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批判

  • 台灣身體論:王墨林評論集 1979-2009(第一卷)

    作者:王墨林

    本書撰寫內容橫跨劇場、舞蹈、政治經濟學、醫療體系等。此外,本書也從多元的文類切入作反向思考,並旁徵博引東西方哲學,諸如法國的結構主義以及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用以檢視東西方經典的文藝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意象。其背後的核心價值實為深層的人道關懷,並且跟台灣戰後的藝文發展環境,有著密不 可分的對照關係。不同於台灣坊間常見的編年戲劇史或藝術家傳記,本書的書寫策略與風格跳脫制式思考模式與邏輯,並在歷史、地域、類型、理論之間作出層層的 辯證與剖析。同時,也開拓了藝文評論的新視野,以及邊緣藝術的思考疆界,為台灣戲人文類出版品中罕見的實驗性著作。 第一章身體的劇場化民劇場國家化的社區營造殘酷劇場黑死病與鍊金術身體從暴力中成形樣板戲從京劇到革命現代京劇之路 第二章身體的系統化疾病疾病的比較文化學 女性 男城 女體慾望 第三章身體的規馴化國家少年的身體履歷從新竹少年監獄到《索多瑪120天》的身體祭儀體罰為了洗誰的性靈?身體資本與文化資本共同體資本主義第四章身體的排除化後殖民認同政治在亞洲尋找身體 暴力身體神話的排除構造第五章身體的流儀化顯身道德市民社會消費社會的身體論第六章身體的典籍化系譜器官我的身體就是我的工具肉性。
  • 再见,西方文化

    作者:诺曼·道格拉斯

    《再见,西方文化》(1930年)可以说是诺曼·道格拉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反思。他在阅读了描述印度的作品和到印度旅行之后,萌发了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念头。在本书中,作者并未泛泛而谈,或是坐而论道,相反,他从小处着眼,从生活琐事入手,由小见大,比较和分析了在宗教、法规、教育、人性等各个方面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虽然作者站在赞扬东方文化、批判西方文化的立场上,但他也没有全盘肯定或是否定某一方,而是用理性而不乏讽刺意味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道格拉斯还指出了西方文化弊病的根源。虽然作者所处的时代迥异于今天,但书中提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

    作者:乔姆斯基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新世纪版)》揭示了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反市场经济,反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将国家与垄断企业一体化,成为一种压迫多数人、剥夺多数人利益的暴力机构等。
  •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

    作者: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財政危機曾經漫溢於大部分開發中國家,造成災難性後果,遍及墨西哥到印尼,俄羅斯到阿根廷,而今 (2008)更從已開發國家的美國幅爆出金融海嘯,全球無一寸土能夠倖免。新自由主義幾乎等於全球化,新自由主義化所帶來的災難,因此幾乎等於災難的全球化。高度發達資本主義已經自掘墳墓了嗎?影響所及,馬克思主義經典遂而在西方再度熱銷。馬克思主義是否是救贖仍未知,但新自由主義的失敗已是事實。不管如何,站立在自己腳上的反思是必要的,台灣不能再人家消費我們買單了。 大衛.哈維是當今最重要的地理學家,也是當前時代領袖群倫的社會理論家,針對當代資本主義提出了全面性的批判。在這本十分迷人的書裡,他指引了邁向理解世界經濟驅動力量的道路,擴大了他近期著述的關鍵主題:新自由主義的發展、蔓延全球的不平等,以及「空間」是個關鍵性的理論概念。 這本書既是新研究綱領的重大宣告,也是大衛.哈維核心關懷的簡明導論,將成為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及學生的必讀之作。 特別註明:本中譯書翻譯所依據之原文書版本(即2005年由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出版),等同於2006年Verso出版的版本。 【本書目錄】 導言:二○○四年海德堡的赫特納講座 ... Peter Meusburger 與 Hans Gebhardt 新自由主義與階級力量的復辟 ... 大衛.哈維 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筆記 ... 大衛.哈維 空間是個關鍵詞 ... 大衛.哈維 索引
  •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

