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五四

  • 小舟

    作者:周仲铮

    《小舟》这本书有多好看,比鹿桥先生的《未央歌》还好看,比萧丽红女士的《千江有水千江月》还好看。
  • 中国启蒙运动

    作者:[美]舒衡哲(Vera Schwarcz

    诚如克罗齐所告诫的,历史和历史学家无法免于时代的印记。本书即以克罗奇的教诲为戒,其主旨在反应海内外持续不歇的关于1919年“五四运动”意义的讨论。作者最终领悟到的“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只要专制、官僚和教条主义的思想仍然盘踞在民众的脑袋中,启蒙运动必将在中国继续发展下去,无论路途是多么的曲折,代价是多么的高昂。
  • 五四的思想世界

    作者:高力克

    求是丛书第3辑。
  •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

    作者:牛大勇,欧阳哲生 主编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内容简介:五四还动是近代中国最具持久影响力、且富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为纪念这一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2009年5月北京大学以“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为主题,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中外学者围绕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思想、五四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发展、五四时期的人物与思想、五四时期的政治与学术、追忆“五四”和反思“五四”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新世纪学术界对这一历史事件研究的新进展,本论文集即是这一学术成果的汇集。
  • 五四:多元的反思

    作者:林毓生等

    本書為「五四」七十周年的紀念文集。「五四」為近代中國最波瀾壯闊的一次運動。它的範圍包括了社會各層面,它的影響至今不衰。 自從「五四」以來,中國文化的前途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始終牽動著海內外華裔子民的心魂和企盼。本書編入的十四篇論文和對話,都是專為紀念「五四」七十周年而撰作的。在本書中,讀者將可以看到當代中國有反思能力及人文心靈的知識分子,關於「五四」的多元反省及深刻剖析。我們希望,藉由本書能助使所有關心思想與時代問題的朋友,更深刻地反思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以及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的思想出路。
  • 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 五四

