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许地山

  • 道教的历史

    作者:许地山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好、值得佩服的,除了二周(鲁迅、周作人)之外,许地山是第三名。——胡适   集这么多学问家于一身,在现代作家中也是罕见的。——郁达夫   我们惊叹于他考证之细,也心折于他的论断之正确,他的研究方法完全是科学的!——茅盾   “道”的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的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都可以用这个名词来包括它们,可分为思想方面和道与宗教方面的道。现在名思想方面的道为道家,宗教方面的道为道教。宗教方面的道教包括方术符谶在里面,思想方面的道家,就饮食易阴阳五行的玄理。道家的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这思想自与佛教打交涉以后,结果做成方术及宗教方面的道教。
  • 扶箕迷信的研究

    作者:许地山

    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进展没有充分的知识,每借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止。但是自然征兆不能常见,必得用人工来考验,于是占卜的方法便产生出来。占卜是借外界事物的动静与常变向非人的灵体询问所要知道的事物。它与说预言不同,每每用两可的回答使占者去猜。由古至今虽然有许多人不信占卜为真;但到现在,在最文明的人群中间还有对它深信不疑的。   占卜是拟科学的一门。它的构成是由于原始的推理的错误。原始人的推理力和孩童的一样,每把几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络起来,构成对于某事物的一个概念,如打个喷嚏同时又听见鸦啼,就把那两件事来与明日的旅行联络起来,断定在旅途中会遇见不吉利的事情。预兆是自然的,用人工产生朕兆就是占卜,所以它也可以被看为交感巫术的一种。占卜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门:第一是象,第二是占。象是征象的本身已显示出事物将来的情形,它是属于自动的。占是占者须求神灵的启示,把预期的朕兆求神灵选择出来指示他,最简单的如掷珓杯、看采头之类。不过象与占有时不能断然分得很清楚,要把占卜分类还是依所用的方法比较好些。   扶箕是一种曾在古代广为流行的迷信活动,至今仍给人带来几分玄奥神秘的感觉。本书通过从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132则故事,较详尽地记述了扶箕的起源,扶箕的形式以及古人通过扶箕所欲达到的目的,最后又分析了扶箕这一迷信活动在人们心理上的解释,逐步揭开了扶箕的神秘的面纱,正确地得出“扶箕并不是什么神灵的降示,只是自己心灵的作怪而已”的结论,并揭露了操持扶箕者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本书于1946年出版,现在再版,对读者认识扶箕这一客观历史现象,仍有其阅读价值。
  • 道教史

    作者:许地山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缀网劳蛛

    作者:许地山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收集了许地山先生各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铁鱼的鳃》《无忧花》等,特别收录两篇富有童话色彩的短篇《萤灯》和《桃金娘》,力图打造一本最具许地山风格的经典小说选本。 许地山的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 空山灵雨

    作者:许地山

    本书是作者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选集,为1932年的原版本,文章有:《心有事》、《香》、《愚妇人》等。
  • 人非人

    作者:许地山

  • 许地山散文

    作者:亦祺 编

    本书为许地山的散文集,共分六辑,每辑中各文依发表顺序编排。除第一辑收入《空山灵雨》全书外,第二辑至第六辑按作品类型重新编排。第二辑收抒情散文;第三辑为许氏关于家世、生平与创作的自述;第四辑为杂感;第五、六辑分别为关于语言文学、宗教民俗的文化评论。
  • 许地山作品精编

    作者:许地山

    本书分小说和散文两部分,是从许地山的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等书中精选了作品71篇,包括小说名篇《命运鸟》、《缀网劳蛛》、《春桃》和《铁鱼底鳃》等,散文名篇《落花生》、《无法投递的信》等。他的作品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适合广大读者和研究者阅读。
  • 花香雾气中的梦

    作者:许地山

    我很怕将来的中华民族也会像美洲的红印第安人一样,被划出一个地方,做为民族的保存区域,留一百几十万人,做为人类过去种族与一种文化民族遗型,供人家的学者来研究,三时五时到那区域去,看看中国人怎样用毛笔画小鸟,写草字,看看中国人怎样拜祖先和打麻雀。种种色色,我不愿意再往下说了。我只要提醒诸位,中国的命运是在青年人手里。青年现在不努力挣扎,将来要挣扎就没有机会了。将来除了用体力去换粥水以外,再也不能有什么发展了。我真是时时刻刻为中国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 空山灵雨

    作者:许地山

    《空山灵雨:许地山随笔》以人生为主题,辑许地山散文89篇。192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过的许地山散文集名“空山灵雨”,选编者改造此名以“人生空山灵雨”为《空山灵雨:许地山随笔》书名。 许地山,早年受佛家思想影响,面对现实,常有出世和玄想的情绪流露。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却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热情直面现实。人生如蜘蛛结网,难保网不破,但照结不误,破了再补——这是许地山人生观的基调。
  • 道教史

