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历史

  • 认识自我

    作者:[意]英格丽·罗西里尼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进程。西方人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西方文化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模样?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讲述西方人“认识自我”的历程。

    编辑推荐:

    ★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文化史入门力作,简体版首度引进。西方人为什么觉得自己最重要,不听劝,不信权威?本书用心理分析法来为你呈现。

    ★上溯3000年欧洲古代史,小到一个人、一群人,大到欧洲五大明时代的国家、民族对自我的心理认知,怎样凝结成无数精美的建筑、绘画、文学、哲学和影响至今的政体?

    ★为什么荷马史诗的主题是男人的自我成长?为何《神曲》出自但丁的狂妄自大?罗马共和国的雕像体现了什么政治思想?为何米开朗基罗死之前会把年轻的自己放在《创世》的画面角落?

    ★《科克斯评论》2018年度好书 /《书单》《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星级推荐,美亚读者一致好评,打出4.5星。

  • 菊与刀

    作者:鲁思·贝内迪克特

    《菊与刀(英文)》内容简介:“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英文)》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作者用了一串矛盾的文字来形容他们,“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足以说明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菊与刀(英文)》一书名被定为“菊与刀”,乃尔。菊、刀,两种充满强烈对比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 罗织经

    作者:来俊臣

    《天下无谋之秘卷八书(套装共8册)》在古代涉及权术谋略的古籍中,挑选出八本最具有指导性和谋略价值的,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统的注释,引经据典,读来令人豁然开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从这些书中,读者不仅能很好地重温历史,更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场上、人际交往上更好地解决难题。 《罗织经(最奇特的典籍)》 :唐朝酷吏来俊臣、万国俊所撰的《罗织经》,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书籍。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类有始以来,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写,赤裸裸的施恶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权谋厚黑。 《小人经"坏人哲学"》 :《小人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评述小人“智慧”的专著。作者冯道可作者冯道可称得上是官场上一个真正独一无二的奇迹。由于作者特殊的经历和小人视角,此书便来得有些分量,用曾国蕃的话说:“一部《小人经》,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小人经》提供给人们的只是审视小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至于如何定义小人、如何防范小人、并最终战胜小人,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权谋术(处世绝学)》 :权谋术是应用于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权谋术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为一门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击节赞赏。无论在政治、外交、军事,乃至最为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权谋术其实无处不在。权谋术在我国只是一种应用技术,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权谋术著作,这部书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怀疑的。现代作者史半山对这部书加以注释,并附以相应历史典故、人物简介,并加以阐发,既充实了内容,又增强了可读性。 《守弱学(人生胜经)》 :世上存在着强弱之分,有强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难道弱者便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便可恒强吗?人的一生为何有时处于强势有时又处于弱势?强弱之势又是如何转化的?著名古籍整理专家马树全先生,便根据西晋名臣杜预有关强弱之“势”的散见论述,整理编著了这一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守弱学》。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情节性、生动性、可读性等特点。 《韬晦书(最具功效的学问)》 :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这是因为封建历史中讲究的是“代圣人立言”,韬晦术因此有了“阴谋”的嫌疑。鉴此,杨慎生前把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 就不难理解了。 《止学(胜败荣辱书)》 :千万不要小瞧一个“止”字,它关乎每一个人的胜败荣辱:对于大人物来说,一个“止”决定了其平凡与伟大;对于一个平凡人来说,它决定了他的成与败;对于赌徒来说,它决定了输与赢……“止”之奥妙,存乎一心。 《解厄鉴(趋利避害书)》 :遭逢厄运,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态,抱怨和逃避是毫无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解厄脱困,化不利为有利,化灾厄为吉祥。北宋宰相晏殊的这本书不仅立足于“解厄”,它更关注人们致厄的根源。晏殊在书中深刻而具体地剖析了人性的种种弱点,提出了解厄当治本的主张。这是晏殊的高明之处,亦是此书的特殊之处,可以说,这是一部古代历史上唯一的系统论述和解析“人性的弱点”的专著,可谓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仕经(做官学)》 :在中国古代社会,除了战乱和改朝换代这样大的社会动荡外,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波谲云诡、变动迭出的就要数官场了。做官的人一方面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即所谓建功立业,拜将入相,另一方面更要尽量保全自身,以固荣宠,其中自有诸多的学问和策略。
  • 魏玛文化

