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史评

  • 孟宪实读史漫记

    作者:孟宪实

    《孟宪实读史漫记》内容简介:在历史阳光的照射下,人人平等,没有人拥有特权。多少不可一世的帝王,只有回归历史,才会获得与人平等的地位。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人人平等是自由的底色。受尽冤屈的小人物,历史可以为他平反。王侯将相,丧失了平生的权力依仗,与平民同等。即使是帝王,在历史自由的天平上,也不得不接受平等原则的审判。 历史是资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开发,自由索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但是作为一种职业,绝大多数的人会跟历史研究绝缘。不论历史发生多少变化,不论你能细数多少古今的不同,但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性与人情,人生与社会凡此等等的问题,总会不分昼夜地来纠缠你,考验你的耐心,折磨你的心智。阅历成了制胜法宝,因为阅历积累经验,经验生成智慧,但是人性的底蕴才是人人获得审判权力的根基。不论如何分类,人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由的尺度,人人有权按照自己的尺度去测量历史。即使技术掌握有所不同,但是在历史的天空下,人人得以自由。现实世界的羁绊无所不在,回归历史就是回归自由。
  • 史纲评要

    作者:[明]李贽评纂,张友臣注译

    《史纲评要》是明代评点史学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属编年体史评。其内容分为“史纲”与“史评”两大部分。“史纲”以编年体的形式简略地记载了从“唐尧至元计共三千七百二十四年”的中国历史,按王朝帝系顺序排列,每一朝代列一“纪”,再按王朝先后和时间顺序记载重大历史事件。“评要”以“批”“评”的形式,通过眉批、夹批、断后评和对史文的圈、点、抹等,表达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看法,抒写作者的读史心得和感受。全书的评语文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而且将不少俗语引入评论中,使史学的评论更口语化,也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主要表现出四大特点:思想的自由性,情感的审美性,形式的散点化和评语的口语化。无论在史学思想上还是史学审美兴趣上,都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个性特征。
  • 宋论

    作者:王夫之,王嘉川 译注

    《宋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王夫之的一部史论名著,是根据《宋史》所载史实所进行的历史评论。全书共15卷,按帝王庙号进行分卷,每卷下少则一篇,多则几篇文章,每篇一个主题,首尾完整,内容独立。是一部流传广泛,具有很高价值的史论名著。
  • 廿二史札记

    作者:[清]赵翼撰,董文武注译

    本书为清代史学家赵翼的名著(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为作者读史之笔记。采用以史证史的方法,对历代正史(实涉及二十四部正史)作整体考察,对史著和历史现象、史实、事件、人物进行客观评价。其书注重经世致用,旨在探究“治乱兴衰”。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题目大多标新立异,有考有论,非一般读书笔记所能比拟。
  • 三国谈心录

    作者:金性尧

    书是金性尧先生考评三国的历史随笔文集,对三国前后一些著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点评,包括“曹操心事”、“三国风云”、“绝代美女”三大部分。作者史力深厚,根抵于“论从史出”的传统,所谈又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题目,于细微处著墨,却总能涉笔成趣,评品古今得失,英雄美人,豪杰枭雄,千古风流,尽入彀中,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书2002年曾经在台湾出版繁体版,并被评为当年台湾“国家图书馆”的代表性图书,经多方推荐现首次和大陆读者见面。
  • 宋论

    作者:[清] 王夫之 著,舒士彦 点校

    宋兴,统一天下,民用宁,政用父,文教用兴,尽于是而益以知天命矣。天曰杂谌,匪徒人之不可狃也,天无可狃之故常也,命曰不易,匪徒人之不易承也,天之因化推移,斟酌而曲成以制命,人无可代其工,而相佑者特劝也。
  • 读通鉴论(上中下册)

    作者:王夫之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卓越思想家王夫之有关古史评论的代表作之一。 王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学者尊称为船山先 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举人。明亡后参加 南明抗清斗争,后来放弃政治活动,退隐乡闾间,在极艰苦的条件下,以著述终其身, 共计成书数十种,达300余卷。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全书30卷,其 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 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首先,它是阅读另一部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每一节 都是针对《通鉴》所记的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如果不参照《资治通鉴》而单读《读 通鉴论》,就会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次,这部书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 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 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总体水平远超出一般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