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现代文学

  • 十四行集

    作者:冯至

    编辑推荐:本书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二十年代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1923年参加浅草社,1925年参与组织沉钟社。1930年去德国攻读文学和哲学。五年后回国,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附中。抗日战争中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系主任。1964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本书具时代特征和风格,值得一阅。
  • 缘缘堂随笔

    作者: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内容简介:……大娘舅的话真有道理!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这种情形我也常常经验。我每逢坐船,乘车,买物,不想起钱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对于制造者的工人与提供者的商人很可感谢。但是一想起钱的一种交换条件,就减杀了一大半的趣味。教书也是如此;同一班青年或儿童一起研究,为一班青年或儿童讲一点学问,何等有意义,何等欢喜!但是听到命令式的上课铃与下课铃,做到军队式的一点名.想到商贾式的薪水,精神就不快起来,对于上课的一事就厌恶起来。……
  • 北极风情画 塔里的女人

    作者:无名氏

    《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主要收录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两篇小说。在《北极风情画》中,将一个可能“始乱终弃”的故事演绎为奇幻美艳的情爱幻想,显示了作家的浪漫才情与艺术天赋,但其中蕴藏了某些陈腐的文化观念。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异国女神与本土“女狐”的融合,其性格也未超出“母亲+妓女”的古老原型。 《塔里的女人》是《北极风情画》的“姊妹篇”。这也是一个残酷的爱情悲剧。男主人公罗圣提是南京的一位著名提琴家和优秀的化验专家。在一个盛大的晚会上,他邂逅了故事的女主人公黎薇。她是一个美丽高傲的女子。由于罗圣提穿着简朴,黎薇误以为他是罗的一个助手,从而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作者: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内容简介:我在自己的园地的一侧,开了一块生田,即写下一部实验性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今日终于可以把它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对于我,这部书的完成,真可谓一波三折。先是上海、北京的两家出版社找我计划写一种图文关系密切的现代文学史。拟想的都不坏,心气也不算低,但可惜敌不过严酷的现实,最后都因不是我的缘故而搁浅了。这一搁,仿佛就没了消息。可世事正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谁能料到这么一拖,竞拖出一个文学史写作即将发生变化的时代来了。试想此书假若早几年写出,或许它只是一种陈旧的文学史加插图、加地图的东西,一种非驴非马、非旧非新、或形新而实旧的东西而已。而现在的此书,当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正文之外的插图、表格也不是什么不重要,却色色样样都归结到一部含了新观念的,说得大胆一些,是身上可能包孕着一点未来因素的文学史上面去了。 关于文学史观念的正待变革,去年冬天我在上海大学讲课期间曾经同青年教师们座谈过,后来经他们整理录音,讲演辞题目订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今态势》,收入我将要出版的论文集《多棱镜下》中。我在那里详述了近年来五种有代表性的文学史新见:严家炎先生的“生态”说;范伯群先生的“双翼”论;陈思和的“先锋与常态”;杨义的“重绘文学地图”;和我在《文艺争鸣》提出的消解“主流型”文学史、倡导“合力型”文学史的粗浅认识。这些说法并非完全隔绝,实际上倒是可以相互补充、渗透的,其中已存有“多元共生”和“大文学史”等各个要点的共识。这是学术界同步达到某个文学史重写阶段的一个集中体现。风起于青萍之末,我们能够觉察到这个变动终将来临。 我个人的文学史观念自然也是在这种互相激荡的学术氛围中,逐渐明朗的。我记得王瑶先生多次打过比方,说做学问大体有两种方法:以一种观点为主的,就如同一张唱片转着圈子,以唱针为中心,发出一个主调;如果是叙述多种观点,发散型的,就如同是织毛衣的前襟后襟,或织毛围巾,便是一片一片。他说这两种方法的前一种境地较高,但后者也属需要,不应忽视。
  • 中国现代文学史

    作者: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

    该书从“现代性追求”的角度切入,系统叙述了自1917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对这一时段中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重要的作家作品等有非常深入独到的分析。参与该书写作的5位作者,都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们的共同参与为这段文学史呈现了一个相对客观而全面的面貌。 该书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目前唯一被台湾地区大学中文专业采用为教科书的大陆相关专业教材。
  • 九十九度中