    作者:(美)彼得・盖伊

    德国的魏玛共和诞生于1918年,1933年寿终正寝,时间虽然短暂,却已经成为一段传奇。因为这一“黄金时代”孕育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学者,比如爱因斯坦、托马斯·曼、康定斯基、韦伯、海德格尔、本雅明、马库塞、施彭伯勒、勋伯格等,让我们不得不把魏玛看成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魏玛共和还有另一方面的可比性,它跟我们从1911年到1949年的民国很相像:一样的社会动荡,一样的政治纷乱,一样的人才辈出。因此,中国读者来好好读读魏玛共和的文化史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值得一说的是,本书作者彼得·盖伊就是在魏玛共和期间出生在柏林的,后来移民美国,成为美国最有名的文化史家之一。他对弗洛依德钻研尤深,是“心理史学”的代表人物。
  • 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作者:韩立勇

    你知道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吗?《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将为你解密手无缚鸡之力、相貌丑陋、资质平平的宋江,如何从一个底层小吏,步步为营,摇身变成威震江湖的梁山集团的一把手。 书中将巨幅呈现宋江当上老大的杀手锏——鸿鹄之志、扬名立万、手舞足蹈……谨以这些弥经历史考验的职场上位秘诀,献给想当老大的你!
  • 世界简史

    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世界简史》共有六十七章,从空间中的世界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无不渗露出宇宙之旷达、生命之奇特、以及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作者抛弃了堆积枯燥的文学史料,以一种欢快的笔调,豁达的自然观,讲述了人类成长史上所经历的磨难与成功,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 人类的故事

    作者:(美)房龙 ;张海平,张丽梅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混沌初开、人之初、史前人、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埃及的故事、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人、摩西、腓尼基人、印欧人、爱琴海、希腊人、古希腊的城市、古希腊的自治、古希腊人的生活、希腊戏剧、波斯战争、雅典和斯巴达的对峙、亚历山大大帝、概述、罗马和迦太基、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拿撒勒人约书亚、罗马帝国的衰落、教会的崛起、穆罕默德、查理曼大帝、北欧人、封建制度、骑士制度等。
  • 上下五千年

    作者:林汉达

    《上下五千年》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 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在这方面,仍旧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少作分析;有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当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语气的褒贬上,作者实际上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在运用原史籍材料的时候,作者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选择、剪裁。但是不用现代的观点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语言,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原样写的。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也不能轻易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不能一说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坏人,就坏到底。《上下五千年》里的每则历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不能凭它来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评价。
  • 孙中山研究

    作者:李敖

    《孙中山研究》主要内容:中国国民党的总理孙中山有两个,一个是他自己那个孙中山;一个是别人变造的孙中山。别人变造的孙中山,不论基于任何立场,总未免走样,孙中山本人,概不负责,可以侧过脸去;但他自己那个孙中山,却责无帝贷,必须面对。
  • 周恩来传

    作者:金冲及主编

    编写周恩来同志的传记,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本书的主要资料依据是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同志数万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和大量会义记录,还有原由邓颖超同志保存的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日记、作文和书信等。同时,广泛参考了当时各种报刊和许多同周恩来同志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员的访问记录、回忆录等。力求根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比较翔实的信史。 本书(共四册)介绍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曲折坎坷、光辉的一生。并配有大量图片,内容详实、全面,是一部了解伟人的好教材,值得一读。
  • 张纯如

    作者:张盈盈

    "华裔作家张纯如于1997年出版的非文学畅销书《南京大屠杀》跻身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冠军。2004年,张纯如开枪自杀。从2007年起,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耗费六年时间写成这本回忆录,细腻地为读者呈现了女儿36年的人生:张纯如童年时自办的报纸,她早年作为新闻记者的经历,一名年轻历史学者的冉冉升起,与儿子的自闭症作斗争的历程,以及悲剧性的自杀。《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书充分证明,张纯如确为她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同时,这本书也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切美丽的爱与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