需要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能量,另一方面是要改善能量的来源,从两个方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作者对能量与文明的相互关系做了严谨的思考,期望能量更多用于推动文明的进步,而不是相反。总之,《能量与文明》一书值得能源工作者阅读和回味。

    ——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来能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客观地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全书通过俯视人类的文明史,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使用能量这个标尺。《能量与文明》一书能够让我理解文明如何发展至今,又将向何处去。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

    这是一本基于扎实研究的心血之作。只知道什么时代的人用什么方式取得能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级知识都在细节之中:这种方式和那种方式相比,消耗多少、取得多少、浪费多少,由此产生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差异是什么?当时的人被能量限制而未必能意识到能量这条线索,我们却可以掌握这个思考维度。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有些读者试图从思想和主义的角度理解文明,但实际上,那些都是被修饰过无数次的说辞。想要拨开各种迷雾,就要从资源、武器、人口上入手。而这三要素都是由能量转换效率、获取能量的成本决定的。这本书,扎实就扎实在这里。

    ——卓克,科普作者

    能量是贯穿宇宙运行、文明演进、社会建构、产业创新的通行货币。这本《能量与文明》揭示的这个道理,令我震撼。全书糅合了历史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综合功力,帮助读者在一个全新侧面,重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及与之互动的社会。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类社会数千年,如何生产与使用能量始终是最大的主题。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人类社会运用能量的轨迹清晰地描述了出来,堪称智者的深邃思考。喜欢思考底层逻辑的你不应该错过。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能量与文明》追溯了人类的故事,以及能量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生产、使用、食用以及浪费的。能量在很多方面统治着我们人类社会。这是一本细节丰富的书,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似乎有些出于意料。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总结了能量对文明所有主要领域的影响。这是一本让人类思考自身命运与未来的好书。

    ——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教授通过一个有趣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控制能量的演化历史。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能够利用的能源形式,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能量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且驱动其进步的,很是值得一读。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

    在《能量与文明》中,斯米尔深入而广泛地解释了人类将能量转化为热、光和运动的能力方面的创新,是如何在过去一万年中推动我们的文化和经济进步的。——比尔•盖茨

    一部充满智慧、饱含怜悯的重要著作。

    ——《外交》(Foreign Affairs)

    他(斯米尔)悄悄塑造了整个世界对能量的看法。

    ——《科学》(Science)

    斯米尔是一个不允许真相被政治遮蔽的作家。

    ——《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人类所完成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获取能量的能力。有关能量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瓦茨拉夫•斯米尔是全世界顶尖的研究者。毫无疑问,《能量与文明》将是21世纪有关这一课题的最重要的指南。

    ——伊恩•莫里斯,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

    斯米尔的非凡见解为我们阐释了能量在创造文明、维持文明的延续中的核心地位。本书立足于科学,对文明之间的差异保持敏感,内容翔实,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权威性著作。

    ——大卫•E. 奈,历史学家,《百年流水线》《电气美国》作者

  •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作者:[英]魏泓(Susan Whitfield)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 失控的進步