    作者:许地山

    《道教史(外一种:中国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道教史(外一种:中国道教史)》简体横排,以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加上后记,对作者其人及其书予以简要介绍,有助于现代读者加深理解。加上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选目精当、装帧得体、印刷精美,既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值得书友珍藏的珍品。
  • 缀网劳蛛

    作者:许地山 著

  • 新月王子

    作者:(印度)戴博诃利

    戴博诃利的《孟加拉民间故事》出版于1883年,是东印度民间故事的小集子。本书是许地山根据1912年麦美伦公司的英译本翻译的,共收录了《死新郎》、《骊龙珠》、《三宝罐》、《罗刹国》、《鲛人泪》、《吉祥子》、《七母子》、《宝扇缘》、《阿芙蓉》、《三王子》、《二窃贼》、《鬼夫》、《荒林乞士》、《鬼妻》、《鬼友》、《绿珠》、《红宝石》、《豺媒》、《新月王子》、《鬼役》、《骨原》、《秃妻》等22个小故事,故事非常生动有趣,文笔非常优美,非常适合大众阅读,可读性很强。
  • 无忧花

    作者:许地山

    《许地山:无忧花》共选收了许地山先生创作的小说18篇,包括《命命鸟》《换巢鸾凤》《枯杨生花》《街头巷尾之伦理》《无忧花》《东野先生》等。他的作品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适合广大读者和研究者阅读。
  • 空山灵雨

    作者:落华生(许地山)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早期散文40余篇。作者从佛教“生本不乐”的观念出发,描写社会的黑暗,人生的弊病,人生的痛苦。也以佛教的舍身观念来解决这些矛盾,主张为别人献身,做有用之人,为他人解除痛苦。
  •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许地山经典散文《落花生》因被纳入语文教材和新课标必读而广为人知,但称先生的其他作品为民国散落的文化遗珠并不为过。在抗战动荡激昂的年代,许地山空灵幽远,充满哲思的行文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他没有派别,只希望能为那环境幽暗者作明灯,为那觉根害病者求方药,为那心意烦闷者解苦恼 。”先生的文字总能让读者“有所慰藉”。 从蝉和大海的寓言,到爱人间的情愫,其散文将现实与哲学思辨、宗教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亦僧亦俗”,在当年民国文学中卓然不群,在如今快速阅读的大环境下显得难能可贵。 · 本版《落花生》保留了1925年初次出版的散文集《空山灵雨》中全部篇目,另加入精选16篇,共60篇。编者按题材排序分辑精校,并配以契合的插画,期冀呈现给读者一本可反复品读的散文集。 · 本书共分为4辑: 第1辑 落花生 关于蝉和大海的寓言,关于梨花和老妇人的故事。往往短短一篇,禅意尽现。 第2辑 春的林野 从孩子间的懵懂感情,到对逝去妻子的思念,许地山笔下的爱情,或朦胧可爱,或深情可叹。他曾说,我自信我是有情人。 第3辑 我的童年 “自入世以来,屡遭变难,四方流离”,许地山念及幼时的母亲、祖母以及在牛津的时光,不禁“到回忆之乡”,娓娓道来。 第4辑 万物之母 集时势之作,讽时事、论文学。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由此得以一窥许地山的“入世”的一面。 · 书后附许地山女儿许燕吉抄写的《落花生》手稿及其所作《我记忆中的父亲》,希望让本书更具收藏价值。
  • 缀网劳蛛

    作者:落华生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我把网结好,还住在中央。"这本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小说集,向你展示了近一个世纪之前在生活之网中挣扎的社会众生像。故事情节曲折,充满异域情调和传奇色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很值得一读。
  • 人生空山灵雨

    作者:许地山

    我独对着空山,眉更不展;我魂荡,犹如出岫残烟。想起前事,我泪就如珠脱串。独有空山为我下雨涟涟。
  •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落花生:许地山散文菁华集(权威插图典藏版)》简介:许地山散文是现代文学中的一方宝藏。《落花生:许地山散文菁华集(权威插图典藏版)》以他生前著作《空山灵雨》等为底稿,收集了许地山先生一生最菁华的散文、杂文创作,力图打造一本最具许地山风格的经典选本。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许地山一生作品数量不多,但对于新文学的贡献极大,影响深远。他的新文学创作,散文表现成熟、流畅,融会贯通宗教与文学,运用白话文的成熟度,更甚于朱自清、徐志摩等人。他的《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 玉官

    作者:许地山

    许地山早年受过佛教思想的影响,早期的短篇小说,多以南洋生活为背景,有异域情调,故事曲折离奇,充满浪漫气息。1939年发表的小说《玉官》,描绘了面对欲施暴的军士挺身而出宣扬基督爱的教义的玉官的救世精神。小说主人公玉官是一个寡妇,成为基督教徒以后,整天四处奔波,不辞辛劳地四处传播福音,最后不顾别人的劝阻,发愿要孤身远渡重洋。由于作者对于佛学的感情、造诣很深,故他能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和研究佛教,从而启迪读者获得丰富而深邃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