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法兰克福学派

  • 资本的内部

    作者:【德】彼德•斯洛特戴克 (Peter S

    全球化,在作者看来是一个500年前从环游世界开始的进程的终结。同时:后全球化时代的因素也已初露端倪。他将21世纪初开始的全球化从“球面学”的角度,从根本上进行了剖析并阐释了其发展进程。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已经遍及全球,但它却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地球上的居民:约15亿人作为全球化的赢家生活在一个舒适空间当中,这是一个“世界内部空间”,它的边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坚硬而排他,就如同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举办地伦敦水晶宫的隔墙一样,把三倍于水晶宫内的人口阻隔在它的大门之外。 “对(全球化)问题的一个优雅的解答,让后马克思主义者和持善意观点的全球化反对者也表示认同。” ——德国《Volltext》文学杂志
  • 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流派。它创立于30年代初,是由一群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组成的学者集团,并拥有自己的研究所和学术刊物。它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科尔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并综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其它现代外国哲学流派的某些观点,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和剖析,形成其独特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60年代末,该理论成了1968年席卷北美、西欧的学生造反运动的思想武器之一,作为一种激进主义理论,在西方世界曾有过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库塞和哈贝马斯被誉为当代杰出的思想家。随着新左派运动的沉寂,该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相继去世,以及其内部理论分歧加深、脱轨转向,原先意义上作为一个旗帜鲜明、队伍庞大的法兰克福学派已成为历史。不过,它的许多基本理论观点在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学著作中仍被研究、被应用,而其第二代、第三代代表人物,如哈贝马斯、施密特等人在西方思想界尚有相当影响。 严肃地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能借此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理论和认识西方社会,而且批判地汲取和改造其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编译了这部论著选辑,以满足我国学术理论界研究工作的需要。 本选辑分上下两卷,一百来万字。它选自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重要著作的部分章节以及重要论文,尽力保持该学派社会哲学的特色,并兼顾有关其它方面的理论。因该学派成员众多,论著甚丰,文字艰深晦涩,加上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专业知识和外文水平有限,在选、译、校、编诸方面会有许多疏漏和舛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979年,在太原召开的“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上,朱庆祚代表本室接受此书编译任务,后因工作变动,改由范明生主持并负责选材。张伟负责全书的编辑工作。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郭官义参与了哈贝马斯著作的选、译、校工作。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的一些老师也承担了本书的翻译任务。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大力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 理性和革命

    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

    本书是马尔库塞学术生涯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马尔库塞在本书中通过对黑格尔哲学全面系统地评介,强调了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和作为辩证法核心的否定性,进而阐述了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并对实证主义、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庸俗社会理论和所谓斯大林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 流行的代价

    作者:尤战生

    所谓“前沿”并不仅仅体现为时尚的理论话题和前卫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文艺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恰恰是那些每个时代都能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激发人们探索的兴趣的亘古常新的问题,比如“再现”、“表现”、“形式”、“结构”、“理解”、“意义”等。在当代审美文化现实的语境中对上述问题作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重新阐释,并以此促进人们当代文化艺术审美观念的丰富和完善,与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步伐相协调,并以理论本身的前瞻性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预测和引导,这才是我们所理解的理论之“前沿”意义的真正内涵。 总之,扣紧文艺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在综合创新中建设当代形态的文艺学理论体系,这是本书系的研究者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和宗旨。
  •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

    作者: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内容简介:从20世纪80年代起,法兰克福学派已经在中国被广泛接纳。一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在西欧的发展形态之一,它被纳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它也经常被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来分析、批判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所出现的新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所收录的论文,源于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在法兰克福合作召开的“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涉及批判理论在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历史、启蒙和批判之间的现代中国、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艺术理论等。这是中、德、韩、日等国学者关于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在东亚(尤其在中国)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展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与中国的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交流的亟待深入。
  • 否定的美学

    作者:杨小滨

    本书是“三联书店.海外学术系列”的一种。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最具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它的思潮由于在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的否定和反叛的力量,极大地震动了西方思想文化界,甚至引发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的激进运动。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提供了探讨诸如现代美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大众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新的视野。
  • 批判理论

    作者: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

    是霍克海默的论文集,集中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批判理论的内涵。
  • 理性与革命

    作者:马尔库塞(Marcuse,H.)

  • 单向度的人

    作者:[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道尔诺

    作者:(美)马丁·杰

    本书对阿道尔诺的学术生涯、成就及坎坷的人生经历作了分析和介绍。
  • 理论与实践

    作者:尤尔根·哈贝马斯

  • 权力的批判

    作者:阿克塞尔·霍耐特

    《权力的批判:批判社会理论反思的几个阶段》中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克塞尔·霍耐特通过一步步地开启观察社会生活实践的视角,以论证的方式重构了批判社会理论从以霍克海姆最初的方法为起点、历经阿多诺的历史哲学和福柯的权力分析直至哈贝马斯的构想所经历的理论发展,他坚信,对社会统治的批判现在能够再一次借助反思在生活实践中确立其尺度。
  • 技术批判理论

    作者:安德鲁·芬伯格

    《技术批判理论》是美国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在自己以前的“技术哲学三部曲”的基础上,最新修订出版的一本技术哲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芬伯格从马克思对技术的“设计批判”出发,借助马尔库塞、福柯、拉图尔等人的著作和观点,通过对技术设计案例的具体分析,阐明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斗争的舞台,它是由技术标准和社会标准共同决定的,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真正解决技术产生的问题,就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内在因素来考虑,将它们融合到技术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在事前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芬伯格认为,通过一种技术政治学,可以创造出一种替代的技术体系。该书的出版在西方学术界内外引起了文学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在事前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该书的出版在西方学术界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 德意志社会主义

    作者:桑巴特

    德意志社会主义,ISBN:9787561752029,作者:(德)桑巴特 著,杨树人 译
  • 后民族结构

    作者:哈贝马斯

    《后民族结构》分“民族语境”、“后民族结构”、“现代性的自我理解”、“反对克隆人的论据”四个部分,收录了12篇文章,集中反映了作者对当前德国国内政治以及国际政治的理解、批判和重构的思路。
  • 批判与实践

    作者:童世骏

    本书涉及哈贝马斯关注的所有重要话题,是一种难得的对话式的研究,而不只是对于哈贝马斯思想的仰望式的注释。童世骏的细致探究和深入阐释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哈贝马斯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童世骏长期致力于新法兰克福学派和新实用主义的追踪研究,尤以对哈贝马斯思想的诠释和阐发见长,他的论著被公认为汉语学界同类研究中的最高水平。本书在稔熟的文献功夫基础上,以广袤的理论视野、精微的概念辨析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构成了他迄今为止工作的全面总结。
  •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历史形态。从十月革命至今,社会主义事业不但在实践上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曲折,而且在理论上经历了重要的探索和演变。怎样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过与是非?苏联马克思主义与原本马克思学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斯大林思想与列宁主义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是当代国际舆论中有着很大争议的重大问题。本书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试图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关心和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读者提供一份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文献,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论反思。 本书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的著名代表,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激进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当前国内首部以批判视角对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展开解读的著作,作者分别从政治学和伦理学角度对苏联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剖析,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如何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过与是非,苏联马克思主义与原本马克思学说的关系如何,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看待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和辩证法。在本书中,马尔库塞都给出了富有创见性的答案。
  • 启蒙辩证法

    作者:(联邦德国)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