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图像

  • 词语、题铭与图画

    作者:[美]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

    本书收入了迈耶·夏皮罗教授论述词语与图像之间关系的两篇重要、富有挑战性的作品。

    在《词语与图画:论文本插图的字面义和象征义》中,作者检视了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远不是简单明了的,而是导向种种不同的变体、转型、置换、重叠,甚至矛盾。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变迁中的观念及思想方式”的绝对符号。正如于伯特·达弥施所说:“在这个领域我们所能读到的文本中,很少有比夏皮罗《词语与图画》更富有挑战性的著作了。”

    长期以来,中世纪书本艺术都是发明艺术风格的主要领域,也是艺术家个人感受力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在第二个文本《图画中的题铭:视觉语言的符号学》中探讨了中世纪艺术家在其书本里转化文字与图像,通常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以传达强大信息的复杂方式,并通过分析戈雅、毕加索、霍默和马奈作品中的题铭,将其探索拓展到现代艺术。

  • 数字图像处理

    作者:[美]冈萨雷斯

    本书共12章,即绪论、数字图像基础、灰度变换与空间滤波、频率域滤波、图像复原与重建、彩色图像处理、小波和多分辨率处理等。
  • Photoshop 7解像

    作者:游闵州

    本书深入剖析Photoshop创作技巧与理念的同时,从作品需求的角度 出发解读Photoshop 影像处理功能及其应用。
  • 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

    作者:肖伟胜

    《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是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06JA75011-44035)和2006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视觉文化研究与都市化生存”(项目批准号:20006-YW05)最终成果。从申报到立项一直到今天最后定稿,耗时近五年。视觉文化研究在当前学界可谓炙手可热,摆弄这样一个时髦的话题似有追风赶潮之嫌。然而,视觉文化研究之于我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记得在南京大学读博期间,导师周宪教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让我翻译了法国社会学家德波的《景象社会》,虽然只发表了其中第一章;随后也在《江苏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发表了与德波相关的论文,但当时并没有以为自己已在从事着视觉文化研究。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导师的自觉引领,视觉文化或许不会像今天这样让我魂牵梦萦,欲罢不能。那时导师除了关注视觉文化,审美现代性是他另一个学术兴奋点,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就来自于他天才的发现,论文的中篇部分内容对现代主义艺术中极端体验类型的考察,实际上就是从艺术史角度对视觉艺术进行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这无疑为今天的视觉文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走上视觉文化研究之途,更为重要的是缘于自身的困惑与迷惘:在图像化生存的当下,不仅年青的学生不再热衷于阅读大部头的经典,就连我自己也每天要耗上几个小时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我们业已深陷于视觉化生存五彩斑斓的世界,然而对此缘由并没有在学理上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回答。于是,我就在力图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牵引下,自觉而坚定地把视觉研究作为我学术致思的方向。
  • 视觉人类学

    作者:王海龙

    视觉人类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人类学本身渊源久远、历久弥新,但视觉人类学在当今世界备受瞩目却颇有争议。随着摄影、电影、电视的影响力日广,学术界和传媒界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到了这个领域。 视觉人类学试图用文化发生和文化起源学、符号学的内容来研究人类的文化,用阐释人类学的理论来论证人类文化的生成和进化,用比较行为学的类比分析方法和心理学还原理念来重新审视和追溯人类文明的发达史。 视觉人类学不仅是一个记录和实践性的科学,它同时也提供方法论。 它昭示和启迪着文化研究者用立体和宏观比较、类比和平行研究的方法去探讨一些全新和未知的领域。 本书的重要特色在于给视觉人类学以缜密的定义并拓宽了视觉人类学的视野。把视觉人类学的领域从一般公认的摄影、电影、电视等扩展到了史前学和原始物化的视觉资料上。通过对史前文明甚至远古文明的遗迹包括洞穴画、岩壁画和其他视觉资料的研究和破译,揭示出未为人知的一些人类或史前时代的文明密码或原型一母题来透析人类文明的宏观命题,在“食与色”、“(物质和生殖)两种生产”等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命题上有着突破性的探讨和结论。 本书利用大量的珍稀图片和视觉资料来实证作者的理论,现身说法,图文并茂。
  • 图像分析

    作者:玛蒂娜·乔丽

    《图像分析》是“法国大学128丛书”之一,全书分为作为媒体图像的图像;普洛透斯的形象;作为符号的图像;理论是怎样帮助理解“图像”一词的使用的;图像,作为对于他人的讯息;一幅绘画的成分分析;修辞学与暗指;相互作用和互补性等内容。
  • 图像时代

