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出版人

  • 出版的品质

    作者:贺圣遂,姜华 主编

    《出版的品质》由近20位著名出版人撰写,传主都是在中外出版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出版家。他们曾经以各自的风采书写了不朽的出版传奇,他们的人生是曲抑扬顿挫的咏叹调,他们在出版生涯中表现出来的出版品质,尤其值得后世镜鉴。
  • 前辈

    作者:俞晓群

    本书收录了出版人俞晓群对现代十一位出版大家和关心出版的学问家的考察和理解。作为一个“爱书、懂书又做书”的出版人,作者以细腻流畅的笔触,娓娓道出巴金、陈原、王云五、张元济、周振甫、邹韬奋、胡愈之等十一位前辈出版人的故事,以及对于书业历史和现状的思考。
  • 人书情未了

    作者:俞晓群

    作者是个经营有方、颇有名气的出版人,骨子里却是个醉心于文化的文化人。……[个书情未了]他魂牵梦绕的文化情结,抒发他对文化的热爱,执者,甚至痴迷。
    ——刘杲
    当年配合《新世纪万有文库》出版提出一个口号[为建立一个书香号,其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和精神相
  • 因缘际会

    作者:迈克尔・科达,陈皓

    《因缘际会》(Another Life:A Memoir of Other People )是美国著名出版家麦可科达(Michael Korda)的回忆录,这位老兄系匈牙利裔英国人,出身搞电影的资本家家族,牛津大学历史系毕业,学问饱饱,还会说俄文和法文,照他的说法,跑到美国找工作并且进入出版这一行纯属误打误撞,这个误打误撞却成了一辈子的工作,老婆都离了,科达对出版仍旧死忠不渝,这主要也是拜老天爷赏了他一只懂得闻书的鼻子之赐,靠着这只猎书鼻和布满全身的出版神经科达慢慢爬向出版社的核心,当到国际出版集团赛门舒斯特(Simon&Schuster)总编辑兼企业部副总裁,算在他名下的丰功伟业包括了卡内基的《如何赢取友谊与影响他人》、盘踞排行榜最久的史学书《第三帝国兴亡史》、大爆冷门的战争经典文学《第二十二条军规》、灰姑娘变凤凰的小说《凡梦苑》(Penmarric)、华盛顿邮报两位揭露尼克松水门案记者写的《权倾一时》(All the President)、里根总统的传记等等,科达后来还亲自出任尼克松回忆录的编辑,相逢一笑泯恩仇,里根传记出版时,这位美国前总统拍拍科达的肩笑眯眯地说:"嗯,听说这本书很不错,哪天我也打算读它一遍"。  扫瞄出版这一行的风起云涌、竞逐购并之外,小编辑、行销商、作家、书店、读者还可以在科达这本《因缘际会》中捡到满地不要钱的金句。  "真正的编辑不须为拼字和文法伤脑筋,他们是蹩脚文章的救星、戏剧化结尾的发明家,是无情的删改高手,为了尽善尽美,可以挑战作者的任何想法与作法"。这是为犹豫不决、没有自信的文字编辑而写的。  "一个成功的出版家除了必须牢记书籍就是商品外,还要搞清楚一件事:读者要的不多,只要精采的故事"。想要出版畅销小说的出版社一定要把这句话当作指点方向的北极星。  "关于名人传记,写作内容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位名人愿意抽出多少时间做巡回宣传,以及为他安排多少电视访问"。掏钱买名人传记之前,这话,读者最好先琢磨琢磨。  "他们永远犯一个毛病,总是订太少自己看不懂的书,订太多大家都知道的书"。这金玉良言可以颁给书店采购人员。   "唯一能够证明一本书能否畅销的方法,就是把它出版上市"。这算是给不时拿"这本书不会卖"当理由拒绝某些冷门书入列的老编一个小小的警告。  出版必须是摸着良心做的文化事业,没错,科达倒也没否认这一点,但是呢,和政治家或商人没什么两样,出版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赢得权力、名声、财富和女人的行业,野心勃勃、工于心计的人固然更加靠近成功,但勤勤恳恳的编辑也有挣出一片天的机会,《因缘际会》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 阿尔班·米歇尔

    作者:[法] 埃玛纽艾尔·艾曼

    阿尔班·米歇尔是与加斯东·伽利玛、贝纳尔·格拉塞等人同时代的法国出版业巨子。 这是一位全能的出版人,涉足图书的各个领域:销售、发行、出版。他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灵敏的感觉,凭直觉发现写作天才。他认为出版业是一项快乐的冒险事业,而他久经市场历练的敏感眼光则使冒险频频取得成功;由他发现并出版的那些新作家,不断收获许多重要奖项:龚古尔奖、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费米娜奖……他是一位乡村医生的儿子,从书店店员做起,白手起家成为出色的出版人,他的出版生涯是一部小说,一部传奇。
  • 出版人

    作者:[美] 艾伦·布林克利

    著名历史学家艾伦•布林克利为我们深刻地再现了一幅亨利•卢斯(Henry Luce)——堪称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出版人——的画像。 作为《时代周刊》、《财富》和《生活》杂志的创立者,卢斯改变了人们消费新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出生于传教士家庭的亨利•卢斯在中国农村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然而在霍奇基斯和耶鲁,他得以一睹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权力场。在巴尔的摩一家报纸任职期间,他和布里顿•哈登设想了《时代周刊》的理念——一份“新闻杂志”,以日益忙碌的中产阶级乐见的方式浓缩当周的新闻事件。1923年他们创办了《时代周刊》,年轻的卢斯很快成为了出版大亨。1936年,在这份杂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而哈登却英年早逝之后,卢斯创立了《生活》杂志,数百万人迅速成为该杂志的订阅者。 布林克利向我们展示了卢斯是如何在短短十年之内彻底再造了杂志行业。《生活》杂志的吸引力似乎超越了种族、阶级和性别的差异。卢斯本人在新闻界的影响力至今无人能及。1940年代初,他已将旗下杂志作为舆论平台,主张美国介入不断升级的国际危机之中去,在这过程中“二战”一词也变得广为人知。尽管卢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幸福似乎与他无缘。他与克莱尔——美艳动人的剧作家、政治家和外交家——的第二次婚姻可谓一团糟。晚年的卢斯孤独而又清寂,时不时的陷入阴谋论,家庭危情更让他心力憔悴。 《出版人》一书讲述了一个伟大的美国故事,一个关于功成名就的故事,然而这本书绝没有忽视这些成就背后公众和个人所付出的代价,正是这些付出才成就了传奇。 对《出版人》的赞誉 布林克利卓越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使这本传记超越了一个人生的故事,这本书堪称一部现代政治史。 ——《纽约客》(The New Yorker) 布林克利无畏的对卢斯的最重要的成就进行了优美的和深刻的评价。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布林克利用严谨公正的、令人信服的细节描绘了卢斯的传奇故事并为卢斯巨大的雄心和厌人的弱点增添了淡淡的忧伤。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我们非常幸运,能看到这本值得纪念的和权威的卢斯传记的面世,这是已经出版的关于美国新闻工作者的最好的传记。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ton Post) 布林克利具有写作传记得天赋,他能使已经被历史模糊和平面化的人物再次生动……卢斯对外界的不安全感,对权力人物的盲目靠近,以及对家庭的背叛,这本书都作了公正的描述,这是对真实人性的描述。他对卢斯创办的杂志,尤其是《时代周刊》和《生活》,在一个艰难的国家成长为世界政治版图中的主导性力量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高度赞扬。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