    作者:Ronald Wright

    ◎南方朔(文化評論者、新新聞雜誌主筆)推薦 ◎王道還(中研院歷史語言所助理研究員)導讀 ◎獲加拿大書商協會藏書票獎(CBA Libris Award)2005年度最佳非小說獎 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 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 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 作者以其豐厚博學的知識背景為底,和機鋒的言辭,詩意的筆觸,帶領讀者回顧人類文明推演的歷程,反省了進步造就的神話。 在舊石器時代的尾聲,克羅馬儂人對尼安德塔人進行了人類史上第一椿大規模的種族屠殺,經歷了一萬年的戰爭後,克羅馬儂人站到了歷史的聚光燈下,成了現代智人的祖先。這些人猿的後代被丟到大自然的實驗室中,進行所謂「文明」的實驗:火、工具、農業、城市、金屬、社會階層、政府組織、到原子彈。 大大小小的實驗被隔開來分頭進行,復活節島的高度工藝技巧,讓人類將島上的最後一棵樹砍倒;蘇美文明的農業灌溉技術,將中東的肥沃月灣地力耗盡,最後鹽化為今日的沙漠;在大西洋的兩岸,羅馬帝國與馬雅文明各自埋頭苦幹,隨著帝國勢力的擴張及人口的興盛,愈發壓榨著腳下的土地,最後各自步上衰敗的道路。這些古老文明都踏入了「進步的陷阱」──在文明發展至巔峰時,對生態的索求也到達頂點,為了追求持續的成長繁榮,只好搶劫未來,以支付眼前的開銷,最後將大自然賜予的款待洗劫一空,然後隨著生態環境的崩毀而瓦解。進步就是不斷的向前走,但我們最終得到了什麼? 「歷史每重演一次,代價就上漲一次。」地球上第一個文明蘇美瓦解時,只影響到五十萬人;羅馬的衰亡則影響了上千萬人;假若我們的現代文明失控,將為數十億人帶來無盡災難。廿世紀期間,世界人口數成長了四倍,經濟成長則超過四十倍,這樣的進步以著大規模的猛烈攻擊為代價,生物圈中沒有一個角落能躲過這種大量出血性的耗損。今日的人類在經濟層面上皆如出一轍,以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本為生。在這場堅持「經濟沒有極限」的遊戲中,過去的輸家是窮人,如今玩輸的,卻是地球。 所幸我們能看到人類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大到我們沒有犯錯的空間,唯有擺脫過去對進步的迷思,將思考模式從短視近利轉換為長遠的視界,將行動原則從輕率鹵莽轉為節制、謹慎,才能為我們的未來,規劃出一條睿智的航道。 萊特是這個國家的智慧珍寶,他帶領讀者一覽世界各地的文明發展,進行一趟全面且富教育意義的歷史之旅。……是一部白宮必讀的傑作! ───《紙與筆》書評雜誌(Quill & Quire) 科技的創新遠超過環境所能負載時,作者稱之為「進步的陷阱」,核子武器就是個顯而易見的例子,但短視近利且大量密集的現代化農業耕種才是更大的威脅。作者以精巧的文句和啟發人心的想像力,將這尖銳卻又帶有說服力的論點呈現出來。 ——《衛報》(The Guardian) 我一點也不在乎你讀不讀書,但你必須讀這本,因為作者只用了132頁,就完成了別人需要十倍頁數闡述的內容。……智慧的及時雨,無與倫比! ───《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
  • 智慧的动力

    作者:[美] 约翰·H. 立恩哈德

    每天,上百万的美国人打开收音机,收听立恩哈德教授主持的《智慧的动力》节目。本书即以立恩哈德教授的电台系列节目《智慧的动力》第一年的广播稿为基础。在本书中,立恩哈德教授把他对科学、文化、人类发明以及技术发展的反思重新梳理成章,展现了技术的变换莫测:它宛如一面镜子,一种危险,或者是某种大英雄主义的傲慢,全书洋溢着来自于细微观察的真知灼见。 发明家、数学家、工程师们以及独木舟、DC-3、胡佛大坝、二极管和缝纫机的故事烘托着本书的主题。立恩哈德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审视科学技术史,说古论今,动态地把握住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的驾驭,同时也展示了社会环境、人类需求向来都决定着技术革新的方向。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还不如说是一部人类自传,因为我们的一切都已经写入了我们所制造的机器之中。
  • 地中海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

    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赋予这片大海和它的海岸以巨大的魅力。天空与气候,海峡与群山,动物与植物,城市与岛屿……数千年来,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在此热烈地上演着。 在作者眼中,地中海是流动而充满人性的。西方宗教、哲学、科学和艺术滥觞于此,一个个荡气回肠的伟大民族孕育于此,整个人类的奋斗和抗争也浓缩凝聚于此。从默默无闻到群雄逐鹿,从繁盛的巅峰到权力的旁落,地中海从几千年前奥德修斯启程开始,一路走来。它的美丽和哀愁,苦难与挣扎,源源不断地从作者笔端铺展流露出来。 江河也罢,湖海也罢,其命运终究是和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如果缺少了人类的参与,大海终将寂寞。
  • 希腊的生活

