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远征军

  • 滇缅公路

    作者:[美]多诺万·韦伯斯特

    《滇缅公路》一书,正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方曾被遗忘的丛林战场。矢志于为湮灭的历史拂去尘土,让更多的人记住曾发生于这片土地,由中、缅、印、英、美等国人民共同付出鲜血与泪水的悲壮故事,2002年11月,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委托,资深撰稿人多诺万•韦伯斯特从印度加尔各答启程,穿越缅甸境内的热带丛林,再度踏上这条在二战期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利多公路-滇缅公路(本书译者朱靖江亦应《国家地理》之邀,陪同韦伯斯特共同探访这条战时公路在中国境内的段落),通过沿途极为艰苦的实地考察,多方探访当年的老兵以及修路者,韦伯斯特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写就了这部非同凡响的史诗故事:《滇缅公路》。
  • 远征军日记

    作者:先轸

    《远征军日记》作者先轸的曾祖父危水云是当年远征军的一员,在战争中记下大量战地日记,作者以这些珍贵的日记资料为线索,写下《远征军日记》。在遥远的缅甸,陌生的野人山、胡康河谷、孟拱、密支那、八莫等山地丛林中,冲出数十万中国远征士兵,他们与美英盟军一起浴血奋战,在境外战场痛击日军,是甲午中日战争以来第一次中国大军异国远征。
  • 野人山转战记

    作者:朱锡纯

    《野人山转战记:一位远征军幸存老兵的战地日记》讲述了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二十二师入缅甸同日军作战的一段历史。远征军大撤退时,因所有道路均被日军封锁,二十二师退入野人山,向印度方向进发。在野人山行军的数月间,因断粮、雨季、虫兽、病患,远征军遭遇了前有未有的艰辛、凶险。无数爱国志士死去。没有葬礼,没有花圈,一路走,一路倒下。最终,上万人的队伍,仅有五分之一走出深山,到达印度边界列多。 《野人山转战记:一位远征军幸存老兵的战地日记》适用于:对历史、军事题材感兴趣的读者。
  • 中国远征军

    作者:李立

    《口述历史辑要丛书•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讲述了1942~1944年,为保卫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此战中,中国远征军反攻胜利,大放异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口述历史辑要丛书•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口述者多为参战将士,他们的口述全面还原了中国远征军历史。
  • 远征

    作者:金满

    2008最火的军文国民革命军浴血缅甸。电视剧《我的团长的团》剧组,即将演绎的铁血传奇。凤凰卫视十集电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正在讲述的一场憾人心魄的战争。 六十年前有一支了不起的中国军队,他们牺牲得了不起,失败得了不起,胜利得更加了不起。这支鲜为人知的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了中国军队的头一回主动出击,实现了战略大反攻,并且是在境外作战,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可是也许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不知道这支军队的名字——中国远征军。
  • 中日拉孟决战揭秘——异国的鬼

    作者:[日]品野实

    在日本,一个名叫品实野的人则写了一本不厚不薄的书:《异国的鬼》,那上面的每章每节每页几乎都离不开两个字,松山。 这座大山,雄峙于滇边重镇龙陵县之北,踞怒江天堑之险要,扼滇缅通道之咽喉,山高谷深,易守难攻。半个多世纪前,日军曾利用山上的粗大树木,在绵延不绝的奇峰顽崖之上,构筑了大量堑壕纵横、地道暗通、堡垒密布的坚固工事,并狂妄地宣称:松山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 历史无情地粉碎了日军的狂言,松山使三千余的日军成了“异国的鬼”。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数万将士在卫立煌、宋希濂等将军统帅下,血祭负隅顽抗的日军发起了决死的攻击,经过95个日日夜夜的浴血奋战,至9月7日,杀声骤歇,三千余顽敌近乎被全歼;远征军第八军之6763名将士也血染松山,壮烈殉国。而今,当年那场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之役的惨烈拼杀硝烟早已散尽。 曾化为一片焦土的主峰,如今新木已拱;石碑上勇者的姓名也岁月肃蚀得模糊不清,唯有烈士的鲜血融入了苍松的年轮。一株株伟岸的苍松宛如一个个抗日将士不灭的灵魂,庄严地挺立在松山之巅,而"滇西雨屏"特有的晴云雨雾则不时地在此飘浮、开腾,像是为烈士的英灵蒙上巨大的白纱。
  • 中国远征军-下

    作者:方知今

    《中国远征军(套装上下册)》作者方知今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后裔(其父方靖毕业于黄埔四期,曾任国民党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并兼任宜宾、内江、泸州、自流井四个专区的警备司令),从小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大量接触。在此基础上,他又采访了中国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此书。生动再现了六十多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 中国远征军史

    作者:时广东 冀伯祥

  • 远征

    作者:金满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大溃败,狙击手岳昆仑为追寻大部队孤身进入野人山。在地狱般的野人山中岳昆仑历经生死,与一群战友结下生死情谊。在印度兰姆伽基地整训后岳昆仑跟随部队踏上反攻缅甸的征程,与为兄报仇的天才狙击手藤原冷野不期而遇。在新1军与日军第18师团的遭遇战打响之际,岳昆仑与藤原冷野的生死较量就此展开……
  • 血战滇缅印