    作者:林徽因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 公寓里的塔

    作者:姜涛

    五四之后,在新文化理念感召下,众多青年从乡村、小城,来到北京,栖身胡同公寓,游走书局学院,依托新兴的现代传媒,在窄而霉的室内,筑起各色文字之塔。但这并非寄托高贵文学之梦的“象牙之塔”,只是一处处暂时的身心安顿之所。是留在室内“建塔”,还是走到室外,加入宏大的实践进程,历史分野因此存在于一代“文学青年”的不同选择中。《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以五四之后社会思潮的分化为线索,在文化与政治运动的紧张中,选取若干人物、现象、群体、事件,探讨青年群体如何通过新文学介入历史,新文学又如何作用于“新青年”。
  • 黑暗的閘門

    作者:夏济安

    本书所收之文章主要是对中国左翼作家作品的文学批评。它是作者过世后,由其弟夏志清教授编辑而成。本书所讨论之左翼作家包括鲁迅、蒋光慈、左联五烈士以及瞿秋白,他们都是1949年以前共产党理念的同情者。《黑暗的闸门》全面检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文学审美和政治观点,是该领域的少数奠基性作品之一。 《黑暗的闸门》此前曾于1968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平装和精装本,并获得很高的评价。在东亚研究的顶级刊物上,几乎没有同类的研究可与之匹敌。 《黑暗的闸门》全面检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文学审美和政治观点,是该领域的少数奠基性作品之一。它深入梳理了左翼文学运动的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是左翼作家自身理念的创作,另一方面它又严格地受二十世纪早期共产党宣传的意识形态条条框框限制。 夏济安的文章特别具有可读性,因为他的文学批评不仅有历史学的严谨,还特别有作家的感性眼光。同时此书还是研究鲁迅晚年文学最重要的学术论著之一,夏济安用自己的原创眼光和同情之感受,打开了鲁迅内心的『黑暗之门』,揭示出一个令人着迷的鬼神世界,社戏和民间迷信是它们的源泉。 「熔文学批评与传记、历史甚至是哲学于一炉─这是Sainte-Beuve,埃德蒙・威尔逊、雅克・巴赞和 George Steiner的传统。」 ─李欧梵 (资料来源于中大出版社2015年秋新书目录)
  • 张爱玲丛考

    作者:陈子善

    为纪念一代才女张爱玲逝世二十周年,著名学者、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教特别授推出张爱玲研究文集《张爱玲丛考》。该书收录作者数十年来研究张爱玲其人和作品的考证和研究文章近百篇,重新加以校订和增补,涉及张爱玲研究的各个方面,如张爱玲集外文、笔名发掘和考证,部分作品版本考证和文本分析,张爱玲若干生平经历和文学活动考证,她的书信、绘画作品考证,等等。
  • 废名作品新编

    作者:吴晓东 编

    文学史家通常既把废名(原名冯文炳)视为京派小说的鼻祖,同时又把他定位为自成一家的小说名家。废名的小说尤其以田园牧歌的风味和意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他的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长篇小说《桥》等都可以当作诗化的田园小说来读,这些小说以未受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冲击的封建宗法制农村为背景,展示的大都是乡土的老翁、妇人和小儿女的天真善良的灵魂,给人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他的这类小说,尤其受传统隐逸文化的影响,笼罩了一种出世的色彩,濡染了淡淡的忧郁与悲哀的气氛。因此周作人在给《桃园》所作跋中说,“废名君小说中的人物,不论老的少的,村的俏的”,都在一种悲哀的空气中行动,“好像是在黄昏天气,在这时候朦胧暮色之中一切生物无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觉得互相亲近,互相和解。在这一点上废名君的隐逸性似乎是很占了势力”。 废名创作的一系列小说——小说集《竹林的故事》(1925)、《桃园》(1928)、《枣》(1931),长篇小说《桥》(1932)、《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等,大都以自己的故乡湖北黄梅作为题材或背景。
  • 有情

    作者:张新颖

    本书作者如司马迁史撰记列传般,截取现当代著名作家经历中绝句式的片断,触及他们生命中一些特别的东西。有别于单纯掌握材料完成的传记,本书始终贯穿“有情”之旨意,既是书中作家生命中荡漾的感情,亦是作者写作此书时倾注的深至体会与真情。 这本小书低回流连于其生命痕迹和精神氛围中的这些人:从陈独秀,胡适,鲁迅,到许地山,废名,林徽因,到巴金,刘西渭,胡风,到林海音,夏济安,张爱玲……我们常常说起他们,不仅仅是追怀文人旧事,沉迷文采风流,更是有意识无意识地面对今天和面对自我的一种反应。如果这种反应能够化为对我们自己的现代传统的自觉探寻,那么保存在他们身上的现代中国的文化记忆,现代中国的心灵信息,就是需要我们一遍一遍去重新激活的丰富资源。
  • 沉沦