    作者:威尔·杜兰

  • 气候的文明史

    作者:[德]沃尔夫刚•贝林格(Wolfgong

    全球变暖与气候的未来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对于500年前或5000年前的气候波动我们又知道多少?对于天气的历史我们又知道什么?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繁荣与创新精神有什么影响? 沃尔夫刚•贝林格在这本重要的新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地球气候演变的最新历史研究。他研究的焦点是自古至今对气候变化的文化回应,旨在表明,即使是微小的气候变化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社会、政治与宗教剧变。通过考查我们的祖先应对这些事件的方式,贝林格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以利于我们思考如何应对当今所面临的严重气候变化。
  • 中国文明的开始

    作者:李济

    《中国文明的开始》是对李济先生1954—1972年间对中国上古文明与文化研究成果的一个初步总结,展现了李先生学术思想和观点的发展。书前收入了五十帧精美图片,其中有些为首次中文出版。全书共八篇,其中第一篇《中国文明的开始》,以殷墟发掘成果,尤其是对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为基础,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其他各篇在肯定安阳发掘对中国历史重要性的基础上,对远古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原始进行了重新认识,尤其在古史料的收集、选择、整理以及古史的写作等各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提出了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 理性开始的时代/世界文明史

    作者: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理性开始的时代》内容简介:宗教裁判仍然散播着它的恐怖与阴影,理性和信仰的“大辩论”却渐以有意识的形态出现。但是它的近代史才刚开始。从伊丽莎白到黎塞留,从莎士比亚到笛卡儿,我们看出这个引人瞩目的论点仍然局限在基督教的范围中,局限在以“《圣经》是上帝言语”的各种宗教信念中。只有少数零零散散的声音,暗示基督教本身也应该接受考验,暗示哲学应该很快摒除所有超自然信仰的形式。
  • 拿破仑时代/世界文明史

    作者: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拿破伦时代(套装上下册)》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作者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这套书总共11卷,记载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文明成果,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领域,极具可读性。 作者对于“世界的”“历史的”这样的宏大叙事选择了从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线索贯穿。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这两样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有关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的一种堆积。杜兰特以文明时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诸多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杜兰特用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往昔的文明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杜威说,这是一套很有用的书。季羡林说,这是一套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 欧洲文明扩张史

    作者:陈乐民,周弘

    本书是欧洲文明史领域资深学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2章, 分“中古欧洲”与“近世欧洲”两大部分。 作者凭借广阔的学术视野,在以5~19世纪欧洲文明的起源、发 展、扩张为纵向,以欧洲文明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哲学等)为 横向的历史坐标中,用中国学者的眼光描绘出欧洲文明的扩张性的历 史进程:古罗马帝国的征服战争、日耳曼的民族迁徙、法兰克王国的兴 起与分裂、地中海商业文化圈的演变、北欧人的移民与扩张、十字军运 动与军事商业僧团、斯拉夫人的流动、大航海、商业革命以及殖民扩张 等。同时对诸如欧洲联盟的历史渊源、东欧何时落后于西欧、巴尔干民 族矛盾的历史成因、基督教及其宗教战争对欧洲文明的影响、中国何时 落后于欧洲等读者关注的问题,作者都有独到见解。全书史论结合,不 仅对研究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亦适于喜好欧洲史的一般读者阅读。
  •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作者:Niall Ferguson