    作者:黎鸣

    自序: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已经惹起了不少中国同胞们的怒斥,今天,我更以“愚蠢”的“中国人”命名自己的著作,真还不知会引来怎样的大火烧身。但我又一想,经过了已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倾听逆耳之言的宽容的能力大概也增长了不少,加之,笔者自认为不同于柏杨先生,笔者并不是仅仅发一发情绪和感慨的文艺家,而是更多地倾向于说理、讲道理,更多地从中国的历史渊源,从最基本的人性的原理出发阐释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国人“愚蠢”吗?作为中国人,也包括笔者本人往往是很难自己承认的。但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尤其在近现代的历史中,事实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结果却是无法与别人(尤其是西方人)相比的。贫穷、落后、虚弱、政治人格上遭人侮辱,经济财富上被人盘剥,文化学术上受人轻视……这一切,笔者认定,均深深植根于长期以来中国人自己的“愚蠢”。认识自己,旨在改善自己。认识自己过去和今天的愚蠢,恰恰在追求自己未来和明天的聪明。笔者深切地希望,21世纪将是中国人可能会愈来愈就得聪明起来的世纪。事实上,21世纪已经显示出了某种中国人有可能平等地与西方人一道竞争聪明的重大的机遇。这个重大的机遇即:近代哲学-聪...
  • 中国人性分析报告

    作者:黎鸣

    本书特别着重从如何认识人,尤其如何认识中国人,以及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方面进行了阐述。书中关于“人”的理论和描述,终有一天会成为人们共有的常识,这种常识将会有助于人们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中国的历史,认识眼前的现实,认识这个千奇百怪、扑索迷离、真假难分、恩怨莫辨、坑蒙拐骗时起、惊险场面乍过的人间现象世界。总之,有助读者彻头彻尾认识“人”,包括认识你自己以及你周围的世界。
  • 中国盒子

    作者:杜君立

    本书是杜君立第一本随笔精选集,总共收入了25篇随笔、杂文和散文。这些文章写于2009年至2013年,最早发表在杜君立的个人博客上。其中一些文章流传甚广。
  • Distinction

    作者:Pierre Bourdieu

    No judgement of taste is innocent. In a word, we are all snobs. Pierre Bourdieu brilliantly illuminates this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modern world. France's leading sociologist focusses here on the French bourgeoisie, its tastes and preferences. Distinction is at once a vast ethnography of contemporary France and a dissection of the bourgeois mind. In the course of everyday life people constantly choose between what they find aesthetically pleasing and what they consider tacky, merely trendy, or ugly. Bourdicu bases his study on surveys that took into account the multitude of social factors that play a part in a Frenchperson's choice of clothing, furniture, leisure activities, dinner menus for guests, and many other matters of taste. What emerges from his analysis is that social snobbery is everywhere in the bourgeois world.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choices people make are all distinctions-that is, choices made in opposition to those made by other classes. Taste is not pure. Bourdieu finds a world of social meaning in the decision to order bouillabaisse, in our contemporary cult of thinness, in the "California sports" such as jogging and cross-country skiing. The social world, he argues, functions simultaneously as a system of power relations and as a symbolic system in which minute distinctions of taste become the basis for social judgement. The topic of Bourdieu's book is a fascinating one: the strategies of social pretension are always curiously engaging. But the book is more than fascinating. It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current debates on the theory of culture and a challenge to the major theoretical schools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 吓人的国粹教育

    作者:柏杨

    教育,劈开文明桎梏的利刃,引领人类对自身进行新发现和变归,带给人类脱胎换骨的跃迁和升华。 堂堂大学,不管是私立的,省立的,或是国立的,几乎全成了“留美预备学堂”,或“美国大学堂先修班”,这还不算,青年朋友的眼光也越来越窄越短,千篇一律地希望走一条路,那就是,中国大学堂毕业后,考上公费或自费留学,如果考不上留学,则靠父兄关系……或参加其他凡是能够出国的团……或以球队领队,或以考察,开会等等名目,千方百计,跳到美国。 年欲九十的柏老依旧双目有神,文章犀利幽默,甩开针针见血的犀利笔锋,针砭时弊,入木三分,颇有鲁迅之风,而“他的杂文将他的文笔功力发挥得最淋漓尽致”(柏杨夫人张香华语),因此,其文章便兼具思想性、可读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文章更是具有十分强的可读性和深刻的内涵。显示出先哲般的洞明和一股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文字有如此的魅力,历久而不衰。两位中国文坛上的重要人物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固定的读者群,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会让广大读者失望的。
  • 酱缸震荡

