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杨德昌

  • 楊德昌--台灣對世界影史的貢獻

    作者:黃建業/ 等

    八部電影,一部一大躍進,一部一座里程碑。楊德昌導演,如此閃亮傲人的非凡成績,如此銳利如鷹的大匠巨魄,卻又如此令人扼腕的短暫生命!壯志未酬,志士之大痛矣! 謹以此書向楊導演致敬,向華人影壇致哀,向世界影史致憾。
  • Edward Yang

    作者:John Anderson

    Having largely given up on a career in film, Edward Yang had been working as a computer engineer for several years when he saw Herzog's "Aguirre, Wrath of God". Inspired to return to film, Yang, along with a handful of other filmmakers including the great Hou Hsiao_hsien, went on to found the Taiwanese New Wave of the early 1980s. Film critic John Anderson's Edward Yang offer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work of the writer-director - alread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lmmakers of the past twenty years - from his breakthrough feature "That Day, on the Beach" to the epic "Yi-Yi".Rooted in question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Taiwanese, Yang's films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life within the island's patchwork culture. Anderson identifies the key narrative strategies, formal devices, moral vision, and sociopolitical concerns shot through Yang's films. He explains what makes these films so distinctive by pinpointing the specific qualities of Yang's style and outlook. John Anderson is the chief film critic for "Newsday". He also writes for the "Los Angeles Times", "L.A. Weekly", "Film Comment", "Billboard", "Washington Post", "The Nation", and more. He i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Sundancing: Hanging Out and Listening In at America's Most Important Film Festival. A volume in the Contemporary Film Directors series
  • 焦點影人 曾志偉

    作者:陳耀榮,李焯桃

    曾志偉詳盡個人專訪、黃精甫及陳可辛眼中的曾志偉、紀陶、朗天、張偉雄及林錦波的評論文章、以及在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的十套精選作品之詳盡介紹。
  • 獨立時代

    作者:楊德昌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作者:楊德昌,鴻鴻,楊順清,賴銘棠

    民国五十年,雷震案的骚动仍未平息,三月,缅泰“异域”的反共军被接运来台,五月,美国副总统詹森到访,韩国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施明德因“台独联盟”被判无期徒刑,强烈台风贝蒂来袭,六月,十五日晚上十一点,台北牯岭街五巷十号后门发生少年情杀事件。 五十年,国民党政权长期滞台大势底定,许多许多不一样的中国人聚集到一起,然后发觉自己什么都没有,除了在苛酷的人性考验中仅存的一点尊严与梦…… ——写在封面上的话
  • 再見楊德昌

    作者:王昀燕

    2007年,台灣新電影重要旗手楊德昌因癌症病逝於洛杉磯,迄今五年,台灣始終未有企劃完善的專書詳實剖析其創作梗概。兼之,自1982年起始的「台灣新電影」至今恰屆滿三十年,近年台灣電影重又發光,於此之際,更有必要對於影響新一代電影人甚巨的影史浪潮做一回顧。 過去,楊德昌相關專文多從評論的角度切入,有別於此,本專書計畫深度專訪曾與楊德昌共事的若干電影人,藉由口述歷史,深入台灣電影的創作現場,留下可貴紀錄。這些原始素材一方面可作為社會大眾親近楊德昌作品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史料。 本書共計專訪下列曾與楊導共事之台灣電影專業人士:小野、吳念真、柯一正、余為彥、舒國治、杜篤之、廖慶松、陳博文、張惠恭、鴻鴻、陳以文、王維明、陳駿霖、金燕玲、張震、柯宇綸。訪問內容除以楊德昌電影為主軸,更旁及多位資深影人的從影小史,並從各自的專業出發,談及對電影的看法。
  • 杨德昌电影研究

