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阿伦特

  • 阿伦特

    作者:约翰逊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这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丛书的每位译者均是国内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1 出世与去世之间 2 极权主义 3 人类的境况 4 艾希曼 5 面对黑暗的时代 6 反思美国的经验 7 思考的意义 8 阿伦特与当代思想 年平及著作年表 参考书目
  • 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本书根据美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汉娜·阿伦特手稿——1953年普林斯顿大学讲座Karl Marx and the Tradi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翻译。 20世纪40年代末,阿伦特调整了《极权主义的起源》的写人各市地划,注意到与纳粹种族主义相比,马克思思想中含有的西欧政治传统的要素,开始转向对马克思想的关注。阿伦特比较集中地思考马克思想的劳动观,始于1953年春,系统表述于《人的条件》中。本书手稿里的观点、内容也正反映了她在那个时期思想体系形成的要点。这些手稿与后人整理出版的书信、文本,对于全面、准确阐释阿伦特政治思想,了解其思想发展轨迹,是非常重要的一手材料。
  • The Human Condition

    作者:Hannah Arendt

    A work of striking originality bursting with unexpected insights, The Human Condition is in many respects more relevant now than when it first appeared in 1958. In her study of the state of modern humanity, Hannah Arendt considers humank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ctions of which it is capable. The problems Arendt identified then—diminishing human agency and political freedom, the paradox that as human powers increase through technological and humanistic inquiry, we are less equipped to control the consequences of our actions—continue to confront us today. This new edition, published to coincide with the fortieth anniversary of its original publication, contains an improved and expanded index and a new introduction by noted Arendt scholar Margaret Canovan which incisively analyzes the book's argument and examines its present relevance. A classic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The Human Condition is a work that has proved both timeless and perpetually timely.
  • 人的条件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人的条件》的主题即“我们正在做什么”。阿伦特通过对vita activa等级上的两次倒转的分析,表明这一倒转实际上是摩登时代运作前提的一个胜利——即生命而非世界才是人至高的善。尽管《人的条件》只是一种历史的分析,但它着眼于当代,体现着作者对当代因科技的巨大进步而带来的问题的忧虑和关切。
  • 康德政治哲学讲稿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 思想家解读思想家。康德对阿伦特影响至深。 ★ 1970年,阿伦特受邀在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讲学,本书主体为当时备课稿的整理。 1969—1971年,阿伦特发表了《共和的危机》中所收的几大名篇。政治判断,是阿伦特晚年思考的核心问题。 ★ 这本讲稿中所呈现的内容,被认为是《心智生活》没有写出来的第三卷“判断”的预备。 《心智生活》是阿伦特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因为她要通过这部作品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 ★ 这虽然是一本就事论事的讲稿,但通篇演绎的是一个关键词:“判断”。作为人,我们的自由体现在什么地方?是足够多的财富吗?是足够高的地位吗?还是足够高洁的心灵?阿伦特认为,都不是!我们的自由,体现在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进行“判断”!自由不是封闭的,自由是开放的,有参与,有判断,才有自由。 ★ 阿伦特在本书中对“判断”的论述,标志着阿伦特的政治哲学走向成熟,是她核心政治哲学的完成。 ★“判断”不是政治家或伟大人物的特有能力,而是每个人的基本义务: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 系统思考人类的精神活动,是汉娜•阿伦特晚年收官大作《心智生活》的旨意,遗憾的是,终篇“《判断》”未及展开,阿伦特便辞别人世。本书汇编了阿伦特关于判断问题的核心文献,并对她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方向作出了解读。 如何摆脱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虚无? 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学为入口,阿伦特认为:只有作出判断,只有对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运用我们独立的判断能力,世界对我们来说才具有意义。 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动。 顶尖阿伦特研究专家、著名社会主义者罗纳德•贝纳尔编选并讲解。 人们可以说,阿伦特在1960年代发表的文章中所尝试表达出来的判断概念,之所以被本书中的判断理念所“驳倒”,恰恰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反映着阿伦特核心政治哲学的完成。 —— 罗纳德•贝纳尔
  • 精神生活·思维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

    《精神生活》被公认为汉娜·阿伦特最伟大的著作,也是她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前的遗世之作。这本书探索了沉思生活中的思维本身。与阿伦特之前的著作大多关注精神之外的世界不同,这本书标志着一种转向,它以三卷的篇幅,对在阿伦特看来具有基石作用的精神活动作了深入的探索。她将《精神生活》分为“思维”、“意志”和“判断”三部分,亦即她所认为的精神的三种基本活动。由此,她对精神活动进行了全面而富于洞见的分析。这本书,将是“20世纪人类精神中最亮的明灯”,是阿伦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
  • The Banality of Evil

