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国研究

  • 约法传统与美国建国

    作者:林国基 编

    本辑为美国研究的专号,试图对美国建国史各个重要时段进行深入研究和论析,其中主要涵盖了殖民、立宪、内战以及借助海洋向外扩张等关键阶段,它们统属于美国建国史的范畴。其中,主题研究栏目刊发了王恒博士为辑刊亲撰的《罗马与耶路撒冷:成文宪法的神学-政治问题》的长篇论文,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思想深度以及视野的广度,尤其值得关注。主题研究中的另外一篇长文《汉密尔顿与托克维尔的预言》由英国著名的布赖斯爵士所撰,也堪称经典。本辑还首次全文翻译和刊发了美国殖民时期的著名领袖、后被誉为美国国父之一的约翰温斯洛普关于“山巅之城”的著名讲演,它诞生于大西洋中一艘前往美洲殖民的航船上,奠定了美国立国的恒久基调和精神气质。 封面用图: 这是德国地图绘制家Martin Waldseemüller(1470-1520)在1507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全称为“Universalis cosmographia secundum Ptholomaei traditionem et Americi Vespucii aliorumque lustrationes” ,即根据托勒密的制图传统与阿美利加等探险家的发现所绘制的世界全图。这幅地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第一次使用了“AMERICA”这个词,意在对弗洛伦萨探险家Amerigo Vespucci表示敬意,后者纠正了哥伦布把美洲大陆当做亚洲东海岸的误判。这幅地图依据十二块半米见方的木刻绘制而成,最左侧的三副版块构成了美洲大陆。众所周知,地理大发现之前,人们对世界陆地分布的构想均被希腊与圣经传统所支配,认为世界由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即阿非利加)三部分构成,1492年以后,这幅古老的图景永远发生了改变,世界的“第四部分”进入视野,被命名为“阿美利加”的一片巨大陆地突然出现在扭抱成一团的亚细亚、欧罗巴和利比亚面前。从Waldseemüller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到,“AMERICA”这个名称仅仅被用在这片陆地的南部,即西班牙卡斯蒂尔王朝统辖的领域,而北部的广袤区域仍然被标识为“遥远的未知之地”(terra ulteri incognita)。大概在300年后,亚历山大·汉米尔顿正是站在这块“未知之地”上向世人宣布:从现在开始,全世界在政治和地理层面将划分为四部分,即古老的欧洲、亚洲、非洲,以及新近发现的美洲,不幸的是,长期以来,欧洲自诩为世界的主人,借助武力与欺骗对其他三部分施行暴政,我们美洲的使命就是教训大海彼岸的欧洲,让这个傲慢的兄弟谦虚一点,美洲人民将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不仅脱离欧洲势力的支配,而且还将给新世界和旧世界的交往制定新的规矩。世界的“第四部分”被意大利商人Amerigo Vespucci发现,被德国制图家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而美国国父汉米尔顿则第一次鲜明地阐发了其政治与道德意义。汉米尔顿的“四个世界”的理论与行动是继人类始祖挪亚的后代三分天下以来的又一次针对世界的分割区划(《圣经·创世纪》10),只不过,这一次不仅修订了古老的传统,而且也不再是神话。
  •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作者:[美]彼得·伯格(Peter Berge