    作者:(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获茨

    本书主要探讨作为当代全球化社会重要特征之一的艺术与文化上的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论题。本书的各个章节,既涉及到对新近及当代艺术和文化的哲学分析,也包含了对反映于哲学上的各处理理论所做的研究。在带有引言性的章节里,并且结合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的分析,论证了当代文化,即后现代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不仅是视觉化,而且是全球化和商品化。作者指出,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以及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存在着差异和连续性;在第一章,作者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对现代和后现代的视觉艺术与文化论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且认为,近来的图像崇拜文化实践与图像破坏的理论反响在西方历史中是经常出现的。作者认为,莫里斯·格洛-庞蒂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不仅是克服现代西方人把主客体分开的基础,而且也是战胜把造型与话语分离的基石。正是为了这一目的,作者在第四章对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部早期著作进行了长篇分析。 目录: 译丛总序 内容摘要 序 第一章 “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 第二章 满足眼睛 第三章 直接标示物:布莱森、梅洛一庞蒂与超越 第四章 话语与造型:利奥塔的遗产 第五章 山脉摄影与民族个性的建构 第六章 美学与缺席的政治:意大利未来派 第七章 艺术和文化中的后社会主义:视觉艺术 第八章 辩证美学与二元方法:论新近的政治化艺术 第九章 辩证美学与二元方法:论新近的政治化艺术 第十章 自然与情感:埃里克·布拉托夫 第十一章 美学:马塞尔·杜尚前后 附录 英中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 视觉艺术的含义

    作者:潘诺夫斯基

  • 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

    作者:陳平原

    本書從晚清畫報入手,以五個專題研究在晚清這一特定時空中,傳統中國的「左圖右史」怎樣與西學東漸的「圖像磘事」結盟,進而匯入到以「擧蒙」為標識的中國現代化進程。 與其他學者不同,作者關注的是整個晚清畫報,不僅僅局限於《點石齋畫報》一家;不僅關注晚清畫報在傳播時事和新知方面的意義,還兼及其在新聞史、繪畫史及文化史方面的意義;關注以圖像為主體所進行的敘事,與以文字為媒介所進行的磘事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是否可以相互溝通與補充。 作者陳平原教授長期從事晚清畫報研究,從世界各地圖書館中搜尋史料,發現了諸多珍貴文獻。加上本書二百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真實地再現了晚清畫報繽紛的面目。 當中一些圖畫十分有意思,如:《女學堂演對圖》表現一群小腳尖尖的女學生在列隊演操,其畫面在今人看來滑稽不已;另一幅《新石頭記》(文明境界的飛車)畫的是賈寶玉乘氣球飛車遨遊,讓我們驚異於繪畫者的想象力;這些有趣的圖片反映的卻是五四新女性的預演及晚清人對新知的熱情。
  • 画中有话

    作者:黄克武

    本書探討中國(與台灣)自1600年以來,不同時代、地域與人群的文化表達,收錄了王爾敏等中外學者的13篇文章,分成映現生活、再現空間與呈現中國等三個主題。 黄克武,导论; 王尔敏,《点石斋画报》所展现之近代历史脉络; 陈祖恩,揭开封闭社会的神秘面纱--图片中的上海日本人居留民; 曾蓝莹,图像再现与历史书写:赵望云连载于《大公报》的农村写生通信; 黄丽生,近代内蒙古人民的生活图像; 张哲嘉,明代方志的地图; Tobie Meyer-Fong,Seeing the sights in Yangzhou from 1600 to the present; Robert Eskildsen,Foreign views of difference and engagement along Taiwan's Sino-Aboriginal Boundary in the 1870s; 吕绍理,日治时期台湾旅游活动与地理景象的建构; 潘朝阳,土地崇拜的空间示意与景观诠释; 刘纪蕙,现代化与国家形式:中国进步刊物插图的视觉矛盾与文化系统翻译的问题; 许绮玲,鲁迅写摄影; 王正华,呈现中国:晚清参与1904年美国圣路易万国博物会之研究; Jane C. Ju,The Palace Museum as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Exhibitions and Canons of Chinese Art History。
  • 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

    作者:张广达

    在作者看来,20世纪大量新出土中古中国时期的文本和图像材料,如果把它们放在亚洲的范围,进而放在世界的范围内考察,那么,隋唐时期呈现的中国文化面貌,显而易见,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对之进行考察的视阈既不能限于长安洛阳,也不能限于以安西四镇为重点的西域。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的多元,而非思想的一统,成就了唐代的辉煌。渊源于西亚北非的摩尼教文本残片和来自西亚的祆教性质的图像等大量新材料的出土,正是对这种开放性和多元化文明的细节表述。本辑所收文章是一些个案研究,用意在于追寻中古时代欧亚之间的内陆交通往来,并探讨中古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物质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不同层次上的交互影响。
  • 数字图像处理(第二版)

