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汉唐

  • 汉唐考古学讲稿

    作者:冉万里 编

    本书详尽阐述了考古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并对许多难以理解的词汇做了注释,对大专院校的师生和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唐考古学讲稿》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秦汉考古 第一节 绪论 一、断代与分期 二、文化分区 第二节 重要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一、都城遗址 (一)咸阳城 (二)长安城 (三)洛阳城 二、县邑遗址 (一)内地县邑 (二)北方边境地区的县邑 三、聚落遗址 四、长城、鄣塞与烽燧遗址 五、其他 第三节 秦代帝陵与墓葬 一、帝陵 二、秦代墓葬 第四节 汉代帝陵与墓葬 一、帝陵与诸侯王、列侯墓 (一)西汉帝陵 (二)东汉帝陵 (三)诸侯王和列侯墓 二、墓葬 (一)分类 (二)地面设施 (三)葬具与葬俗 (四)随葬品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器物 一、秦汉时期的陶瓷器 (一)建筑用陶 (二)陶瓷器 二、汉代铁器 三、汉代铜器 四、秦汉时期的漆器 (一)秦代漆器 (二)汉代漆器 五、简牍、帛书 (一)简牍的基本概念 (二)简牍的发现与研究 六、汉代碑刻 七、货币与度量衡 (一)秦代的货币与度量衡 (二)汉代的货币与度量衡 八、汉代玉器 九、汉代玻璃器 十、秦汉金银器 第五节 周边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汉代遗存 二、新疆地区的汉代遗存 三、西南地区的汉代遗存 四、南越国的墓葬与遗址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考古 第一节 中原地区 一、重要遗址 (一)城址 (二)矿冶遗址 二、帝陵 三、墓葬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城址 二、东晋、南朝陵墓 (一)东晋、南朝陵墓的基本特征 (二)陵墓举例 三、墓葬 (一)长江中下游墓葬 (二)闽广墓葬 (三)川黔滇墓葬 第三节 东北地区 一、魏晋十六国墓葬 二、高句丽遗迹 (一)城址 (二)墓葬 第四节 北方地区 一、拓跋鲜卑遗迹 二、慕容鲜卑遗迹 三、北魏城址 (一)都城 (二)其他城址 四、大夏和吐谷浑城址 (一)大夏城址 (二)吐谷浑城址 五、平城墓葬 六、河西魏晋十六国、北朝墓葬 第五节 新疆地区 一、吐鲁番一带的遗迹 (一)城址 (二)墓葬 二、若羌和民丰附近的鄯善遗迹 (一)若羌附近的遗址 (二)民丰尼雅附近的遗址与墓葬 三、库车附近的龟兹城址 第六节 瓷器与瓷窑遗址 一、南方地区的瓷器与瓷窑遗址 二、北方地区的瓷器与瓷窑遗址 第七节 简牍 第八节 货币与度量衡 一、货币 (一)三国时期货币 (二)两晋时期货币 (三)南朝时期货币 (四)北朝时期货币 二、度量衡 第九节 佛教遗存 一、石窟寺及其分区 二、中原地区的佛教遗存 (一)佛教遗存概况 (二)重要石窟寺 三、北方地区的佛教遗存 (一)石窟寺 (二)佛教寺院遗址 四、南方地区的佛教遗存 五、新疆地区的佛教遗存 (一)吐鲁番地区 (二)龟兹地区 第十节 铜镜 第十一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与遗物 一、外来移民墓葬的发现 二、外来遗物的发现 第三章 隋唐五代考古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城址 一、城址的发现 二、城址的分类 三、都城遗址 (一)隋大兴唐长安城 (二)隋唐洛阳城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陵墓 一、帝陵 (一)隋代帝陵 (二)唐代帝陵 (三)五代王陵 二、墓葬 (一)分类 (二)地面设施 (三)葬具与葬俗 (四)随葬品 (五)壁画 (六)分区与分期 第三节 渤海、南诏与吐蕃遗迹 一、渤海遗迹 二、南诏遗迹 三、吐蕃遗迹 第四节 瓷器与瓷窑遗址 一、概况 二、瓷窑遗址 (一)北方地区的瓷窑遗址 (二)南方地区的瓷窑遗址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遗物 一、唐三彩 二、唐代金银器皿 三、隋唐铜镜 四、唐代的丝织与印染 五、货币与度量衡 (一)货币 (二)度量衡 第五节 宗教遗迹与遗物 一、石窟寺 二、隋唐时期的寺院布局 三、其他佛教遗迹与遗物 第六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与遗物 