    宗教在欧、美的处境为何如此殊异? 现代性是否必然携手世俗化? 宗教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齐名韦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巨擘彼得·伯格 领衔 三位顶尖学者提出对错综复杂的宗教/世俗欧洲之谜的全新解读 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转型后的重要著作 对于20世纪末世界版图上宗教环境的剧变: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美国宗教生活、基督教在南半球的快速发展、伊斯兰教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凸显等,“世俗化”理论已不再具有解释力。宗教的话题经过长久的沉寂,重新回到公共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来。 本书引入与美国情境的详细对比视角,试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欧洲当代宗教生活的特殊本质,重新厘定宗教与现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讨论通过历史、智识传统、制度、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多维角度展开,涉及政教关系,司法、教育和福利体系,多元主义,阶级、族群、性别与初生代,多样现代性等重要议题。 这一欧、美之间的宗教比较研究,对于更具建设性的跨大西洋对话、政府决策都将大有裨益。经济、政治和社会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读者也会从中受益。 这本有说服力的书令人耳目一新,它清楚地揭露了很多被深信的世俗化理论的错误。欧洲因现代性和启蒙运动而变得正常和世俗的这一假设不再可靠,因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宗 教的活力显示了,欧洲的世俗化是可疑的,要求得到解释……一部丰富、发人深省的文章,描述了当代社会里为什么一洋之隔的两个大陆,在宗教层面的差别为何如此巨大。 ——英国《教会时报》(Church Times) 一部介绍该领域的杰出著述。读者会发现充足的统计资料、轶闻及理论,它们挑战我们之前所怀有的甚至颇为流行的对世俗化理论的假设。本书不提供宏大的解释或宽泛的相反理论;它更倾向于 培养复杂的疑惑,而非将读者置于让人释然的答案中。它无疑将引发读者就当代社会中的宗教角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阅读。 ——《神学》(Theology) 此书虽小,但观点密集。论据架构得当,避免了直接滑入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结论……推荐! ——美国《选择》杂志(Choice) 一本有价值的书……让我们看见辩论的过程如何发生,历史发展如何遗留下一堆由来已久的智识上的、社会上的、政治上的沉积物,而这些沉积物圈定了一个社会里的宗教(公共的和私人的)位置。 ——《教会历史和宗教文化》(Church History and Religious Culture) 本书丰富的跨学科经验数据再次证明宗教问题不能孤立研究,各国历史流变、宗教认同以及社会和政治趋势构成了政治家和公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现代信仰》(Modern Believing) 如果你曾经听过得克萨斯人谈论欧洲(特别是法国),或者德国人谈论美国(尤其是它的宗教),你就会知道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本重要的著作,解释了“大问题”为何存在。 ——大卫·马丁(David Martin),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 一旦全球化的视野表明欧洲的世俗化实属特例,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的世俗性的旧理论就不成立了。本书将欧洲学者的“美国例外论”全盘推翻,认为特殊而需要解释的,并非美国蓬勃的宗教性,而是欧洲社会的极度世俗性。为何欧洲人相信成为现代的就必须是世俗的,以至于将原有的宗教都抛弃了?三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发声,为错综复杂的欧洲宗教/世俗之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何塞·卡萨诺瓦(José Casanova),美国乔治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 未了中国缘

    作者:【美】约翰·帕顿·戴维斯

    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开始在美国泛滥。一天早上,国务院召见小约翰•帕顿•戴维斯,把他开除出国务院。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二战期间,这位职业外交官提醒美国政府中国共产党将取得统治权——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数以千计的美国人,包括戴维斯,身陷这场席卷全国的政治旋涡中,并且深 受迫害。美国也因此失去了整整一代的东亚外交官和东亚问题专家,失去了他们的智慧和指导。 戴维斯是美国传教士的儿子,20世纪初出生在中国,主要在美国接受教育。20世纪30年代,他加入了刚刚成立的驻外事务处,重新回到了中国,并且自此一直在中国工作到二战胜利前夕。在中国工作期间,他成为了第一批和中国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打交道的美国人。他也记述了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的起居无度和政治弱点。戴维斯曾担任史迪威将军的政治助手,史迪威将军是东亚和南亚联军战时统帅;因而,戴维斯得以游历东亚和南亚,与殖民地时期印度的尼赫鲁和甘地会面,判断他们会不会因为敌视英国而转而支持日本。戴维斯曾在莫斯科与乔治•F.凯南共事,并且成为了一生的朋友,后者是美国对苏政策的缔造者。但是,两人都没有逃过战后美国肆虐猖獗的“反共浪潮”。 通过《未了中国缘》一书,戴维斯以他的智慧向我们展示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既是那个时代的行动者也是那个时代的观察者。 《未了中国缘》这本书低调但很有力量,有时诙谐机智……难怪那些研究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中国历史和美国外交的学生对这本书充满兴趣。 ——《华盛顿邮报》 这本书人物鲜活,十分生动地再现了战争后期波诡云谲的战略形势。戴维斯戏谑幽默的笔法让阅读本书成为一种乐趣,尽管故事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外交》(Foreign Affairs)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美国国务院中,约翰•帕顿•戴维斯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通之一,后来国内的论战摧毁了他的事业。《未了中国缘》一书讲述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十分扣人心弦。 ——亨利•A.基辛格博士 在冷战发生之前,戴维斯预见了中国在冷战时的趋势。我们非常幸运能看到戴维斯去世后出版的自传。在书中,他用散文式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的书是对二战和冷战前期历史的新贡献。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
  • 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作者:王立新