    作者:杨亮功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正是中国教育思想极大转变时期:由私塾转变到学校教育,由传统保守思想转变到接受西洋学术思想,由古典文学转变到提倡白话文;正如美国教育家克柏莱(E.P.Cubberley)所说的:“在复杂方言的中国,正把古老的文化从困难中转到西方性的文明。” 杨亮功先生幼受私塾教育,大学时代正逢五四运动,其后又留美研究教育。《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这一本小书,虽系作者个人的叙述,但却充分反映了这个伟大转变时代学术思想上所表现的一种新生的智慧之火。本书实为中国早期教育蜕变最珍贵的史料。 《五四》一书,刊行于1919年9月,是记载五四运动最早出版的一本书。书中所载,皆系编者的第一手资料。读者可以从这一本书,认清五四的真面目,体会五四的真义。亦可以了解到此一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关系。 【书摘】 一、青灯家塾忆童年 我在六岁时(光绪二十六年实足五岁)开始上学,系附读于一邻居李姓家塾。先生教我认方块字,读千字文,百家姓。因体弱多病,不久即辍学。 次年父亲与亲戚李养吾先生两家合请一位合肥王春茂先生做家庭教师,书房设在我家,伙食按月轮流供应,学生仅李家姊弟公桂、公会和我及弟保钧四人。王先生有六十多岁,随他而来的,有他的十二三岁的顽皮孙子,和二十多斤重的光滑青石球。 王先生虽精于拳术,并不教我们技击,对于我们的书本功课亦不十分严紧。每日除读书习字例行功课外,常带我们出外散步(女生除外)。沿河两岸,农田菜圃,以及市场庙宇皆是足迹常到的地方。王先生的理想中,并没有甚么叫做示范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生实际生活,多与大自然界接触。王先生的理论是不赞成年幼学生终日关在书房里如关在监狱一样,那是会闷出病来的,应当让他们多在野外散步,舒散筋骨。我那时仅是六七岁小孩子,想像力与联想力尚未十分发达,谈不上欣赏大自然的美。四壁云山,一湾秋水,并不能引起我的爱好。可是夕阳西下,牧童村歌,却也令人有点悠然神往。 王先生只教我们一年不再继续了。我在那一年中除了死记若干生字,读了一部史鉴节要外,似乎别无所获。 王先生去后,父亲单独聘请一位含山赵仲平先生来教我们兄弟二人。赵先生系上海格致书院毕业,不满四十岁,性情很和平。他另有一套教学方法。他一方面教我读经书(论语、孟子、左传),一方面订购些上海文明书局新出版的史地动植物各种小学教科书,用白杭连纸、石印、线装的本子,远较现在小学所用教本为美观。上有插图,文字浅近,最易引起阅读兴趣。在当时科举尚未废除,内地私塾采用教科书为教本,使学生能接受若干新的知识,总算开风气之先了。不过赵先生教我读经书,仍用死记的背诵方法。有时我遇着艰涩长句背诵不来,他始为我略加讲解,意义明了后,便容易读熟。我觉得过去私塾背诵方法自有它的用处,不一定就要废除。我现在对于五经四书还有一部分能够记得,是靠着当时背诵之功。不过背死书而不讲解却是一种虐政。古代希腊小学读字母用一种诗的方式,读书要有音调,这也是一种帮助背诵的方法。 那时我的祖父虽已六十多岁,他还掌理家务。关于我们兄弟的教育则由父亲照管。我们每天早晨上学前,总要到祖父床前叫一声“爹爹”。他伸出头来在我们面颊上亲一亲,每人给制钱三枚。当时物价三个制钱可以买两根油条。后来物价上涨,每天给我们的钱,也跟着调整。到了每天给我们一个铜角子时(值十个制钱),我就快要离开家庭到县城进高等小学了。祖父每日看的是《申报》,那时北京京师大学堂新创办,报纸上常载有京师大学新闻。祖父很重视这个全国最高学府,因此他常常叫我的小名问我:“X X,你将来长大时是不是要到北京进京师大学堂呢。”我总是回答说:“是,我将来长大时一定要进京师大学堂的。”他听了非常高兴。祖父是辛亥那年去世的,到了民国四年夏天,我到北京考学校,其时北京大学考期已过,我考进了国立北京工业专门学校。但我宁愿放弃工专正式生资格而跑到北京大学去做旁听生,一年后考试及格改为正科生。这固然由于我不愿学工科,也是想完成祖父的期望。 光绪二十九年我已经九岁,父亲集合本家大房、三房、五房几位伯叔及亲戚李养吾先生共同创办一所初级小学,取名养正小学。校舍借用大房的两路平房,加以改造,并添建讲堂两间及操场一个。所收学生,仅限于杨、李两家以及两家亲戚的子弟,总共不满三十人。按程度分甲乙两班,我分在甲班。校长由三叔祖鉴堂担任。教师只在外面请一位靳穆如(名铎)先生专教国文,其余科目由创办人各就所长分别担任如下: 科目 教材 担任人 修身 孝经 叠筠二伯 读经 大学、中庸、左传等 父亲 国文 古文观止、东莱博议 靳先生 历史 纲鉴易知录 月如三叔 地理 乡土地理 格致 动植物 算术 算术、珠算 子宽三叔 体操 李养吾姻长 以上除靳先生外,其余全不支薪。