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和电影有关

  • 破裂的隱喻

    作者:閻嘯平

    《破裂的隱喻》書名緣於批判義大利電影符號學者卡塞提:誤用了阿圖塞“認識論的斷裂”來隱喻二戰以後的電影理論史。 本書強調電影理論之間縱有破裂,仍自有種種延續的方案—本書所採則為結構主義符號學方法論,並基於傳統符號學理論開出許多可供實踐參考的新方向,如總體性的蒙太奇譜系表、批評觀點的公正設計、電影產業乃至文化產業的結構圖,以及從《詩經》重尋中國式修辭學的可能性。
  • 流影海德园

    作者:张泠

    《流影海德园:黄小邪电影札记》是作者的一本散文合集,收录的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关于电影的体悟和思考。其中既有关于世界各国电影的细致解读,亦有结合自己人生体验的唯美评点。这些文章已超越了一般的影评概念,糅合了游记、小说、杂文等不同文体特色与创作手法,读来很有趣味。
  • 银幕艳史

    作者:张真

    《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以精妙的笔触展现了电影的重大文化意义和它在社会变迁中所产生的媒介力量。书名来自一部展示早期电影产业的重要影片(仅存部分残片),《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揭示了上海早期电影的错综复杂,探讨了电影与诸如摄影、建筑、戏剧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发掘梳理,作者考察了之前忽视或遗忘的诸多影片,重新解读了部分经典,并拓展了重要的有关白话现代和都市文化的论题,包括电影作为“新媒体”如何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展示和建构了现代的社会机制和性别角色。
  • 让·雷诺阿

    作者:[法] 安德烈·巴赞

    本书是巴赞的最后一本专著。雷诺阿是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儿子,拍摄的电影包括《娜娜》、《游戏规则》、《查尔斯顿》、《玛尔基塔》、《卖火柴的小女孩》、《兰基先生的罪行》等,其风格是一种诗意的现实主义,用印象主义来参透命运,以现实主义来看穿世界,在各种形而下的社会身份背后书写形而上的寓言。巴赞对雷诺阿的美学观念进行了精心的考证;对制作技术细节作了准确的调查;对文章、演讲稿和采访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写成的评传展现了雷诺阿特有的"安逸"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