    本书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美国对外政策,通过历史的考察和政策过程的分析来研究意识形态对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影响。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在中国学术界第一次对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及其对美中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当代美国外交和美国对华政策的意识形态基础;纠正和弥补主导当前中国人(包括学者、官员和民众)观察和研究美国外交和对华政策的现实主义范式的偏颇与不足,为观察美国外交政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好公民

    作者:【美】迈克尔·舒德森

    《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讲述了从北美殖民 地时期直至20世纪末的美国公共生活,是一本内容庞 杂的社会史,涉及政治、新闻传播、经济、法律、教 育、科技等诸多领域。《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 作者迈克尔舒德森认为,美国的公共生活史可分为 四个时期:开国前后可被称为“同意政治”时期,公 民所要做的就是对绅士的统治表示“同意”;接着是 “从属政治”或政党政治时期,公民、报纸、商人都 应该对其所属政党效忠,无论政党有何主张;到19世 纪晚期,政党对于选举和新闻业的影响逐渐减小,不 依附于政党的、能独立做出理性判断的“知情的公民 ”成为一种民主理想;到20世纪中叶,黑人的民权运 动使“权利政治”兴起,公民权利成为公共生活的核 心议题。 基于对近三百年的公共生活的考察,作者指出, 美国的公共生活没有衰退,它只是发生了变化。美国 历史上的“公共领域”远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因而大可不必发出“今不如前”的哀叹。现代的公 民不必效仿过去的公民,现在他们应该做的就是通过 大众传播媒介密切监视政治世界。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

    作者:[美]戴维•罗特科普夫

    这是一本有关美国现代总统及其核心圈子的权威作品,其学术基础扎实可靠,研究工作一丝不苟,叙述描写栩栩如生;再加上罗特科普夫与众多重要人物亲身接触的经历,使得这本书把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见解深刻,视野广阔,详细分析了美国发展的方向,展现了历史人性的一面,并从前所未有的独特角度出发,介绍了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60年发展轨迹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这应当是有关国家安全委员会历史的权威著作。 ——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萨缪尔•R. 伯杰 一本全面而详尽地揭秘美国政府内权力最大的外交决策机构及其重要人物的著作,见解深刻。对于学者、专业人士及对相关方面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罗特科普夫以老练专业的笔触,准确地指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幕僚多年来所展现出的能力与缺陷是如何被转化为美国的成功与失败从而对全世界人民造成影响的。 ——前美国“反恐沙皇” 理查德•A. 克拉克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委员会”了,它由美国总统身边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人物所组成。它所制定的许多政策对于世界格局的走向都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这个组织却充满了神秘感。绝大多数人甚至对其组成情况都不了解,对其具体运作机制、工作职能则更是知之甚少。本书的作者罗特科普夫曾就职于克林顿政府,从而有机会近距离审视这一“神秘的”委员会。得益于此,再加上其在后来的工作经历中与基辛格、莱克等人的直接共事,作者为我们奉献了这本极具价值的揭秘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幕的著作。本书不仅叙述了一段有关国安会发展进程的恢弘历史,更以其独特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每届总统的资深幕僚之间、幕僚与总统之间微妙的私人关系。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组成国安会的成员都是一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然而实际决策的制定和出台过程并不完全有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严谨和程序化,这些风云人物也经常表现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的性格、脾气、与总统的私人关系都在影响甚至左右着最终事关大局的决策的制定,而历史进程可能正是在这些人的意气用事中就发生了改变。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历史人性的一面。另外,作者也指出,国安会本身机制的不稳定以及很多总统对其作用及地位的理解所存在的偏差,成为国安会系统内部的最大隐患以及国安全继续发挥作用的严重桎梏。凡此种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委员会”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得那样神圣、庄重,它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而也许在美国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世界格式也会悄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 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