    作者:Bernard J. Bergen

    This highly original book is the first to explore the political and philosophical consequences of Hannah Arendt's concept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a term she used to describe Adolph Eichmann, architect of the Nazi 'final solution.' According to Bernard J. Bergen, the questions that preoccupied Arendt were the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azi genocide to our modern times. As Bergen describes Arendt's struggle to understand 'the banality of evil,' he shows how Arendt redefined the meaning of our most treasured political concepts and principles_freedom, society, identity, truth, equality, and reason_in light of the horrific events of the Holocaust. Arendt concluded that the banality of evil results from the failure of human beings to fully experience our common human characteristics_thought, will, and judgment_and that the exercise and expression of these attributes is the only chance we have to prevent a recurrence of the kind of terrible evil perpetrated by the Nazis.
  •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译丛取材选目则不吝其小,助力求主题相对集中,现约略勒成数专辑:一曰西方古典思想与人物,尤以古希腊为要。二曰西方政治理论与实践,特重近代以来作为西方思想制度主流之自由民主的发展。三曰知识分子与自由市场,全球化使我们皆卷入市场经济,超越性大概正是较现实的中华人文化所需特别留意处。五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思想,藉此希望国人眼光也能注意我们近邻心灵的深邃。六曰《学术思想评论》,由贺君照田主编,其中有译有评,最近几辑尤注意中西历史交叉延入“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
  • Eichmann in Jerusalem

    作者:Hannah Arendt

    Hannah Arendt’s authoritative report on the trial of Nazi leader Adolf Eichmann includes further factual material that came to light after the trial, as well as Arendt’s postscript directly addressing the controversy that arose over her account.
  • 平凡的邪惡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一本精彩至極,卻絕對令讀者坐立難安的第一手觀察報告! 邪惡…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 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六年後的1961年4月11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法庭中,展開一場令全球矚目的納粹戰犯審判。審判的主角阿道夫.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是納粹德國在東部佔領區內「尤太問題」的執行者之一,雖然並非納粹政權的高層決策者,但在尤太人滅絕上仍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著名政治學者漢娜.鄂蘭全程參與此次的審判活動,透過現場的實際觀察,以及對歷史的大量分析,提出了「邪惡的平庸性」的概念。邪惡本身並非得如希特勒般狂暴,而是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並且其發揮的作用絕對不亞於血腥屠夫。本書在1963年出版後,受到廣大注意,也引起許多反彈。但即使經過數十年後,這本書依然是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本書特色 ◎ 本書由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黃默老師審訂、東吳大學人權學程雷敦龢(Edmund Ryden SJ)老師專文導讀。 ◎ 透過政治學者漢娜.鄂蘭的深入分析,顛覆一般對尤太人的既定概念,讓讀者重新思考近代尤太歷史、社會的最佳入門書。 ◎ 對台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也更讓我們可以去思考,當一個國家機器假以「公」的名義進行非正義行為時,決策者、執行者、社會群體在公義、在道德、在責任上,該如何去面對。
  • 喊哪·阿伦特

    作者:阿伦特

    “我”毕业于著名大学中文系,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时刻感到饥饿,研究生毕业了看上去还是一个小女孩。经过一番与男人有关的折腾,“我”和一个饱受挫折看上去很老的男人一起来到上海.住在一个地洞里。“我”先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每次都干不长。最后“我”放弃一切幻想,等待下一次失业。 本书是一个1970年代后期生人的作者的肉体史和心灵史,她想说——爱情和性是血腥的;背叛是人的本性之一;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消失;贫穷伤害着我们,哪怕贫穷消失之后。 我喜欢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嘶叫声,那声音让我相信她的痛苦和力量。 这是一部狂野的倾诉式小说,倾诉的核心是一个灼热的、焦虑不安的身体,是一颗向往自由的叛逆心灵。作品洋溢着既自恋又自残的情绪。对身体感官性爱的描写热情、放纵,甚或有点神经质。但与人物异常匹配,可谓是天衣无缝。 如果说盯着自己的影子打转儿不会是好的作品,那么本书却是个例外。由于作者超常的敏感,其文字的质地非常绚丽,也非常独特,那围着自己徘徊的影子便也惹人怜爱起来,因此纯属个人的身体史、心灵史就具有了感染他人的力量。 ——苏童 这是一部聪明的小说。作者用一种恶狠狠的情商、凶巴巴的智商展示了其阅人阅世的聪明,其中展示校园生活的部分,以RAP式的“饶舌风格”,杂揉了愤怒与反讽刺、伤神与无奈、暴戾与温柔等繁多当代青年斑驳浑浊的情感范畴。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情节忽然回归单一,用小说里的话说,作品后三分之一其实无妨将“叙事之闸、回忆之闸统统拉掉“,只向读者展示那最为重要的、精彩纷呈的“十五分钟”,不多不少,“就十五分钟”。 ——黄集伟
  • 论革命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本书围绕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从政治生活的现象学方法和指导两场革命的不同理论入手,深度剖析了两场革命的差异,表达了作者“以自由立国”的共和主义思想。作者指出了法国大革命目标的偏移,即从“以自由立国”转向了对社会问题的控诉;而美国革命思虑的着眼点一开始就是政治形式的构建,它能确保引进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体现更多人或群体的声音和利益。尽管美国革命深深地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结果却有云泥之别。
  •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作者:Hannah Arendt,Jerome