学校功课以经史国文为主,父亲及几位伯叔皆系科举出身,担任经史课程,当然很合适。子宽三叔的算术程度虽不深,但教授初级小学,是足够应付的。李养吾姻长是一位军官,曾带兵远征广西苗人,他教我们体操未免有点大材小用。其外大房有三位老兄味埙、仲篪、纫兰在南京两江师范读书。他们暑假回家时也尽点义务,教我们地理及格致,并教我们一点日文。 这种半新半旧式的小学,等于一种变相的家塾,也可以说是由私塾到新式学校转变中的一种过渡教育。学校虽采用班级制而仍沿用私塾式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仍是背诵式与讲述式。经书国文不仅要背诵而且要“回讲”。每星期作文一篇,每天写大字一张,小字半张,点阅《纲鉴易知录》两页。这种日常工作与在私塾时并无差异。 校内功课相当的紧,各家家长皆不愿其子弟落在人后,故督促甚严。学校教学虽不像过去欧洲耶稣会学校完全以竞争为教学原则,但是由于长辈们有争强好胜心理,因此我们同辈学生对于功课竞争甚烈,甚至因竞争而生嫉妒。 大伯幼篯在伯叔辈中年龄最长,文学亦最好。他在外做官,年老回家,闲居无事,有时为我讲些诗赋。他讲的是《唐诗三百首》和《赋学正鹄》。有一天他看见我的作文课本,向父亲说我将来可以造就,要父亲多注意培植。不意这句话竞引起几位同辈的妒心。因此我想一个人在社会上,能为人所敬爱而不为人所嫉妒,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学校在暑假中虽不上课,但是我们每天仍照常到学校读书写字。晚间叔伯子侄们往往聚集在学校操场上乘凉,大伯有时出对子考我们,最优者有奖品,一枝笔,一碇墨或十个铜角子。我还记得三付很好得奖的对子。 一 重帘不卷留香久 万籁无声下笔迟 二 无风灯焰直 有月竹阴寒 三 驴背不如牛背稳 马皮何用虎皮蒙 有一天本县县官陪同一位姓沈的省视学来到学校视察,翎顶辉煌,后面跟了一大群随从,这件事轰动了全乡镇教育界,也是学校开办以来一件大事。沈视学留住在校内,县官另有“行辕”。镇上一位武官每日早晨衣冠整齐到学校来向沈视学磕三个头,站起来,再打一千。这位视学先生只是拱手作答。我看了很奇怪,便问父亲,他说:“因为沈视学是一位读书人,读书人是受人尊敬的。”这句话的意思当然是在勉励我要读书。沈视学在学校住了三天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假城隍庙戏台演说一次。讲的是劝人家父兄送子弟进学校及女子要放足。 到了光绪三十二年,学校为我们甲班生在县城办毕业会考。父亲同几位伯叔送我们去考试。雇了一只夜行船。由柘皋镇到县城要穿过巢湖,约有六十里水路。初上船时,月色甚佳,一舟容与,大家甚为高兴。等到出河口时,风雨大作,乃避人港内,住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后始到县城。考场借用县立高等小学,国文题目就是高小大讲堂所悬横匾上的四个字——“士先器识”。我们毕业后,养正小学不久亦结束。 我在小学读了四年,这四年中,我进步之速,远非在私塾时所可比。特别是经史国文已有基础。后来升入高小及中学,关于这部分功课,颇能应付裕如,考试成绩常在优等。就是到后来进入北京大学专习中国文学,又何尝不是因为在小学时偏重文史之关系。所以小学教育最不可忽视,一切一切皆足以影响到将来。今事隔五十年,回想当时祖父对我期望之殷,父亲劳心焦思教我为学做人,其所给与我的恩惠,真是无法报答。一灯如豆,半夜书声,儿时情景,徒供回忆而已。 二、五年北大读书生活 我在养正小学毕业后,升入本县县立高等小学,读了四年,于宣统三年考入合肥庐州中学。我记得入学考试国文试题为“制礼以崇敬”,这种深奥题目实难以下笔。(到现在我还未查出此题之来源。有一次问及适之先生,他一时亦未查出下落。)我大胆的走到学校监督张子开先生面前,询问题意。这位老举人理学先生并不拒绝。我遂将他所讲的话,编凑成一篇论文,竟蒙录取。此校为李鸿章后人所创办,假旧庐阳书院为校舍。师资设备较一般私立中学水准为高。曾一度聘请安庆高等学堂监督严几道兼任本校监督,并聘有一位英国教师。民国成立后改为省立第二中学,李诚庵先生为校长,后由张琴香先生继任。学校管理甚严,学校学监与学生食住同在一起,与欧洲中等学校管理学生办法颇相似。由于我在小学国文已有了基础,因此在学校每学期考试成绩总在第二名。而陈维藩同学则包办第一名,他年龄比我长,国文程度比我好。 民国四年夏,我在合肥省立第二中学毕业,即束装北上,作升学准备。这是我初次出远门,父亲由乡间伴送我到县城。父亲于宣统年间曾以孝廉方正晋京殿试,对于途中一切情形指示甚详。由巢县搭小轮,经芜湖,乘大轮,到南京,转津浦铁路北上。