    作者:黃建業

    楊德昌的電影研究 楊德昌從《光陰的故事》、《指望》,一直到《獨立時代》,雖一貫地掌握其理性分析和社會省察的風格,但在每部作品,都努力地打破其過往的創作空間與駕輕就熟的手法。對於一位電影創作者言,楊德昌這種險著中求突破的精神,真可謂勇氣可嘉。楊德昌在台灣新電影中他是相當重要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則是為由他開展出來充滿知性思辯的現代風格在中國電影脈絡中,仍是一個極有開發潛力的異數。 本書目的不在成一家言,或以楊德昌電影作為一理論試驗場印證當代各家各派的批評分析理論。只祈望以當前有關楊食作品的論述觀點,作一較有系統的陳述和研究開發及整理。也同時透過這些論述,彰顯出楊德昌在創作歷程與作品間的主題變異和風格突破。這無疑是較接近「作者批評」的基本態度。 電影研究雖在國內未成風氣,它應是一個亟待電影熱情愛好者參與的工作。本書或許只是這路徑上的一塊小磚塊,望未來繼者能寫下壯闊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黃建業,廣東東莞人,畢業於文化大學中文系。曾任金馬獎評審,國際影展策劃。現任教藝術學院。舞台劇編導作品有《凡人》、《早餐》、《尋找關漢卿的三個女人》、《天堂旅館》、《專程拜訪》、《大家一起來跳舞》等。著有《轉動中的電》、《人文電影的追尋》、《潮流與光影》等書。
  • 杨德昌

    作者:[美]约翰•安德森

    从短片《指望》到电影史诗《一一》,约翰•安德森所著《杨德昌》一书全面评价了杨德昌所有电影作品。杨德昌的电影作品致力于解答台湾人与台湾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揭示了岛内杂烩文化中的生活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安德森确认了杨德昌电影中运用的关键性叙事策略、形式手法、道德视界以及社会政治关怀。通过对杨德昌电影风格和观点中的特质进行精确描述,安德森说明了这些作品与众不同的原因。 本书融丰富的阅历与深刻的思考于一体,然而论述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晓畅,既为谙熟杨德昌电影作品的观众开启了新视野,也向一般观众引见了这位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的非凡魅力。
  • 杨德昌的电影世界

    作者:[法]让-米歇尔•付东

    世界著名影评人、法国《电影手册》前主编付东倾情力作 斯科塞斯、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影人温暖回忆 首次集中披露大量珍贵原始照片和手绘手稿、电影笔记 呈现世界电影殿堂级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 这是一本向已故的著名华语导演杨德昌和他的电影致敬的书。 全书分“近观杨德昌”、“电影”、“档案”、“印迹”等四个主体部分,通过对杨德昌本人电影创作生涯及其电影的深度回顾与解读,通过杨德昌的电影笔记、手绘和文章的梳理,以及诸多著名电影人的回忆或访谈(如马丁•斯科塞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侯孝贤、贾樟柯等),为我们较为完整而丰满地呈现了一代导演大师杨德昌的一生,和他的电影世界:他的电影实践、他对电影的理解、他通过电影对生命以及这个社会和时代的解读与反思,等等。
  • 杨德昌电影笔记

    作者:王耿瑜(主编)

    “我想你可以准备一张猫王的唱片、一支老派克钢笔喝一些从杂货铺买来的猫耳朵、麻花和咸酸甜,然后,开始往下翻,慢慢地,进入这唯一,纯粹的世代……” “这本书是向所有的电影工作者致敬的。因为这些人的努力,台湾电影才能苟延残喘至今。笔者以第一人称的我,参与了这整个事件。”
  • 再见杨德昌

    作者:王昀燕

    本书深度专访十六位曾与杨德昌共事的电影人——小野、吴念真、柯一正、余为彦、舒国治、杜笃之、廖庆松、陈博文、张惠恭、鸿鸿、陈以文、王维明、陈骏霖、金燕玲、张震、柯宇纶。他们涵盖了制片、导演、编剧、录音师、剪辑师、摄影师、演员等多重身份。他们或是以友人的立场发声,或是从师徒的关系出发,抑或循着个人的专业提出见解,情理交织,全面回顾了杨德昌的创作生涯,多侧面、立体式地还原了这位电影哲人及其作品。藉由这些所网罗的珍贵的第一手史料,藉由这些走过台湾新电影的资深电影人对那段相濡以沫的美好时光的追忆、缅怀与思索,揭开了台湾电影史上异常动人的一页,为热爱台湾电影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时代记录,也为读者亲近杨德昌电影作品独辟了一条非凡的蹊径。 书中附有“杨式电影”台北场景地图、大量私人珍贵照片、杨导原创手绘手稿及杨德昌作品年表,都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杨德昌电影乃至台湾电影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