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戊戌变法

  •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作者:茅海建

    在现代政治中,理论决定政策,其关系可谓紧密。戊戌变法堪称近代史的转折事件之一,它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有没有核心思想和成体系的理论?他们的思想资源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二十余年来,茅海建教授沉浸于戊戌变法,从点滴的档案释证做起,依次完成了厘清重要史事、鉴注核心史料、考察康梁以外z大的改革派——张之洞陈宝箴集团的多项工作,进入到戊戌变法的“深水区”——康梁的思想研究,通过文本与史事互证、“由梁渡康”等方式,确认了在变法前形成的“大同三世说”的内涵及持该学说的康有为在政治上的权变、康有为派上层路线与下层路线并举的基本策略、康梁变法思想形似西学而主体仍为中学的本色,为戊戌变法史再添稳固的基石。

  • 维新旧梦录

    作者:朱维铮,龙应台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可是中国历史是怎样走到维新之路的,本书中探讨的是清帝国的“自改革”从梦想到幻灭的百年历程。所谓“自改革”是龚自珍在鸦片战争前四分之一世纪提出的概念,意即清帝国只有实行由上而下的自我改革才能继续生存。“自改革”幻灭了,百日维新失败了,从戊戌至今,历史又走过了一百年,当年的种种难题,吏治腐败、机构臃肿、特权猖獗、法治不立、教育陈旧、八股误国,尤其是君权不受制约、决策黑箱运作,言论毫无自由等等仍然困扰着今天的改革者。读戊戌和戊戌前的历史,想想今天。
  • 戊戌变法 全四册

    作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戊戌变法(1-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

    作者:清华大学历史系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目》所采用的文献资料,一般按较原始的文本和出处入录。关系比较重大的文献(如光绪密诏),有不同的流传文本,且这些文本本身与变法活动有室要关联,则尽量将这些不同的文本分别予以收录。某些重要事件(如光绪会见伊藤博文、康有为在香港与记者的谈话等),中外报刊报道时各有侧重,《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目》亦尽量兼容,以便研究者比较。
  • 戊戌变法史

    作者:汤志钧

    《戊戌变法史》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近百年前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发生、发展及其失败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主要维新人物及相关者进行分析、研究。
  • 1898年那场未遂政变

    作者:马勇

    1898年秋,多愁善感的康有为发觉自己所期待的政治变革愈趋无望,他所仰仗的光绪帝或许已被慈禧、荣禄所废黜。康有为将想象当事实,筹划了一场政变,准备用袁世凯的新军和唐才常的江湖英雄捉拿老佛爷。结果,朝廷意外获悉这场阴谋,轻而易举地予以制止。 对于这场未遂政变,清政府曾有明确结论,被处死的谭嗣同等人也供认不讳,然而由于康梁后来的话语强势,将一场未遂政变说成反动势力的镇压。一切都被颠倒了。 本书依据新旧史料重新建构这场政变的来龙去脉,结构宏大,叙事严谨,高潮迭起,悬念连连。著者创造性回答了究竟是谁走漏了政变消息。 日本、英国、俄国人在这场政变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谭嗣同为何坐以待毙,张之洞为何救杨锐,荣禄为何救林旭,特别是李鸿章为何出面保护政治对手张荫桓,袁世凯究竟有没有泄密,翁同穌究竟是被谁罢免的。对这些历史悬案,作者提供了与传统说法很不一样的解读。
  • 温故戊戌年

    作者:张建伟

  • 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

    作者:茅海建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 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资料来源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东京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台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故宫博物馆文献处。 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旧说的认知、补正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
  • 戊戌变法史研究

    作者:黄彰健

    康、梁曲意隐讳的真历史,与其有意捏造的假历史,对当时及后世均已发生影响。本书则意在揭发被忽略的真历史。   在清末那个时代,康从事政治活动,是不可避免地要玩弄权术的。现在是实行民主政治,权术的玩弄应越少越好。诚实的政治家将得到历史家的欣赏。   康将他的托古改制哲学运用于现实政治,遂改窜日本历史以配合他的变法主张。他所写的《日本变政记》及《日本变政考》,在戊戌年即不敢刊行,即足资吾人鉴戒。 由于治戊戌变法史,这使作者想起治民国史,特别是治现当代的历史,在史料鉴别与诠释方面,恐将遭遇到较上述更多的困难。只要文献足征,这些困难应仍可逐渐克服。   本书写作时,承科学委员会聘为研究讲座教授,近又改称研究教授。本书计收论文十二篇。为了证实作者的说法,及免读者复检原书之烦,故引书较详。所见史料,虽有极珍贵难得的,但毕竟有些资料作者无法看到。本书所论仍不无揣测之词,未定之论。补充修订,谨俟之異日。   梁启超曾说,戊戌变法是新中国史的一章。新中国史有几项大事:   一、推翻清朝统治。   二、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三、实行自由平等的新伦理道德,实行 民主政治。   四、发展科学,发展农工商业,以期消灭贫穷,实现大同理想。   本书所论康、梁、谭、唐的政治活动,正与新中国史的大事有关。谨以此书献给关心新中国国运的学人,并敬祈教正。
  • 1898年中国故事