同行一共四人,皆系本届毕业同学,路上相互照料,减少很多旅途上的困难。到北京时已八月中旬,我所希望投考的北京大学试期已过。遂投考国立工业专门学校,幸获录取,尚未注册人校,即听说北京大学旁听生尚有余额,于是又转入北京大学。我之所以宁愿牺牲工专正式生资格而做北大无学籍的旁听生,一由于要达成家庭要我进大学之愿望;二由于我在中小学读书,一向是偏重文史,而且那时一般学生心理,不大重视理工科,——恰与现在相反。我在一学年完毕后,由旁听生改为预科正科生。 北大预科功课甚为严紧,其教育目的在作升人大学本科之准备,所以学科方面注重语文训练及基本知识之培养。预科学长徐崇钦先生特别偏重英语,他本人就很少说中国话,因此外籍教授颇占势力。有些科目是全用英语讲授,教西洋史及演说学的便是两位英国人。西洋史是用迈尔斯《世界通史》(Myers:General History)做教本,演说学是选读短篇英文演说。这位教演说学的英国人不仅要我们背诵演说词,而且要于背诵时能表现出优良的演说姿式,很像古代希腊老师教学生读荷马史诗一样。不仅要背诵朗吟,还要表情。另外一位教英文的郭先生上课时也是用英语教学,他用的教本是Tales from Shakespeare。我是刚从内地中学毕业,英文程度很浅,因此感觉有些吃力。 那时预科国文是由沈尹默先生担任。沈兼士先生则教文字学,我们最怕沈兼士先生的考试,他常考冷僻篆字,稍不留意就有零分的危险。其外有陈百年(大齐)先生讲授哲学概论。桂邦杰先生教授地理,这位老先生善诙谐,加上一口扬州土音,说起话来,常常教人发噱。到了第二年,马幼渔(裕藻)先生教我们的国文,一年中只讲《庄子•天下》篇一篇,旁征博引,大有欧洲中世纪大学教学的作风,——专重评解“注释”,可是得益不多。 大学预科的设置,是民国元年蔡孑民先生做教育总长时所主张,到了民国十一年后始废除。我现在感觉到这个制度实有其优点。学生在大学预科有了语文及普通学科之充分准备后,升入本科时学习专门学科可以减少许多困难。中世纪欧洲大学初创立时,设有文、法、医和神学四科,而文科实系其他三科之预备科,——准备拉丁文(当时大学教学系用拉丁文)。目前我国大学成绩低落,语文程度不够是其主要原因。 民国五年底,蔡孑民先生继胡仁源先生主持北京大学,次年夏季招生,对于投考文科中国文学系的资格特放宽尺度,大学预科未毕业者,亦可投考。我见猎心喜,结果居然考取。我记得我的考试成绩是国文七十五分,文字学八十分,历史成绩最坏,平均总算及格。因此我在预科只读了两年,加上本科三年,共在北京大学读了五年。 我在北京大学本科就读,正是北大学术风气转变最剧烈的时期,这个转变的结果竟导致了全国学术思想之转变。尼克尔(John Nichal)在其所著《拜伦传》中曾说过: “从历史上看,每值我国(英国)遭逢危急存亡的大难时,这些从大学冒出来的智慧之火,便将整个国家燃烧出一个新的生命。从威克立夫(Wycliffe)、拉替麦(Latimer)、洛克(Locke)、吉本(Gibbon)、马考莱(Macaulay)诸大家一直到目前的物理学时代止,(按指十九世纪末叶)每一时代的推动者很少是大学圈外的人。” 由此可知一个大学学术思想之转变,因而推动了全国学术思想之转变,这并非是意外之事。但是北大学术思想转变的中心是在文科,而文科的中国文学系又是新旧文学冲突之聚点。当时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论以及“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之提倡,皆系有关文科中国文学系所发生的问题。我那时正在北大攻读中国文学,是从这个转变中经历过来,虽然我未参加新旧文学论战。当时在校师生对这个新生运动的反应,以及中文系教授派系之消长和几位重要教授的教学逸事,颇值得一述。 最初北京大学文科国学教授以桐城派文学家最占势力,到了我进北京大学的时候,马通伯(其昶)及姚仲实(永朴)、叔节(永概)兄弟这一班人皆已离去。代之而起者为余杭派,如黄季刚(侃),朱遢先(希祖)、马幼渔(裕藻)、钱玄同(夏)和沈尹默、兼士兄弟诸先生,皆系章太炎先生门弟子。蔡先生继任北大校长后,由陈独秀先生担任文科学长。当时,陈正主办《新青年》杂志。他的主张是科学与民主(赛先生与德先生)。所以他后来到底与共产党还是不能相容。不久,提倡文学革命的胡适之先生亦来北大任教,于是新派势力大增。当时北大内部师生对此项新运动,反应不一,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在学生方面有罗家伦、康白情等所主办的《新潮》杂志是拥护新文学的;薛祥绥等所主办的《国故》,则拥护旧文学。教授方面,如章太炎先生的门弟子,亦显然分为两派。钱玄同、沈尹默是站在新的方面,黄季刚则反对新文学最力。蔡先生虽主张新旧并存,但是倾向于新的方面。
  • 中国的启蒙运动