  • 过去与未来之间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阿伦特的笔下勾勒出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迫危机:政治学中,诸如正义、理性、责任、德性、荣誉等传统关键词的意义失落,及其带来的后果。通过八篇随笔,她再一次提炼出传统概念中至关重要的精华,以此来评估我们现代人当前所处的位置,重新获致观照未来的框架。 阿伦特对政治本质的分析,体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和洞察力;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哲学家,像他那样给与政治生活的现象学如此多的关注。——比库·帕勒克
  • 反抗“平庸之恶”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没有人比阿伦特更了解:20世纪的道德大崩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别道德“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真相”不足以作为标准,评判人们当下可能做出的事情。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能够反抗道德崩溃时代平庸之恶的引诱,不放弃思考,不逃避判断,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 本书收录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后,阿伦特对于“平庸之恶”的回应,以及对纳粹犹太屠杀的评论。在这些文章中,阿伦特深入探讨了与平庸之恶相关的政治与道德问题,如“极权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思考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等。“过去不再启示未来,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无所依傍的时代,阿伦特犀利的视角和关切,为我们思考个人处境和选择立场提供了富有启迪的抓手。 本书是《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员蔡英文专文导读:阿伦特为文一向关注现实的政治与道德的重大议题,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静之概念分析与思辨的热情,因而带有相当大的思想激励。
  • 人的境况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工作和行动;权力、暴力和体力;地球和世界,以及财产和财富等诸概念的区分,强调了人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自动化和经济现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复数性”和开端启新的行动能力,从而重树人们对于人类事务的信念和希望。这本曾被欢呼为“参与式民主的教科书”,将批判的目光投向我们当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时隔50年,这《人的境况》的原创性仍然像当时一样令人瞩目,并能激发起新的思想和讨论。
  •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作者:Hannah Arendt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definitive work on totalitarianism, this book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ny study of twentieth-century political movements. Arendt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recognize that Nazi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we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rather than opposing philosophies of Right and Left. “With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Hannah Arendt emerges as the most original and profound-therefore the most valuable-political theoretician of our times” (New Leader). Index.
  • 共和的危机

    作者:[美]汉娜•阿伦特

    权力的每一次衰落都是一次对暴力的公开邀请 汉娜•阿伦特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 《论暴力》《政治中的谎言》《公民不服从》三大名篇 直指美国1960年代风起云涌的政治浪潮 重温共和政治传统,捍卫共和信念 本书是汉娜•阿伦特于1972年出版的一本文集,收入三篇论文(“政治中的谎言”、“公民不服从”和“论暴力”)和一篇访谈录。这些作品见证了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学生暴动、黑人民权运动以及70年代前期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性动荡,体现了阿伦特的政治卓识。其中,《论暴力》尤为著名。 阿伦特在书中提出了“权力的每一次衰落都是一次对暴力的公开邀请”、“第三世界不是现实,而是意识形态”等著名论断,对政治学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爱到Z

    作者:阿伦特

    在这个无限放大又无限逼近的年代里你我均命悬一线,但我即便走钢丝仍怡然自得。 这怡然自得是多少血泪、孤独和恐惧换来的。 不要做腐朽的中产阶级,怕上当受骗却依然上当受骗的中产阶级。 要么向上,六亲不认,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即便走投无路也可纵身一跃。 或者向下,无尽堕落。 爱到Z。爱到顶点。爱到终点。 我不是A,我不是Z,我不是真理,我不是道路。 我不是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我是兔子。 一身废墟,满心离索。 在上海,活着,正死去。 简介:女主人公兔子先后工作于上海数家媒体,在生存、理想、感情和自我寻找中挣扎。兔子男友徒生安是哲学博士,每月工资1000元,穷苦不堪,靠写影评书评和各类艺术评论为生,极端吝啬于衣食住行,却在购买书碟方面毫不手软。小说以兔子的生存奋斗和这对恋人的情感冲突为主线,通过她濒临精神崩溃时的观察和思考,写出了她眼中的上海和新旧上海人;并在对童年和故乡小县城的回忆中,写出了姨妈、舅妈、五哥、上海房东等各类小人物的命运与情感。这一切无不延伸到故事之内,小说之外,引发你重新思考大都市年轻人的命运和精神危机。
  • 启迪

    作者:[德] 汉娜·阿伦特 编

    本书是《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系列之一的《启迪(本雅明文选》分册,书中具体收录了:《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张旭东》、《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汉娜阿伦特》、《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