    作者:沃尔特・拉塞尔・米德

    本书出自一流外交政策专家之手,是对美国(初建以来)对外交往的全面重新解读。米德的主旨是探讨美国外交政策何以获得成功,为美国外交总结经验。  在这部杰作中,沃尔特·米德重温了美国历史,从汉密尔顿、杰斐逊、杰克逊、威尔逊这四位美国总统的外交思想和实践中,归纳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四个流派,分别代表商人、律师、军人、传教士的价值观和视角,每个学派都有深刻的国内政治根源,每个学派都反映了美国建国以来外交政策的核心关切:汉密尔顿主义——保护商业;杰斐逊主义——维护民主制度;杰克逊主义——人民主义价值观和军事实力;威尔逊主义——道义原则。  这四种学派持续不断且较为有益地影响着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思想和政治基础,成为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因素。米德对这四种方式一一进行了追踪溯源、鞭辟入里的剖析,并发现,这四个学派对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与200年前一样重要,能够而且应该指导美国克服未来的挑战。因此,对这四种方式理解越深刻,我们就越能更好地把握美国应对过去和未来外交政策挑战的方式。  本书分析独到,发人深思,值得细细品味,是一部卓越的分析作品,是研究美国问题的中国学者和学生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 The American Pageant

    作者:Thomas Bailey,David

    Supported by colorful anecdotes, first-person quotations, and its trademark wit, The American Pageant is one of the most readable, popular, and effective American history textbooks available.

    Pedagogy includes chapter-ending chronologies, numerous interesting quotes from historical figures, and incisive part openers that contextualize six major periods in American history. The Appendix includes "Suggested Readings" for every chapter, an annotated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ith page references, and an extensive statistical profile of the United States.

  • 右派国家

    作者:[英]约翰·米克尔思韦特,阿德里安·伍尔

    《右派国家》向我们介绍了形塑美国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保守主义。 美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以至于如今不论哪一党入主白宫,这个国家与欧洲相比——甚至与尼克松治下的美国相比——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明显更保守了:福利不复存在,死刑的传统根深蒂固,反堕胎呼声依然强烈,监管力度降到了极低的水平;“新政自由主义”的支柱轰然倒塌,保守主义的势力已推进到极为广泛的阵线。最近二十年,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隐秘但中坚的力量,而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为什么保守主义能够成功。 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学人》杂志致力于对美国的研究,被誉为“当代的托克维尔”。理解美国右派必须深入它的核心,在智囊团、发言人、组织者和基层民众之中体会权力的流向。这两位敏锐的观察家秉承《经济学人》一贯的反传统与严格论证的作风,以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考据、公正的态度以及充满智慧的笔触对保守主义的全景做了纵深剖析。 《右派国家》分为“历史”“剖析”“预言”“例外”四部分,它即将向你呈现的,不是极右派或极左派讽刺漫画里的美国;它不是要对保守主义运动妄加批评或盲目赞颂,而是希望从各个面向理解保守主义,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最有效的政治运动。
  • 1905帝国巡游

    作者:[美]詹姆斯·布拉德利(James Br

    揭密百年来操控亚太格局的幕后之手 《纽约时报》百万级畅销书作者力作 ................... ※编辑推荐※ 21世纪太平洋西岸的局势波诡云谲 东亚的隔阂、南海的纷争 这层层危机与矛盾 早在百年前的巡游中已埋下伏笔 看美国如何在遥远的大洋彼端拨动亚太地区的政治走向 ................... ※内容简介※ 1905年,西奥多·罗斯福派出一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政府代表团,出使西太平洋沿岸国家。这支使团由战争部部长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率领,以罗斯福总统长女爱丽丝·罗斯福为形象大使,巡游夏威夷、日本、菲律宾、中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名义上传播雅利安文明,实际却是罗斯福建立美国太平洋霸权、走上海权崛起之路的开端。在长达数月的巡游中,塔夫脱在罗斯福的授权下,与日本密谋瓜分中国、朝鲜、菲律宾等太平洋殖民势力范围。 作者认为,1905年的巡游是“二战”太平洋战争的隐源,是塑造当今亚太地区格局的伏笔,对20世纪的美国乃至当代国际关系格局都有深远影响。 ............... ※推荐语※ 我们的未来,将更多取决于面对中国的太平洋地区,而不是面对欧洲的大西洋地区。 ——西奥多·罗斯福,1905 西奥多·罗斯福一直以卓越的国内改革家和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形象示人,而詹姆斯·布拉德利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罗斯福的外交扩张政策、种族理论以及所谓的民族阳刚气概进行评判。本书立意鲜明,独具新意,是对历史的一次完美修正。 ——《纽约时报》书评
  • 美国史