    作者:维拉.施瓦支(舒衡哲),Vera Sch

  • 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

    作者:沈松僑

    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是思想、文化的大規模改革運動,在五四運動期間,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過程,呈現出一種激烈的反傳統傾向。民國初年,共和體制失敗,政治社會動盪腐敗,使知識份子萌生一項信念,為使中國重獲新生,必須從事大規模的改革,只有將民族的思想、倫理徹底改造,才能促成政治社會的更新。新文化運動要求解放,尊崇個性的浪漫傾向下,以儒家倫理綱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被指為近代中國一切弊病與困厄的根源。不過儒家思想雖迭遭打擊,卻仍有許多知識份子執著於傳統儒家文化的倫理價值,即論者所謂的「中國現代保守主義」,也正是對五四反傳統思想的反動。面對王權崩毀,傳統倫理架構徹底解體,這些保守主義者,必須從固有的思想範疇之外,汲取新的觀念,作為捍衛傳統的理念工具。中國現代保守主義實呈現紛賾多變的繁複面貌,整個五四時代的思想層面也並非單純的激進──保守的二分法所能涵蓋,必須對本期的保守主義思想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以五四時期最重要的保守團體──學衡派為中心,對這一時期保守思想的內涵與本質做一粗略剖析。所謂學衡派係指以學衡雜誌為主軸所形成的學術團體,其成員包羅至廣,各人思想取向也不盡相同,實難一一分析。本文將學衡派視為一個整體,根據其所論及的問題,逐項縷述他們反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論根據及其文化思想。 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討論五四前期反對新文化運動的守舊人士,以國故派及林紓為中心。第二章敘述五四後期學衡派興起的背景與經過,並回溯部分成員在五四前期與新文化運動的文學論爭。第三章分析學衡派的思想淵源及其反對新文化的主張。第四章論列學衡派的文化成就及文化理想,並對其成敗得失稍加檢討。最後一章結論,則由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發展脈絡,綜論五四時期激進派與保守派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與意義。
  •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作者:陈平原

    本书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 触摸历史

    作者:陈平原,夏晓虹

    《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内容简介:去年9月,我在中大念研究生时的学长、现任广州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家声来访。茶过三巡,话题逐渐严肃起来,最后竞集中在学术书籍能否“图文并茂”上。老同学见面,无须客套,我当即高谈阔论一番。没想到话音刚落,王兄“拍手叫好”的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一纸“鲜活的五四策划草案”。原来人家是早有预谋,我的出色表现,纯属自投罗网。好在“五四”我有兴趣,“图文”我也有兴趣;至于如何运作,王兄说,一切都好商量。几乎没有多少犹豫,我就将出版社的主动策划,变成自家的研究课题。
  • 西学在中国

