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代化

  • 我们到底要什么

    作者:温铁军

    尽管中国多次承诺要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直到进入21世纪,各地政府官员们认同的目标仍然是“世界工厂”,尤其是不计代价地跑步加入全球化以后,发展的思路更加集中在如何跨越式高增长和创造GDP高速度上;这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将继续着殃及子孙的“饮鸩止渴”,当然 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更大程度的被国际金融资本剥夺。 也许,这一切都只是迫不得已,难道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当大多数人热衷按照西方勾勒的现代化模式亦步亦趋的时候,作者却在扪心自问:作为跨世纪的中国人,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到底要什么……
  • 现代化的陷阱

    作者:何清涟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手中的,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作者:斯塔夫里亚诺斯

    目录: 上册 作者前言 第一编 第三世界的出现 1400-1770年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商业资本主义和新大陆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三章 第三世界在东欧的开端 第四章 第三世界在拉丁美洲的开端 第五章 非洲--一个外缘地区 第六章 中东--一个外缘地区 第七章 亚洲:一个外缘以外的区域 第二编 第三世界 一个全球性体系:1770-1870年 第八章 工业资本主义与渐趋衰落的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九章 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义 第十章 非洲:从奴隶贸易到合法贸易 第十一章 中东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二章 印度进入第三世界 第三编 第三世界 一个全球性的体系:1870-1914年 第十三章 垄断资本主义和全球殖民主义的地代 第十四章 非洲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五章 中国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六章 俄国进入第三世界 第十七章 日本的例外情况 第十八章 第三世界反抗运动的早期阶--1914年 下册 第四编 第三世界为独立而斗争:二十世纪 第十九章 防御性垄断资本主主义,革命与新殖民主义的时代 第二十章 第一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1917年俄国革命的开创 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14-1939: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 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1949年中国革命的发端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全球性革命浪潮,1939--:全球性革命现象 第二十四章 共同的认识 参考书目 索引
  • 现代世界史

    作者:[美] R. R. 帕尔默

    现代化”的概念来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这在本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西方近现代史著作中,有明显的转向。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R.R.Palmer)与科尔顿(Joel Colton)合著的《现代世界史》。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形成为主线,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先驱 不断的创新就要求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为读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参照系。这里的这部书为读者所提供的,便是当今美国历史学界一部分相当流行的见解。其中的优劣得失,正可为我国有关世界史的研究和知识提供一份参照系,而并非仅只是向一般读者提供某些有关的知识而已。——何兆武,著名翻译家,思想文化史学者 《现代世界史》不是现代化理论的图解,而是一部出色的 毫无疑问,帕尔默三人所著的最新版本依然是市场上最好的世界史入门教材之一。——乔治•J• 马可波罗和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