    作者:[美]詹姆斯·柯比·马丁,[美]兰迪·罗

    该书兼顾所有美国人的历史,对妇女、非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拉美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的历史重大事件都做了论述,而且特别完整地讲述了原来是西班牙殖民地的那些地区的情况。阅读本书的读者会发现,作者们不仅对美国历史上文化、外交、经济、军事、政治、宗教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细心剪裁,使他们尽量得到体现而无赘述,而且对构成了美国历史的思想碰撞和人物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展示出一副五色斑斓的美国历史画卷。
  • 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

    作者:[美] 戈登·S. 伍德

    独立战争拉开了美国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美国国父们也开始了思想上的探索与交锋。如何防止政府权力的专断和扩张,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如何防止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侵害,对民选代表的权利加以提防?革命一代的美利坚人不仅创造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制,而且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政治观念,这是许许多多的政治人物行动和思考积累的结果。《美利坚共和国的缔造:1776—1787》记录了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联邦宪法颁布的十余年间各种思想在美利坚社会的碰撞,揭示了美利坚人思考政治的方式,展现了美国革命时期政治文化变动的宏大气象。
  • 自由的历程

    作者:乔伊·哈克姆

    在这个高度岽尚个人自由的国度,甚至法律都不禁止焚烧国旗,但是美国民众美国意识之强烈,令世人吃惊。一个建国仅仅两百多年,几乎完全是由移民构成的国家,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那么多逃离自己母国来到这片新大陆的难民,何以如此坚定地爱着这个国家?这个年轻的国家到底能满足他们什么呢?在这个把个人权益放在首位的国家,爱美国必然是有条件的,那是什么样的条件?在美国这个商业的契约社会,国家与个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交易与契约?这个国家的建国之本、立国之基是什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与政府有什么样的性格?他们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个国家崇尚什么,忌讳什么?这个国家的成就与失败、贡献与劣迹是什么? 《自由的历程:美利坚图史》是帮助读者了解美国历史、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读本,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企业员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读者,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不忍释手。读后所得,跟任何一本同类读物相比,只多不少。
  • 冷眼向洋(上下卷)

    作者:冯绍雷,刘靖华,陈乐民,资中筠

    综观令人眼花缭乱的20世纪不免会引起一些思索-美国何以兴?苏联何以衰?作为近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向何处去?为什么20世纪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如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预言的那样走向腐朽和衰落,反而有所发展?为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生存了七十年后幡然易帜,而且其后的俄罗斯八年之后未走出危机?“全球化”以来,传统意义的各国无产者没有见到团结起来的迹象而资产者却以各种形式联合起来了,这是为什么?谜底极为复杂,因为这些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而且存在着多个探讨的角度。本书中作者们尽量透过科技、经济、政策和制度等外层的硬壳,深入探讨问题的核心。并且,试图由此透视出,今后中国的走向不可避免地要对世界局势发生重林的影响。本书最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用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说为理论架构,探讨了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发展道路及其兴与衰的原因,总结了人类文明在20世纪所取得的成功的经验和所经历的失败的教训。作者认为,综观20世纪的社会变迁,归根到底有两大动力,即求发展和求平等。“前者导致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突飞猛进,后者导致改良和革命。”
  •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

    作者:(美)霍华德•津恩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华德•津恩的畅销美国史教材《美国人民的历史》一书的普及本,自1980年出版以来,再版25次,销量达300万册,影响了无数人的历史观。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曾这样评价津恩:“在我看来,没有人会有他这么大的影响力,他的历史著作改变了数百万人对历史的看法。”《我反抗》一改主流史学描写政治、经济等宏大议题和帝王、名人等显赫人物的写法,而以被压迫人民的抗争为视角,叙述了一部以人民反抗运动为主题的美国史。《我反抗》讲述的是印第安人原住民、黑奴、劳工、妇女、移民、社会主义者、反战人士、少数族裔、同性恋者等自己的故事,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独特美国史。
  • 美国历史十五讲

    作者:何顺果

    《美国历史十五讲》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资本主义在这块新大陆发生、发展、逐步强大,以及伴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成长历程。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年的历史,但却从一个殖民地附属国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历了独立战争、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动荡,浓缩了一些文明古国上千午的历史发展进程。
  • 叛逆者