一、外来货币的发现与研究 二、外来玻璃器的发现 三、波斯釉陶器的发现 四、外来金银器的发现 五、外来铜器的发现 六、外来宗教的遗迹与遗物 (一)景教遗物 (二)摩尼教遗迹 (三)祆教遗物 第四章 宋元明考古 第一节 宋元明考古概况 一、分期 二、研究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城址及其他 一、宋元明时期城市考古的特点 二、都城规划的发展与演变 三、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地方城市类型与布局 四、宋元明时期的城址及其他 (一)宋代城址 (二)辽代城址 (三)金代城址及其他 (四)西夏城址 (五)元代城址 (六)明代城址及其他 (七)古格王国遗址 第三节 帝陵 一、北宋帝陵 二、南宋帝陵 三、辽代帝陵 四、金代帝陵 五、西夏王陵 六、元代帝陵 七、明代帝陵 第四节 宋墓的分区与分期 一、中原北方地区 二、长江中下游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地区 三、湖广地区 四、闽赣地区 五、川渝贵地区 第五节 辽墓的分类与分期 一、辽墓的分类 二、辽墓的分区与分期 第六节 金元明时期墓葬 一、金代墓葬 二、西夏墓葬 三、蒙古时期与元代墓葬 四、明代墓葬 第七节 手工业遗址与遗物 一、宋代冶铁遗址 二、宋代煤矿遗址 三、元代铸造遗址 四、瓷窑遗址与瓷器 (一)定窑 (二)汝窑 (三)磁州窑 (四)耀州窑 (五)钧窑 (六)景德镇窑 (七)龙泉窑 (八)建窑 (九)吉州窑 (十)德化窑 (十一)西村窑 (十二)辽代官窑 (十三)西夏瓷窑 第八节 重要遗物 一、铜镜 二、金银器 三、货币 四、漆器 五、纺织品 六、玻璃器 七、三彩器 第九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与遗物 一、泉州宋元港与海船遗迹 二、泉州宗教石刻 三、扬州拉丁文墓碑 四、海南岛穆斯林墓群 五、伊斯兰玻璃器 六、外来货币 附录1 图版出处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 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

    作者:牟发松

    2004年秋季,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中国古代史研究者聚首丽娃河畔,共同探讨“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问题。鉴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命题的西方背景,很多学者在运用这一命题时,都预设了社会与国家相对立的模式,暗含了将社会视为正面的积极的,将国家看作负面的消极的这样一种价值评判。迄于今日,社会共同生活最重要的形式仍然是国家。只要不先存结论,不预设前提,以客观科学的态度研讨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相信会有新的发现。
  • 神格与地域

    作者:刘屹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四章十五节,从不同角度集中讨论了中国古代信仰世界中神格和地域两大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曾经作为单篇文章论文发表。本书对任何一个专题所涉及的史料,都先进行史源学辨析,然后尽可能深入地探寻史料中所蕴含的每一个历史信息。
  • 逝者的面具

    作者:郑岩

    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极价值的艺术作品。本书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视死如生,即侍死如侍生。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完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由此留下众多的墓葬艺术,构筑起纷繁的地下世界。它们在千百年的岁月里绵延至今,又不断变迁。本书以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众多墓葬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试图揭开那些逝去的面具,向读者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先民对自我灵魂的深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