    作者:方知今

    在《1942-1945血战滇缅印: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实》这部近40万字的作品中,作者以自己黄埔后裔的独特身份和便利,多次面聆远征军高级将领的回忆,采访有关人士和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以真挚的情感,流畅的笔墨,生动再现了抗日战火里中国军人在滇缅印战场上对日作战的感人场面,并在讴歌远征军官兵英勇事迹的同时,真实反映了国民党高级将领间无情的派系倾轧.中、美、英三国巨头基于不同利益的高层角斗,生动再现了60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 中国远征军

    作者: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

    《中国远征军》内容简介:1941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打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华夏大地已是半壁沦陷,国际援华人动脉滇缅公路也被日军炸毁,并且日军已经入侵缅甸北部企图从我国大后方入侵中国。如果让日本人得逞,中国便没有了任何一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了,也就没了任何物资补给了。1942年2月一支中国部队浩浩荡荡开向缅甸,准备与日军决战境外,打通“输血管”。同古大战,仁安羌大捷,兵败野人山,印度兰姆迦基地,驻印部队,反攻缅甸。收复腾冲,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这一连串的名词有多少世人知道,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战役中国远征军死伤多少人,尘封的历史即将被打开。
  • 中国远征军(上下册)

    作者:罗学蓬,舒莺

    长篇历史小说,记叙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越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连载@凤凰网读书(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1681)
  • 大国之魂

    作者:邓贤

    《大国之魂》是一部关于中国王牌远征军的英雄史诗。这是中国现代军事战争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反映抗日风云的大型纪录片。英勇的中国远征军在险恶的环境下如何力挽狂澜?如何以少对多抗击日本的优势兵力?中美英日四国围绕滇缅战役如何周旋?世界风云人物蒋介石、史迪威、宋美龄、孙立人、杜聿明之间又展开了怎样的角逐?二战同盟军——美国又为何暗杀中国当时的领袖蒋介石?一位被中国远征军拯救的西方记者又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今天,他醒来了!”《大国之魂》将带你直击中国王牌远征军的抗日现场,揭开中国远征军真实的历史。 《大国之魂》是当代著名作家邓贤的代表作。作者用真实的采访经历,全面揭开了中国第一支王牌远征军的神秘面纱,真实再现了沉寂多年的中国远征军在滇缅边境抗日的。恢宏壮烈场面。《大国之魂》荣获1993年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图书编辑一等奖”,1994年中国“人民文学奖”,同年成都市人民政府“第三届金芙蓉文学奖一等奖”。1995年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
  • 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

    作者:孙克刚

    《缅甸荡寇志(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讲述了一九四二年日军连破星、马,席卷中南半岛,长驱入缅,声言将与希特勒纳粹军队会师中东,世界反法西斯争局势转危。因应战局之需,中国远征军于是年四月誓师入缅,首历仁安羌大捷,重挫敌军;随驰援于莽林之间,掩护在缅盟军转入印度。驻印期间,远征军整编为中国驻印军,厉兵秣马,至一九四三年冬反攻入缅,展开第二次缅战。在人迹罕绝的异域丛莽中,中国健儿以同仇敌忾之心,精忠抒国之志,将竭其智,兵尽其勇,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历经战径七百余次,杀伤日军十万余,至一九四五年打通中印公路凯旋返国,创下举世所瞩,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最辉煌的战绩。 “我们和三十八师在一块儿作战,便什么都不怕。”(一个在缅普通美国士兵语)
  • 流浪金三角

    作者:邓贤

    作家邓贤自费只身到金三角采访,深入金三角腹地方圆几百公里,出生入死,采访人数达百人之多,上至今日金三角的最高首领,下至老兵、老知青、毒贩、马帮、山民。作品将金三角五十年的春秋作了全景式的实录;探寻金三角何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地的源流;探寻在特殊历史环境中的人的生存、命运,其历程惊心动魄又令人心酸落泪。战争场面悲壮惨烈,历史如歌如泣。
  • 中国远征军(上)

    作者:方知今

    《中国远征军(上)》作者方知今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后裔(其父方靖毕业于黄埔四期,曾任国民党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并兼任宜宾、内江、泸州、自流井四个专区的警备司令),从小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大量接触。在此基础上,他又采访了中国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此书,生动再现了六十多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 中国远征军

    作者:凤凰卫视

    通过采访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将领的后人和远征军老兵以及抗战史专家,并进行了大量实地拍摄,详实地记录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支中国军队在缅甸和中国云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极为惨烈的浴血拼博,数万军人为国捐躯的悲壮事迹。
  • 大国之魂

    作者:邓贤

    《大国之魂》向所有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为反法西斯而战的人们献上一方小小的墓碑。
  • 大国之魂

    作者:邓贤

    作者以如椽之笔,大瀑飞泻的气势,
  • 父亲的一九四二

    作者:邓贤

    《父亲的1942》讲述了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中原腹地河南闹了大饥荒,陪都重庆遭了轰炸,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支学生军远赴滇缅战场。父亲本来是个富家子弟,抗战时期,他有太多机会到国外留学深造或者明哲保身远离战场,但他还是投笔从戎,把自己从高中生变成一名特种兵,1942年,父亲与十万中国学生一起组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支学生军,奔赴印缅战场。 父亲说:打仗不是演戏,死神大手一挥,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何来雄壮而言! 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兵,哪怕他的胸前没有勋章,甚至由此在建国后遭受了许多不公正的挫折磨难…… 事实上,所有为拯救民族而浴血奋战的军人都不会被遗忘,因为历史已经把功绩、褒奖、颂扬和荣誉铸成一枚巨大的军功章,镌刻在他们的生命里程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