    If in the year 1411 you had been able to circumnavigate the globe, you would have been most impressed by the dazzling civilizations of the Orient. The Forbidden City was under construction in Ming Beijing; in the Near East, the Ottomans were closing in on Constantinople. By contrast, England would have struck you as a miserable backwater ravaged by plague, bad sanitation and incessant war. The other quarrelsome kingdoms of Western Europe – Aragon, Castile, France, Portugal and Scotland – would have seemed little better. As for fifteenth-century North America, it was an anarchic wilderness compared with the realms of the Aztecs and Incas. The idea that the West would come to dominate the Rest for most of the next half millennium would have struck you as wildly fanciful. And yet it happened. What was it about the civilization of Western Europe that allowed it to trump the outwardly superior empires of the Orient? The answer, Niall Ferguson argues, was that the West developed six “killer applications” that the Rest lacked: competition, science, democracy, medicine, consumerism and the work ethic. The key question today is whether or not the West has lost its monopoly on these six things. If so, Ferguson warns, we may be living through the end of Western ascendancy. Civilization takes readers on their own extraordinary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 from the Grand Canal at Nanjing to the Topkapi Palace in Istanbul; from Machu Picchu in the Andes to Shark Island, Namibia; from the proud towers of Prague to the secret churches of Wenzhou. It is the story of sailboats, missiles, land deeds, vaccines, blue jeans and Chinese Bibles. It is the defining narrative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 西方文明讲演录

    作者:丛日云 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揭示西方文明的个性特征与基本精神,使读者通过对西方文明一个个领域的了解,形成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认识。在注重主题横向跨度的同时,又照 顾到历史的维度,通过西方文明各领域从古到今的历史发展,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西方文明。各个专题的撰写者均为国内学界该领域的权威。 编辑荐语 西方文明讲演录是中国政法大学开设的全校通识课核心课程“西方文明通论”的文字记录。学者们来自北京多个知名学府,来自不同学科,讲课风格各有千秋,许多观点和观点的表述都具有非常个性化的特点。使读者对西方文明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 宗教改革/世界文明史

    作者: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从宗教战争的硝烟中燃起了一道教训:任何宗教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若不面临挑战显得至高无上,它就会趋向不宽容。宗教改革所带来的最大礼物就是提供这种信仰上的竞争,使得每种宗教奋力而为,提醒它们宽容大量,并且把自由的热望与尝试带给我们脆弱的心灵。
  • 伏尔泰时代/世界文明史

    作者: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伏尔泰时代》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作者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这套书总共11卷,记载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文明成果,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领域,极具可读性。 作者对于“世界的”“历史的”这样的宏大叙事选择了从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线索贯穿。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这两样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有关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的一种堆积。杜兰特以文明时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诸多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杜兰特用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往昔的文明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杜威说,这是一套很有用的书。季羡林说,这是一套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 世界文明史

    作者:(美) 阿德勒

    《世界文明史(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本书特别适合大学课程使用。它的撰写从一开始就将学生放在心中,帮助他们一窥从史前到21世纪的世界文明的内在关系。章节的设置也特别针对课时,尤其强调了社会和文化的趋势与事件。较之市场上的其他教科书,给予了西方以外的人民更多的书写。
  • 气候文明史

    作者:田家康

    历经8万年,人类不断和寒冷化、温暖化交替出现的气候变化抗争。地球暖化也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 反观社会和历史变迁,人们时常无法释然。为什么民族会迁徙?为什么单凭杰出人物的个人能力就可以使一个大国崛起?又为什么在某个特定时期,全世界范围内会同时出现历史性的巨变? 《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作者田家康从对地球整体的气象系统及古气象学的理解中意识到,推动文明和历史前进的关键词之一即是:气候的变迁。 《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详解自人类诞生的远古开始,历经中世、近世,直到21世纪,气候变化如何改变了世界历史。
  •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册)

    作者:

