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马克·里拉

  • 维柯

    作者:[美]马克•里拉

    内容简介 意大利学者焦万尼•巴蒂斯达•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第一位历史哲学家,但这一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以他1744年的晦涩难解的代表作《新科学》为依据的。马克•里拉在这部新的研究中提出,维柯是最惹人争议的反现代思想家之一,从而让他的形象更为复杂。 马克•里拉结合维柯被人忽视的形而上学和法学著作来考虑,揭示了这位哲学家对现代观点强烈的保留态度,并说明了他的历史哲学是如何恰恰从这些怀疑中产生的。而在维柯的尚未有英译本的自然法论著《普遍法权》(1720—1722)中,维柯就完全是以一位政治思想家和神学思想家的面貌出现的,他拥护理想化的罗马的权威传统,反对现代生活中普遍腐化的怀疑主义。维柯明确把这种怀疑主义归咎于现代哲学的创建者们,特别是笛卡儿。由于被纳入他对怀疑主义的批判背景中,维柯的历史“新科学”就呈现在全新的视角中了。虽然它在形式上是现代的,但仍能在此看到它的本来面目:对神的权威的一种悲观辩护,借以反对体现着现代特征的自由与理性。 本书首次对维柯进行真正全面的评介,并在评介中,把维柯对权威、政治和民政宗教的关注与他的历史理论结合了起来。同样,对于与我们时代的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关的反现代传统的后续发展,他也提出了一些争论性问题。本书是纠正对维柯的“通常”解读的一剂良药,也将改变我们对维柯的研究。 评论 里拉用维柯的方法来研究《新科学》,他的目的是要给维柯思想的诞生一个清晰的描述……他已经给我们贡献了第一本真正“历史的”维柯评介。他的成就还不止这些。他还给出了维柯关于权威、政治和民政宗教的理论的一切要素各自的正确关系。《新科学》的一切更“科学的”方面都按照各自正确的思想背景在本书中得以展现。 ——哈里斯(H.S. Harris),约克大学 作者令人信服地把维柯描述为既是保守分子,同时又是革命分子。说维柯是保守分子,是因为他强烈关切为传统的宗教概念、哲学概念和法学概念辩护,反对新的现代哲学概念;说他是革命分子,是因为就在他为这些传统概念辩护的行动当中,他又改造了这些概念……本书恢复了维柯贯穿始终的神学关切的核心地位,从而扩大了我们对《新科学》的认识。 ——凯特•贝克尔(Keith Baker),斯坦福大学
  • 夭折的上帝

    作者:(美) 马克里拉

    作为一位政治哲学家,马克·里拉始终强调理智的清澄,他一贯坚持的反知性暴政态度在本书中成为一条隐含的线索,而明线则是通过剖析西方持续了四百年的政教论战来研究政治神学的逻辑。这段历史讲述的是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对基督教政治神学悠久传统的违抗,以及随后的现代思想家对那些早期现代思想家的违抗,后者促发了政治神学的复兴。这些思想家发现他们自己参与了一场更大的思想斗争——关于政治的要求、神的主张,直至人的本性。 在这里重构的故事将会提醒我们,现今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选择并非介于过去和现在之间,或西方和“其他地区”之间,而是介于两种丰要思想传统之间,即,两种面对人类状况的方式。 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那些选项,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并承受自己选择的后果。这就是人类的状况。 ——马克·里拉
  • 以赛亚·伯林的遗产

    作者:马克·里拉,罗纳德·德沃金,罗伯特·西尔

    《以塞亚·伯林的遗产》内容简介为:以赛亚·伯林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一九九八年秋,在他去世一年后,纽约人文研究院组织了一场关于伯林思想遗产的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为数不多的一群对伯林思想颇有研究的学者,以向公开的批评和审视开放的方式集中讨论伯林的思想遗产。多元主义是与会学者一个核心关注点:伯林的多元主义信念是他的思想史研究与哲学论述的核心,他也将多元主义视为自由价值的关键所在。 在会议上提交并编入此书的论文着眼于伯林作品的三个方面。马克·里拉等回溯了伯林关于“刺猬”和“狐狸”之区别的理论的发展和结果。伯林以“刺猬”指称那些对人类行为和历史持有整体的、统一的理论的思想家,而以“狐狸”指称那些信奉多样性的思想家,他们拒绝那种将人性服从于普遍视野的冲动。罗纳德·德沃金等研究分析了面对伯林的洞见——同等合法的价值,如自由与平等,可能走向无法调和的相互冲突——自由主义如何可能继续下去。罗伯特·西尔维斯等探讨了伯林对以色列国的辩护,以及他对以色列所寄托的希望:使其成为能使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种经常对立的价值和谐共存的地方。 《以塞亚·伯林的遗产》不仅包括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而且还收入了他们之间现场交流讨论的文本记录。这些探索与讨论显示了以赛亚·伯林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与政治辩论中依然持续的活力和相关性。
  •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美] 马克·里拉

