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高全喜

  • 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

    作者:高全喜,张伟,田飞龙

    《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为博源基金会《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全书由主题、专题演讲、相关链接三大部分构成。通过对晚清以来所开启的现代法治的古今之变的考察,对激进主义的中国现代性之路进行了梳理,检讨其之所以成败的缘由,以期为中国未来的现代性之路提供一种更为健康合理的选择。
  • 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

    作者:高全喜

    本书延续了作者多年来基于中国问题意识的西方法政思想史思考。针对国家近现代转型问题,作者提出了从非常政治向日常政治转换的理论命题,并阐发了与此相应的不同宪政主义类型,辨析了相应的中国语境与政法变革经验。
  • 思想的界碑

    作者:高全喜

    这本《思想的界碑——西方政治思想史讲稿》虽然谈的也是思想史的人物,但均不属于专著式的笔法,而是演讲体,大致勾勒了十位经典思想家的学术风貌。包括:格劳秀斯、博丹、休谟、费希特、黑格尔、穆勒、韦伯、施米特、科耶夫、哈耶克等十位。
  • 法律秩序与自由正义

    作者:高全喜

    本书是研究现代自由主义的重镇——哈耶克思想的一部学术专著,它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哈耶克的法律与宪政理论,不但揭示了哈耶克古典自由主义政治价值的法学依据,而且还在分析施特劳斯、施米特、伯林、罗尔斯在理论上的不同路径的张力场中,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哈耶克理论在解决自由主义理论的价值危机方面所具有的独创性。哈耶克将政治问题提升为法律问题,并以此致力于宪法新模式的制度创新,本书深入地剖析了哈耶克的宪法新模式的具体结构,展示了哈耶克法律秩序理论中的正义价值,是一种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法学研究。
  • 论相互承认的法权

    作者:高全喜

    本书是对于黑格尔法权思想和社会意识理论的一项专门性研究。以《精神现象学》为研究文本,在上篇着重探讨了人类意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有关时间与历史主体性的理论;在下篇则通过对法国思想家科耶夫《现象学》解读的批判性考察,试图梳出一条黑格尔政治与法律思想与英美古典自由主义相互关联的路径。作者认为英美思想与德国思想虽然在形态、气质、风格和论述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差别,但也并非像哈耶克等人所指出的那样截然对立,实际上在休谟、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和康德、黑格尔的古典自由主义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晚年的法哲学思想可以说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或保守的自由主义之大成,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仍然具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 休谟的政治哲学

    作者:高全喜

    《休谟的政治哲学》内容简介:三百年前产生于英国的休谟政治哲学思想,不仅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对于当今的中国,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休谟对于人性的认识和对社会制度与道德情感的分析,对于我们在德性维度和正义规则维度上关联互动,并依据内在的人性原则,构建一个既源于传统又别于传统的现代政治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理心之间

    作者:高全喜

    《理心之间: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所呈现的,与其说是他们的思想学说,不如说是朱陆二人的精神仪范:一个强调虚心以致敬,致敬在认知,一个强调明心见性,收拾精神;一个是虔敬为学的智者,一个是雄姿英发的哲人。两种学问,两种风仪,恰好构成了中国儒学的两极。
  • 西方法政哲学演讲录

    作者:高全喜/编

    这门课程所讲的十位思想人物都不单纯是某一个学科或者领域中的专家,而是涉及多个领域的思想家,比如像霍布斯休谟、康德、黑格尔、密尔、托克维尔,乃至当今的哈耶克、罗尔斯哈贝马斯伯尔曼等,都具有这样的学术禀赋,属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门课程一方面是种思想长廊的展示性介绍,另一方面更是个导读性的前言,为那些愿意进入法律与政治哲学之堂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攀援的阶梯。它让同学们感受到真正的思想大师是如何面对问题的,是如何把各自时代的社会现实问题转化为经典的理论体系的。 开设这门课程不仅仅在于传授给同学们些具体的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门课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有关法政事务的思想即一个综合性的关于社会秩序和制度建设的深层机制以及内在正当性问题的思考是如何形成的。虽然课程中所讲的是西方近现代的思想家但他们思考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问题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而且都不是单一的现代学科能够完成的,它除了需要综合性的知识形而上的关切,更需要秉有一种把学术研究视为志业的心智。
  • 我的轭

    作者:高全喜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近几年所写的一些散篇杂章的汇编。有的是会议的发言,有的是报刊的评论,有的是学校的演讲,有的是专著的序跋。这是一位法政学者的思想告白,它记录了一段探索的经历、一些观点的交锋和一种痛苦的选择。
  • 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

    作者:高全喜

    目 录 高全喜      导论 法政思想与制度的历史生成 洪 涛      政治哲学与城邦 泮伟江      洞穴中的苏格拉底 丁 耘      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讲疏 包利民      亚里士多德拯救希腊政治哲学 薛 军      罗马公法与现代欧洲宪政 夏洞奇      奥古斯丁:历史神学与国家 林国荣      马基雅维利与他的时代 李红海      为什么普通法研究尚未在中国深入 王 利      霍布斯的主权学说 强世功      理性与财产:洛克的自然状态学说及其启示 赵晓力      《格列佛游记》导读 陈端洪      卢梭的人民主权观念 施 展      迈斯特的政治思想 霍伟岸      对美国制宪者的一种政治思想解读 王建勋      联邦主义与美国宪政 徐向东      康德与现代政治思想 谢鸿飞      萨维尼与历史法学 高全喜      十九世纪德国的法治国思想 陈景辉      法律实证主义的源与流 郑 戈      富勒的寓言 肖 滨      施米特的政治概念 翟小波      民主论脉络内的协商民主论 陈 伟      阿伦特的政治理想 汪庆华      宪法与人民:阿克曼的二元主义宪政理论 李洪雷      公民共和主义与现代公法 刘训练      共和主义的复兴及其困境
  • 立宪时刻

    作者:高全喜

    本书选取百年中国历史中一页似乎久已被人遗忘的篇章——《清帝逊位诏书》,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挖掘了其中仍然富有生命的机理。作者认为,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变局中,现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不单纯是辛亥革命那种激进主义立宪精神。它的另一个精神基础体现在《清帝逊位诏书》之中。逊位诏书虽不是一个形式完备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和承载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或被动或主动的改良立宪运动,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主义的潮流,弥合了革命造成的历史裂痕。可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清帝逊位诏书》,共同构成和发挥了现代民国的宪法精神。 本书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第一,它对冲、稀释乃或阻止了南方政权的种族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第二,通过清帝逊位,传统王朝屈辱而又光荣地把王权交给了一个立宪共和政体,整个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结构。第三,清帝逊位的优待条件不仅仅是一项政治赎买,更是一个建国契约,它对复辟帝制构成某种制约。第四,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第五,天命流转问题,逊位诏书隐含着承认人民主权是中华民国的新天命。基于此,作者认为,作为现代中国——中华民国宪制的一个重要构成,《清帝逊位诏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