    作者:童世骏 主编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西学在中国”成为中国文化论坛该年度的年会上的主题。西学自“五四”前后涌入中国,与国学纠结日深,不管推崇还是诟病,都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于是,跨学科的学者们,就此主题回顾、探讨:五四运动与中西文化、西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研究、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学术研究、西学在现代中国的效果历史、西学之中国研究的前提反思……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宪政与孔教、“科学救国”和“科学不能救国”、中国崛起中西学的角色……这些看似抽象的论题,其实与昨日、今天的中国息息相关,每个人的生活中每天都遇到西方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那么对中国的明天乃至后天意味着什么呢?
  • 五四新論

    作者:余英時

    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其無可抑遏的能量全面批判傳統、引介新思潮,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面貌。其衝擊之深,影響之遠,猶如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開啟後代思想之先河。 在二十世紀尾聲將盡、世界局勢重大轉變而各種僵固的意識形態紛紛走向修正調整之際,今年適逢「五四」八十周年,我們顯然需要從新角度、新視野來理、詮釋解「五四」。 過去,「五四」以民主、科學、民族主義、反傳統主義展現其核心理念,人們依此構築出「五四」的基本圖像。但今天,有了相當的縱深,我們不能認為單憑這些理念與圖像便足以解釋「五四」的全貌;我們必須正視「五四」意蘊的複雜性,多層面地探討「五四」的實質,如此,才可能發現「五四」當代圖像及其世界性意義 ——相互激盪的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理性主義與浪漫主義、懷疑精神與宗教精神、個人主義與群體意識。從而了解五四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它的思想世界是由很多變動的心靈社群構成。這是八十周年之時,我們擺脫了教條與意識形態之爭之後,對五四所應有的新認識,這也是本書出版的目的。
  • 告别中世纪

    作者:袁伟时

    八十六年前,中国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就是五四运动。这场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精神,八十多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进。今天,回顾历史,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无 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四运动期间,"民主"和"科学"的提出,切中了时弊。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迷信,这正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遗留的恶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手陈独秀,在他创办的风靡一时的《新青年》杂志上喊出的最响亮口号,是民主和科学。专制与迷信在中国社会里有着盘根错节的巨大势力和影响,向这两个大敌全面宣战,需要极大的勇气。 然而,中国民众的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要求民主如果只停留在少数学者和知识青年的狭小圈子里,那么,不管议论如何激烈,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谈不上真正广泛的人民民主。在五四运动初期,由于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只能做到这样,但它是不够的,需要继续前进。科学,最根本的是要符合实际。这同样不是单靠少数人坐而论道就能解决的,需要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反复经受检验才能做到。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就是循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的。 因此,清理五四的文化遗产,描绘它的真实面貌,发扬它的优秀传统,评价它的千秋功过,揭示它的现实意义便织成了一项严肃而又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摆在我们面前。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探索中国文化的奥秘,必须综合性地展现五四文化的发展过程。 于是,在近现代中国思想史领域独树一帜的著名学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以当代中国难得的立场明确、思想清晰的启蒙型思想家的眼光,为了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直接与读者见面,同时记下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思考,在去年10月,向广大读者奉献了一本55万字的煌煌巨著:《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 这是一本国内目前最完整、最严肃的五四文选;这是一本有作者独特标准和眼光、意在继承五四精神的启蒙读物。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深广和已经达到的高度,远远超出时贤的想象。 然而,长期以来,总有一些奇谈怪论不绝于耳:"全盘反传统"!"科学主义"!"全盘西化"!民主与科学"并无有机的必然关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直面海内外对"五四运动"的种种指摘,作为一位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者,袁伟时呼吁:请读一读当时的文献! 思想终归要回到现实世界。为什么当代知识分子一讲到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都不能绕开五四?袁伟时认为,五四奠定了中国现代思想的主题----科学、民主、人权,而且这一主题至今仍未完成,五四运动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告别中世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新文化运动中思想领袖们对民主的内涵,已经解释得很清楚。科学讲的是以理性的态度认识、分析问题。科学的认识,本来就是不断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可能完全认识终极真理。不能由某一个人说我是代表科学的,我是真理的化身,说反对我就是反对科学。所以说要好好继承五四启蒙精神,完成它的历史任务。 袁伟时将整个五四的文献分成十一个专题,表明作者对五四论题的基本概括,其内容包括政治、法律、民主、科学、新闻、青年、妇女、文学等方面。五四先驱们直言无忌,也没有染上以非学术手段解决思想文化和学术问题的恶习。 这些文献之所以值得阅读和研究,是因为准确地概括了任何国家告别中世纪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打破思想镣铐,让民众成为敢于自由思考、自由言说的现代公民,这就是通常说的"人的解放"。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永垂史册,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敢于蔑视专制主义的传统,忠实地履行了这个历史任务。本书的前面有一个篇幅较长的绪论,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作者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评价,以及编著本书的思路与目的。书中有袁伟时的十四篇文章,约十万字。这十四篇文章,实际上是思想文化辩论的结晶,里面贯穿了袁伟时对思想界、学术界对新文化不同观点的答复与回应。 袁伟时编著的《告别中世纪》一书,史料丰富,资料尽可能从最初发表的报刊中选取。其论述见解独特,分析鞭辟入里、批判一针见血,对于理解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意义。
  • 五四运动史(精装版)