    编辑推荐: ★从海德格尔、施米特到福柯、德里达,是什么促成了知识分子对暴政的捍卫? ★“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马克•里拉对20世纪六位重要思想大师的缺席审判。 ★媲美《被禁锢的心灵》《知识分子的鸦片》的经典作品,检视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直面人类心灵的暴政潜能。 ★《纽约时报》《纽约书评》《泰晤士报》《南方周末》《新民周刊》等国内外媒体一致推荐。 20世纪的事件仅仅是以极端的方式展现了知识分子的亲暴政思想,其根源在不那么极端的政治情境下并没有消失,因为它们原本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倘若我们的历史学家真的想要理解“知识分子的背叛”,那么他要去检视的地方就是——内心世界。 ——马克·里拉 -------------------------------------------------------------------------------- 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 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德里达,六位思想大师,六条政治歧路。 以六位著名知识分子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讲述这些思想家如何及为何被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他们的故事充满20世纪的激情与失落,他们的思想依然宰制今日有关人类处境的各种论述。 马克·里拉不止于剖析这些亲暴的政知识分子,而且揭示出暴政在人类心灵中的心理根源:“只要人们思考政治,只要思考没有终结,那么服从于某一理念的诱惑就还会存在,激情会使得我们放弃自己的首要责任,亦即控制内心的暴君。暴政并没有死亡,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我们的灵魂中。” 尽管这是一本研究知识分子的著作,却并非为知识分子而写。历史行而无远,这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敦请知识分子实践“责任的政治”,也提醒社会公众对“政治的激情”保持必要的警惕。 -------------------------------------------------------------------------------- 媒体评论: 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是在失望感的驱使下写就的,那是爱者才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里拉才思敏捷,具有揭示真相的天赋,这本书的每一篇研究都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在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评论方面,马克·里拉无疑是最有才气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畅,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保罗·伯曼(Paul Berman,著名政治学者、纽约大学教授) 读这本书,就像旁听一次召集了所有这些思想家的公正听证会。他们被控犯有严重罪行——他们对其思想的后果毫不顾忌。“不负责任的心灵”确是合适的标题。 ——阿维赛·马格利特(AvishaiMargalit,著名政治哲学家、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教授) 延续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锢的心灵》和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的传统,《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精彩绝伦地剖析了20世纪那些亲暴政的知识分子。从两次大战之间德国的海德格尔、施米特,到“二战”后法国的福柯、德里达,里拉探讨了知识分子面对的永恒诱惑——寄望于“哲学王”,期待他能实现智慧和正义的统治。 ——马丁·马利亚(Martin Mali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教授)
  •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马克·里拉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欧洲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生活在民主社会、计划体制或法西斯社会下的许多哲学家、著作家和法学家都支持或捍卫极权原则和恐怖政体。但是,本应对暴政的邪恶保持警觉的知识分子,为何背叛了看顾由和独立研究的理念?为何他们或隐蔽、或公开地站在认可大规模的压迫和人类苦难的立场上呢?   以邓丁·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瓦尔特·本雅明、亚历山大·科耶夫、米歇尔·福柯和雅克·德里达的生平行藏为例,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所处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动荡所迷惑,以致对极权主义、暴行和国家的恐怖行动视而不见。里拉说明了,那些没有控制看书激情的知识分子何以被推入了他们几乎毫无理解力的政治领域,并对我们的知识和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马克·里拉的这本书……是在失望感的驱使下写就的,那是爱者才有的失望。他看到,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里拉才思敏捷,具有提示真相的天赋,这本集子的每一篇研究都发人深思、给人启示。 ——《纽约时报书评》   在对欧洲知识分子的评论方面,马克·里拉无疑是最有才气的。他的作品不事技巧,深刻而流畅。 ——保罗·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