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視覺文化

  • 視覺工廠

    作者:Monique Sicard

  • 冷靜的暗房

    作者:李昱宏

    《冷靜的暗房》是昱宏綜合整理攝影理論的研究著作,實際上也是他檢視攝影美學的方法。這本圖文並茂的著作,是昱宏在雪梨科技大學攻讀創作藝術博士學位過程產生的副產品,但於質於量都是一部美麗的正產品。 ──黃裕惠 李昱宏可以在最簡單的物品中,發現它們的異質性和錯置性。 ──Dr Peter Shepherd 底片讓給了記憶體 顯影讓給了數位 靈光過去讓給了機械 現在讓給了數位 那底片時代的輝煌已然漸漸消翳 那個靈光乍現的浪漫幾乎無聲無息地隱匿 只是 我依舊相信只要有明亮的瞳孔 便能洞悉事物的本相 寧願那靈光依舊在心田裡燃燒 如此便能助我謀殺淒迷的蒼茫 這本著作提供讀者一扇窗,去深思關於攝影的迷思。尤其在攝影數位化的年代,人們往往捨本逐末,忘卻了攝影的目的。 攝影陷入一種制式與僵化的思考邏輯,傳統的攝影拱手讓位給了數位世界。 科技進步讓攝影成為極其普遍的記錄方式,網路傳播也取代了舊有溝通模式,然而這樣的發展卻混淆了真實與幻境之間的界限。所謂的真實,往往是由影像製造者或記錄者自己去定義。攝影的未來將如何發展?成為非常有趣的議題。 作者融合攝影美學與哲學的論證,試圖釐清許多攝影的命題,包括攝影與繪畫的關係、攝影如何保存、攝影與時間、攝影在心理層面的展現等等,其中也包含了許多經典攝影的辯證討論,例如布列松、保羅.史川德、奧古斯特.桑德等人的作品研究,以及對羅蘭巴特《明室》一書的解讀。 作者試圖從舊有秩序去發現新的攝影元素,書名《冷靜的暗房》意味著舊有的攝影時代已經消逝,暗房中的藥水與放大機已不再使用,暗房是沉靜的,幾乎所有攝影者都迎向現代之光,而那道現代之光係由數位構成。隨著攝影的質變導致鄉愁的出現,過去的攝影作品已成為昔日時光的象徵。 時間的因素在攝影中變得詭異,具有雙重意義,它既是一種事實,同時卻也是一種假想,人們被許多影像所包圍同時也被孤立。無所不在的廣告攝影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在廣告影像裡,時間是虛擬的,人們猶如活在泡泡裡。 本書特色 1. 攝影及旅行文學作家出身的李昱宏,從攝影的實務面一腳跨入攝影美學研究領域,以文字記錄潛藏在攝影底層的意義。目前在澳洲修習創作藝術博士的他,透過美學與哲學的濾鏡,帶領讀者從另一種角度觀看廣告攝影、婚紗攝影、時裝攝影與色情攝影,並思考攝影的時間意識、攝影與繪畫/電影的區別、攝影與死亡等議題。 2. 世新大學英語系副教授黃裕惠、澳洲臥龍崗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Dr Peter Shepherd、陶藝系前系主任Dr Lindsay Duncan專文推薦。 3. 本書獲台北市文化局獎勵出版。
  • 觀看的實踐

    作者:瑪莉塔·史特肯,莉莎·卡萊特

    每一天,我們都在「觀看」的實踐中解讀這個世界。 「看」(to see)是觀察和認識周遭世 界的一個過程。 「觀看」(to look)則是主動去為這個世界製造意義。 「看」(seeing)是我們每日生活中的某種隨性作為。 「觀看」(looking)則是一種更有目的性與方向性的活動。 「觀看」可以是容易或困難的,有趣或不悅的,無害或危險的。 「觀看」同時存在著潛意識和意識這兩個層次。 我們參與「觀看」的實踐是為了溝通、影響或被影響。 這本無所不包又緊密貼合的視覺文化導論,探討了我們使用影像和理解影像的所有方法。本書檢視繪畫、照片、電影、電視和各種新媒體,涵蓋的領域包括藝術、廣告、新聞、科學及法律。作者介紹了近幾十年來與視覺分析有關的各種研究取向,以清晰易懂、高度可讀的文字,帶領讀者一一破解視覺文化的重要理論。 設計IBM logo的設計大師保羅.蘭德(Paul Rand)曾說道:教學生設計的最大原則就是,解釋每一個名詞,老師都習慣假設學生知道,但其實學生都不知道。本書難得的一大特色便是,以平易的方式,在內文中從頭說明每一個看來難解的名詞和哲學概念。 這是一本貨真價實的跨領域書籍,收錄了一百多張圖片,希望成為所有對影像有興趣者的綜合導論,以及媒體暨電影研究、藝術史、攝影和傳播等學科的最佳參考書籍。 意義並不存在於影像內部,意義是在觀看者消費影像、流通影像的那一刻生產出來的。
  • 明室