    作者:Rafael C.Gonzalez,Ri

    本书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一本新著,是1977年问世的《数字图像处理(第一版)》的重要修订与扩充。较上一版,啬了关于小波变换、图像形态学和彩色图像处理的章节,并新增了500多幅图像、200多幅图表。该书是近20年来此领域最权威的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2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基础、空间域和频域的图像增强;然后讨论了图像复原、彩色图像处理、小波变换及多分辨率处理和图像压缩;最后讲述了形态学图像处理、图像分割、表示与描述和对象识别等。本书侧重于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并为本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书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且反映了近10年来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本书主要适用于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地球物理、生物工程、物理、化学、医学、遥感等领域的大学教师、科技工作者、研究生、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
  • 改变世界的100场战争与冲突

    作者:《改变世界的100系列》编辑部

    本书精选100幅对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典照片。它们代表了一个多世纪以来,那些由历史创造和创造了历史的影像反映出的人们思想的变迁,文化的新生,翻天覆地的革命行动以及摄影本身的发展。这些珍贵的照片大多出自著名摄影家这手,在体验那些令人深感震撼的影像同时,这些摄影大师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同样令人动容。 通过摄影身的镜头,人们由些看到了过去只能由文字和绘画描述的风景,这是由光和影直接再现于胶片上的真实影像。 通过镜头,人们第一次看到世界重大事件的事发现场,照片使得人们可以仿佛亲临现场去感受,去惊呼。 通过镜头,人们见到战场上的惨烈现象,看过那张燃烧弹烧灼嚎啕奔跑的女孩照片的人无不动为之动容。 通过镜头,人们重新认识了生活中的点点滴嘀,各色风流倜傥的大师,璀璨夺目的明星,他们个人的传奇经历和他们所代表的生活态度实实在在影响了一代人,并延续至今。
  • 形象工厂

    作者:汪民安

    本书作者以一个观看者的身份,抓住观看艺术作品时独一无二的经验,并将之以文字表达出来。这些文字及艺术作品的汇聚,形成了《形象工厂》。 艺术作品的身体是熠熠发光的,但观看者在看到它们时第一时间所需求或追问的作品意义(假如确实存在的话),确是含混的,是迷团状的。批评家的职能在于用文字照亮这些谜团,让观者看清作品所分泌、放射或辐射出的意义的光彩与形象。这样说,仿佛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与秩序完全是自主性的,是自为存在的,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批评家以文字不仅照亮了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把艺术作品的意义纳入一种秩序,而且,他还让作品的意义形象更清晰、更饱满,他用文字文字提高了艺术作品的 力量强度,让作品所蕴含的能量更具爆发力,让作品所辐射的力量走的更远。从这一意义上说,批评家的文字是艺术作品意义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真正的批评家应该体现出这种能力。我们能在本书中看到,汪民安正体现出了这种能力。
  • Iconology

    作者:W. J. T. Mitchell

    "[Mitchell] undertake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images by comparing them with words, or, more precisely, by looking at them from the viewpoint of verbal language. . . . The most lucid exposition of the subject I have ever read".--Rudolf Arnheim,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 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作者:[法]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之作,在书中,雷吉斯•德布雷第一次解释了他所创设的一门新学科:媒介学。该学科处于艺术史、技术史、宗教史等多学科的交汇之处。全书论述了西方人视角下图像从魔幻的到艺术的再到经济的演变过程,对技术革命与集体信仰对于图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分析。作者从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科技、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了详尽又深入的解读,许多观点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 图像理论

    作者:w.j.t.米歇尔

    何为形象?形象与词语的关系如何?何为图像?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如何?何为图像理论?图像理论在关于文化、意识和再现的批评理论中位置如何?美国最重要的视觉艺术批评家和图像理沦家之一W.J.T.米歇尔以生动的理论阐述和具体的文本分析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图像理论》与其姊妹篇《肖像学》一起宣告了批评理论中“语言学转向”的结束,指明了“图像学转向”的新方向,为刚刚兴起的视觉文化研究铺垫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这部书的编写方法倒有些类似于相册。它是再现固有的具体问题的快照集锦,针对特殊场合和特定的历史时刻,作者把这一历史时刻称为后现代主义末期,即“图像转向”时期。如果说本书有一个整体性的话,那就是坚决主张对几个简单问题做出多种回答。这几个问题是:图像是什么?图像和语言有什么关系?上述问题为何具有理论意义或者实际意义?
  • 图像证史

    作者:〔英〕彼得.伯克

    彼得.伯克以其杰出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和思路,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多种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们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想的机遇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