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古典文学

  • 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

    作者:黄节 注

    《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是黄节先生为谢灵运诗所作的笺注。文本部分,系黄节根据明万历焦竑本《谢康乐集》中的诗歌部分重新编录的;注释部分,凡《文选》所录的取李善注,另作补注以求详尽,此外由黄氏创注,搜寻博洽;注后附录各家评述,多能阐发谢诗精微,是谢诗较精的注本。
  • 唐诗小史

    作者:罗宗强

    《唐诗小史》中,罗宗强先生从唐代社会、文艺思潮和诗歌内部发展规律入手来探讨唐诗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唐诗对前朝文学遗产的继承发扬、唐诗在意象运用、意境创造和格律运用上的登峰造极,唐诗的分期、转折与衔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且极具说服力的阐述,并着重探讨了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主要诗人和诗人群落的艺术特色。全书行文流畅,颇具文采,一路读来,兴味盎然。既是一部极具价值的研究参考书,也是普通文学爱好者极好的读物。
  • 二刻拍案惊奇

    作者:凌濛初

    明代著名作家凌濛初之《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人们习惯合称为《二拍》。这两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七十八篇,杂剧一个,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
  • 搜神记.世说新语

    作者:干宝

  • 纳兰性德和他的词

    作者:黄天骥

  • 只是当时已惘然-唐诗的美丽读法

    作者:徐磊

    唐代灿烂的文明中,最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唐代的诗歌。唐诗占去了唐代文学的大半光辉,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从唐初的六朝余韵,到唐初成;从盛唐气象,到安史之乱带来的萧索低谷:从元和、贞元年问的唐诗中兴,再到风流晚唱——唐音一步步发生着变化,却不离唐代总的特色,那就是气韵上的华美,意境上的壮美,和情味上的优美,美得自然而健康。本书用温婉细腻的笔法,道出了唐诗及唐诗背后的风景。读者读起来就如一股股清泉流淌在心中。本书风格独特、意境优美。于飘逸中淡出情感,于优雅中道出真实。
  • 唐宋诗歌论集

    作者:莫砺锋

    本书原名《唐宋诗论稿》,在2001年由辽海出版社出版。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只印了六百册,故见者甚少。近年来常有同行索观,身为著者的我亦已无从寻觅。今承凤凰出版社总编姜小青先生好意,约请我对此书进行修订后交该社重新出版,考虑到尚有读者需要此书,故对书中内容稍作增删,改称《唐宋诗歌论集》以付梓。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所收的论文都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写作时间则长达十年以上。时移境迁,我的研究兴趣常有转移,所以此次修订不可能涉及每篇文章的内容,而只能对所收文章的篇目进行增删。具体地说,我从原书中删去了《评林继中(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评龚鹏程的 》、《九僧与四灵》、《简论文天祥的(集杜诗>》等四篇文章,并补人了《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论清代苏轼研究的几个特点》、《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读<剑南诗稿校注)献疑》等四篇文章,全书所收的论文数仍然是二十八篇。这样一来,除了在程千帆先生指导下与他合撰的五篇论文(已编进程先生的文集)以及收进我的另一本论文譬《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的十四篇论文以外,我迄今为止有关唐宋诗歌的单篇论文大多见于此书了。
  • 被开拓的诗世界

    作者:程千帆,莫励锋、张宏生

  • 中国小说史论

    作者:龚鹏程

    本书讨论了小说研究的方法、文学与历史的分际、小说中显示的天人关系,以及小说史变迁的因素等,范围包古涉今,旨趣兼含史论;对中国小说的性质、结构原理、小说与史学、哲学的关联尤多阐发,值得参考。
  • 词学新诠

    作者:叶嘉莹

    《词学新诠》作者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与西方理论学养为基础,以现代观念和理论为工具,对传统词学进行了科学的开发与归纳,建立了一个适合现代人理解的词学理论新框架。与诗学相比,中国词学的发展相对滞后,传统词话中虽不乏独到见解,但缺少理论逻辑与科学体系。
  • 三言二拍(全四卷)