    作者:Roland Barthes,(羅蘭。巴

    投影描繪器(Camera Lucida)原為一種用於制圖的光學儀器。將要繪畫的事物投影到紙上,以便制圖者作精確繪製。 1611年,開普勒(Kepler)於其著作《折射光學(Dioptrice)》中清楚描述過。1806年由英國科學家威廉。海德。沃勒斯頓(William Hyde Wollaston)申請了專利,創名〝camera lucida〞,意在與拉丁文的〝camera obscura〞(暗箱)相對。拉丁文〝camera〞本義指「穹頂」,引伸為「空間」、「房間」的意思。"obscura"指「暗」,"lucida"即為「亮」。 法文中,對應拉丁文〝camera〞的,是"chambre",仍保有「房間」、「室」等初義;而英文中的"camera",指攝像機。巴特取"La chambre claire"為書名,一語多義。 故中文名稱譯為《明室》。 (上段參照︰http://blog.donews.com/changyuanhuashi/archive/2008/02.aspx) 本書與蘇珊。宋妲(Susan Sontag)的《論攝影》(英文名 "On Photography")均為早期有關攝影的理論與評論的重要著作。作者從自身感受出發,探討攝影的本質。 以為為誠品網路書店所截之簡介︰ "這是巴特生前最後一本書,《明室》之前,他遭遇喪母之痛,《明室》之後,隔年春天他車禍身亡,因此有評者認為此書中,寫作已成為一種服喪儀式,憂鬱無所不在地浸入書寫,吾人見巴特論攝影:攝影,沒有未來(這正是它的惆悵,它的憂鬱)。攝影,源生自悲愴。因此,《明室》不只是巴特細膩哲學語言下的「看圖說話」戲耍,更甚者,作為一個觀看的主體,他凝視每一張傷口,以胡塞爾及學生沙特的現象學方法語言,依照「存而不論」的三種意義:剝落、縮小研究範圍、還原。我們甚至可以說,巴特並非討論攝影(他自言將令專業攝影者失望不已),而是使得討論攝影的方式成為可能。 巴特選擇《明室》作為書名,一是借詞強調攝影「毫無深度,過去曾在事物的明顯事實,此即攝影可怕之處。」二來則是故意顛倒一般之見,不以暗箱為名,提出似是而非的真理,這便是《明室》,純淨而深沈的攝影札記。" http://www.eslitebooks.com/Program/Object/BookCN.aspx?PageNo=&PROD_ID=2611098037007
  •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作者:華特•班雅明

    我們的藝術發展已頗具型制規模,其類別與用途的制訂時代,和我們今天極為不同,而過去的制訂者對事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力比起我們今天能作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在「美」的古老工業裡會產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二十年來,不論是材料、空間或時間都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會使一切藝術技術改頭換面,從而推動發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變藝術本身的觀念。
  • 觀看的方式

    作者:John Berger

    觀看先於言語。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不過觀看先於言語還有另一種意涵。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男人行動,女人表現。男人注視女人。女人看自己被男人注視。赤裸顯露自身。裸體用於展示。裸體的詛咒是永遠無法赤裸。裸體是一種衣著形式。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強調「形式」和「論點」兩者同樣重要,試圖引發讀者質疑與探究我們是如何觀看繪畫……這無疑將改變讀者觀看圖像的方式。全書雖以章次為名,但讀者可以隨自己喜好以任何順序閱讀。其中四章由文字和圖像構成,另外三章則只有圖像。由圖像構成的章節,主題分別為觀看女體的方式,以及油畫傳統中的各種矛盾面向,雖然沒有文字,但它們企圖提出的問題並不下於有文字的篇章。在這些圖像篇章裡,作者有時不提供任何相關資料,因為擔心這類資訊可能會分散讀者的注意力,干擾圖像正在傳述的意旨。 本書初版於1972年,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為基礎加以延伸,是所有談論藝術的書籍中,最發人深省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直到今日,其啟發讀者如何觀看藝術作品的入門地位依然不變。 約翰.伯格擊中了專業藝評家的神祕化要害……他是影像的解放者:一旦我們讓畫作直接影響我們,我們就能以更好的位置做出有意義的評斷。 --Peter Fuller, Art Review 這本書的影響力十分驚人,它開啟了我們的視野,帶我們進入如今已成為老生常談的文化研究的普遍關注領域。 --Geoff Dyer, Ways of Telling