    作者:周策纵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 五四运动史

    作者:[美] 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是一本作者“想要说真话的书”。本书详细地记载了“五四”前后的史实,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为新文化运动提 供了一幅全景的历史画面和透视的焦点,是迄今海外公认的对“五四运动”记述最详细、资 料最丰富、研究最深入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 革命的张力

    作者:程凯

    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治转向萌发新的政治意识,创造新的政治实践。然而,"国民革命"蕴含的矛盾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并逆向激发了思想文化领域内再一次革命性反思。这新一轮左翼思想革命表面诉诸对“五四”的颠覆却暗含对“五四”方式的继承与深化,即重新批判、定义各种文化、政治、社会、历史、价值观念,打造新的主体形态,来为新的政治实践奠定基础。 本书力图把这一时期的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放在一个相互交织、充满张力的框架中加以考察--两者有分有合,互为前提和限度,互相生发与制约--由此试图探求中国革命进程中文化与政治的辩证展开逻辑。在新文学史主脉论题的“重新研究”中,本书堪称代表。
  • 吴虞文录

    作者:吴虞

    这本“文录” ,是吴虞力作兼精品的原文照录。吴虞,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与陈独秀和胡适齐名,而独享“只手打孔家店”之胜誉。读《吴虞文录》,是阅读一个时代,是阅尽一派风云,是感受那时代风云中一位大师的热血和灵犀。 《说孝》《礼论》《吃人与礼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消极革命之老庄》……一批不可不细细一读的吴虞上品。笔锋犀利,论证缜密,文采斐然,大师之谓也。附录吴虞夫人曾兰的《女权平议》等 ,兼有吴虞同陈独秀、胡适、青木正儿的往来信札,也都富有资料价值。 【目录一览】 《吴虞文录》序 卷上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说孝 道家法家均反对旧道德说 吃人与礼教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 卷下 儒家大同之义本于老子说 读《荀子》书后 消极革命之老庄 明李卓吾别传 《四川法政学校同学录》序 《松岗小史》序 《圆明园》序 墨子的劳农主义 附录 女权平议 孽缘 致陈独秀 致胡适 致青木正儿 吴虞底儒教破坏论 吴先生墓志铭 编后记
  •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作者:陈万雄