    作者:[明] 冯梦龙,[明]凌濛初

  •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历史演义的典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小说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宽厚仁爱的刘备,残暴奸诈的曹操,一身正气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还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的诸葛亮,以计谋见长的周瑜和司马懿。他们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人间词话译注

    作者:

    《人间词话译注(增订本)》是《人间词话》译注增订本,供读者阅读参考。《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搜神记全译

    作者:(东晋)干宝

    本丛书在策划之初就考虑到避免以上各种译本之不足,本着推陈出新、汇聚英华、弘扬传统、振兴华夏之宗旨,化艰深为浅显,融译注为一炉,俾使社会各界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古代各名著之完整原貌,有利于当下人文精神建设,又利于中外文化之交流译介,乃延聘海内学界通人,精选史有定评之夏商迄晚清经史子集四部,以全注全译形式重新装帧、重新校勘整理出版。所选各书前言对该名著之时代、作者、内容、成就、文献版本皆有详赡说明,各篇各卷前有简明扼要的题解,原文选用业经整理的善本,注释采用学术界公认的成果,译文强调忠实原文、通达流畅。 书行天下,道亦随之,既有品味,又有普及,为大家营造出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境界广博、思想空间深邃的精神沃土,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的孜孜追求。此次修订是在前辈学人呕心沥血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认真的审读和勘校,是在“国学热”基础上的一次新的提升,在强调通俗性的同时,亦重视学术性与资料性。今日重现书界,必将旋起一种新的阅读风暴。 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问世,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形成当代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化人文化的进程中开启今入智慧、滋养今人心灵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 读词常识

    作者:夏承焘,吴熊和

    夏承焘、吴熊和二位先生均为词学名家,这本关于词学基本知识的普及读物,在大家写来,真可谓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本书主要讲的是词的起源与特点及词的名称、词调、四声、分片、句式等,还简要介绍了各类词书。对有关词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作了简明扼要地介绍,例证丰富,析理清晰,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此次再版,增加了数篇夏承焘先生有关词学的小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 醒世恒言(上下)

    作者:冯梦龙 编

    《醒世恒言》(上下册)重要内容,则是大胆地暴露、揭发了封建统治头子们的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醒世恒言》(上下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明代的作品。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已大量发展起来。一般地讲,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开始于这个阶段。作为市民文学特点的话本文学,自然会把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意识反映到作品中来。像《施润译滩阙遇友》、《徐老仆义愤成家》等篇,都透露出一些消息。《醒世恒言》(上下册)收录了四十篇风格名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 说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 各种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
  • 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

    作者:许渊冲 译

    《唐诗三百首(中英文对照)》主要内容: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时五千年未曾中断且历久弥新的文明,成就了这一文明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丛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古籍中精选在历史上影响至巨且深为西方读者瞩目的经典,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书目,在保持当下最新的学术研究水准的前提下,以汉英对照版本,让国内外读者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原汁原味地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和真谛。
  • 卞藏脂本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卞藏脂本红楼梦与庚辰本对照发现,它保留着脂本所独有的部分回前诗,保留着脂本所独有的少量回前评,保留着脂本所特有的一些批语及类似自白的文字。经冯其庸等专家从文字内容、纸张的材质及保存现状分析,本书应抄于清嘉庆前期。另外,此残抄本与其他脂本相比,在总目的文字、回目的抄写方式,以及正文的个别文字中,都具有自己的特异之处。此本虽然仅残存十回,但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近几十年来《红楼梦》资料的又一重大发现。
  •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

    作者:郭绍虞 编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内容简介:夫诗必有原焉,《易》《书》《诗》《春秋》之肃学若,周、秦间数子之缜若嶂若,而莽荡,而噌咳,若敛之惟恐其垣,之惟恐其隘,孕之惟恐其昌洋而敷腴,则夫辽之长白、典安大岭也有然。审是,则诗人将毋拱手欲,肃拜植立,搞乎其不敢议,愿乎其不敢吴,言乎哉!
  • 龚自珍全集

    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全集》收集了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各种文体的作品,包括政治和学术论文、碑传和纪事、书序和题录,金石题跋表、启、笺、佛学论著、韵文、语录,编年诗,已亥杂诗和词赋等。希望此书能给欲了解龚自珍的读者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