    作者:郁达夫

  • 钱理群讲学录

    作者:钱理群

    本书专收钱理群先生近四年来最重要的学术讲稿,涵盖了先生有关鲁迅研究及现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思考。这些论题均是先生长期情有独钟、寄寓深厚之所在。在这些具体的思考背后,潜隐着先生更深的开掘、更大的希冀,即:通过若干个案、典型现象,以文学史、思想史视角为主体,又夹杂以社会史、文化史、出版史、教育史、学术史的各个角度,讲述一个“二十世纪的故事”,一个“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故事”。此外,本书在先生不断尝试的“学术文体”的试验上,亦有新的突破,使学术一改艰深、严肃之常态,而更多一些“亲切”、“活泼”之灵性特征。
  • 鲁迅批判

    作者:李长之

    《鲁迅批判》一书特有的魅力和特有的价值具体说来,它有不可替代,不可抹杀,卓然独立的三个方面。所谓不可替代,是《鲁迅批判》表达的是亲历五四运动的文学青年对于鲁迅的感受。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的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
  • The Gate of Darkness

    作者:Hsia Tsi-An

  • 大小舞台之间

    作者:钱理群

    《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从炎炎的盛夏开始起笔,渐渐写到秋凉,他的心境也确乎从“郁热”转入一种“沉静”。作者也正是用“从郁热到沉静”来概括曹禺三、四十年代的生命流程,即从《雷雨》、《原野》时期的躁动向四十年代《北京人》阶段的沉静转化。这确实是曹禺生命历程中发光的年代;这是被爱情、友谊、青春包围着的生命发出的“美丽而真诚的光”,秋阳般温暖、柔和,而略带忧伤……没有“雷雨”前的“苦热”,也不如“日出”般眩目,“原野”似的阴森、恐怖,这里有—— “秋风吹一下泠泠的鸽哨响”,“恬适而安闲”……“卖凉货的小贩,敲着‘冰盏’,丁铃有声,清圆而浏亮”…… “在苍茫的迷雾里传来城墙上还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随着风在空中寂寞的振抖”…… “真实与真诚”反而要到“假”的戏剧里才能寻找到,真的人生社会却充斥着作戏与虚假,这种置换使钱理群感到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它意味着启蒙者一切真诚的努力都将在看客的眼中化为“演戏”,而丧失了预想中原初的崇高与意义。“假作真时真亦假”,当“真诚与真实”戏剧化,表演化了之后,对真实的命题本身的质疑便成为反思的一个前提。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对启蒙主义理想的消解甚至幻灭。启蒙主义的立场正是由此向怀疑主义的立场逐渐转化的。
  • 泪与笑

    作者:梁遇春

    《泪与笑》收入他的小品文26篇、书话评传9篇、序文4篇、书信41通、译文12篇。梁遇春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写作英国随笔风格的散文小品,擅长表达充满个性特点的社会人生体验,提供一种“絮语”式议论美文。他散文的数量不多,却多为可以传世的精品,在“五四”之后独树一帜。胡适认为他是“一个极有文学兴趣与天才的少年作家”。
  • 丁玲精选集

    作者:丁玲

    丁玲精选集,ISBN:9787540217525,作者:丁玲
  • 中国现代小说史(全三册)

    作者:杨 义

    本书以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从总论、流派作家群论和作家论三个层面,建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发展过程感的文学史框架。全书系统深入地梳理了从晚清到民国期间文学观念、思潮、流派和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复杂联系,分章节论述的作家110人,涉及作家600余人,评述作品2000余种。书中高度评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主潮意义,重评和发掘了大量的艺术的个性的作家,关于抗战时期沧陷区文学、华南文学、台湾和香港文学、以及章回体旧派小说的研究,也弥补了以往文学史结构的缺陷和空白。本书被国内外一批著名大学列为数学用书和研究生必读书。
  • 画梦录

    作者:何其芳

    《画梦录》收入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先生的散文作品《墓》、《秋海棠》、《雨前》、《黄昏》、《独语》、《梦后》、《炉边夜话》、《伐木》、《画梦录》、《哀歌》、《货郎》、《魔术草》、《静静的日午》等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