    [特色及评论]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 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 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 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 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 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 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 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内涵丰厚 融汇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成果。 思想深遂 深切的人文关怀再现文明历程,简洁通俗的语言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书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原名《时代生活之世界史》是一部美国出版界极为典型的品牌图书,充分利用时代出版公司(拥有《时代》、《生活》、《人物》、《财富》、《娱乐》等着名期刊)藏量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来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本书目录] 第1卷 人类的黎明 进化之路/人类的分布/驯化自然/初民社会的创立者 第2卷 神王时代 公元前3000年-前1500年 苏美尔曙光/法老之路/爱琴海上的帝国/东方文明的萌动 第3卷 文明初曦 公元前1500年前-前600年 扩张的帝国/埃及的黄金时代/希腊的磨难/地中海商旅/亚洲的发展/美洲的觉醒 第4卷 巨人时代 公元前600年-前400年 鼎盛的波撕/希腊的曙光/罗马的黎明/百家争鸣的东方 第5卷 崛起的帝国 公元前400年-公元200年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辉煌/东方霸业/昌盛的中国 第6卷 衰落的五朝 公元200年-600年 罗马帝国的衰落/中东复兴/混乱中的中国王朝/充满活力的新世界 第7卷 伊斯兰的脚步 公元600年-800年 先知的追求/欧洲面貌的改变/大唐盛世/日出之国 第8卷 诺曼狂飙 公元800年-1000年 维金人入侵/拜占庭的复生/独树一帜的日本/美洲金字塔的建造者 第9卷 东方之光 公元1000年-1100年 中国的开明王朝/突厥的兴起/诺曼征服/俄罗斯的诞生/大象之王 第10卷 宗教之战 公元1100年-1200年 欧洲封建秩序/圣地之争/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东南亚的寺庙之国 第11卷 蒙古征服 公元1200年-1300年 大漠中的游牧部落/日本幕府的兴起/埃及的“奴隶”苏丹/西方的战乱/波罗的海十字军/欧洲的新君主 第12卷 灾难的年代 公元1300年-1400年 百年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亚的暴乱/中国的鼎盛朝代/非洲帝国 第13卷 发现新大陆 公元1400年-1500年 海洋冒险家/文艺复兴/君主但丁堡的陷落/波希米亚圣战/最后的一个印度帝国/失落的美洲文明 第14卷 欧洲的转折 公元1500年-1600年 教会的分裂/征服新大陆/伊丽莎白时代/残暴的沙皇/奥斯曼帝国的颠峰/莫卧儿帝国的兴起 第15卷 君主威权 公元1600年-1700年 德川时期的日本/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波斯大帝/英国内战/荷兰共和国的兴起/新在陆的新移民 第16卷 革命之风 公元1700年-1800年 俄国的西化/普鲁土的崛起/太平洋探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第17卷 新的革命 公元1800年-1850年 波拿巴帝国/英国工业革命/拉丁美洲的解放/门户洞开的中国/争夺南部非洲 第18卷 殖民时代 公元1850年-1900年 拉贾的全盛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角逐非洲/澳大利亚的形成/美国的分裂 第19卷 战乱中的世界 公元1900年-1925年 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中东的变迁/日本的扩张/美国时代 第20卷 独裁的阴影 公元1925年-1950年 欧洲的战争风云/战争的世界/印度独立运动/逐鹿中原 第21卷 城市的进程 城市开拓者/古典城市的辉煌/繁华的东方之都/西方城市的复兴/气象万千的设计/大都会时代 第22卷 家庭的进化 家庭生活的出现/中古家庭/家庭的领地/避难的城堡 第23卷 战争机器 军队的雏形/骑士时代/新型战争/决胜之路/蘑菇云的阴影 第24卷 自然的历程 走出洪荒/地中海世界/中国之路/犁和十字架/扩张与交流/全球性挑战
  • 恺撒与基督/世界文明史

    作者: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恺撒与基督》内容简介:苏拉的“慷慨”行为使他这一生中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他斩草却没有除根。这个没有除掉的人就是举世闻名的恺撒,在苏拉大举屠杀异已的那几年,他正是血气方刚之年。 至于基督的一生,在对《圣经》的“高等批评”流行了两个世纪之后,他的品格和教义,仍然赢得人们理智上的认可。同时在西方人的历史上,他占有最具影响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