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五四运动

  •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作者:袁一丹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书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

    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从长时段看,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困难之处还不在于历史场景的还原。时至今日,我们完全有能力寻觅更多的历史细节,把故事讲得无比繁复。真正的困难恰在于胡适所谓的“价值重估”,如何回应中国当下的思想氛围,重新检讨五四一代的立场。

    “五四”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基石。长期以来这块奠基石过于稳固,以致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当“五四”的历史地位逐渐松动,变成一块“滚石”时,既给学科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危机,而在危机中或也蕴含着自我更新的生机。

  •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作者:Chow Tse-tsung

  •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作者:Vera Schwarcz

    It is widely accepted, both inside China and in the West,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begins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Vera Schwarcz's imaginative new study provides China scholars and historians with an analysis of what makes that event a turning point in the intellectual, spiritu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life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五四运动史

    作者:彭明

    《五四运动史》全书共20章,凡52.6万字,分别论述了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思想条件,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不讲清北洋军阀的统治,就不可能讲清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本书正是一开始就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叙述北洋军阀时期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以及外国帝国主义掠夺和军阀压迫下的中国社会经济,叙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境遇中的发展和新的社会力量的相应的生长,由此说明,五四运动在1919年的发生及其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的新起点,决不是偶然的。作者指出,“五四”以前,群众中已经有零星的、自发的反抗斗争,一场新的革命风暴也正在孕育之中。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则是这场风暴的预兆和前奏。作者在叙述了以民主主义反对专制主义、科学思想反对迷信思想的斗争过程之后指出,必须足够地估计“这次启蒙运动的震古铄今、振聋发聩的思想解放作用”,必须承认这场斗争由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权威,因而在客观上确曾为尔后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某种条件;同时又指出,批的弱点在于“未和政治运动、群众运动相结合”,并且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即对西方文明主要是法西文明采取了绝对的肯定态度。作者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方案”,也是他们当时所可能作出的唯一选择;但是,对于怎样实行这个方案的问题,“他们却不能作同圆满的回答”。他们没有能力把自己憧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王国实现在半殖民地中国的土地上。正是这个事实,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尔后抛弃资本主义方案转而倾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动因
  • 五四运动史(精装版)

    作者:周策纵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 五四运动史

    作者:[美] 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是一本作者“想要说真话的书”。本书详细地记载了“五四”前后的史实,探讨了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为新文化运动提 供了一幅全景的历史画面和透视的焦点,是迄今海外公认的对“五四运动”记述最详细、资 料最丰富、研究最深入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 北大在1919

    作者:司徒朔

    《北大在1919:九零后的崛起》是一本写给当下的历史书,非学术,非演义,而是新闻笔法的记录。而您会发现,我们真的是和1919年处在现代化的同一时期。比如他们会为何时获得诺贝尔奖而焦虑,会为权贵的骄横而愤怒,会为民众的互伤而懊恼,会为出国还是留下而苦恼,会为考“公务员热”而叹息,等等。一句话,我们一同走在唐德刚先生所言的“历史三峡”之中。如何冲将出去,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但不该是旋涡中打转的宿命。 《北大在1919:九零后的崛起》由司徒朔编著。
  • “五四”九十周年祭

    作者:杨念群

    本书的探讨缘起于中国话语界长久以来对“五四”运动存在着的三种单一化的解读: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史叙事、不加批判地套用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史分析,以及以捍卫国学的名义否定“五四”批判精神的遗老遗少式的悲剧式论调。以此为背景,作者通过把“五四”扩展至清末变革和民初社会革命的前后长线关联中的重新定位,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史化”的“五四”研究路径,揭示了“五四”前后中国知识精英从政治到文化,再到社会问题的话题转换,并在从晚清民初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这段历史长程中,论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边缘知识分子崛起并进入主流话语圈的过程。本书不仅讨论了“五四”前后“社会”作为一个论域的产生以及如何替代其他主题的历史,而且通过考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际转换”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网络的变化轨迹,特别着力研究了“五四”前后不同知识群体的行为差异及其后果,描述了一幅充满地域和代际差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智识图景。
  • 重返五四现场

    作者:叶曙明

    新与旧交锋的大时代,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大师辈出,群星璀璨,风云际会,百年激荡…… 最生动的历史实录,还原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余世存撰写长序,深度阐扬五四精神 解玺璋·十年砍柴·张宏杰联合力荐 ………………………………………………………………… “五四”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群贤咸集,大师辈出的年代,各种思想像山崩川涌,汇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荡,引领风骚。那是一段激情迸发、永不复返、令今人无限神往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这个新旧政治、新旧文化交锋的大时代,细述民国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 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蔡锷、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段祺瑞、陈炯明、章士钊、傅增湘、吴稚晖、张东荪、鲁迅……时势造就英雄,人才成就时代。 五四时代的北大,群星璀璨,出入的都是当世名人: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陶孟和、蒋梦麟、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顾颉刚、马叙伦、刘文典、马其昶、梁漱溟……那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有请大师们重返五四现场! ………………………………………………………………… 五四时代是一个永远激动人心的时代。它让人们看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曾经有那么一个辉煌的时代。诸子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之言盈天下。主张文学改良的,主张保护国粹的,主张三纲五常的,主张个性解放的,这边要打孔家店,那边要把孔儒升格为宗教,思想的多元化,创造了众声喧哗、精彩纷呈的剧场效果。有人把它称为文学革命运动,有人把它称为新文化运动,也有人把它称为启蒙运动。 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异数,是一股偶尔漫出了河道的激流。五四运动的爆发,学生们高揭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旗帜,走上了街头,宣告回归革命时代。中国的历史,在这里与辛亥革命重新接轨,一度漫出河道的激流,也终于纳入了河道。 ………………………………………………………………… 媒体推荐 ★叶曙明是当今华文世界最具潜力的作家之一。 ——台湾大学教授 蔡源煌 ★叶曙明先生的《重返五四现场》一书让我们跟着他重温了五四……以流畅的文字叙述了他眼中的五四,尤其是他把广东人梁启超、陈炯明当作五四运动的开端和结束,言之成理,令人耳目一新。 ——著名学者、作家 余世存 ★长久以来,五四被各种思想搞得面目全非、奇形怪状。现在,我们跟随作者,穿过重重迷雾,重返五四现场,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五四的真相,这是该书的魅力所在。 ——出版人、评论家 解玺璋 ★叶先生这本书是认真的、有才华、有见解的信史,为我们细腻而有条理地梳理呈现了民国史上重要的一个片断,它不但扩充了我们对民国史的了解,也为我们反观身处的时代提供了一个角度。 ——新锐历史作家 张宏杰 ★《重返五四现场》试图突破五四被符号化后的重重外包装,采取胡适先生“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谨严态度,来尽量还原五四时期人与事的生动场景,让他们重新活在九十年前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著名专栏作家 十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