    作者:(美)撒迪厄斯 •拉赛尔

    民众素质不高不是不实行民主的理由,恰好是要实行民主的客观需要,美国民主制度的最初设定,便是明证,它是素质低下的普通民众、社会精英和统治阶层相互博弈的渐进结果。 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妓院和同性恋夜店里面是怎样的情形?你会看到妓女如何统治男人世界?你也会看到奴隶们举办的秘密派对是个什么样子?你还会看到有人恬不知耻地行淫乱之事;你更会看到爱尔兰移民、犹太移民和意大利移民在“成为”白人之前,怎样像黑人一样被人歧视?通过本书的每一个故事,你将看到美国人的自由是如何拓展的? 这是一部历史学家宁愿忘记的历史,它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底层,讲的是那些“坏”美国人的故事——酒鬼、娼妓、“偷懒的”奴隶以及逃兵役的白人、歹徒、少年犯、同性恋者,以及其他在美国下层社会的人——并展现出他们是如何塑造了美国社会,创造了新的愉悦,以及如何拓展了自由。 这是一部颠覆传统教科书的美国史,除了记述富人与穷人、黑人与白人、男人与女人的斗争外,还将视角转向受人敬重者与遭人唾弃者,有德之人与无德之人,好公民与坏公民之间的冲突,企图还原美国历史的最真实面貌。 这是一部彻底毁你三观的常识读本,惊艳的趣闻比比皆是:与英军战事正酣时,国父约翰•亚当斯看到美国人堕落地混日子,竟认为他们根本不值得享有自由,只配毁灭;19世纪初的美国,一个女人若是化妆、喷香水、穿时装,而且还不以为耻,那么她很有可能就是妓女;同一时期的普通美国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的娱乐就是读书,但绝大多数能读到的书都是说教性的道德小故事。
  • 这受难的国度

    作者:[美]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哈佛首位女校长福斯特的首个中译本著作 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图书 《纽约时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美国全国图书奖决选入围图书 本书以一种新的史学视野,探讨了美国内战期间人民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战争和死亡对此后国家及社会文化的持久影响。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将目光聚焦在作为战争主体的普通人,以她杰出的分析与描述才能,探究了北 部与南部美国民众如何应对这一最具毁灭性的经历。他们如何面对杀戮和死亡,如何埋 葬死难者,如何哀悼与纪念,如何帮助死难者的家人?这场战争如何影响了那些从中幸存的人?……本书对这些问题有力而动人的回答,为重新理解美国内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维度。 “非常出色……极其感人。”——杰弗里•C.沃德 ,《纽约时报》书评 《这受难的国度》是一部开创性的历史著作。在其中,一段先前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关键历史,突然之间成为了焦点。——《新闻周刊》 “引人入胜,新颖……福斯特回归了将战争同残存的浪漫主义、崇高品格与社会目的彻底剥离的工作。”——埃里克•方纳,《国家》 “惠特曼错了;书籍确实能够呈现真实的内战。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旁征博引的书。《这受难的国度》是部杰作。它用大量研究、现实主义与真知灼见,粉碎了关于内战的感伤主义。”——戴维•W.布莱特
  • 特权

    作者:[美] 多塞特

    哈佛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全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然而,她那耀眼的光环之下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本书作者获得杰出教育的梦想终未能在哈佛得到实现,他发现学校里充斥着精英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以及权欲和野心。学生及其父母,甚至校方管理者和教授,都将大学视为通往高收入和精英阶层的踏脚石,而非献身于卓越学术研究的机构。他对《平权法案》、“政治正确”、生源构成、分数制度和课程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剖析,生动地描绘了现代大学生活的图景: 酗酒、恶作剧、性生活探险、攀爬社会阶梯和钻营求职门径等等。本书是一个年轻哈佛人的自述,真实坦率且诙谐风趣。它是全面了解美国大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是世纪之交美国精英教育的生动纪实和反思,也是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 美国文明散论

    作者:钱满素

    《美国文明散论》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美国文明的文章。内容涉及美国作为英国殖民地创立至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社会文化现象,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政治理念,及其来龙去脉。正是这些思想和信念决定了美国人在历史关键时刻作出何种选择,并影响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