    作者:马勇 著

    1898年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感念的一年,在那年发生了许许多多值得细说的故事,中国一度成为世界舆论的中心,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变革不仅将给中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时代,而且也使西方国家欢呼雀跃。然而仅仅一夜之间,中国的政治发展突然转向,慈禧太后举手之劳就成功地阻止了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等人开启的政治变革,中国的政治发展似乎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这一年的故事一直引起百年来史学家的重视,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体上是遵循康有为、梁启超一系的“话语强势”进行解释。 本书依据新旧史料重新架构戊戌维新与戊戌政变的叙事模式,以“同情的了解”评析那一年中的风云人物、是是非非,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著者多年来提倡的“善待先人”的学术理念,为一切关心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读者提供历史学的思想资源,再现1898年那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历史场景。
  •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作者:茅海建

    《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是关于戊戌变法最新的权威研究。作者由此关注其中的细节:“公车上书”的背后推手,戊戌前后的“保举”及光绪帝的态度,康有为与孙家鼐的学术与政治之争,下层官员及士绅在戊戌期间的军事与外交对策,张元济的记忆与记录,康有为移民巴西的计划及其戊戌前入京原因,康 有为及其党人戊戌真奏议之补篇,康有为《我史》手稿本之考察……
  • 戊戌政变记

    作者:梁启超

    《戊戌政变记》乃梁启超就亲身参预的戊戌变法及继之政变的一个总的说明,意在为变法张目,为改良辩诬。全书纲举目张,条理俱备,文质并举,慷慨激昂。梁氏的这一文本百年来已成为关于戊戌变法及政变的权威叙事,虽有论者详细抽绎梁氏行文的背景、动机及叙事后果,仍不碍百年后今之读者重温旧事,鼓荡激情焉。
  • 再说戊戌变法

    作者:张鸣

    本书力求从晚清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的视角,重新审视戊戌变法。侧重点有三:一是当时的帝后政治二元结构;二是满人政治;三是变法的操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又有什么意义。 作者另辟蹊径地讲述了“旗下闲人政治”、士林的政治习惯、清朝政治的“补丁传统”等诸多因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对西太后及洋务派的表现、学习西方过程中政治操作的变形、老百姓对变法的观感等问题,也有独到诠释。
  • 戊戌变法的另面

    作者:茅海建

    (戊戌变法史研究大家茅海建力作 戊戌变法真像康、梁所说的那样吗?“张之洞档案”透露的政治秘闻……) 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政变后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也成为后来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毫无疑问,康、梁是当事人,他们的著述自然有着很高的价值,但他们著述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历史的真相,而是其政治斗争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有着诸多作伪。康、梁作为政治活动家,此类行动自有其合理性,但给今日历史学家留下了疑难,若信之,必有误,若不信,又从何处去找戊戌变法的可靠史料?本书作者茅海建从新近披露的张之洞档案中试图还原戊戌变法的另面。 编辑推荐: 1. 作为晚清史研究大家,茅海建先生从张之洞档案中发现了戊戌变法的另一面,告诉你一个前所未知的康、梁。 2. 本书资料翔实,考据精深。 3. 本书中的很多细节引人入神、故事性强:比如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独营救杨锐一人?张之洞为何给青年梁启超开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薪? 封疆大吏如何搜集京城及重要口岸的政治情报? 同情变法的地方实力派为何不支持康、梁? 地方官员怎样维护京城人脉关系? 六君子被捕,张之洞为何独独营救杨锐一人? 从朋友到敌人,张之洞心目中的黄遵宪 张之洞为何给青年梁启超开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薪? 书生议政参政为何总是结局凄惨? 老官僚如何不露痕迹地算计官场新秀?
  • 戊戌变法史事考

    作者:茅海建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相关的研究已经很多,本书的研究仍能使人耳目一新。 大量档案材料的披露,包括收藏于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东京的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台北的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故宫博物馆文献处。 重大史实的精心考证与重要场景的细密描述: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中下层官员与民众对变法的建策;张之洞调京主持朝政与机会错失;光绪皇帝的对外观念;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 旧说的认知、补证与修正,新说的展开、论证与建立,作者集五年半的全部精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