    这里要附带一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和意义的重要,不应太侧重于衡量当时知识分子所提出革新方案的成效性,而应正视他们能无所回避、勇于揭露要中国摆脱厄运、走向现代化所必须面对的全盘问题。只有到此地步,中国人对自己的困境才算有彻底的认识。他们这一代所揭示的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无庸讳言到今日尚未达成,因而五四时期所标示的改革课题仍具有生命力。可以断言,在此后的中国,只要知识分子仍旧被视为或自视为是推动历史的先驱力量,相信五四运动于知识界仍然有历久常新的魅力。不过笔者却认为,在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知识界能发挥了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只能是二十世纪初头的三十年间,这期间也正是由传统士大夫向近代型知识分子转化成功的第一代的形成和成长的时期。 其次,除了近代中国革新运动愈步趋深入,以至到五四时期而有一新文化运动的勃兴的历史进程外,我们不能忽略与这个历史进程相凑泊的第一代近代型知识分子的形成的历史条件。拙稿下面则试图从新文化运动溯源作条理去展示第一代近代型知识分子的形成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 晚清至五四

    作者:杨联芬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长期处在五四重重遮蔽之中的晚清民初文学,但它并非全面叙述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严肃而深入地考察了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涵丰富的文学文化现象和作家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学科领域内部形成了实质性的推进。 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话题都不算新,然而杨联芬女士对这些“老话题”的再解读却充满了新意且极富于启发性,这与作者的学术态度、学术修养、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首先,作者能够深入历史发生的具体情境,充分尊重历史的细节和偶然性,细致入微地考察历史本身的复杂丰富与多元异质。以第三章为例,作者不厌其烦地具体考察了林纾用古文翻译一百几十部西方小说的情况,以及他为译者所写的大量序跋在共时性语境中的作用;还搜集了这一研究领域中尽可能多的资料,论证林纾的译作对几代文学青年,诸如鲁迅、周作人、胡适、郭沫若、李吉力人、钱锺书等人,所产生的历时性影响。对于文学史重复论述的林纾与五四新文学家们的论争,作者也不忘做深入的考察,从而得出“林纾与新文化的分歧,并非是否使用白话,而是是否使用白话,就一定废除古文”这样的结论。据此,作者不仅恢复了林纾被“历史主义”叙述扭曲的原生态形象,而且俨然将林纾放在了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上,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据此深入地接触并展现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本土性情境,摒绝了此类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理论与材料脱离的恶劣现象。其次,这本专著相当充分地体现出了杨联芬女士宽广而精警的学术视野,及其对纵横错综的比较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这在最后一章的长篇历史小说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精彩。作者将曾朴的《孽海花》从鲁迅定位的“谴责小说”中提升出来,与李吉力人的《死水微澜》三部曲放在一起比较论证,将它们统称为“现代长篇历史小说”,并与法国文学中“从莫里哀到雨果、从巴尔扎克到福楼拜”的作品进行了广泛而精确的比较。作者认为曾、李二人小说的历史叙事的现代性体现在,它们摆脱了传统历史小说“以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宏大叙事模式,而展现了一种由日常世俗生活构成的“风俗史”。这种见解很有价值,现代性文学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对日常化私人生活空间的发掘与表现,作者以她的具体考察和研究将这种现代性内涵落到了文学叙事的实处,这也正是其高出同类研究的地方。此外,该书特别值得称赞之处还有作者卓越、敏锐的艺术感觉,以及富有灵气的文字表述。可以第六章具体论述为例,比如,“从意象、用典看,苏曼殊是古典的;但从表现的真诚、大胆,感情的纯洁看,苏曼殊的诗是现代的,充满了拜伦式的热烈情怀,也散发着雪莱式的忧伤。”作者的诗人文笔并非感性的无余流露,而是与一个学者的知性和理性相伴相随,这样描述作者的文字风格也许更为恰切。
  •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者:李长之

    本书为著名批评家李长之先生探讨中国文化走向的文章集。由五四运动、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问题切入,所涉皆为文化认知与建设的宏旨大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本书凝聚了长之先生的眼光与智慧,是以一个饱学之士理智的研究,加上爱国的热情,又稍带些许天真和浪漫来谈中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