    作者:柏杨

    《酱缸震荡》凝聚了《丑陋的中国人》出版十年后柏杨先生对中国人民族性的再思考,既充满了批判,也充满了希望。《丑陋的中国人》日译本出版后,在日本社会同样激起巨大反响,日本华裔作家黄文雄就《丑陋的中国人》涉及的一些问题,与柏杨展开近一步对话,遂有了《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书后另附有柏杨从未出版的《未竟的访谈》,内容拓展到中西文化比较等,可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柏杨的思想。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特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年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酱缸文化对中国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把中国人都酱得一模一样,当然不是每个人面孔都皱纹满面,而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尽量消除个性。假如你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的话,会感觉不妥,而且一般人也会批评,甚至要铲除你这种“独特”个性。中国酱缸文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中国人普遍的、而且很根深柢固地怀着“嫉妒心”,对每个人都嫉妒,但为什么嫉妒都不知道,只是看不顺眼、见不得人好,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没有开阔的胸襟,也就是人格的不完整。中国文化因为缺少终极关怀和终极理想的基因,人们全部精力都贯注到现世的荣华富贵,又因为人口密集、竞争激烈,打压手段最简单而又立即见效,所以,不能衍生出尊重别人的人权精神,也产生不了平等观念。孟轲先生所谓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故意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并不是人权精神,人权精神是尊重和平等,平民忽然“贵”过了君王,也是一种病态。
  • 被壓迫者劇場

    作者:Augusto Boal

    本書作者以戲劇美學論述觀眾在劇場中的位置,積極鼓吹戲劇活動是每一個人(尤其是被壓迫的人)都可以掌握的表達工具,並藉由此書大力撻伐了影響當時主流戲劇理念甚鉅的亞里斯多德《詩學》,認為亞氏的戲劇觀念裡所提供的悲劇移情作用是服務於當時雅典政治的一套壓制系統,在戲劇活動與人民百姓之間築起一道阻絕的高牆……這是一本寫於1970年代的民眾戲劇經典,值得您細細閱讀。
  • 聒噪的时代

    作者:朱大可

  • 鲁迅杂文精选

    作者:鲁迅

    《鲁迅杂文精选》内容简介:杂文(也被鲁迅称之为“杂感”或“短评”),在中国是古已有之的,而现代杂文的兴趣、发展和繁荣,则是和鲁迅的名字分不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开的。在鲁迅的笔下,杂文成为一种自由地摹写世相、描述见闻、评说人事、言志抒情,内容无所不包、思想启蒙和反抗现实的使命,从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独特完美的艺术形式,攀上了中国文学的高峰,进入了“商尚的文学楼台”(《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对于杂文写作,鲁迅怀着一种目的明确的自觉意识,其中蕴含着他的严肃、崇高而执著的思想追求和精神追求。他说过,“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华盖集•题记》)鲁迅的杂文,正是这样一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这种批评,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是“匕首和投枪”(《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 文化与帝国主义

    作者:(美)爱德华·W.萨义德

    这是萨伊德继《东方学》之后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复杂的著作,有人用拉什迪的小说来做比喻,说假如《东方学》是萨伊德的《午夜的孩子》,那么《文化与帝国主义》就是他的《撒旦的诗篇》。与《东方学》基本上不处理文学文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与帝国主义》的问题意识建立在这样一个更深入的追问上的:“小说写作和抒情诗……是怎样参与东方主义中的普遍存在的帝国主义世界观的构造的?”由此生发的对“小说与帝国”关系的讨论,不仅像伊恩·马丁在《小说的兴起》那样把现代小说的兴起和现代资本主义相联系,重构了“现代欧洲小说诞生”的帝国主义扩张的语境,而且极富争议地把他对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关系的分析扩展到小说的形式和风格层面,认为欧洲小说在其发生学的意义上汇集了两种的质素:一方面是构成小说的权威的叙述样式,另一方面则是倾向于帝国主义的复杂的思想构造。也许我们未必完全接受萨伊德的观点,但他据此观点对简·奥斯丁、狄更斯、康拉德、叶芝和加缪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的读解和分析,却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